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99次出墙:老公,情难自禁

第2192章 加个微信呀

99次出墙:老公,情难自禁 万里里 3281 Aug 7, 2021 7:29:59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章节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梁羽生小说]http://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觉得你四叔是什么样的人?”
    闻言,朱雄英笑了笑,随意的道:“还行,能处。”
    “啥?”
    朱元璋皱眉看向朱雄英,没好气道:“臭小子,别跟咱打马虎眼,实话实说!”
    朱雄英的眉头微微皱起,沉吟片刻,回道:“四叔是一个将帅之才!”
    “呃……”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就这些?”
    朱雄英苦笑,道:“爷爷,我跟四叔也就见过两面而已,哪能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而且四叔是一个藏得很深的人,让人轻易看不透。”
    “不错,老四那孩子,这些年是变深沉了。”
    朱元璋缓缓点头,道:“这些年他就藩北平,着实立了不少功劳,前年,他在招降乃儿不花的时候,老三就跟咱告发他,说他不听老三的约束,劳师冒险,后来你老爹求情,咱这才不追究。”
    “你爹走了以后,你的这些叔叔当中,当属晋燕二王最有才智,但也最难驯服,特别是燕王,你别看他礼数周到,但是心里面想什么,还真不好说。”
    朱雄英闻言,深以为然的点头。
    事实上,老爷子不是没有顾虑过燕王以及诸王权势过大。
    所以,如果按照历史的轨迹,朱允炆上位以后,老爷子临死前留下遗诏:“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
    但是朱允炆那个废物,硬生生的把老爷子留给他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爷爷,孙儿听说,四叔身边有个叫姚广孝的幕僚,此人法号道衍,那是佛门中一号杰出的人物。”
    朱雄英试探着说道。
    朱元璋微眯起眼睛,看着朱雄英,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朱雄英不慌不忙回道:“四叔想要了解我,我当然要了解四叔了。”
    “臭小子!”
    朱元璋笑骂了一句,没有再多说什么。
    朱雄英继续道:“根据孙儿的了解,道衍和尚这个人,虽是一个和尚,但他却不是拘泥于佛家一脉之人。相反,他求学名山多年,不仅通晓儒、释、道,亦对相术、兵家多有涉猎。”
    “本来,高僧侍王只为诵经。但道衍一直胸怀大志,其之所以应征,就是想趁此机会寻一雄略之主,辅佐其建下赫赫伟业,从而也成就传世美名。早在入选之前,他便听闻诸王中以燕王才略最佳,故专门托宗泐将其推荐给燕王。”
    “早年间,相士袁珙给他的评价是:他是个奇特的僧人!眼眶三角,宛若病虎,天性必然,嗜好杀戮,是个刘秉忠一样的人!而姚广孝听后反而大喜。”
    “而且他早年应征的时候,路过丹徒北固山,还曾留下一首诗,诗曰: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
    听罢朱雄英的述说,朱元璋微眯着的眼睛里闪过一抹杀机。
    他最痛恨的就是威胁朱家江山的人。
    不管你曾经立下多大的功劳,也不管你有多少聪明才智,但凡让他感到有威胁的,通通照杀不误。
    朱元璋再次看向朱雄英时,已经神色如常,道:“大孙,你觉得这等妖僧,该如何处置?”
    朱雄英笑笑,道:“我要是处置了,怕是四叔心里不好受啊!”
    “哼!”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道:“如今你是君,他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是一个小小的幕僚?”
    朱雄英轻笑道:“爷爷,孙儿不怕,不能是妖僧,还是四叔,孙儿都不怕他们!”
    “他们如今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动作,孙儿如果贸然处置他们,岂不是落人口舌?况且四叔这些年,镇守边关,出生入死,于国有功,于军有用,突然处置他的幕僚,怕是心里有了芥蒂,以后就更不会服孙儿了!”
    “孙儿觉得,四叔那样的人,强按着是不会低头的,所以孙儿会用该有的态度对他,如果有一天他真的违背了国法天理,孙儿也绝不会容他!”
    闻言,朱元璋笑了,看着朱雄英道:“大孙,你知道咱看到了啥吗?”
    朱雄英一怔,不明所以的摇了摇头。
    朱元璋咧着嘴笑道:“咱呀,看到了咱年轻的时候!”
    “记得那会咱刚跟你奶奶成婚那会,你奶奶也担心,担心郭大帅的儿子会害咱,咱就跟你奶奶说,咱们以后要对他更好更亲更顺从,咱要始终站在理儿这边,这般以后无论发生什么,咱都是有理的,懂咱的意思吗?”
    朱雄英点头:“孙儿明白!”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道:“不过你呀,比咱年轻那会多了一分自负!咱年轻那会可没你现在这么大胆!”
