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小说 小农女大当家

621 沈家女(二更)

小农女大当家 凤栖梧桐 4424 Aug 6, 2021 5:36:12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诸天云游僧》章节阅读:

    说起扫地僧,智障还是非常想见一面的,毕竟这位可是这个世界最强的存在,几十年注视尘俗沧桑,心念只有参悟佛法、点化世人。举手投足之间取了慕容博、萧远山两大高手的性命本就不易,能让这两个倔老头放弃恩仇更是难如登天,扫地僧竟然能够做到这点,不愧是一位武侠中的隐士,隐藏的终极boss。如果要问智障对金庸世界里面最佩服的,除了乔峰和郭靖,就是这位扫地僧了。居于少林几十年,寺中高手如此众多,却无一人知道一位扫地和尚竟是武学大宗师,甚至连一身精湛的佛法修为也无人知晓。
    金刚经第七品有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在智障看来,扫地僧应当是金庸世界中佛法修为最高深的一位了。深得“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的奥妙了。
    很多人猜测扫地僧的真实身份,而且说的有理有据,有鼻子有眼。对此智障嗤之以鼻。某种程度来说,扫地僧就是金庸对佛法的理解。追究他的身份,根本没有一点必要。
    藏经阁,又称法堂,是寺院讲经说法藏经的场所。后世少林寺的藏经阁智障也曾去过,虽然有些少林武术典籍、拳谱等东西,但真正在里面收藏的大都是佛门经典,当然也有达摩面壁石影、少林寺志等物。智障的辈分颇高,看守藏经阁的和尚也不敢阻拦,被智障一句查阅典籍给糊弄过去。其实藏经阁听起来郑重大气,其实守卫并不太严密。再说连阿朱这个小丫头都挡不住,怎么挡得住大了方丈两辈的智障大师。只是小跟班虚竹在外面愁眉苦脸,却也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一个沙弥,还真没资格来查阅什么佛教经典。
    进了正堂,智障对着正中央的释迦摩尼铜像弯腰行了一礼,便绕过佛龛,来到了一排排书架前面。整个法堂静悄悄的,只有佛前油灯偶尔的哔啵声响起。转了几圈,并没有发现那位须眉皆白的扫地僧。智障明白,这位大BOSS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见到的。
    没有遇到扫地僧,智障倒也没有急着走,只是随意的在书架中转悠,不时拿起一本佛经查看一下。各种经书码放的很整齐,封面上也没用灰尘,看来是有人经常打扫。经文有汉文译本也有梵文原本,每本经书上面都贴有标签:金刚经、心经、维摩经、楞严经、大般若经、僧伽吒经、六祖坛经……
    “楞伽经!”虽然是古梵文,但对智障来说和汉文没什么区别。当初胖和尚交给智障的金刚经就是古梵文原本,智障修习了七年金刚经,就学习了七年梵文。看到这本经书时,就是以智障这样随意的性格,也忍不住差点惊呼出来。说起楞伽经只要看过金庸小说的人都会联想到那部九阳真经,继而想的那部神奇九阳神功和那位幸运的张无忌。此时的智障早已把扫地僧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急不可耐的把经书拿在手里翻看起来。
