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重生 圣武神尊

第三千五百四十八章证道之战

圣武神尊 安天命 30201 Sep 4, 2023 2:40:26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超值金版-中国历史1000问》章节阅读:

    第八卷 兴衰有凭、国运无常--走向世界的隋唐文明(2)   
    李世民盗走《兰亭集序》了吗?
    
    唐太宗李世民热爱书法,对《兰亭集序》垂涎三尺。
    一次,李世民召集众大臣在大明宫蓬莱殿会饮。
    酒酣耳热之时,李世民乘着酒兴,挥笔在屏风之上写就《飞白书》,笔力刚劲、意境空灵,引起群臣一片喝彩,纷纷向皇上讨教书法,李世民放下笔说:“书学乃小道,然不能一蹴而就,应常年坚持不懈。
    我临古人之书,绝不求其形似,只在骨力,乃得骨力而形自生……”然后却神色黯然道:“我李世民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可唯独求不来王右军的《兰亭集序》,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群臣闻听此言,都暗记在心;御宴散后,便偷偷派手下人到各地寻找此书。
    
    后来有人打听到《兰亭集序》已经传到王羲之的第七代孙王智永手上。
    王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死前他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
    辨才对书法也很有研究,他知道《兰亭集序》的价值,将它视为珍宝。
    李世民闻之大喜,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
    李世民见硬要不成,便改为诱骗之术。
    李世民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手携他所藏的二王书法真迹去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兰亭集序》。
    
    萧翼对书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谈得很投机。
    待两个人关系密切之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欣赏。
    辨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倒不差。”
    萧翼忙追问是什么帖子,辨才神秘地告诉他是《兰亭集序》真迹。
    萧翼假装不信状,说此帖已失踪。
    辨才从屋梁上取下真迹给萧翼观看,萧翼一看,果真是《兰亭集序》真迹,随即将其纳入袖中,同时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诏书”。
    辨才此时方知上当。
    辨才失去宝物之后,郁郁寡欢,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房谋杜断说的是哪两个人?
    
    “房”指房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杜”是杜如晦,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唐高祖武德年间,二人均为秦王府的重要谋士,助秦王李世民平定群雄、取得帝位。
    
    唐太宗贞观初年,房玄龄、杜如晦分领尚书左、右仆射,共掌朝政,台阁制度皆二人所定。
    房玄龄善建嘉谋,杜如晦能断大事,两人为佐太宗,同心协力、相得益彰。
    故时称良相,必曰房杜。
    
    谁死后李世民感叹是失去了一面镜子?
    
    魏徵是唐代有名的谏臣。
    他不管李世民生气也好,称赞他也好,照样给李世民提意见。
    在短短的十几年里,魏徵给李世民提的批评、建议大大小小有二百多件。
    魏徵常常引用隋朝的例子来劝谏李世民,李世民也知道魏徵是帮助他避免亡国之祸的忠臣,因而能接受劝谏。
    
    公元643年,魏徵得了重病。
    李世民每天都派人去看望他,向他表示问候,希望他还能为自己再提点意见。
    到了病危时,李世民亲自来到魏徵病床前,看着魏徵,难过得流下了眼泪,就问魏徵:“爱臣还想要些什么?”
    魏徵缓缓应道:“我是什么也不想了,我只担心国家的前途啊!”
    李世民紧紧握住魏徵的手,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不久,魏徵去世了,李世民为魏徵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之后,一上朝议事,就对百官慨叹道:“以铜为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戴得是否端正;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以人为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
    如今魏徵去世,就使我少了一面明察得失的镜子了。”
    
    “渭水之盟”是怎么一回事?
    
    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不久,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率10万骑兵南下,直至渭水便桥北,距长安仅20公里。
    
    在形势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李世民只带几名骑兵来到渭水便桥南,隔水责问东突厥为何侵犯唐朝。
    颉利可汗见李世民镇定自若,认为唐朝已有防备,就向李世民请和。
    双方在渭水便桥上,杀白马,订立盟约:唐朝送给东突厥金帛,东突厥军队撤离唐境。
    这就是有名的“渭水之盟”。
    
    阴山之战唐军怎样大败突厥?
    
    “渭水之盟”之后,李世民加紧训练将士,每天召集几百名将士在殿前练习弓箭,没用多长时间,便练出了一支攻防俱精的军队。
    
    公元628年,北方因一场大雪而发生了严重的饥荒,东突厥的牛羊被冻死和饿死很多,颉利可汗趁机加紧对其他部族进行掠夺和压迫,引起了各部族的反抗。
    颉利派他的堂兄弟突利去镇压,反被打得大败而归。
    颉利追问突利丧师之罪,将其痛打,突利挟羞带愤,率部下投到了唐朝。
    李世民抓住这个时机,派出李靖、李勣(即徐世勣,因功被赐李姓)等4名大将率领大军10多万,由李靖统率,分路出击突厥。
    
    公元630年正月,李靖率骑兵趁黑夜攻下定襄,李勣在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大破突厥。
    颉利既败,怕唐军继续追赶,卑词请降作缓兵之计,在阴山休养生息,准备进入漠北。
    李世民一面派唐俭到突厥表示安抚;另一方面,又命令李靖带兵前去察看颉利动静。
    李靖与李勣会师白道,合谋进兵。
    他们挑选了1万精兵,每人带20天的粮食,一路跟踪到了阴山。
    唐军乘夜出兵,李靖在前,李勣在后,在阴山俘获突厥1000余帐。
    
    当时,唐朝派遣的议和使臣唐俭正在突厥营中,颉利可汗毫无战争准备。
    当唐军发起攻击时,突厥兵无力应战,纷纷溃逃。
    此战,突厥兵被杀死1万余人,俘虏10余万人,缴获牲畜数十万头。
    颉利可汗乘千里马逃跑,被李勣堵住归路,颉利无法北归,转而带败兵逃到小可汗苏尼失的居地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苏尼失把颉利执送唐军,率众投降。
    
    阴山之战,唐军大败东突厥,提高了李世民在西北各族中的威信。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什么?
    
    公元640年,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派大相(相当于宰相)禄东赞带着黄金5000两、珍宝数百件,去长安求婚,李世民答应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文成公主出身皇族,聪明、美丽,又有才华。
    李世民为她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其中有各种各样的日用器具、珠宝、绫罗、衣服等。
    公元641年,李世民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文成公主的父亲)护送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亲自带领大队人马迎接,吐蕃人民穿着节日的服装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入藏的时候,带去了许多历史、文学书籍以及经书、佛经和有关医药、生产、工艺等方面的书籍,还带去了大量的粮食、蔬菜种子和生产工具。
    她还帮助吐蕃人推行历法,教吐蕃妇女纺织、刺绣。
    她带去的水磨深受吐蕃人民的欢迎,使他们学会了利用水力资源。
    文成公主信奉佛教,松赞干布在她的影响下,提倡佛教,修建了大昭寺。
    文成公主带去的乐队大大丰富了藏族的音乐。
    当时,松赞干布不断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求学,唐朝许多有学问的人也被聘请到吐蕃掌管文书。
    唐朝还给吐蕃送去蚕种,派去养蚕、酿酒、制碾磨和造纸墨的工匠。
    先进的汉族文化传入吐蕃,对吐蕃生产和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瞒天过海”有怎样的来历?
    
    公元645年,李世民决定出征攻打高丽。
    大军需从山东的东莱跨过渤海,直赴高丽都城平壤。
    当李世民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来到海边时,举目远眺,见沧海茫茫、一望无边,大军很难渡过去,不禁大为着急,竟然萌生退兵之意。
    大将薛仁贵见状,心生一计。
    薛仁贵请李世民来到海边一座五彩的营帐中歇息,并请文武百官一起陪同李世民饮酒作乐,一时间笙歌四起、美酒飘香。
    此情此景竟然使李世民忘记了忧愁,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不知不觉就陷入了酣睡。
    睡得正香时,李世民忽然被帐外的波涛汹涌之声惊醒,便急忙揭开帐幕向外张望,这才发现自己与30万大军正在乘船渡海,而且马上就要到达彼岸了。
    
    李世民大喜,拉着薛仁贵的手说:“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朕的将领们都老了,现在遇到战事已经不堪忍受这种重负了,我想挑选年轻能干的将军,没有人能比得过你啊。”
    
    原来,薛仁贵担心李世民因为大海阻隔而放弃东征,便瞒着他指挥大军渡海,从而帮助李世民顺利实现出征攻打高丽的计划,这就是成语“瞒天过海”的来历。
    
    为什么孙思邈被称为“药王”?
    
    孙思邈是我国隋唐时期的著名医学家,生于公元581年,正是隋朝建立的那一年,逝世于公元683年,整整跨越了两个朝代。
    孙思邈不仅医术高,医德也很好,他不会因病人交不起诊费就把病人拒之门外,见死不救。
    相反,他经常为病人义务治疗,还把药送给他们。
    对于远道上门求医的病人,他还腾出房子让他们居住,亲自为病人熬汤端药,胜似对待自己的亲人。
    
    孙思邈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积累和搜集了大量简便而有效的药方,他把这些药方汇集起来,编成了一部书,叫《千金要方》,也叫《备急千金方》。
    “千金”的意思就是说,书里所载的药方都是十分宝贵的,这时孙思邈已经70岁了。
    到了整整100岁的时候,孙思邈又把他后30年所积累的方子编成了另一本书,叫《千金翼方》。
    “翼”就是辅助的意思,就是要用它来弥补前一本书的不足。
    在这两本书里,孙思邈一共记载了6500多个药方,不仅数量多,疗效也很好。
    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医学家,人们尊称孙思邈为“药王”,把他经常采药的五台山称作“药王山”,并且在山上建了药王庙。
    
    卢承庆为何宠辱不惊?
    
    唐朝大臣卢承庆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很小就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由于他为官清正,很受李世民信任,被任命为吏部考功员外郎。
    考功员外郎主要负责对官吏们进行考评,虽然算不上位高权重,但考评关系到每位官员的仕途升迁,这个职位也算举足轻重的了。
    卢承庆上任后,一直兢兢业业,公正、负责地对待考评官吏之事。
    
    有一年,一位管理漕运的官员在督运粮草时遇上大风,导致运粮的船只沉没了。
    年度考核中,在给那位运粮官评定等级时,卢承庆给了他一个“监运损粮,考中下”的评语。
    那位官员听完后,神色自若,一言不发地退了下去。
    卢承庆对这位官员的气度颇为欣赏,转而一想:粮船沉没也不全是他的责任,碰上这样的事情,只怕回天乏力啊,若评为“中下”,恐怕不合适。
    于是,卢承庆把那位官员叫了回来,对他说:“损失粮草非人力所能及,考中中。”
    随之把评语改了过来。
    那位官员听卢承庆这样评价自己,只是不声不响地站在那里,不置可否。
    卢承庆非常钦佩他的涵养,不禁脱口而出:“好,宠辱不惊,难得难得!”
    当即又把对他的评语改为:“宠辱不惊,考中上。”
    
    其实,卢承庆本人也是一个遇事宠辱不惊的人。
    唐太宗在位时,卢承庆官运亨通,处处得宠,先后任过雍州别驾、尚书左丞等官职。
    唐高宗登基后,他因事获罪被贬为简州司马,之后又多次升迁或被贬。
    但他坦然面对,并不因起落无常而改变自己的为人原则,表现出一种“宠辱不惊”的风格。
    卢承庆对宦海沉浮是如此,对生死也是如此,他临终前告诫儿子:“人有生死,如同日有起落。
    我死后,一切从简。
    弄块碑,写上生年卒日即可。”
    
    日本文字是怎么来的?
    
