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宫斗宅斗 叶晚晚慕城

第340章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叶晚晚慕城 唧唧复唧唧 3235 Jul 26, 2023 9:28:38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三国志廖化新传》章节阅读:


    汉军南下的目的,不是为了决战,而是给陈邵补充粮食。
    为了确保行动顺利,廖化集结重兵出击。
    这两年,熊山汉军的兵力几经起落,战事不断,兵力数始终没能过万,兴山战场的现有兵力,加在一起,不超过三千人。
    执行诱饵行动的时候,陈邵带走了八百勇士。
    熊山粮草大营、西岸大营,河道浮桥,以及,东岸两处防线,每一地都需要汉军留兵驻防。
    这一千五百余南下将士,几乎是汉军的动员极限。
    这支也是汉军可以拿出来,攻打江东军东岸大营的全部可用力量。
    汉军倾巢而出,冒着极大风险。
    虽说战事拖下去,对江东军的优势会更明显,然而,此时决战,敌人已经出现了胜机。
    只要魏军指挥官有足够的魄力,就可以利用汉军的行动,在有利态势下展开决战。
    大概因为吃过一次亏,江东军对于汉军的这次南下,做足了准备。
    汉军先锋由陈邵的部将陈东统帅,先头部队刚刚走出防线,便被江东军的斥候发觉。
    江东军斥候立即退出现场,向后方的敌军发出示警。
    各处战场的江东军,迅速针对汉军的行动,开始调动兵力。
    东岸大营的敌人,最先做出反应。
    一支近三百人的江东军,走出营门,背靠营墙列阵。
    依托营墙,敌军部署防御,增强了防御能力。
    如果汉军全力突击,确实可以击破这伙敌军,但是,这支部队并不是东岸大营的全部敌军,敌人可以自由选择退回大营,或者增兵作战。
    东岸大营是汉军南下的最快路径,然而,敌人已经做好了阻击准备,汉军也不至于傻傻的冲上去。
    冒着侧翼与后路被截断的风险,廖化下令汉军展开迂回。
    廖化下了死命令,要求陈东不惜一切南下,为大军开路,突破江东军的封锁,和陈邵的部队取得联系。
    为了保护粮食,廖化亲自带领主力压阵。
    关平带兵断后,防备东岸大营的敌军,提防敌人突袭那些不便转向的木牛和鹿车。
    江东军东岸大营的驻军,并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作战行动,消极的放任汉军南下。
    从敌军目前的表现来看,这支江东军出营的目的,似乎只是监督汉军。
    然而,这只是个假象,江东军一旦全力出击,将会给汉军带来麻烦。
    汉军没有别的选择,将士们只能冒险。
    只有把粮食送到汉军的临时营地中,廖化才能让战局重新回到自己的掌控中。
    绕过东岸大营,汉军继续南下,将士们逐渐接近江东军的包围圈。
    外侧的江东军开始集结,面朝汉军方向列阵。
    陈东的先锋部队,没有粮车拖累,将士们可以迅速抵达前线。
    陈东是陈邵的绝对亲信,知道陈邵处于困境后,陈东明显方寸大乱了。
    汉军匆匆整队,在陈东的指挥下,迅速发动进攻。
    汉军士气高昂,江东军也同样打的非常顽强。
    短兵相接后,敌军挡住了汉军的攻势。
    在汉军后续兵力抵达之前,江东军的援兵更快加入战局。
    第一次进攻不顺利,陈东又连续组织了三次进攻,但是,战绩却越来越差。
    除了敌军的顽强超出廖化预料之外,陈邵的行为,同样让廖化费解。
    尽管江东军留下了少部分兵力,警戒营地里的汉军。
    但是,陈邵这位曾经的江东猛将,居然没有打开营门。
    陈邵似乎放弃了里应外合,配合汉军作战的行动。
    江东军越聚越多,仅仅依靠汉军先锋,似乎已经无能为力了。
    远远望去,“孙”字大旗出现在战场上,孙桓似乎亲自带兵,坚持在一线,阻击汉军。
    汉军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突破敌人的封锁。
    回想起武陵郡的战斗,那时候,廖化为了达成破阵效果,使用木牛冲阵,很快撕开了江东军的防线。
    这一次,汉军携带了更多木牛,廖化却不能采用相同战法。
    地形平坦,木牛满载粮食,冲锋无法提起速度。
    而且,木牛和鹿车上的粮食,必须送进营地,不能出现大量损失。
    破阵的任务,只能依靠步兵进行。
    汉军先锋的进攻,虽然被江东军挫败了,但是,江东军却同样没有办法发挥兵力优势。
    由于部署了包围圈,所以,在汉军发起突袭的第一时间,孙桓可以招呼身边的部队,集中力量支援,抵挡汉军的突击。
