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从夺舍扶苏开始

第40章刺杀秦始皇

从夺舍扶苏开始 鲸仙人 1966 Aug 6, 2021 12:27:01 AM

  秦二世元年三月三日深夜,大秦薛国(旧薛郡)下邳城。
  月凉如水,夜色朦胧。
  张良在院落之中来回踱步,一脸的冷汗。
  他又又又从那个可怕的梦中惊醒了。
  这十多年来,他总是无数次梦到当年刺杀秦始皇的场景。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吧。
  始皇帝二十九年,始皇帝第三次出游,巡行天下。
  这次的路线是从咸阳一路向东,直到齐鲁之地,然后登芝罘山刻石纪功,之后游琅邪,最后从上党返回咸阳。
  张良画重金买到了详细的情报。
  在经过精心研究部署之后,他决定在阳武博浪沙这个地方刺杀秦始皇。
  博浪沙位于黄河之畔,是始皇帝车驾的必经之地。
  而且这个地方地形独特,是一处绝佳的刺杀之地。
  博浪沙地面多沙,车辆在这里行驶,速度会变得十分的缓慢;河边多芦苇,一人多高,浩浩荡荡,便于刺客隐藏其中。
  这就是张良为秦始皇选择的葬身之地。
  为了这一次刺杀,张良准备了好多年。
  和他同行有一位大力士,这是他从沧海君处寻觅的人才,是这次刺杀的主力。
  沧海大力士怀抱着一把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大铁锤,舞动之下,虎虎生风。
  只等张良一声令下,就要将大铁锤抡出,将秦始皇的车辆连人带马砸成肉泥。
  他们静静的等待着,风声鹤唳,芦苇飘摇。
  空气中似乎弥漫着紧张的音乐。
  忽然,地面在剧烈的颤动,伴随着人喊马嘶之声。
  秦始皇的车驾来了。
  张良的心都要跳出来了,十年磨剑,就为此刻。
  身边的沧海大力士更是蠢蠢欲动。
  但他们很快就傻了眼。
  仪仗队伍有如长龙,一眼望不到头。
  队伍中的侍从护卫足有几千人,车驾更是多达几百辆。
  “这可咋整?该砸哪一个呢?”身边的大力士问道。
  “天子驾六!”张良道,“砸六匹马拉着的那一辆!”
  “好多都是六匹马在拉车!”大力士挠了挠头。
  张良数了一下,一共三十七辆车驾全部都是六匹马拉车。
  驾六,这是天子才能享受的待遇,怎么会出现这么多的驾六之车呢?
  “吕政真是太狡猾了!”张良恶狠狠的说道。
  原来嬴政除了自己所乘在的车驾之外,还安排了三十六辆一模一样的副车,用于掩人耳目。
  哪怕是随行人员,也绝大多数不知道始皇帝究竟在哪个车驾里。
  这是始皇帝一贯的作风,小心谨慎。
  都是被荆轲、高渐离、飞雪、残剑之流逼出来的。
  他在咸阳的时候,是绝不会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哪座宫殿里的。
  如今出行,当然也不会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详细位置了。
  为什么副车的数量定在了三十六辆,而不是三十五辆、三十四辆呢?
  因为六六三十六,而六是秦朝的一个特别常见特别重要的数字。
  这个数字在秦朝各种地方被广泛的使用着。
  秦代传的长度是六寸,车轨的宽度是六尺,灭六国之后将天下定为三十六郡……
  凡此种种,不胜累计。
  或许是因为始皇帝将六视为自己幸运数字吧。
  如今,面对着三十多辆车驾,张良犯了难,这可如何是好?
  “再不出手,就没机会了,他们马上就要通过了!”大力士在身边催促着。
  张良在在心中默念,希望上天能够保佑。
  若是韩国当复,就在秦贼死于此处吧。
  他用手随意一指,“就是它了!”
  大力士点了点头,将手中铁锤抡动起来,空气急速的振荡着。
  在这之前,他们已经演练过无数次了,每次都是锤无虚发。
  沧海大力士有着绝对的信心,绝对可以将嬴政一击必杀。
  只见大铁锤化作流星,朝着张良选中的车架飞驰而去,在空中留下一条绝美的抛物线。
  大铁锤落处,轰鸣声响起,那一辆“幸运”的车驾顿时被砸成了碎片。
  “有刺客!”尖锐的声音,护卫们快速摆开阵仗,团团围护住了其中一辆车驾。
  更有大批的护军向着张良他们藏身的芦苇荡冲来。
  “天不助我助尔秦!”张良叹了口气,“快走,扯呼!”
  刺客们急速逃离。
  但想走哪有那么容易,秦军骁勇无比,皇帝秦军更是其中精锐。
  想着一击不中,远遁千里,那是想太多了。
  他们这些人还没跑出去三里地,就陆续被秦军活捉生擒,负隅顽抗者就地斩杀。
  最后只有张良一个人侥幸逃脱。
  他逃离的过程也是惊险无比,就差那么一点点,他就要被抓住了。
  而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他们全部被抓,之后受到了严刑拷打,把该说的说了,不该说的也说了。
  说了也不能换条命,不过少受些折磨罢了。
  这些人的死状都很惨,亲族也全部被诛杀,大力士更是被剁成了肉泥。
  作为幕后主谋的张良,被全国通缉,始皇帝在博浪沙一带大索十日方才罢休。
  就是在这时候,张良之名,传遍了天下。
  刺杀秦始皇失败之后,张良隐姓埋名四处奔逃离。
  最终隐藏在了下邳城之中。
  他也是为数不多的刺杀秦始皇之后可以全身而退的刺客。
  荆轲、高渐离实名表示羡慕,默默退出了直播间。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