    唐初,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团一般不超过200人,但从8世纪初起,人数大增,如717年、733年和838年派出的3批遣唐使,人数均在550人以上。
    遣唐使志在学习中国的科学文化知识,他们大量输入中国的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中国文化风靡日本,渗透到艺术、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
    日本大化改新之后,通过长达200多年的向唐学习,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从而使宗法统治制度不断完善。
    
    在日本全面学习唐朝文化的过程中,吉备真备与空海是留学生和学问僧的典型代表。
    吉备真备出身于低级贵族家庭,随第9批遣唐使来到唐朝。
    入唐之后,他在唐四门助教赵玄默的指导下学习儒家经典。
    空海,俗名真鱼,出生于日本赞岐国一个地方豪族家庭,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20岁时剃度出家,法名空海。
    空海是作为学问僧随遣唐使来到唐朝长安的。
    吉备真备用汉字楷体偏旁造成了“片假名”,空海采用汉字草体造成了“平假名”,这就是今天日本文字的来历。
    
    “三箭定天山”是怎么回事?
    
    公元661年,九姓突厥侵犯边境,唐高宗李治派薛仁贵前去平定边乱。
    临行前,李治设宴为他送行,对薛仁贵说:“古时候善于射箭的人能射穿七层铠甲,这里有五层铠甲,你来试试看。”
    薛仁贵取过箭,把弓拉满,一箭射去,穿透五层铠甲,李治既惊讶又佩服。
    
    薛仁贵带领军队远赴天山扎下营盘后,准备与突厥交战。
    九姓突厥有十多万大军,仗着人多势众,派出几十位骁勇善战的将士来挑战。
    为首的三个虎背熊腰、目光凶恶,他们口出狂言,根本不把薛仁贵放在眼里。
    薛仁贵单枪匹马前去应战,二话不说,张弓搭箭,连射三箭,三个悍将被射下马来,当场丧命。
    突厥的十万大军顿时大乱,纷纷向后溃退。
    薛仁贵早在他们后退必经的一个山谷布下伏兵。
    等他们退进山谷时,两边山上的弓箭手万箭齐发,杀得突厥人狼狈逃窜。
    从此,九姓突厥乖乖地归顺了大唐,不敢再侵犯唐朝边境了。
    薛仁贵平定了天山南北,凯旋而归。
    后来,他又转战南北,威名震慑天下,凡是他守卫的地方,突厥人都不会去侵犯。
    
    薛仁贵戎马一生,勇猛善战,“三箭定天下”的故事更是在民间广为流传。
    
    唐高宗是怎样平定百济的?
    
    公元660年,百济和高丽联合多次对新罗进行掠夺。
    新罗无奈,只好向唐王朝求援,唐高宗李治遂派大将苏定方率水陆大军10万攻打百济。
    唐军大败百济,歼灭和招降其军万余人。
    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投降。
    唐将百济收复后,在百济之地置熊津等5处都督府,任命百济的酋长为都督、刺史。
    
    公元661年,百济僧人道琛和百济国旧将福信把故王子扶余平从倭国迎回,立为百济王,于是反叛唐王朝,进而围攻唐守兵。
    李治派刘仁轨与新罗兵攻打扶余平等部。
    公元662年,刘仁轨战胜百济军,占攻真岘等城。
    公元663年,刘仁轨大军在白江口又将倭兵击败,焚毁倭兵船只四百余艘,并攻占百济王城周留城。
    百济王扶余平逃奔高丽,王子忠胜等人投降。
    平定百济后,李治令刘仁轨领兵镇守百济。
    刘仁轨派人前往百济各地宣布政令,劝课农桑,训练士卒,以图攻打高丽。
    
    唐平定百济,此后倭国几百年不敢入侵朝鲜半岛。
    后来高丽发生内乱,唐趁机讨伐,历时两年,终于将其平定。
    
    武则天用什么心计夺得皇后之位?
    
    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
    按照当时的宫廷制度,26岁的武则天及后宫中没有生养的妃嫔都要被送进感业寺削发为尼,为先皇祈福。
    公元654年的一天,逢李世民忌日,李治到感业寺进香,与武则天相遇,随后,李治就把她召回后宫,封为昭仪。
    
    武则天再次入宫后,开始的时候对王皇后卑躬屈膝,极力奉承。
    她知道王皇后与萧淑妃有矛盾,便与王皇后联合,夺去了李治对萧氏的宠爱。
    当萧氏失宠后,武则天就把目标转向了王皇后。
    恰好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孩,皇后很喜欢,在屋里逗弄她。
    皇后出去以后,武则天偷偷把小孩掐死,用被子盖上。
    正好李治驾临,武则天假装打开被子看孩子,发现已经死了,立即惊讶痛哭。
    李治向左右侍从询问,大家都说皇后刚刚来过。
    李治一怒之下,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后。
    
    “南山可移,判不可移”是说哪件事?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亲生女儿,她从小就娇生惯养,形成了专横跋扈的秉性,满朝文武都很惧怕她。
    但是,也有人不买她的帐,李元纮就是一个。
    李治在位时,李元纮被派到离长安很近的雍州当地方官。
    
    一次,太平公主带了大批随从,前呼后拥地来到雍州的一座寺院。
    太平公主烧完香,由住持老和尚引路,带领随从们在寺院里游览。
    在寺院的厨房里,她被一盘大石磨吸引住了。
    这盘大石磨不仅结实平整,而且磨边刻着精美的花纹。
    太平公主越看越喜欢,便回头对老和尚说:“我家里正缺一盘石磨,我看这石磨挺不错的,我把它带走了。”
    说完,也不等老和尚同意,就吩咐随从们把石磨搬走。
    老和尚不敢得罪太平公主,只好陪着笑脸说:“这盘石磨能被公主看中,也是我们寺院的福气。
    不过,我们寺院的一百来个和尚,平日全靠这盘石磨磨米磨面,没有它,可就麻烦了。
    况且它还是本寺几百年前传下来的,请公主行个方便,将它留下来吧!”
    太平公主根本不理睬老和尚的唠叨,她把脸一沉,回头就让随从们把石磨搬走了。
    
    老和尚听说李元纮是个不畏权势的官员,办理案子十分公正,就跑到雍州衙门告状。
    李元纮听了老和尚的诉说,便叫他写了一张状子,并且派下属去作了调查,证实这盘石磨确实是寺院的财产。
    李元纮不畏太平公主的权势,毫不犹豫地将石磨判还给了寺院。
    
    消息传到李元纮的上司窦怀贞的耳里。
    窦怀贞是个胆小怕事的人,怕李元纮得罪了太平公主,自己也受牵连,就跑到李元纮那里,厉声责备说:“你怎么这样糊涂,竟把石磨判还给寺院!太平公主是好惹的吗?
    你不要命,我可还想多活几年呢!”
    听完了窦怀贞的话,李元纮拿过毛笔,在判决书上写下了八个大字:南山可移,判不可移。
    窦怀贞气急败坏、无话可说,把袖子一甩,灰溜溜地走了。
    后来,太平公主只好把石磨还给寺院。
    
    徐敬业讨伐武则天结局如何?
    
    李治驾崩后,武则天废中宗李显(即李哲),杀李唐宗室,使诸武用事,大唐王朝的大臣人人自危。
    
    英国公徐敬业为了扶立李唐江山,于公元684年,纠合一批志同道合的大臣在扬州举兵讨伐武则天,后得到楚州司马李崇福的响应,发展到10万人马,并攻陷常润(今江苏镇江)。
    武则天急调30万人马,派李孝逸率领,前往平反。
    李孝逸初战失利,后用火攻,终于大败讨武大军。
    徐敬业后来被其部将杀死,讨武斗争失败。
    
    武则天是如何成为女皇帝的?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驾崩,太子李显即位,是为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
    次年,武则天借口李显将岳父韦玄贞封为宰相一事,废掉李显,立李旦为帝。
    后来,武则天又把李旦软禁起来,政事无论大小均亲自裁决。
    公元690年,也就是武则天67岁那年,她废掉李旦,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自己立号为圣神皇帝。
    因为她死后曾有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所以后人称她为“武则天”。
    
    武则天称帝后崇信佛教,曾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寺院,因此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武则天还排除异己,在位期间大封武氏诸王,而且重用酷吏,严刑峻法,使冤狱丛生。
    
    晚年的武则天好大喜功,生活奢靡,宠爱张氏兄弟,不理朝政。
    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让位,由李显复位,重建唐朝。
    武则天临终时立下遗嘱,宣布去掉帝号,与李治在乾陵合葬,并且嘱咐为她树碑,但不立传。
    
    在中国历史上,皇太后掌握政权的情况并不少见。
    然而,自称皇帝并且改换朝代的只有武则天一人。
    她统治中国数十年,可以说在中国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请君入瓮是怎么一回事?
    
    自从徐敬业举兵以后,武则天总是疑神疑鬼,特别是对唐朝的宗室和元老重臣更不放心,总想把心怀不满的人一个个杀掉。
    于是,武则天就鼓励告密,启用酷吏周兴、来俊臣。
    
    周兴、来俊臣本来都是小官,因为善于编造罪名、制造冤案、陷害好人,都升了大官。
    这两个人豢养了几百名流氓无赖,专门搞告密活动,他们想要陷害谁,就派几个人在各地同时告密,所告的情节内容完全一样。
    然后,立即下令把被告的人逮捕起来,严刑拷打。
    被告的人往往屈打成招,含冤而死。
    来俊臣还写了一本《罗织经》,教他的走狗怎样去罗织罪名,使被告人无法申辩。
    
    一天,来俊臣请周兴吃饭,俩人边吃边聊,兴致很高。
    突然,来俊臣问周兴:“朝廷让我审问一个犯人,罪犯十分狡猾,恐怕他不会轻易认罪,你看怎么办好?”
    周兴说:“这有什么难的,取一个大瓮架起来,四周用炭火烧,让罪犯进到坛子里去,还怕他不认罪?”
    来俊臣听完,马上吩咐手下的人抬来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烧。
    火烧得正旺,来俊臣站起来对周兴拱了拱手,说:“有圣旨审问老兄,请君入瓮。”
    周兴慌忙叩头认罪。
    按规定应当判周兴死刑,武则天改成流刑。
    人们恨透了周兴,在流放的路上就把他杀死了。
    
    卢藏用为什么跑到终南山隐居?
    