    禅宗是以六祖坛经为代表,以金刚经为主要经典的佛门一派,但首尊的还是楞伽经。楞伽经全程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禅宗初祖达摩对二祖慧可说过:“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来心地要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可见禅宗创始之初对楞伽经的重视。不过一百多年后,到了四祖道信大师以后,楞伽之学渐渐转为只是名相之学。五祖弘忍大师开始以《金刚经》为禅宗印心之经典。而六祖惠能更是闻客诵《金刚经》而有所悟,自此之后楞伽经的地位一直在下降,到了此时的少林寺中,楞伽经成了一本十分普通的经书。除了初学禅法的小和尚们,很多人都忽略了这本达摩亲传的佛门经典。
    《楞伽经》共有四种汉文译本,今世尚存其三。一是刘宋时阿跋陀罗所译,为《楞伽阿巴陀罗宝经》,共有四卷,世称‘四卷楞伽’。二是元魏时菩提流支译,为《入楞伽经》,共有十卷,世称‘十卷楞伽’。三是唐朝宝叉难陀所译,为《大乘入楞伽经》,共有七卷,世称‘七卷楞伽’。这三种译本之中,七卷楞伽最为明畅易晓。而智障手中的这本却不是以上三种译本,而是通篇由古梵文写成。
    “怪不得从达摩祖师之后,一千多年的时间,只有觉远和尚和张三丰两个少林杂役弟子才修习了这九阳神功。如果不了解内情的话,谁也不会把一套强身健体的动作,当成一门神功秘籍来修炼,也就只有杂役弟子,而且没有争斗之心,只想强壮身体的绝缘这样的藏经阁杂役才会修炼。真正有兴趣学武的和尚,至少也有罗汉拳、太祖长拳这样烂大街的武功供选择,估计没有人饥渴到连体操都不放过的程度。不过这可便宜了贫僧我了,噢哈哈……”智障想到此处,磨蹭着自己的秃头,嘿嘿一笑。
    展臂、踢腿之后静坐感悟;弯腰、扭胯之后静坐感悟;拉背伸筋之后还要静坐感悟……虽然姿势怪异,但这就是九阳神功前面的内容。除了几套奇怪的姿势之外,全都是静坐感悟。习武之人最初大都追求勇猛精进,除了无所事事的觉远师徒,还有被困峡谷的张无忌,谁会有耐心整天静坐感悟?估计在旁边百无聊赖的看着智障抽筋的虚竹都不会这么无聊。现在还有了一位智障大师,当然也是因为他知道每一套怪异的姿势都是引导内力的法门。
    智障经过了七年外功修炼,全身的骨肉紧健、匀称,九阳中的各种怪异姿势对他来说毫不费力,一身经脉也差不多打通了一半。虽然这是第一次修炼内功,进展却十分迅速,只半日的功夫,第一卷九阳经书上所载的功夫尽数参详领悟,依法练成。虽然智障基础雄厚,但这样的速度,也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个武道奇才了。
    长身而起的智障只觉得身轻体键,隐隐感觉到全身有真气流动,洗练五脏六腑之后汇入丹田。搬运真气之后一拳击出,一股罡风带动松针摇摆,一颗熟透的松塔掉落下来,砸在一旁打着瞌睡的虚竹的光头上。小沙弥擦了擦口水,对着智障傻愣愣的眨巴眼睛。智障略感烦闷的摸摸自己的光头:自己在现代社会混的凄惨,但看虚竹这个样子,估计混的比自己还要差,智障有生以来第一次竟然对别人产生了一丝怜悯。不过这一丝怜悯很快就被智障抛在脑后了,毕竟作为一个纯**丝,哪有资格怜悯他人,更何况虚竹以后可是一路奇遇开挂最后执掌逍遥派的存在,想想梅兰竹菊四大女婢吧,哪一个不是**丝们跪舔无门的女神?想到这,智障咂咂嘴,心里默默叹息一声:靠!
