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诸天大皇帝

第62章四大汗国藏西密宗

诸天大皇帝 铸书 2418 Aug 6, 2021 12:36:04 AM

  从文翁石室回到别院之中,赵煦立即开始了对《大衍求一术》的研究。
  这是一封写得略微有些凌乱的手稿,上面主要是对各类大衍类数理题的归总。
  看着手稿上面的文字,赵煦陷入思索:
  “置奇右上,定居右下,立天元一于左上。先以右上除右下,所得商数与左上一相生,入左下。然后乃以右行上下,以少除多,递互除之,所得商数随即递互累乘,归左行上下。须使右上末后奇一而止,乃验左上所得,以为乘率……”
  前世毕竟还是认真读过书的,对于其中描述的数理问题还算能有所掌握,所谓大衍类题目,不过就是对同余方程的求解,其本质与剩余定理有所不同,但归根结底同出一源。
  不过赵煦也不是拿它来做数学题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其中所蕴藏的神秘武学。
  连续翻阅,终于找到了藏于其中的与数理无关的大段论述:
  “世类归总,但物皆有定集,施以定法,谓之同余。吾尝闻前辈黄裳自万寿道藏中顿悟绝顶武功,鄙人不才亦得天道循环之理。
  谓大衍者,世之总述,无穷相别,未有尽头。代以相余,如人体之五行阴阳,方寸增减,宛如山河九霄之变。
  ……”
  在秦九韶的论述之中,赵熙很清晰地,了解到了他从数学的延伸而得到的武学理论。
  也感受到了这位历史名人是一位怎样的天才人物。
  从秦九韶的字里行间,赵煦能够感受到他对武学之道并无太多涉猎,只能算作一个熟知人体阴阳五行理论,对内功运行法门稍有了解的武学爱好者。
  但是令人惊叹的是,他真的将《大衍求一术》的数学逻辑融合到了内功运转当中,提出了一种特别的运转思路。
  一如《大衍求一术》的数理方法,物不知数亦可求同,秦九昭将之化用到内力的应用上,修行者自身不论内力性质有无差异,只要有统一的“天元”进行统筹,便可以将一切“精气神”凝结起来,达到一种“天人无悖,神魄交同”的境界。
  不过由于秦九昭本身对于武学的研究并不深入,他这只是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推演,却并没有将之完全实践,各种细节也并没有在手稿之中探究……这也是那三名明教弟子为什么只是简单看了看手稿就因为下意识的尝试而险些丧命的缘故。
  不过,这门奇功虽然风险极大,但却是堪称神异,依照秦九韶的思路,任何内功都可以在《大衍求一术》的统筹之下并行不悖,更可以自行归纳出天然统一的运功路线。
  在《大衍求一术》的辅助之下,一个人修炼了什么武功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精气神,这是由一个人的思想、经历、实践所反映的,是独属于修炼者的精气神。
  也因为如此,借助《大衍求一术》便可以先行一窥自身先天意象,随后在参照这个路径进行突破。
  可谓提灯照路,有迹可循。
  赵煦一身功夫太杂,本就苦恼难以疏理。
  如今有了这部奇术神功,前路再无艰难,简直是一片坦途直通先天。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借着这次对《大衍求一术》的认识,自己也明白了一点。
  不论是任何玄奇的武功理论都不是凭空想象的。
  自己先后依托于天龙世界与倚天世界,在金庸系的世界中,武功源于对世界、道理的参悟……譬如黄裳,年岁苍老之际也无半点武功在身,却只凭熟读道藏便悟出了绝世的《九阴真经》,这便是“理”对“术”的引导。
  如果说黄裳的创功只是个例,那么原著中并没有出现过的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便完全提醒了赵煦,这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的边际并不是小说所书写的那么小。
  一个要真实存在的自恰的世界必然会存在无数的原著中没有描述到的背景或是细节,自己如果始终拘泥在原著的剧情之中,将始终难以走出自己的道路……那就与轮回空间里只知道接受任务的轮回者没有区别了。
  明白了这些,赵煦才意识到,《大衍求一术》对自己武学的提升只是其次,给自己带来的对世界认知的警醒才是最重要的。
  一念及此,赵煦收敛心神,准备开始按照秦九韶的理论实践《大衍求一术》。
  然而不等赵煦练功,杨逍又行色匆匆地走了进来。
  步入房中,对赵煦躬身拱手:
  “教主。”
  赵煦也只能放弃对这部神功的修行,选择再度站起身来:
  “怎么了,那三名教中弟子如何?”
  杨逍却是摇摇头:
  “那三名弟子得了教主施救已经全然无事,只不过刚才得到川西的教众兄弟飞鸽传书,元廷宣来四大汗国藏西密宗,兼有四大汗国兵马护送,似乎是要集合诸多属国之力,与我决战。”
  赵煦闻言冷冷一笑:
  “四大汗国与元廷早已貌合神离,难不成还会全力襄助他们的宗主大汗?”
  杨逍严谨分析道:
  “教主,四大汗国虽然与元廷并无直接隶属,但毕竟同根同源,元皇帝所奉的密宗首领又是四大汗国藏西密宗的精神领袖,若是元皇帝真的过于忌惮我教义军,对四大汗国许下重利,难保胡虏不会动心。”
  赵煦闻言,也是一段思衬。
  “确实,杨左使说得有理,那以你之见,我们当如何应对?”
  “以属下之见,我们当派精干弟子探明密宗援军所行之路线,号召武林门派协同,合武林、军马之力,行雷霆之势,抢先歼灭四大汗国援军。
  此番若能尽诛四大汗国与藏西密宗援军,川陕以西便再无后顾之忧,随后我们再依原计划阻断蜀道、河套,待时而动,直捣黄龙。”
  赵煦闻言点点头,又摇摇头:
  “杨左使之言乃是精辟持重的路子,但是四大汗国远在边陲,我方不知其军力亦不知密宗僧人武力,冒然出击只怕反遭伏击。”
  “那依教主之见?”
  “要打就不能被他们摸清路子,我们只消派一路偏军佯攻湖广行省,军力给足、士气鼓盛,给朝廷造成压力,元廷、四大汗国必定以为我们是决心在胡广展开大战。以朝廷自作聪明,势必要行围魏救赵之法,让四大汗国援军走川西道直取成都。”
  赵煦说着,右手虚握,一把握成拳。
  “而我们则将重兵留待,给他们玩一局守株待兔。”
  杨逍闻言先是点点头,然后又蹙眉:
  “那若是元廷不行偷袭成都之法呢?”
  赵煦听了,飒飒一笑:
  “那更好,咱们直接增兵拿下湖广,届时我们进可攻退可守,孛儿只斤在大都城里怕是一天好觉都别想睡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