    武则天称帝时,卢藏用考中了进士,他以为这下可以官运亨通了。
    不料,中进士后,他久久没有被委任官职。
    卢藏用好长时间没有官做,便动开了心思。
    当时,在人们心目中,隐士大都是既有学问又有修养的人。
    大家觉得隐士有一种神秘感,所以大都对其怀着崇拜心理。
    卢藏用利用朝野上下的这种观念,故作隐居的姿态,跑到终南山学习辟谷,修炼气功,并想方设法引起人们的注意,让大家都知道他到终南山隐居去了。
    
    后来,卢藏用因参与太平公主谋反,而被发配岭南。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见他很有才干又重新启用他,任命他为黔州都督府长史,但他还未来得及到任,便死去了。
    
    何谓五王政变?
    
    公元704年,武则天病重,只有张易之、张宗昌入阁侍疾,居中用事。
    一时盛传“二张”暗中造反。
    十月,新任宰相张柬之到任即着手组织政变。
    
    张柬之联合诸多官员,控制了羽林军,于公元705年发动政变,斩“二张”及其党羽,并逼迫武则天传帝位给唐中宗李显,复唐国号。
    事后,参与政变的张柬之等五人同被封王,这次政变就被称为“五王政变”。
    
    韦后如何**唐皇宫?
    
    李显复位后,才貌双全的上官婉儿仍留在宫中。
    是故,武三思得以出入宫中。
    渐渐地,武三思又与韦皇后眉来眼去,越走越近。
    韦皇后为了便于和武三思幽会,就在李显面前吹风,说服李显将安乐公主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
    这样,韦皇后既可以拉拢住安乐公主,又可避人耳目,有了与武三思经常在一起的理由。
    二人刚开始也不过是常在一起下下棋,听听小曲儿。
    及至后来,均有些按捺不住,终于发展到私通。
    后来武三思被太子李重茂杀死,韦皇后又勾搭上宰相宗楚客、光禄少卿杨均及其他好几个姘头。
    但是,李显对韦皇后做出这样**后宫的无耻之事却丝毫不知。
    
    安乐公主强弄权是谁的错?
    
    安乐公主是李显与韦皇后所生的女儿,是李显被流放房州的途中生下的,李显觉得这个女儿曾与自己同患难,因而对她备加疼爱,无论她干什么错事都不肯责备她。
    于是,李显复位后,安乐公主倚仗父皇的宠爱,卖官鬻爵、受贿枉法,无所不为。
    安乐公主好像继承了她的祖母武则天和她的母亲韦皇后的权力欲,一直野心勃勃地想当皇太女,好继承李显的帝位。
    她有时自己草写圣旨,写好后遮住内容,哄骗李显盖印。
    她还多次向李显要求正式册立她为皇太女,李显虽未同意,但也没有责怪她不守本分。
    李显姑息养奸,最终死在了安乐公主的手中。
    
    韦皇后是如何效仿武后摄政的?
    
    公元710年,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毒害李显。
    六月初二,李显暴死于神龙殿,时年55岁。
    韦皇后并不急着为李显发丧,而是把这件事压了下来。
    第二天,韦皇后召诸宰相进宫,征调府兵5万人驻守京城,自己总揽朝政,又派左监门大将军兼内侍薛思简等率兵500人速奔均州,以防谯王李重福,并提拔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同为中书门下三品,仍驻守东京洛阳;同时提升吏部尚书张嘉福、吏部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湜同为平章事,料理朝政。
    
    太平公主获悉李显驾崩的情况后,与上官婉儿密谋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李显的幼子,非韦后所生),由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共参政事。
    六月初四,李显的棺木才被移至太极殿。
    韦皇后召集文武百官正式发丧,她仿效武后临朝摄政,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大赦天下,改元唐隆。
    几天后,李重茂即位,即少帝,尊韦皇后为皇太后。
    韦氏摄政临朝的愿望终于达成了。
    
    李隆基是如何起兵讨韦的?
    
    李显暴病身亡,韦氏以皇太后的身份听政。
    一天夜里,葛福顺在御林军营将熟睡中的韦播一剑刺死,然后对众将士道:“韦后毒死先帝,**后宫,祸乱朝纲,违背君臣人伦大礼。
    为了大唐江山社稷,我们今晚入宫将姓韦的全部杀死,拥立相王,大家看如何?”
    军兵们平日早不堪忍受韦播,见此情况,纷纷欢呼以示响应。
    
    此时,韦氏正与她的几个情夫在后宫喝酒调笑。
    自从李显被害,她更加肆无忌惮,每夜必引她的几个情夫轮流侍寝,甚至白天也当着众多宫女太监的面与她的情夫做那苟且之事,后宫中的诸多侍从深以为耻。
    而且,韦氏为人凶狠,动辄责咎众人,因此宫中之人几乎没有不恨她的。
    今夜,正当她还沉浸在**风情之中时,李隆基突然带兵杀入,口中还高喊着“杀韦后、立相王”的口号。
    宫中众人一听,也立时纷纷参加进去。
    韦氏与她的情夫们听到喊声,吓得惊慌失措。
    几个男人穿衣戴帽,丢下韦后落荒而逃。
    韦氏又急又气,也顾不得脸面,衣服不整,头发凌乱地向宫外跑去。
    她此时倒还清醒,知道该去投奔她那个统率御林军的弟弟。
    可她不知韦播早已先她一步而去阎王殿报到了。
    她刚刚跑到御林军营门口,正好赶上御林军将士冲出来,要去与李隆基会合。
    为首的葛福顺一眼看见狼狈不堪的韦后,口中喊了一声“贱人”,上前一步,手起刀落,砍下韦氏人头。
    至此,韦氏的女皇梦才彻底破灭。
    
    李成器为什么坚辞太子之位?
    
    唐睿宗李旦为唐中宗李显之弟。
    公元684年,武则天废李显,立李旦,然政事仍决于武则天,李旦不得有预。
    公元689年,李旦改封为相王。
    
    公元710年,中宗李显驾崩,临淄王李隆基举兵靖难,以“共立相王以安天下”为号召,迎李旦入辅少帝李重茂。
    诛灭韦氏的第三天,太平公主假李重茂之命,让位于李旦。
    诛灭韦氏的第四天,在太极殿中宗李显梓宫旁,太平公主与刘幽求哄骗加威逼,将少帝抱下御座,唐睿宗李旦由是复立。
    李旦这次也同李显一样,是第二次做皇帝。
    第一次是个傀儡,实权掌握在母后武则天手中。
    此时心中自是百感交集。
    然后,李旦将立太子,以宋王李成器嫡长,而平王李隆基有大功,故不能决。
    李成器坚辞,曰:“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苟违此理,四海失望。”
    遂立平王李隆基为太子。
    
    始置节度使的是唐朝哪一位皇帝?
    
    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十月二十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薛仁贵之子)被任命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
    从此,唐朝便开始设置节度使。
    
    依照唐朝的规定,任命亲王为节度大使。
    只要亲王本人不在职位上处理日常事务,而是仍居京城为官的,都要在所镇守的地方另外设“副大使”一职。
    别的节度使下面,亦可以设置节度副使,帮助节度使处理日常事务。
    
    唐代设立节度使一职,起到了稳定边疆、加强边防的作用,但也为后来节度使拥兵自重、不受管辖,甚至起兵反叛埋下了祸根。
    
    李隆基为何要杀死姑姑太平公主?
    
    韦皇后被杀后,即位的唐睿宗李旦也和李显一样是个软弱的皇帝,不愿和太平公主发生正面冲突,总是忍让。
    而太平公主则认为是自己给了李旦做皇帝的机会,功劳巨大,所以咄咄逼人,掌握了朝政大权。
    随着自己势力的强大,太平公主的野心也膨胀起来,想像母亲那样也做女皇。
    
    太平公主想要登基,其主要对手便是太子李隆基。
    她制造舆论说,李隆基不是长子,没资格做储君。
    其目的是要鼓动李旦废除李隆基的太子身份,为自己以后做女皇开路。
    公元712年,李旦厌烦了做皇帝的生活,把帝位让给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帝位,是为唐玄宗,改元先天,尊李旦为太上皇。
    但李旦仍然掌握着朝政大权: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和军政大事的决定权。
    李旦的让位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除掉对方。
    
    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先下手,亲自率领兵马杀死了太平公主和她的手下骨干几十人,将倾向太平公主的官员全部罢官废黜。
    最终,李隆基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
    当年,唐玄宗把年号改为开元。
    
    何谓开元盛世?
    
    在武则天和唐中宗、唐睿宗时期,政治昏暗,弊端丛生。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针对社会弊病,在开元年间任用政治家姚崇、宋璟等人进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重新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兴修水利,灭蝗止灾。
    公元721年,李隆基派宇文融为劝农使到全国各地检括逃户和隐田,检出80余万客户和不少田地。
    对客户免6年租调徭役,由各州安插于均田土地上。
    由此,增加了国家收入。
    
    其次,李隆基裁汰冗官,整顿吏治,注重职官的铨选,强调以功、以才授官,尤其重视直接临民的县令的选任。
    加强对官吏的考核,各道按察使对地方官吏循名责实,进行政绩考核,作为黜陟的根据。
    再次,李隆基接受姚崇建议,压抑佛教,整顿财政,提倡节俭。
    经过开元年间的改革,李隆基统治下的唐王朝进入了全盛的时期,出现了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昌盛、国力强大的局面。
    
    开元年间,唐朝从契丹手中收复了辽西21州,日本、朝鲜半岛同唐朝的联系频繁,漠北拔也古、同罗、回纥等都重新归顺唐朝,收复了碎叶城;并打败了吐蕃、小勃律,唐朝的声威远播西亚。
    
    在李隆基统治时期,大唐国势蒸蒸日上。
    人们把李隆基统治初期的20多年时间称为“开元盛世”。
    
    鉴真东渡对中日文化交流有什么贡献?
    
    唐朝与周边各国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外国有遣唐使来华,唐朝也有人赴国外进行文化交流。
    唐玄宗时,中国高僧鉴真应日本圣武天皇的邀请东渡,经过6次努力,历尽艰险,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终于在公元754年携弟子到达日本,时已年近七旬。
    
    鉴真把佛教律宗传到日本,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传授给日本人,对日本后来的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鉴真精通医学,尤精本草,他虽失明,但能以鼻嗅分辨各种药物,他把自己的医学知识传到日本,促进了日本医药学的发展。
    
    唐代最著名的天文学家是谁?
    