    同样是为了包围陈邵,江东兵军力在整个战场上高度分散,敌人后继乏力了。
    等到汉军主力运送粮食,接近包围圈的时候,汉军已经在局部战场上,拥有了兵力优势。
    更幸运的是,汉军先锋的冲阵有一定作用,江东军的阵型变得混乱。
    只要汉军主力投入战场,廖化相信,打破敌人的封锁和陈邵建立联系,只是时间问题了。
    兴山战局很快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不远处的河道上,一支江东军的船队,正在往北行进。
    最前方的一艘快艇上,一面“谢”字旗,迎风飘扬。
    孙桓和谢旌同时带兵出战,江东军虽然没有和汉军展开决战,却已经投入了重兵。
    廖化这才意识到,汉军的处境很危险了。
    不论这支水军前往何处,对汉军来说,都是一种威胁。
    江东军最差的选择,是到达东岸大营。
    留守营地的江东军士卒,加上水军将士,敌军的兵力会大大增加,威胁汉军的后撤通道,甚至,主动发起进攻。
    如果谢旌在用兵上更有魄力,他完全可以带领水军,直接攻打浮桥。
    汉军的浮桥毁坏后,将士们将会失去粮草支援,得不到西岸大营的配合。
    针对江东军水军,汉军可以采取的唯一反制手段,不过是铁索跟投石车。
    主力南下作战的时候,留守汉军根本无力保卫这座浮桥,敌人的进攻很可能会成功。
    江东军如果在作战上更有经验,他们会选择直接强攻汉军防线。
    汉军防线失守之后,前线将士将会立即陷入断粮的危机。
    以汉军现有的物资,根本没有办法支持起全军将士的使用。
    粮食运进营地,陈邵的部队或许可以坚持三天。
    但是,加上廖化这支一千五百人的部队,汉军想要坚持一天,都已经很难了。
    立即收兵,汉军或许会遗弃大量物资,但能够保住后方的营地。
    江东军没有做好决战准备,很可能不会对北撤的军队发动阻击。
    假如汉军继续南下,击破江东军的包围圈,和陈邵部联合,把粮食运到营地中。
    汉军或许可以顺利完成任务,但是,交接完粮食,再回援防线,很可能已经迟了。
    如果将士们选择回撤,稳住防线,等待下一次机会。
    再想给营地里输送粮食,将会面临更大的阻碍,更糟糕的是,江东军如果采用相同手段,廖化除了增兵之外,没有其他解决办法。
    汉军增派援兵需要时间,陈邵部队的粮食却即将耗尽,坚持不下去了。
    最终,廖化决定继续南下,进攻敌军的包围圈。
    顾忌到粮车上的粮食,廖化还是放弃了木牛冲阵的方法。
    为了节省时间,廖化没有找传令兵,亲自见到了关平。
    战场上的厮杀声过于嘈杂,廖化不得加大声音,“关将军,江东军正在北上,极有可能攻打我军防线,你必须在一轮冲锋中,击退敌人,告诉我,你能做到!”
    廖化表情十分严肃,“攻破了面前的江东军包围,我军就可以把粮车交给陈邵,否则,我军必须撤退,记住,你只有一轮冲锋的机会。”
    关平重重的点头,摘下头盔,摔在地上,回头看向将士们,招呼士兵南下作战。
    丢掉头盔,或许会降低关平防御流矢的能力,却可以让更多将士看到他。
    关平做出这个动作,也确实把自己豁出去了。
    在关平发起突袭的时候,廖化同样没有犹豫,命令运输粮食的部队加快速度。
    尽管得到了关平的生力军,汉军却依旧没有在第一轮进攻中,突破敌人的封锁。
    廖化倒也没有死守承诺,越是紧急的时刻,越得冷静。
    廖化没有立即下达撤军命令,判断江东军出现颓势之后,他开始追加兵力。
    第二轮进攻,汉军击溃了江东军,将士们穿过封锁,先锋来到了汉军的营门前。
    直到这时,守营汉军都没有出营配合来援汉军。
    汉军没能进营,前线士兵回报廖化,营门似乎被冻住了。
    陈邵泼水成冰的目标,似乎不仅仅是那些栅墙。
    营地坚实的防御,此时更像一场灾难。
    营地中的汉军似乎正在使用劈砍的方式,尝试破门,效果并不明显。
    接近营门的汉军先锋,使用相同手段,试图和营中汉军形成配合。
    廖化急了,军情如火,慢慢的劈砍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将士们才能破门而入,现在只能采用最快的手段。
    命令身边将士拖过了一辆木牛,廖化招呼身边的将士,拽着车身,朝着营门撞了上去。
    第一撞,营门掉落了几个冰块,木牛两侧的车刀都撞断了。
    第二撞,营门剧烈晃动,木牛的牛头,甚至牛舌都已经撞烂。
    第三撞,木牛撞的粉碎,牛身存放的粮食,洒落一地,营门却终于撞开了一道缺口。
    廖化没有继续使用木牛,使用身体强撞营门,连人带甲,多次撞击之后,营门被撞开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