    朱雄英笑了笑,道:“不是自负,是自信!”
    “哈哈!”
    朱元璋大笑起来:“对对对,你说得对,是自信!”
    “爷爷,你快过来,看这个!”
    朱雄英对朱元璋招了招手,朱元璋笑呵呵的走了过去,看着地上绿油油的跟叶,道:“这是啥呀?”
    朱雄英笑道:“番薯呀!”
    “哦!”
    朱元璋恍然:“就是那个……咱送给你的贡参,你说是什么番薯的那东西,还说这东西不简单,你这是种成了?可是番薯呢?”
    “不急。”
    朱雄英笑道:“番薯呀,在地下呢!”
    “这……长在土里面的?”朱元璋拧了拧眉。
    朱雄英也不多言,而是从旁边找来了一把锄头,吭哧吭哧的就挖了起来,朱元璋则是在一旁好奇的看着。
    这里的泥土本就松软,不一会,朱雄英就把番薯的根部处基本挖开了。
    他这才抓住番薯的根部,用力往上拔,随着泥土的翻开,番薯逐渐露了出来,在朱元璋的目光下,一整棵番薯连根带茎被拔了出来。
    朱雄英抓着番薯的根部举高,只见根部下是一块块的茎块,也就是番薯,大的有成人的拳头大小,小的也有手臂粗细,足有六颗番薯。
    “爷爷您看,这个苗不错,下面结了六块,估摸着差不多有五六斤的样子吧!”朱雄英笑着对朱元璋说道。
    “啧啧,这块头还挺大的!”
    朱元璋也不嫌脏,摸了一下番薯,笑呵呵的说道。
    朱雄英点了点头。
    这些是他精心培育的,无论是土地,还是气候,朱雄英尽可能的给予最好的条件,所以番薯长得相当的不错。
    从一开始获得番薯,再到后来的栽种,发芽,移栽,再到开花结果……朱雄英一路都跟了下来,就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一般,心中别有一番滋味。
    “爷爷,这一棵番薯就能结5斤多的番薯,一亩下来,少说也应该有三十石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没想到这玩意产量还挺高的。”
    朱雄英笑道:“正是因为这番薯的产量高,所以孙儿当初见到它的时候才这么激动,刚刚在石头村的时候,您不是跟我说,大明最怕天灾吗?”
    朱元璋脸上露出疑惑的神色,他有些听不懂朱雄英的话,这东西跟天灾有什么联系?
    难道说……
    不等他细想,便听朱雄英道:“这番薯其实可以替代一部分的粮食,在灾荒时节,甚至可以暂时当作主粮,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闻言,朱元璋的双目陡然瞪大,直勾勾的看着朱雄英:“你说这东西,可以当粮食?!”
    “嗯。”
    朱雄英重重点头:“走,爷爷,咱们回屋里,我让老徐煮个番薯粥给您吃,咱一边吃一边聊。”
    “好!”
    朱元璋目光火热。
    大明是农业帝国,南方以稻谷为主,而北方以小麦为主,如今稻谷的产量不过是一石上下,小麦也是差不多两石,而这番薯竟然能达到三十石!
    这是什么概念?
    朱元璋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脚下的步伐都不自觉的加快了,他太想要看一看这番薯到底是什么滋味。
    就算不好吃,能填饱肚子也成!
    这个时候,外面的天已经快黑了,即将入夜,就更显得寒冷。
    出了暖棚,一股冷风便扑面而来,让朱元璋冷不丁的打了一个寒颤。
    朱雄英连忙搀扶上去:“爷爷,您慢点!”
    “嗐!你搀啥呀!”
    朱元璋摆了摆手:“爷爷是马上的天子,打了一辈子仗,走个路还用得着你扶?你倒是快去给咱弄那个什么番薯粥,让咱尝尝滋味!”
    “好咧!”
    朱雄英笑道,但依旧一边提着番薯,一边搀扶着老爷子。
    他知道老爷子这是人老心不老,更切确的说是,老了也不服老。
    没多久。
    两人便进了屋,而屋内,老徐已经起好一盆子炭火。
    朱雄英扶着老爷子来到炭火堆前驱寒。
    朱元璋伸出手,在炭火边上烤了一会,整个人舒服的舒了一口气,脸上也变得红润了不少。
    朱雄英倒还好,他身强体壮的,倒是不像上了年纪的人那么害怕寒冷。
    “爷爷,您在这等会,孙儿去给您煮番薯粥,今晚,咱爷俩就吃番薯粥就萝卜干,咋样?”
    “好,咱就好这口萝卜干,呵呵,就是不知道这番薯粥怎么样!”
    朱元璋呵呵的笑着,眼中尽是期待之色……
    (本章完)
    最新网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