    唐玄宗时,天文学也有了迅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其中最著名的天文学家是一行和尚。
    一行俗姓张,名遂,魏州乐昌(今河南南乐)人,唐代高僧、天文学家和大地测量学家。
    一行不仅有高深的科学知识,品格也很高尚,在武周时期,坚决拒绝与权贵武三思结交。
    
    一行曾奉玄宗的命令,制定《大衍历》。
    这是一部先进的历法,分成七篇。
    这个历法吸收了实际观测的成果,使节气的划分更加精确,在当时是最先进的,一直沿用到明末。
    
    测量子午线的长短,是一行在天文学上另一项成就。
    公元725年,一行倡议在全国13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通过实测,算出地球子午线(经度)的长度为351里80步(合今公里)。
    比阿拉伯天文学家阿尔·花剌子模于公元814年进行的实测早90年。
    它与现代测量的子午线长度公里相比,虽还有不少误差,但在当时是世界上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进行的实测。
    
    一行观测天象,发现了恒星的移动,比公元1712年英国人哈雷的发现,几乎早了1000年。
    一行对数学也有贡献,首创等间距二次内插公式(一种求函数值的方法),用来计算日月的运行。
    
    “吴带当风”形容的是唐朝哪位画家?
    
    唐玄宗时期是各种艺术门类空前繁荣的时代,传统绘画也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
    据记载,唐代有名有姓的画家就有四百多人,其中最著名的是有“画圣”之誉的吴道子。
    吴道子一生主要画以佛道神仙为题材的宗教壁画。
    他画10米多高的巨幅画像,或从脚、或从手臂画起,任毫挥笔却没有半点差错。
    他画佛像头上的圆形的灵光,不用圆规,只用笔一挥就成了。
    他画人物身上的衣纹饰带,轻软圆润,似乎会随风而飘动,被称为“吴带当风”。
    
    唐三彩有什么特别之处?
    
    唐代,一个崭新的品种出现在陶瓷艺术领域,这就是唐三彩。
    这是唐代烧制的一种低温铅釉陶器,颜色有好几种,常见的有黄、绿、白三色,故称为唐三彩。
    唐代陶瓷艺人对多类金属氧化物的呈色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原有的铅釉陶中加入铁、铜、钴、锰等不同金属氧化物,烧制出集黄、绿、赭、白、蓝等色中的一色或多色于一器的彩陶,这就是唐三彩的成色原理。
    唐三彩以其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和绚烂多彩的颜色,充分体现了盛唐的艺术风格。
    
    唐代统治者生前奢侈浮华,死后亦要讲究厚葬,唐三彩正是适应了这股潮流,产量猛增,后来被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唐三彩造型丰富,成为反映唐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唐三彩制品主要分为器皿和俑两大类。
    器皿是用于生活用具,包括瓶、罐、钵、盘、杯、碗、炉、砚、枕等。
    俑是用作陪葬的冥器,有贵妇、侍俑、武士、文官、乐人等人物形象,亦有马、骆驼、驴、狮、牛、虎、鸭、鸡、鸳鸯等飞禽走兽。
    唐代出土的三彩容器,器形饱满浑厚,线条圆润,器身外部色彩斑驳灿烂。
    
    千古“谪仙”是唐朝哪一位诗人?
    
    公元742年,由于贺知章的推荐,李白的一曲《乌夜啼》被玄宗李隆基赏识,下诏宣他进京。
    这时,李白正在会稽的剡溪一带游览,突然接到诏书,要他立即入京。
    李白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急忙把诏书又看一遍。
    进京、朝见皇帝、干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事,这是他盼望多年的理想,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实现了。
    他立即停止游览,回家收拾行李,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了。
    临出门,他高声唱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到长安不久,年已80的文坛领袖贺知章慕名来访。
    李白将《蜀道难》一诗送他。
    贺知章读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猨猱(长臂猿)欲度愁攀缘”,“扪参历井(参、井,星名)仰胁息,以手抚膺(胸)坐长叹”,以及“连峰去天不盈尺”等诗句时,啧啧赞赏,诗未读完,即拍案叫绝,呼李白为“天上谪仙人”,意为天上下凡来的诗仙。
    从此,“谪仙”之名,誉满长安。
    
    为何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后迁巩县(今属河南)。
    他曾在长安东南部杜陵附近的少陵住过,故自称“少陵野老”,后人亦称其为杜少陵。
    他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杜审言也是一位诗人,父亲杜闲做过奉先县的县令。
    杜甫曾做过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人称他为杜工部。
    杜甫少年聪慧,7岁就能写诗,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与洛阳一些有名的文人交往。
    
    公元746年,杜甫流寓长安,生活日渐困乏,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凄凉生活。
    为了表达自己的抱负,杜甫写了《三大礼赋》献给李隆基。
    李隆基非常欣赏,命宰相对他进行考核。
    但是,李林甫见了杜甫一面,便再也没有音讯了。
    
    杜甫又连续向李隆基献了两篇赋,等到公元755年,44岁的杜甫才求得一个地位很低的职位。
    然而,官职尚未到手,他却眼睁睁看着小儿子活活饿死了。
    这时,杨贵妃兄妹正宠极一时,日夜在华清宫中管弦歌舞。
    
    杜甫路过骊山,目睹此情此景,无限悲愤,遂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
    
    安史之乱爆发,中原失驭,两京沦陷,“胡马翻衔洛阳草”,“秦人半作燕地囚”,民族危亡,生灵涂炭。
    这时,举国有志之士都行动起来,共赴国难。
    杜甫在这场大变乱中饱经忧患,先是被叛军虏去,囚禁在长安,后逃出去投奔唐肃宗李亨,欲报国效力,终因忠直而不见容,被放逐。
    这期间,杜甫到处奔波,颠沛流离,耳闻目睹了战乱与赋役带给人们的灾难和痛苦。
    杜甫自己也曾被生活所迫,挖过野菜,拾过橡栗,砍过山柴,摆过药摊。
    
    因而,杜甫悲愤而沉痛地写出了一首首诗歌,勾画出了一幅幅的流亡图。
    《三吏》《三别》等名篇,深刻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灾难与悲凉。
    杜甫的诗,真实而深刻,内容丰富,胜过了史家的简略记录,故而被誉为一代“诗史”。
    
    《长恨歌》的原型是谁?
    
    公元740年正月初二,唐明皇派太监送寿王府一道敕书,促请杨玉环去万寿庵(太真观)出家,取号太真,为其先前病逝的婆婆武惠妃荐福。
    杨玉环在万寿庵出家的第六天,便被接往骊山温泉同李隆基相会。
    此后5年,两人几乎每天形影不离,杨玉环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生活过得像蜜一样甜。
    
    5年的同居生活结束后,到公元745年,李隆基公开宣布册立女道士杨玉环为贵妃。
    从此,两人更加恩爱。
    有一年的七月初七,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晚上,李隆基和杨玉环来到了长生殿,共同欣赏牛郎织女的相会,两情相悦,相对无言。
    夜深了,他俩望着夜空中璀璨的星河,看着银河两岸渐渐靠拢的牛郎、织女星座,双双不知不觉地跪到地上,对天立誓道:“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一七夕誓言,被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一诗中做了动情的描述。
    
    谁被人们称为“草圣”?
    
    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又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唐代大书法家,以草书而闻名。
    张旭曾担任过金吾长史(统管御林军的官员)等职,所以后世又称他为“张长史”。
    
    唐文宗曾向全国发出过一道罕见的诏书:把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珉的剑舞称为天下“三绝”。
    诏书一到洛阳城,顿时引起轰动。
    洛阳的名流纷纷向张旭道喜,张旭作揖一一致谢,并设宴款待这些洛阳名流。
    席间,有人向张旭请教草书的秘诀,张旭谦虚地说:“各位见笑,我自知浅陋,皇上奖掖,受之有愧。
    说到秘诀,无非‘用心’两字。”
    
    张旭草楷俱佳,尤其擅长草书。
    他的草书名噪当时、饮誉后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把张旭称誉为“草圣”,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怀素都曾向他学习过书法。
    
    为什么说李林甫口蜜腹剑?
    
    李隆基做了二十多年太平天子后,渐渐滋长了怠惰的情绪,追求起享乐的生活来。
    宰相张九龄看到这种情况,心里挺着急,常给李隆基提意见。
    李隆基本来很尊重张九龄,但是到了后来,对张九龄的意见也听不进去了。
    李隆基觉得李林甫又能干、又听话,比张九龄强,便让他当了宰相。
    
    李林甫当上宰相后,凡是大臣中能力比他强的,他就千方百计地把他们排挤掉。
    有一个官员严挺之,被李林甫排挤在外地当刺史。
    后来,李隆基想起他,跟李林甫说:“严挺之还在吗?
    这个人很有才能,还可以用呢。”
    李林甫说:“陛下既然想念他,我去打听一下。”
    退了朝,李林甫找来严挺之的弟弟,说:“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见皇上吗?
    我有一个办法。”
    严挺之的弟弟见李林甫这么关心他哥哥,当然很感激,忙请教该怎么办。
    李林甫说:“叫你哥哥上一道奏章,就说他得了病,请求回京看病。”
    严挺之接到弟弟的信,真的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回京城看病。
    李林甫就拿着奏章去见李隆基,说:“真太可惜,严挺之现在得了重病,不能干大事了。”
    李隆基惋惜地叹了口气,也就算了。
    
    像严挺之这样上当受骗的还真不少。
    但是,尽管李林甫装扮得非常巧妙,他的阴谋诡计到底被人们识破了。
    人们就说李林甫这个人是“嘴上像蜜甜,肚里藏着剑”,这就是“口蜜腹剑”的由来。
    
    怀素和尚的书法造诣如何?
    
    怀素是盛唐至中唐时期的一位卓越的草书大家。
    怀素俗姓钱,湖南零陵人。
    10岁那年,他忽然起了出家为僧的念头,父母怎么也阻止不了,只好让他出家。
    
    怀素一直喜欢书法,尤其是草书,学习非常刻苦。
    据说因为穷买不起纸,他就做了一块漆盘和一块漆板练字。
    他在上面写了擦、擦了写,结果把盘、板都写穿了。
    他用过的笔也不计其数,屋里堆放不下,就埋到山下,还在上面题了“笔冢”两字,以示纪念。
    
    怀素在40岁的时候,千里迢迢来到长安,向颜真卿求教。
    颜真卿也是张旭的学生,他把张旭教的“十二笔意”和自己的一些心得传给了怀素,怀素的草书造诣得到了升华。
    当他把自己的草书作品拿给颜真卿看的时候,颜真卿高兴地说:“‘草圣’的绝技终于有传人了。”
    
    “茶圣”陆羽有哪些著作?
    
