首页 其他类型 超级土豪

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解救行动

超级土豪 北辰本尊 2507 Aug 7, 2021 5:27:42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华娱1995:从宰相刘罗锅开始》章节阅读:


  谈好价格,在律师见证下,双方正式签订协议。
  《有话好好说》的海外版权就此到了江北手里。
  接下来就简单了。
  江北让牛犇联系在戛纳电影节时结交的世界各地片商。
  在“老谋子作品”和“薄利多销”的双重条件下,很快谈妥了港台日韩的代理商。
  文化相近的其它东亚国家片商,也释放出浓厚的兴趣。
  反观欧美地区反响平平。
  由于文化不同,片商价格卖不上去,只能靠销售DVD回本。
  既然如此,江北索性自己发行。
  他让保罗联系跟饕餮影业关系好的几十家中小院线公司,谈好分成,翻译后,直接上映。
  江北还挂了个制片人头衔。
  鉴于【女巫布莱尔】的高回报,很多院线对这部江北挂名的影片来了兴趣。
  几十家中小院线上映【有话好好说】,保罗预计至少有一百万的美金回报。
  算是小赚。
  江北这边多渠道运营,自然不会让老谋子闲着。
  拨出一笔专款,老谋子,李老头,姜文,率队直扑亚洲最重要的票仓,日韩。
  ......
  日子一天天过。
  六月底,江北在刘天王的再三催促下,启程赶往香江。
  马上就七月一日了。
  如此重要的日子,江北绝对要亲眼见证。
  来到香江的第一件事就是买报纸。
  《独立报》头版标题是“再见香江”。
  香江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兰桂坊是不可不去的地方。
  江北找刘天王问好路,直接杀向目的地。
  从中环地铁站出来,迎面碰上几个人在派送《香江商报》刚印出来的《香江回归了》号外。
  报纸头版刊登着子弟兵经落马洲口岸进入香江的照片。
  江北心情激荡,顺手买也一张,仔细阅读。
  可惜,那位提出伟大设想的老人走了。
  他曾说,香江回归祖国时,他要踏上这块祖国的土地,就是坐轮椅也要去,哪怕在香江的土地站1分钟也好......
  江北合上报纸,站在街头。
  发现一切都在悄悄改变。
  繁华的街上,约翰牛皇家标志逐渐消失,政府部门用“香江”的英文缩写“HK”代替皇冠。
  女王的头像也被换成了紫荆花。
  霓虹灯广告上是喜迎回归的标语,还有五星红旗的图案。
  这一天,注定不平凡。
  庙堂之上,改旗易帜,江湖之中,风起云涌。
  江北逛街的时候。
  远在米国的陈可辛导演接受CNN采访。
  他一直在讲香江,讲回归倒计时:
  “我们这些人对回归有很大的矛盾,既有对以前的留恋,也有对前面的期待。心情很复杂,不知道想见证还是不想见证。”
  采访完,陈可辛用实际行动道出了自己的答案。
  上午10点钟,他与友人一起吃饭,心血来潮地问对方:
  “如果我赶一点钟最后一班回香江的飞机,是否来得及?”
  说完,他立马回去拿护照,在机场买了机票。
  当晚8点多,这个拍过很多场烟花戏、用手机就能拍摄大片的导演,终于在飞机上看到了香江庆祝的烟花,满街人山人海。
  陈大导感慨道:“那个情绪特别复杂,很难讲得清楚。”
  此时,星爷的采访也登录电视。
  当外国媒体询问星爷是否会离开香江时。
  星爷一脸严肃:
  “我只是每天工作,我一点都不担心。但是我相信不会变得糟糕,我对政府有信心。”
  电视画面一转,开始播放港姐选举。
  港姐季军佘诗曼是最大赢家,她后来成为TVB辉煌时期最后一位“一姐”。
  这一年,TVB一连推出了《天龙八部》,《圆月弯刀》,《醉打金枝》等十多部电视剧,王朝般的统治力依旧强悍。
  直到多年后,我们才惊讶地发现,喜欢的港剧竟然几乎都是这一时期的经典剧集。
  也有对香江回归不关心,或者恐慌的。
  比如,这一年发哥已经远赴米国发展,并在次年推出自己的好莱坞处女作《替身杀手》。
  这部电影延续了他在港片中潇洒的银幕枪手形象,可惜票房却很惨淡。
  这一年,在前两年凭借《红番区》打入米国好莱坞的成龙,出演了电影《一个好人》,饰演一个平凡的厨师。
  这部票房高达4542万港元的本土电影,在即将到来的《泰坦尼克号》面前竞争力显得毫无竞争力。
  这一年,导演徐克选择外出闯荡,林岭东也选择远赴海外。
  从大陆南下香江,取得不俗成就的功夫巨星李连杰也在此时远走好莱坞。
  这一年,在龙五的拉拢下,李连杰出演了最后一部黄飞鸿电影《黄飞鸿之西域雄狮》。
  该片拿下当年香江本土票房的第三名,票房却仅有3027万港元。
  之后,李连杰离开香江,前往米国拍戏
  香江本土电影票房正在逐年下滑,随着台商撤资,更是无力抵抗好莱坞大片的“入侵”。
  张学友这时候正处在暂时息影时期,主要精力在创作原创音乐剧《雪狼湖》并且公演数十场,其中《爱是永恒》等金曲都非常经典。
  张国荣《跨越97演唱会》连开了84场,并和梁朝伟联合出品的电影《春光乍泄》正在热映。
  刘天王的爱国主义歌曲《中国人》更是响彻大街小巷。
  虽然大部分香江人“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
  但据特区政府统计数字显示,在1992年至97年间,还是有30万港人选择移民鹅城、米国、约翰牛、澳洲、新西兰等国。
  回归前夕,各方势力仍在香江这块繁荣的弹丸之地明争暗斗。
  香江警方终于有了对付黑社会的底气。
  据说,在香江素有名望的黑帮“新义安”,被有关部门“晓以大义”(招安),帮派成员转而发展其它行业,有的趁楼市形势大好排队买楼,有的向内地走私盗版碟。
  新义安的向老板是最早转型成功的大佬之一。
  他与弟弟成立的永盛、中国星、一百年等电影制作公司,抓住了香江电影业蓬勃发展的最后一波红利。
  这一年,江湖中金盆洗手的大有人在。
  这一年,黄霑与金庸渐行渐远。
  两人在97香江回归后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只因金庸是首任特首的坚定支持者,而黄霑支持另一位。
  两人在报纸上隔空对骂,闹翻了。
  黄霑面临着爱情、事业上的失意,与才女林燕妮的爱情逐渐走到尽头,随着老一代歌手隐退或离世,也很少再有人邀请他写歌。
  愤世嫉俗的黄霑,晚年患癌,无比落寞,他叹道:
  “为什么没人再找我填歌词了?怎么那些狗屁不通的词反而有人要?”
  一条条新闻充斥眼球。
  江北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嘈杂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