    虚竹对智障的心里活动没有任何感觉,对他来说能够跟在这位师祖跟前伺候,是他自懂事以来过的最轻松自在的日子,不用做杂役,不用被师兄弟们欺负,虽然眼前这位师祖看起来不是很靠谱,时而捉弄自己,但也就只是捉弄而已,不包含任何恶意。所以在轻松自在之余,虚竹感觉日子过的非常快,五年时间好像一转眼就过去了。就是有一点不太好,师祖交自己的武功自己总是练不好,常摔跟头,这让虚竹责怪自己蠢笨的同时,还感觉有些对不起师祖:毕竟这种武功看起来非常高深,而自己只是少林寺辈分最小的弟子,师祖不吝传授,自己却不够努力。
    智障怀疑虚竹这小秃驴是不是小脑有问题,怎么几个简单的姿势都选不好,感觉跟江南七怪手底下的郭靖差不多,瓷笨瓷笨的。气的智障没事就用大巴掌蹂躏虚竹的小秃头。来到少林这么长时间,寺里的和尚总是对自己毕恭毕敬的,但却不会和自己亲近,虽然玄悲等老和尚确定了自己的身份,可寺里的其他和尚依然将自己当成是不知从何而来的野僧。也就只有虚竹,这个呆萌小沙弥愿意和自己呆在一块。当然,也是因为他是自己持钵弟子的缘故。
    智障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在少林存身,大部分的缘故是因为自己脖子上的佛珠和虚竹捧在手里的钵盂。不然自己一个挂单的野和尚,凭什么在这禅宗祖庭里面被人如此礼敬。如今经过五年的修炼,九阳神功也已大成。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依靠说不得的乾坤袋才打通全身窍穴才练成的九阳功,对智障来说就像普通人长个脂肪粒一般,只需要一挤一弹,便好了。所谓的全身燥热欲燃之苦,只需找一处深潭,在紧要关头跳入水中即可。其中情形当然要比说起来复杂,不过在智障看来,已经过去的事情,实在没有再提的必要。就算稍有凶险,凭着自己皮糙肉厚的身体,倒也有惊无险。
    自从得了九阳神功,智障再也没去藏经阁。扫地僧什么的,相对于练功的智障来说,早丢到十万八起来之外了。有时候练功入了迷,连自己身在何方都会忘到脑后。楞伽经在自己手上已经四五年了,而少林藏经阁执事们竟然一点表示都没有,看来这本达摩亲传真经,确实没落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不过如今,是时候把经书送回去了。
    智障躺在墙根处腻歪,旁边不远处的一座佛塔下面,虚竹正以左手勾住右脚,单腿半蹲的怪异姿势修炼九阳功,最里面念念有词:动静之机,在于阴阳,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汤,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宜贵专注。紧要全在胸中腰腿间运化,不在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展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
    平时还好,只要看到虚竹练功,智障就觉得头疼:实在太笨了。同样是五年时间,人家张无忌已经修完了四卷九阳功,而虚竹却才刚修炼完第二卷。还不如人家一半,同样是主角,差距怎么这么大呢?智障嘬着牙花子,照着虚竹的光头就是一巴掌:“别练了,再练也赶不上我,和尚我肚皮敲鼓,跟我去饭堂吃个肚圆。”
    “哦,好的师祖。”虚竹收了架势,乖乖的合十作揖。
    “屁的师祖,就是一和尚,跟你一样的秃驴。”揉了揉虚竹的脑袋,智障嘿嘿笑道。
    “哦,好的,大和尚。”虚竹低着光头,很隐蔽的翻了翻白眼。
    “好个蔫坏的小秃驴,你以为我没看到吗?”智障呲牙瞪眼,作势欲扑。
    “我去给师祖打饭!”虚竹早有防备,一溜烟的逃了去。
    “哈哈哈……”
    少林的斋饭虽然没什么味道,却是管够,青菜豆腐熬煮了,放些盐,再拌上米饭,满满的盛了一盆放在桌上。虚竹又给自己盛了饭菜坐在桌旁开始念经。
    饭堂内和尚们都已端坐整齐,双手合十低头对着饭碗开始:“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智障懒得搭理这帮形式主义和尚,蹲在凳子上,托起饭盆,大嘴一张开始用筷子扒饭。待和尚们念完经,智障将饭盆递给执事弟子:“再给我打一碗,今天的米饭软了,不经吃。”
    食不言,寝不语。不仅是封建士族这样,和尚们也是这样。端着碗,细嚼慢咽。也不知道一点油水也没用的斋饭粒能品出什么味道。智障连吃了三盆,抹了抹嘴,冲洗了饭盆放好就出去了。智障吃得快,连带着虚竹这个持钵弟子吃的也不慢,两人脚前脚后的来到了藏经阁前。因为是午饭时间,大部分的和尚都在饭堂用饭,而且藏经阁本就人少,此时更是显得寂静。藏经阁的木门就在眼前,却突然有一片树叶飘到智障面前。智障伸手接住,入眼处却是一层碧绿。回手止住跟来的虚竹,智障轻着身子从大开的木门飘进了藏经阁大殿。佛龛后面,一丝烟尘若有若无的飘出来,侧耳谛听,有阵阵劲风撕裂空气的声音,智障知道,这是有人在里面打斗。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