    陆羽出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被称为“茶圣”或“茶仙”。
    自唐初以来,各地饮茶之风渐盛,但饮茶者并不一定都能体味到饮茶的要旨与妙趣。
    于是,陆羽决心总结自己的饮茶实践和茶学知识,写一部茶学专著。
    经过一年多努力,他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的初稿,这一年陆羽28岁。
    陆羽在《茶经》中谈论泡茶用水的部分非常多,无论是水的来源或水的温度及用法都被后世视为泡茶的准则。
    他选择水是以“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为标准。
    陆羽所著的《茶经》被视为我国茶文化的经典著作。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陆羽的贡献也日益为中国和世界所认识。
    
    安禄山为何拜杨玉环为干妈?
    
    安禄山是唐朝时突厥人的后裔,很会逢迎拍马。
    一次,李隆基召见安禄山,贵妃杨玉环及杨玉环的姐姐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也都在场。
    安禄山长得特别肥胖,凸肚子、矮个子。
    他装出-副傻乎乎的样子,李隆基指着他的肚子开玩笑说:“这么大的肚子,里面装的什么东西?”
    安禄山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没有别的,只有一颗赤诚的心。”
    李隆基认为安禄山对他一片忠心,又对他大加封赏。
    安禄山知道李隆基宠爱杨玉环,就乘机要求拜杨玉环做干娘。
    杨玉环有点不好意思,自己还不足30岁,而安禄山已经40多岁了,怎么好以母子相称呢。
    但李隆基觉得很新鲜,大笑着说:“好,朕就成全你的心愿,就拜贵妃为娘。”
    杨家姐妹也觉得安禄山憨态可掬,滑稽有趣,便在一旁喝彩助兴。
    杨玉环见是李隆基的主张,又是做长辈,也就应允了。
    安禄山受宠若惊,跪在杨玉环面前,说:“儿臣安禄山祝母妃福体万寿!”
    拜了三拜。
    李隆基与杨玉环坐在一起,笑着说:“禄山,你礼数行差了。
    拜母亲之前,应该先拜父亲。”
    安禄山叩头奏道:“儿臣本是胡人,按照胡人的风俗,是先拜母后拜父。”
    一番话说得李隆基十分高兴,于是认安禄山作了干儿子,并当即加封他为范阳节度使。
    后来,李隆基又让安禄山相继兼任平卢、河东两地的节度使。
    从此,安禄山权倾朝野,**渐渐膨胀,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
    
    杨国忠仗势擅权的结局如何?
    
    杨国忠是杨玉环远亲,因杨玉环受宠,杨国忠骤被擢用,历任给事中,兼御史中丞。
    公元752年,杨国忠出任宰相,并兼领四十余使职,当时的机务要政多决于杨国忠私宅;公文批复,杨国忠但署一字,余皆责成胥吏根据贿赂而定。
    杨国忠又曾两度发兵攻打南诏,连连败阵,死伤20万众,他却隐其败状,反报捷书。
    人知其毒,皆不敢言。
    直到安禄山乱起,杨国忠才在马嵬驿被哗变军士杀死。
    
    安禄山叛唐是谁惹的祸?
    
    公元755年,安禄山经过10年的精心准备,决定发动叛乱。
    他假造了一份李隆基的诏书,然后把将士召集起来宣布道:“接到皇上密令,要我立即带兵进京讨伐杨国忠。”
    将士们大多觉得很突然,但既然是圣上旨意,谁又敢不从呢!   
    次日,安禄山便领着15万叛军,从范阳出发。
    从天宝年间以来,唐朝的统治已经腐朽不堪,军队没有丝毫的战斗准备,缺乏战斗能力,再加上那一带本来就是安禄山直接管辖的范围,因此,一见到安禄山叛军的气势,沿路的文臣武将都吓得惊慌失措,有的开城迎接叛军,有的弃城逃跑,有的坐以待毙,被叛军擒杀。
    叛军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就轻易占领了黄河以北24郡的大片土地。
    
    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了长安,李隆基一开始还不相信,以为是有人造谣。
    不久,叛军陷城的警报接二连三地送到他面前,才不得不相信。
    李隆基召集百官大臣商议对策,满朝文武都慌了神,惊吓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有杨国忠洋洋自得地说:“怎么样,我早就说过安禄山要造反,被我说准了吧。
    不过,没关系,皇上不必担心,安禄山的将士是不会跟他走的。
    我保证,用不了十天,安禄山的人头就会被人砍了送来。”
    李隆基见杨国忠说得那么肯定,心里稍微平定一些。
    可是,叛军仍在长驱直进,不久就渡过黄河,攻克了洛阳。
    
    安禄山进了洛阳城,迫不及待地自封为“大燕皇帝”,年号圣武。
    这时,离他范阳起兵,才不过3个月。
    
    颜杲卿死在谁的刀下?
    
    安禄山造反后,首先起来打击叛军的是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
    颜杲卿本来是安禄山的部下,安禄山发动叛乱以后,颜杲卿准备率兵攻打,但考虑到自己力量不够,不能跟安禄山硬拼,就假装还服从安禄山的领导。
    安禄山让他驻守常山,还派了一个叛将守在井陉关(在今河北井陉)。
    
    安禄山渡过黄河,攻下洛阳后,颜杲卿决心起兵攻打安禄山。
    颜杲卿打听到守井陉关的叛将是个糊涂的酒鬼,就假传安禄山的命令,派人带了美酒好菜去慰劳他。
    等这个叛将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颜杲卿便把叛将杀死,占领了井陉关。
    
    颜杲卿攻下了井陉关,士气大振。
    河北各郡官员一看安禄山站不住脚,都纷纷响应颜杲卿。
    河北24个郡,有17个郡又站到唐军一边来。
    安禄山这时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赶紧派大将史思明、蔡希德各带一万人马分两路攻打常山。
    
    颜杲卿虽然打了几个胜仗,但起兵只有8天,常山周围的防御工事都没修好,兵力又少,怎敌得过两路叛军!叛军到了常山城下,颜杲卿派人到太原去求援,但是太原守将王承业不肯出兵。
    
    史思明把常山紧紧围住,颜杲卿带领常山军民拼死抵抗了4天,城里粮食吃完了,箭也用完了。
    最后,常山陷落在叛军手里。
    史思明纵容叛兵杀害了一万多常山军民,又把颜杲卿抓起来,押送到洛阳。
    
    安禄山命令兵士把颜杲卿押到他跟前,责问颜杲卿说:“你本来只是个范阳小官,我把你提拔为太守,为什么还要反叛我?”
    颜杲卿怒气冲冲地骂着说:“你是一个牧羊的小子,国家让你做了三镇节度使,有哪点对不起你?
    我为国除奸,恨不得斩了你的头,叫什么反叛?”
    安禄山恼羞成怒,命令兵士把颜杲卿拖到一座桥边的柱子上缚起来,使用残酷的刑罚折磨他。
    颜杲卿神色凛然,一面忍受着酷刑,一面痛骂安禄山。
    叛军兵士用刀割了颜杲卿的舌头,颜杲卿满口鲜血,还发出含糊的骂声,直到被杀死。
    
    马嵬驿士兵为何逼死杨玉环?
    
    安禄山称帝后,发兵攻破了潼关,使长安失去了屏障,李隆基又怕又急,连忙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杨国忠提出“逃向四川”的主张,并亲自去找他那三个堂妹,让她们进宫去跟贵妃杨玉环一起劝皇上。
    李隆基终于耐不住他们的缠磨,同意去四川逃难。
    杨国忠秘密宣召大将军陈玄礼,带领他的军队2500人前来护驾。
    杨国忠赏给将士们大量财物,等到黎明时分,悄悄打开皇宫西门。
    随李隆基同行的除贵妃和韩国、虢国、秦国夫人及杨国忠夫妻外,只有一些皇子、公主、皇孙、妃嫔和亲信大臣。
    
    李隆基一行人走到第三天,傍晚时分来到一个叫马嵬驿的地方。
    这儿的驿站官员和老百姓也都逃得无影无踪。
    李隆基等住进驿馆,随行官兵们在外露宿。
    将士们走了一天,又饿又累,一个个口吐怨言,就连将军陈玄礼也骂杨国忠这个罪魁祸首。
    那时正有几名吐蕃使者来京办事,路过这里遇到杨国忠,就在驿馆外面谈话。
    有个军士故意喊:“杨国忠勾结吐蕃,想谋反啦!”
    士兵们齐声喊起来,有人向杨国忠射了一箭,杨国忠见势不妙,急忙逃跑。
    几个士兵追了过去,一刀把他砍死了,用枪尖挑着他的脑袋,走了出来,军士们大声喊好。
    有的人又去杀杨国忠的儿子,把韩国夫人、秦国夫人也杀了。
    御史大夫魏方进听见喧闹,从驿馆走出制止。
    士兵们杀红了眼,乱刀砍下,魏方进立刻倒在血泊之中。
    
    兵士们的气还没消,他们围住驿馆,大喊大叫。
    李隆基拄一根拐杖走出来,问出了什么事。
    陈玄礼走过来说:“杨国忠要谋反,将士们把他杀了。
    贵妃不应该再留在您身边,请您忍痛割爱,将她处死吧。”
    李隆基说:“贵妃深居后宫,她哪里知道杨国忠谋反的事?”
    高力士在一旁说:“贵妃当然没罪,但杨国忠已经死了,可贵妃却还留在陛下左右,将士们能放心吗?
    陛下好好考虑一下吧。”
    他又悄悄附在李隆基耳边说:“当前,只有让士兵们安静下来,陛下才能够平安。”
    李隆基这才知道人们对杨家兄妹的积怨实在是太深了,他无可奈何地对高力士说:“这件事就由你去办吧!只是不要用刀剑。”
    高力士说:“这个,奴才晓得!”
    贵妃杨玉环被高力士用丝带勒死在马嵬驿中,卒年38岁。
    
    郭子仪平叛的功劳如何?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提拔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命令他带领本军讨逆。
    公元756年,朔方军旗开得胜,一举收复重镇云中(今山西大同),大败叛军薛忠义,坑其骑兵2000人。
    接着,郭子仪又派别将公孙琼岩率2000骑兵攻击马邑(在今山西),大获全胜。
    马邑的收复使东陉关得以重开,从而打通了朔方军与太原军的联系,使安禄山下太原、入永济、夹攻关中的军事行动无法实现,从而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此后,郭子仪又将计就计,利用史思明求胜心切的心理,采取先疲后打的战略,用500精锐骑兵交相掩护,牵着史思明的叛军疾速北进。
    待史思明已经人困马乏,郭子仪乘其疲惫不堪之机,返军掩杀,大败史思明,歼灭了他的5万人马。
    
    安禄山忽闻败报,心惊胆寒,急忙从洛阳抽调2万兵马北上增援。
    又发范阳老巢的精兵万余人,令牛廷蚧南下助战,会合5万叛军准备卷土重来。
    郭子仪此时驻扎恒阳(今河北曲阳),他见贼兵兵锋甚锐,兵力大增,欲求决战,仍然实行疲敌战术,加紧修缮防御工事,深沟高垒、严阵以待。
    史思明5万叛军欲战不能、欲退不可,大大挫伤了锐气。
    特别是郭子仪的扰敌战术使叛军整日提心吊胆,不得安宁。
    当叛军被拖到相当疲劳的程度时,郭子仪对李光弼说:“敌已疲惫,我们即可出战。”
    于是,两位大将在嘉山(在今河北)摆开了战场。
    郭子仪指挥沉着,攻防得当,唐军将士个个奋勇争先,直杀得叛军四处溃逃。
    史思明见败局已定,吓得慌不择路,坠下战马,丢了头盔,连靴子都跑掉了,他光着两脚,拄着一条断枪,逃回博陵。
    嘉山一战,叛军被斩杀4万多人,被生擒5000余人,损失战马5000余匹,一时声威大振。
    河北10多个郡的地方军民自发集结武装,支援和响应官军,他们纷纷诛杀叛兵叛将,归迎唐朝。
    
    郭子仪在河北的辉煌战绩,扭转了唐军仓卒应战的被动局面,改变了整个战争形势。
    公元757年,叛军出现内讧,安禄山被帐下李猪儿杀死。
    此时,朝廷诏令郭子仪率军直趋京师,又从回纥那里借兵15万,准备趁此机大举进攻叛军。
    当年九月,广平王李豫率蕃、汉军队进攻长安。
    郭子仪与贼将安守忠、李归仁在京西香积寺之北展开了激战,从午时至酉时,斩杀叛军6万多人。
    贼将张通儒放弃长安,逃到陕郡。
    第二天,广平王李豫进入京师,城中老幼百万人,夹道欢呼。
    
    郭子仪收复了都城长安后,又奉命率军乘胜东进,攻打洛阳。
    安庆绪听说唐军前来攻城,慌忙派大将严庄、张通儒带领15万大军前去迎战。
    叛军在新店(在今河南)与唐军相遇,随即展开激战。
    由于叛军依山扎营,居高临下,形势对唐军非常不利。
    郭子仪趁叛军立足未稳之机,选派了2000名健壮的骑兵,向敌营冲杀过去,又派了1000名弓箭手埋伏山下,再令协助作战的回纥军从背后登山偷袭,自己则亲率主力与叛军正面交战。
    战斗打响之后,郭子仪佯装败退。
    叛军倾巢出动,从山上追赶下来。
    这时,突然杀声如雷,唐军埋伏的弓箭手像神兵天降,万箭齐发,无数的箭簇像雨点一样射向叛军。
    郭子仪折回马头,率军又杀了个回马枪。
    这时,叛军的背后又传来高呼声:“回纥兵来了,快投降吧!”
    叛军前后被围,左右遭打,在唐军和回纥军的夹击之下,被打得一败涂地。
    严庄逃回洛阳,同安庆绪一起弃城北走,官军一举收复洛阳。
    
    长安与洛阳相继收复,肃宗李亨欣喜万分,他激动地对入朝参贺的郭子仪说:“虽然天下是祖上传袭给我的,但却如同将军再造的一样啊!”
    郭子仪谦逊地答道:“臣只是奉旨尽责而已。”
    
    李泌是怎样的一个人?
    
    安史之乱后不久,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
    当时,李亨身边的文武官员只有30人,这个临时建立的朝廷干什么都没有秩序,一些武将也不太听指挥。
    李亨想平定叛乱,非常需要有个能人来帮助他。
    这时,李亨想起了好朋友李泌,就派人从颍阳(在今河南)把李泌接到灵武。
    
    李泌想到朝廷有难,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灵武。
    李亨看见李泌,高兴得像得到什么宝贝一样。
    那时候的临时朝廷不太讲究礼节,李亨跟李泌就像年轻时候一样,进进出出总在一起,大小事情全都跟他商量。
    李泌出的主意,李亨全都听从。
    李亨想封他当宰相,李泌坚辞不受。
    后来,李亨只好任命李泌为元帅府行军长史(相当于军师)。
    
    那时候,郭子仪也到了灵武。
    朝廷要指挥全国的战事,军务十分繁忙,四面八方送来的文书从早到晚没有一刻的间歇。
    李亨命令把收到的文书一律先送给李泌拆看,除非特别紧要的才直接送给自己。
    宫门的钥匙由太子李俶和李泌两人掌管。
    李泌有时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觉也不能睡安稳。
    
    后来,叛军发生内讧,安庆绪称帝。
    这本来是个消灭叛军的好机会,但李亨急于回长安,不听李泌的计划,让郭子仪的人马从河东回攻长安,结果打了败仗。
    后来,郭子仪向回纥(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借精兵,集中了15万人马,才把长安攻了下来。
    接着,又收复了洛阳。
    叛军头目安庆绪逃到了河北,不久,史思明也被迫投降。
    
    唐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李亨便觉得心满意足起来,用骏马把李泌接到了长安。
    一天晚上,李亨请李泌喝酒,并且留他在宫里安睡。
    李泌趁机对李亨说:“我已经报答了陛下,请让我回家做个闲人吧!”
    李亨说:“我和先生几年来患难与共,现在正想跟您一起享受安乐,怎么您倒要走了呢?”
    李泌一再请求,李亨虽然不愿让李泌离开,最终也只好同意。
    
    李泌到了衡山,在山上造了个屋子,重新过起了隐居生活。
    
    吐蕃军攻入长安发生了怎样的变乱?
    
    公元763年,吐蕃军队进犯泾州(今甘肃泾州北),泾州刺史高晖无力抵抗,弃城投降,并一路作吐蕃军队的向导,领他们向内地深入。
    接着,吐蕃逼近京师,举朝震惊。
    于是,唐代宗李豫下诏任命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出战咸阳,抵御吐蕃军队的进攻。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立下大功后,被李亨宠信的宦官鱼朝恩和陈元振陷害,不得不提出归隐。
    吐蕃军队进逼中原时,郭子仪闲居京师已久,部下早已离散。
    此次郭子仪被朝廷重新起用后,匆忙招回自己的旧部,又临时招兵买马。
    
    这时,渭北行营兵马使吕月将率领精锐部队千人,在西面打败了吐蕃军队。
    两天后,吐蕃军队再次进犯,吕月将又与敌军拼死作战,士兵全部战死,吕月将也被吐蕃军队擒获。
    郭子仪到咸阳时,吐蕃率领吐谷浑、党项、氏、羌等各族军队20多万人,已从司竹园(今陕西周至东南)渡过渭河,顺着山势向东涌来。
    郭子仪派遣判官中书舍人王延昌入朝奏报军情,请求增兵支援。
    由于陈元振的阻拦,王延昌竟然没有被李豫召见。
    没多久,吐蕃军队已经跨过便桥,直逼长安。
    李豫临事仓促,不知所措,只得逃往陕州。
    几天后,李豫逃经华州(在今陕西)时,华州官吏都已逃散,无人接待,随从将士不免挨饿受冻,正好宦官鱼朝恩带领神策军从陕州来迎接,李豫才平安抵达陕州。
    
    最终,吐蕃于公元763年10月进占长安,高晖和吐蕃大将马重英等人拥立金城公主的孙子李承宏为皇帝,更改年号,设置百官,将前翰林学士于可封为宰相。
    吐蕃军队在长安抢掠官府仓库、市里民舍,焚烧房屋,长安城被洗劫一空。
    
    颜真卿之死是他杀还是自杀?
    
    公元782年,有5个藩镇叛乱,尤以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兵势最强。
    李希烈自封天下都元帅,向唐境进攻。
    5镇叛乱,朝廷大为惊慌。
    李适找宰相卢杞商量,卢杞说:“不要紧,只需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去规劝他们,不需动一刀一枪,就能平定叛乱。”
    李适问卢杞说:“你看派谁去合适?”
    卢杞推荐年老的太子太师颜真卿,李适马上同意了。
    
    其时,颜真卿已是七十开外的老人。
    听说朝廷派他到叛镇那里去,许多文武官员都为他的安全担心。
    但是,颜真卿却不在意,带了几个随从就出发了。
    
    听说颜真卿来了,李希烈便想给他一个下马威。
    于是在见面的时候,叫他的部将和养子一千多人围聚在厅堂内外。
    颜真卿刚刚开始规劝李希烈停止叛乱,那些部将、养子们就冲了上来,个个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尖刀,围住颜真卿进行谩骂、威胁,摆出要杀他的阵势。
    颜真卿面不改色,对着他们冷笑。
    李希烈假惺惺站起来保护颜真卿,让他的部将和养子退下。
    接着,把颜真卿送进驿馆,想软化他。
    
    过了几天,4个藩镇的首脑都派使者来跟李希烈联络,希望李希烈即位称帝。
    李希烈大摆筵席款待他们,也请颜真卿参加。
    4个叛镇派来的使者看到颜真卿来了,都向李希烈祝贺说:“早听说颜太师德高望重。
    现在元帅将要即位称帝,太师正好来到这里,不是有了现成的宰相吗?”
    颜真卿扬起眉毛,对着四个使者骂道:“做什么宰相!我快80了,要杀要剐无所谓,难道会受你们的诱惑、怕你们的威胁吗?”
    4名使者被颜真卿凛然的神色震住了,缩着脖子不敢说话。
    
    一年以后,李希烈自称楚帝,又派部将逼颜真卿投降。
    兵士们在囚禁颜真卿的院子里架起柴火,威胁颜真卿说:“再不投降,就把你烧死!”
    颜真卿二话没说,纵身就往柴火跳去,叛将们急忙把他挡住,向李希烈禀报。
    李希烈想尽办法也没能使颜真卿屈服,就派人逼迫颜真卿自杀了。
    
    浑瑊、李晟平兵变的结局如何?
    
    李希烈发动叛乱以后,派兵围攻襄城(在今河南)。
    公元783年,唐德宗李适命令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5000士兵去增援襄城。
    士兵们路过长安的时候,都希望能得到一笔赏赐。
    可朝廷经济很困难,长安城里一斗米要卖500钱,皇帝什么也没有赏给他们。
    京兆尹王翔奉命慰劳军队,也只有素菜糙米。
    士兵们把饭菜倒在地上,怒气冲冲地说:“我们要去拼死作战了,却连饭都吃不饱!听说仓库里有的是财物,不如自己去拿吧!”
    于是他们冲到了长安城里,到处抢劫。
    京城里乱成一团,李适又惊又怕,慌慌张张地逃到了奉天(在今陕西)。
    这次泾原兵变历时半年多,历史上称为“泾卒之变”。
    
    兵变的士兵进了宫,听说皇帝跑了,就拥护朱泚来做他们的首领。
    朱泚接管了长安兵权,在长安立起新朝廷来,自称大秦皇帝,并且亲自带兵进攻奉天。
    
    李适逃到奉天,刚刚喘了口气,朱泚已经打过来了,幸亏禁卫军将军浑瑊赶到。
    浑瑊本来是郭子仪手下的大将,是个很有威望的将领。
    朱泚攻了一个月,也没攻下奉天,于是派人造了特别大的云梯攻城。
    浑瑊在城墙边掘通了地道,地道里堆满了干柴,还在城头准备好大批松脂火把。
    叛军兵士攀着云梯往上爬,城外的箭像雨点一样射到城里,眼看城就快被攻破了。
    忽然云梯一架架都陷进地道,地道里烧着的干柴冒出烟火,城头上的唐军又往下扔火把,云梯上的兵士都被烧得焦头烂额。
    浑瑊带领将士们日日夜夜血战,把朱泚叛军杀得大败。
    
    这时候,奉天又来了两支援军,一支是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率领的,一支是神策军大将李晟率领的。
    朱泚一看形势不妙,赶快退回长安。
    
    李适命令李怀光和李晟乘胜收复长安。
    哪料到李怀光到了咸阳,却和朱泚暗中勾结,一起反唐。
    李晟到了长安城外,前有朱泚、后有李怀光,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处境极其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李晟用自己的勇气和决心激励将士,长安附近的唐军都自愿接受李晟指挥,不听李怀光的命令。
    李怀光害怕起来,就先逃到河中去了。
    
    浑瑊守住了奉天,跟李晟彼此呼应,进逼长安。
    公元784年,李晟收复长安,朱泚被杀。
    李适回到长安。
    过了一年,浑瑊又进攻河中,消灭了李怀光。
    李希烈最后也被部将杀了。
    李晟、浑瑊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立了大功。
    
    殷秀实为何被杀?
    
    “泾卒之变”发生后,唐德宗李适逃跑到了奉天;长安城中,姚令言拥立太尉朱泚做主帅。
    朱泚是原先的泾原节度使,因为弟弟朱滔谋反,他被免职后软禁在长安。
    朱泚本来就野心勃勃,于是毫不推辞,马上就进了皇宫。
    
    有个叫殷秀实的官员,原来做过节度使,后来改任司农卿,丢了兵权。
    朱泚认为殷秀实一定怨恨朝廷,就派几十个骑兵到殷秀实家里,把他接来。
    
    殷秀实不愿意与朱泚同流合污,但是被人拿着刀剑威逼,也只好答应了。
    他看出朱泚要篡夺皇位,就暗中联合将军刘海宾等人,准备把朱泚杀掉。
    
    一天,朱泚召殷秀实议事,说到自己要做皇帝时,殷秀实满面怒容,夺过别人手里的一块象牙笏,跳到朱泚面前,痛骂道:“你这反贼!我恨不得把你碎尸万段,难道还会跟你一道谋反吗!”
    一面高举牙笏向朱泚头上猛击下去。
    朱泚举手挡了一下,象牙笏击中他的前额,顿时鲜血直流,他吓得伏在地上,爬着逃脱了。
    其他人一拥而上,把殷秀实杀害了。
    
    殷秀实被杀的消息传到奉天,李适懊悔过去没有重用他,不住地掉眼泪。
    
    “二王八司马”是指哪个事件?
    
    唐顺宗即帝位时已得了中风病,口不能言,但还是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以及柳宗元、刘禹锡等10人,进行改革。
    
    王叔文等首先从革除弊政入手,废除了宦官进行掠夺的“宫市”和五坊小使。
    王叔文选拔老将范希朝为左右神策、京西诸镇行营节度使,接管宦官手中的兵权。
    于是,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阴谋策动废顺宗、立太子的宫廷政变,以打击革新派。
    很多地方节度使也纷纷向朝廷上表,称顺宗久病,应当让皇太子监国,积极声援俱文珍。
    
    不久,顺宗被迫让位给太子,是为宪宗,宦官由此得势。
    随即,“二王”被贬逐,王伾死于贬所,王叔文被赐死,柳宗元、刘禹锡等8人都被贬为边州司马。
    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永州八记”的作者是谁?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也称为柳河东。
    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
    13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呈给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赏,大家都传着看,都认为了不起。
    他在21岁的时候考上进士,在京城做官。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受到牵连,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长沙)司马。
    他在永州9年,游览山水名胜,探察人民疾苦,写下不少诗文名篇。
    其中以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它们在柳宗元手中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柳宗元也因而被称为“游记之祖”。
    
    柳宗元在永州写了《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等八篇游记,合称为“永州八记”。
    这八篇文章并非单纯的景物描摹,而是往往在景物中托意遥远,抒写胸中种种不平,使得山水也带有了人的性格。
    他在永州还写了不少寓言,有的讽刺贪官污吏,有的讽刺剥削人民的地主。
    这些寓言流传很广,大家都很爱看。
    
    唐代哪位皇帝热衷恭迎佛骨?
    
    在唐代,迎佛骨是礼佛的最高形式,每隔30年举行一次。
    唐宪宗笃信佛教,对迎佛骨之事自然是最热衷的。
    
    公元819年,宪宗令宦官杜英奇率宫人三十余人,持香花,赴法门寺迎请佛骨舍利。
    舍利迎入京师后,迎请佛骨舍利的队伍自光顺门进入皇宫大内。
    舍利在宫中供奉3日后,再送到京城内各大寺院。
    王公贵族争先恐后竞相舍施,有的百姓倾家荡产以供奉佛祖真身。
    这次礼佛与以往不同的是皇帝启塔,亲奉佛灯,但糜费亦甚巨。
    
    为什么说韩昌黎是语言巨匠?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韩愈25岁成为进士,29岁始登上仕途,但在仕途上屡受挫折。
    他曾因关中旱饥,上书请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阳山令。
    又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几乎被杀,幸有裴度等援救,改贬为潮州刺史。
    穆宗即位,他奉召回京,为兵部侍郎,又转吏部侍郎。
    
    韩愈是善于运用语言的巨匠,其散文语言简练、准确、鲜明、生动。
    他善于创造性地使用古代词语,又善于吸收当代口语创造出新的文学语言,他的散文词汇丰富,绝少陈词滥调,句式的结构灵活多变。
    例如,《杂说四》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比喻贤才难遇知己,“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寄寓了他对自己遭遇的深深不平。
    《进学解》和《送穷文》用对话形式,以自嘲为自夸,以反语为讽刺,揭露当时社会的庸俗**,表现了一个有理想的士大夫在黑暗现实中不能妥协的精神。
    韩愈不顾流俗的诽谤,大胆地为人师,作《师说》,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都可以为师,指出师的作用及相师的重要。
    他的这种见解对于今天仍有参考价值。
    
    唐代哪位诗人被称为“诗鬼”?
    
    李贺,字长吉,祖籍陇西,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士族家庭。
    18岁时,李贺来到东都洛阳,拜谒当时的国子监博士、大文学家韩愈。
    韩愈为了试探李贺的才气,当场出题,要李贺即席赋诗。
    李贺稍加考虑,便写出了一首七言古风《高轩过》。
    全诗想象奇特,措辞精绝,警句迭现。
    韩愈不禁对李贺的才华大加赞赏。
    
    李贺作诗的时候并不遵循固有题目,而是注重到生活中去发掘素材。
    他每次出门都会让书童背上一个袋子,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写下,放进袋子,等到晚上回家再进行整理。
    有时,他竟然会写下满满的一袋子。
    每当看到这些诗稿,李贺的母亲就又高兴又心疼,忍不住埋怨他:“你这孩子,难道要把心血都呕出来,才肯罢休吗?”
    的确,李贺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诗歌创作中。
    “天若有情天亦老”、“石破天惊逗秋雨”,这些千古传诵的佳句,都是他呕尽心血的结晶。
    
    韩昌黎是如何教育儿子韩符的?
    
    韩愈的儿子韩符小时候十分贪玩,不肯用心读书。
    有一次,韩愈给儿子留下一篇《大学》里的文章要他背诵,然后自己就上朝去了。
    等他下朝回来,发现儿子正在院子里和家人逗蟋蟀。
    韩愈见了,便把儿子叫到面前,让他背一下自己早上留下的作业。
    儿子抓耳挠腮,吭哧了半无也没有背出来。
    
    为勉励儿子好好读书,韩愈没有采用粗暴批评的方式,而是提笔写了一首题为《符读书城南》的诗,委婉地劝诫儿子要立志飞黄腾达。
    诗中有这样的句子:“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意思是:有两个男孩,幼年时容貌相像、活泼灵巧。
    由于一个好学,一个懒惰,渐渐就分出高低了。
    到20岁时,他们的区别就如清水沟和污水渠一样明显;当30岁时,一个就像龙一样在官场上飞黄腾达,而另一个却像癞蛤蟆一样在地上爬。
    
    韩符读了这首生动而富有教育意义的诗后,深受触动,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从此开始认真读书,学问很快就有了长进。
    
    白居易为何要求外放杭州当刺史?
    
    白居易28岁考中进士,两年后当上了秘书省校书郎这个九品小官。
    唐宪宗器重他的诗名,提拔他当翰林学士,后又任谏议大夫。
    在这期间,他写了不少讽刺权贵、反映人民疾苦的诗作,得罪了人,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
    还没到任,第二道诏令来了,又被降为江州司马。
    在江州期间,他写下了著名的叙事长诗《琵琶行》。
    
    唐穆宗继位后,把白居易召回了长安,委以重任。
    但他厌倦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就在公元822年请求外放到杭州当刺史。
    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就是有名的“白堤”,又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
    
    晚唐的皇帝大多平庸荒唐,白居易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意志逐渐消沉,笃信佛教,最后郁郁而终,葬于洛阳龙门山。
    时人知道白居易生平嗜酒,前来拜墓时都用酒来祭奠,墓前的土地经常是湿漉漉的。
    
    “朋党之争”描述的是哪段历史?
    
    “朋党之争”是从唐宪宗即位以后开始的。
    宪宗做了皇帝,想要有所作为。
    在一次考试中,就命主考官们要注意选拔能够直言敢谏的人。
    这一年的考生当中,有两个叫李宗闵、牛僧孺的下级官员。
    由于二人在基层为官,接触到一些社会现实,便在试卷里批评了当时的朝政。
    考官看考卷,觉得这两个人符合皇上选拔的要求,就把二人推荐给了唐宪宗。
    
    当时的宰相叫李吉甫,士族出身,他自以为门第高贵,向来瞧不起那些科举出身的官员。
    当他听说出身低微的李宗闵、牛僧孺居然批评朝政,就在宪宗面前诬陷说:“李、牛两人哪里是皇上所想要的人。
    他们之所以被推荐,不过是与考官的私人交情好。”
    宪宗听信了李吉甫的话,不仅没提拔李宗闵、牛僧孺,还降了几个考官的职。
    
    后来,李吉甫死了,他的儿子李德裕当上了翰林学士。
    这时,李宗闵也入朝做了官。
    李德裕始终忘不了李宗闵批评他父亲的那件事,总想找个机会报复。
    
    公元820年,唐宪宗被宦官杀了,立了他的儿子李恒做皇帝,就是唐穆宗。
    穆宗即位后,又进行进士考试。
    那年的主考官叫钱徽,是个很正直的人。
    考试之前,朝中两个大臣因为有熟人参加考试,私下托钱徽照顾,钱徽秉公处理,没理睬他们。
    正巧李宗闵的一个亲戚应考,却被钱徽选中了,那两个被拒绝的大臣怀恨在心,就在穆宗面前告钱徽徇私舞弊。
    穆宗问翰林学士,李德裕出于报复,说这事是真的。
    穆宗很恼火,就降了钱徽的职,把李宗闵也贬谪到外地去了。
    
    李宗闵知道是李德裕害了他,心里自是愤恨不已。
    牛僧孺很同情李宗闵,就与他结为同盟,又联络了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员,处处与李德裕对着干。
    李德裕也不甘示弱,也就同士族出身的官员联合起来,与李宗闵、牛僧孺针锋相对,两下里明争暗斗,弄得越来越厉害。
    
    过了几年,唐文宗即了位。
    李宗闵依靠宦官的支持,当上了宰相。
    然后,他又向文宗推荐,把牛僧孺也提为宰相。
    这两个人大权在握,一同排挤李德裕,把李德裕调往西川。
    
    文宗的皇位是宦官立的,上了台之后又处处受到宦官的控制。
    对此,文宗很是气恼,就一心想除掉宦官。
    于是,就发生了“甘露之变”,文宗策划的杀宦官的计谋彻底失败了。
    在这之前,文宗就被宦官操纵,对到底是用李德裕,还是用牛僧孺没个主见。
    这样一来,文宗被宦官看得更死,什么都得听宦官的。
    因此,哪一派与宦官的关系更密切,哪一派就得势、就掌权,而另一派就没好日子过。
    两派势力在朝廷上就像走马灯似的,转来转去,把朝政搞得一刻也不得安宁。
    
    文宗去世,武宗即位。
    李德裕又得了势,当上了宰相。
    他一上台,又大肆排斥李宗闵、牛僧孺,把两个人都贬到外地去了。
    
    公元846年,武宗病死,宦官们立了武宗的叔父李忱做了皇帝,就是唐宣宗。
    宣宗对朋党之争很是反感,武宗时期的大臣一概不用。
    直到这时,这场朋党之争才算收了场。
    然而,40年的争吵、动荡,使日趋没落的大唐王朝更加混乱,不好收拾了。
    
    你知道“甘露之变”的经过吗?
    
    公元826年,宦官王守澄等拥立穆宗第二子李昂即位,是为唐文宗。
    文宗在位期间勤勉听政,倡导节俭,一心一意想除掉辖制自己的宦官。
    
    公元830年,文宗任用宋申锡为宰相,要他秘密铲除宦官势力,但因时机不成熟,计谋破产。
    后来,文宗生了一场病,急于找医生。
    正好宦官王守澄手下有个官员叫做郑注,精通医道,王守澄把他推荐给文宗治病,文宗服了他的药,果然病一天天好起来。
    文宗很高兴,召见郑注,发现郑注口齿伶俐,像个有才干的人,就把他提拔为御史大夫。
    
    郑注有个朋友李训,原是个很不得志的小官员,听到郑注受到朝廷重用,就带了一些礼物求见郑注。
    郑注正好想找个帮手,便请王守澄把李训推荐给文宗,李训也得到文宗的信任,后来竟被提升为宰相。
    
    文宗既重用郑注、李训,便准备倚重二人剪除宦官。
    公元835年,郑注建议文宗剥夺王守澄的实权并将他毒死。
    两人打听到王守澄手下有个宦官仇士良,与王守澄有矛盾,奏请文宗封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带领一部分禁卫军。
    接着,李训又解除了王守澄的兵权。
    王守澄失了兵权后,文宗给了他一杯毒酒,将其毒死。
    
    接着,郑注和李训计划在下葬王守澄的时候,要求所有宦官都为王守澄送殡,然后以所率亲兵怀藏利斧将其全部砍杀。
    但李训求功心切,决定抢先下手。
    公元835年,李训提前在宫中部署了兵力,等文宗上朝后,假称大明宫左金吾大厅之后的石榴树上夜降甘露(甘露是预示天下升平的祥瑞),诱使神策军中尉仇士良等前往,想一举诛杀宦官。
    没想到,被仇士良看出破绽,他们立即返回大殿,挟持着文宗直往内宫夺路而逃。
    待缓过神来之后,仇士良立即派兵出宫,追杀所有参加预谋的官员,李训、郑注全家都被杀害,与事变有关无关的朝廷官员也有上千人被杀。
    
    文宗和李训、郑注策划的诛杀弄权宦官的计谋彻底失败了,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为“甘露之变”。
    
    唐武宗会昌灭佛导致了怎样的局面?
    
    公元845年,即唐武宗会昌五年七月,武宗颁发了一道禁佛的诏令,随后又派出御史多人,分赴各道,监督执行。
    天下百姓苦佛日久,闻风而动。
    御史们乘着驿马还未出关中,朝廷已闻捷报:全国寺庙多拆毁,连墙基也被刨掉种上庄稼了。
    诗人杜牧赞扬说:“僧佛在中国为害已达六百余年,我生有幸,亲眼看见圣人一挥手,僧佛就被铲除了。”
    诗人的心情同当时黎民百姓的心情是相连的。
    不久,朝廷颁布了禁佛的诏书,历数佛教罪状,公布了灭佛的成果。
    凡废毁大、中寺院4600多所,小的寺庙4万余座。
    僧尼还俗260500人。
    没收良田数千万顷,放免寺院奴婢15万人,并给土地自谋营生。
    
    会昌灭佛,摧毁了寺院经济,解放了劳动力。
    当年朝廷控制的户口数字,比会昌初年增加一倍多,达495万余户。
    那时的户口数字未必确凿,但户数迅猛增加的趋势是可以相信的。
    这肯定同灭佛有关。
    
    会昌灭佛,实际并未全灭,在长安、洛阳都留下了几所寺庙,每州也留下一所。
    这些寺庙的隶属关系也从祠部改为主客。
    祠部是主管朝廷祭祀天地、宗庙的,主客是负责外国朝贡的。
    这样的变更,意思是朝廷已不再把僧侣视为中国人了。
    唐代佛教从此一蹶不振。
    
    唐宣宗即位之前是如何韬光养晦的?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原名李怡,成年后被父亲宪宗封为光王,是穆宗的弟弟、武宗的叔叔。
    宣宗的母亲原是反贼的小妾,叛乱平定后被宪宗收入宫中,后来产下李忱。
    出身卑微的宣宗自幼严重寡言,在皇族中有“白痴”的绰号。
    文宗、武宗兄弟在位的时候,经常于宴饮享乐时逗他说话,以供取笑。
    公元846年,武宗去世后,宦官们以为“迟钝”的李忱容易控制,于是拥立他为皇帝。
    然而,宣宗即位后仿佛换了个人,原本失望的朝廷大臣们这才看到他以前隐藏起来的刚毅决断,让心怀不轨的宦官们懊悔不已。
    
    宣宗即位时已经37岁了,他在青年时期曾出家为僧,在登基后不久,便将鼓动武宗“灭佛”的道士赵归真等人处死,随后下诏恢复天下佛寺。
    为了给父亲宪宗报仇,宣宗又派人毒死了郭太后。
    在这些事情的处理上,体现出宣宗谋定后动、一击制敌的做事风格。
    然后,宣宗着手解决了著名的“朋党之争”。
    
    宣宗以勤俭治国,多次减少赋税,还注重人才选拔,使唐朝的上下矛盾有所缓和,百姓日渐富裕。
    他还趁吐蕃、回纥衰微的时机,派兵收复了河湟之地,打败了吐蕃,使唐朝出现“中兴”局面。
    在唐朝的历代皇帝中,宣宗是一个较有作为的皇帝,被后人称之为“小太宗”。
    
    历史上谁是发现氧气第一人?
    
    世界上最早发现氧气的人是中国唐朝的炼丹家马和。
    马和认为:空气成分复杂多样,主要由阳气和阴气组成,其中阳气比阴气多得多,阴气可跟可燃物化合,在空气中消失,而阳气则可安然无恙地保留。
    阴气存在于青石(氧化物)、火硝(硝酸钾)等物质中,加热它们阴气就会放出来。
    阴气在水中也大量存在,只是很难把它们取出来。
    马和所讲的阴气阳气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氧气”和“氮气”。
    
    马和的发现比欧洲早1000多年。
    马和把毕生研究的成果记录在一本名叫《平龙认》的书中,一直流传到清代,后被德国人乘乱抢走。
    
    是“满城尽带黄金甲”使唐朝灭亡的吗?
    
    公元875年,濮州(今山东鄄城)人王仙芝率领几千人在长垣(在今河南)起义,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很快攻占了曹州(在今山东)和濮州。
    附近农民纷纷加入,起义队伍一下子发展到几万人。
    
    在王仙芝起义军占领的冤句(在今山东)有个私盐贩子黄巢,年轻时曾经到长安应考科举,没有考上。
    黄巢在长安愤慨地写下了一首《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显示了推翻唐朝的决心。
    这时,黄巢看到王仙芝起义,也组织几千人起兵响应。
    
    起义军的声势越来越大,朝廷提议招降王仙芝。
    王仙芝准备接受朝廷招安,黄巢一气之下,自己带领队伍作战去了。
    王仙芝的力量大大削弱,朝廷便不再理会他。
    不久,王仙芝兵败被杀,余下的残兵就投奔了黄巢。
    大家推举黄巢为王,号称“冲天太保均本大将军”。
    
    黄巢带领起义军渡过淮河,向官军力量空虚的南方挺进。
    他们转战了大半个中国,一直打到了广州。
    然后,起义军挥师北上,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打到了洛阳,洛阳官员马上开城投降了。
    接着,黄巢又下令向长安进军,走小路攻破了潼关。
    唐僖宗由几百个士兵保护着,慌慌张张地逃往成都去了。
    黄巢带领起义军开进长安,百姓兴高采烈地欢迎起义军进城,街道两旁站满了欢迎的人群。
    
    黄巢在长安当了皇帝,国号叫大齐。
    新政权建立了,但控制的地方却非常小。
    黄巢一直流动作战,打下的地方都没有派兵把守;他一走,这些地方又被官军占领了。
    
    唐僖宗逃到成都以后,集结军队把长安包围起来。
    几十万起义军挤在一起,粮食都吃光了。
    后来,黄巢手下的大将朱温投降了唐朝,唐僖宗又调来了沙陀族酋长李克用的骑兵,击败了起义军。
    黄巢见形势不利,就撤出了长安,最后退到泰山狼虎谷,兵败自杀。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