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邪龙出狱

第268章 女人当家

邪龙出狱 陆清和 3175 Jul 9, 2023 11:52:43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四合院:我真的只是个钳工》章节阅读:


王小来家跟隔壁的何雨柱共用同一个框架,所以想要大改的话,两家必须协调一致。
这很难。
因为绝大多数后世的通行的建筑和装修方案,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都是天方夜谭。
在看不到实物,没有被许多人长期使用验证过之前,想说服别人盲目改造自家房子,几乎不可能。
要不,把何家的两间房子买过来?
这就更不可能了。
且不说王小来只干过不到一年的学徒工,每个月到手只12块钱工资,根本买不起房子。
就算出的起钱,这院子是他们何家世代居住的,除非遇到过去不的坎儿,不然无论如何都不会出卖的。
于是,王小来这间房子,能改造的地方,就比较有限了。
好消息是,作为整座四合院的正房,高度是除了后罩楼以外最高的,内部完全可以设置一个夹层,做成复式阁楼,可利用的空间能多出不少。
王小来在心里大概形成了一个腹稿,怀着建设新家园的憧憬,慢慢睡去。
贾家。
秦淮茹和贾张氏二人挑灯做活。
秦家孩子多,都是长身体的时候,一不留神,某个孩子身上穿的衣服就不合身了。
秦淮茹又是个讲究的,有现成的针线布料和缝纫机,干不出给孩子凑合穿宽大衣服的事情来。于是闲暇时间,很多都用来洗衣服和改衣服了。
今天,小槐花的衣服又不合身了。
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越是小童装,改起来比成人的衣服还要费事儿。
儿媳妇做缝纫活,当婆婆的也不好意思闲着,也从抽屉里掏出纳了一半的鞋底,悠悠搭搭地顶起了针。
“淮茹。你说这王小来,怎么突然转性子了?病好以后,脸皮变得这么厚。在傻柱家蹭吃蹭喝,好几天了吧?”贾张氏拿针尖在头顶蹭了些头油,借机拖延纳鞋底的时间。
秦淮茹手上动作不停,左手三指撑开,把控着缝纫机针脚的方向,一心二用道:“傻柱跟我说过,他这是给人家赔罪的。头前王小来病重的时候,何家惦记过王小来那间房子。这不,人挺过来了,何家兄妹觉得不好意思,就让小来在怹家吃几天好饭。等过几天,小来气儿顺了,就不用了。”
贾张氏一听,立马不干了,鞋底和针线往膝盖上一放,不悦道:“这是什么道理?光想想就得赔罪?那全天下的人啥都别干,净赔罪了。”
“这是何家自己要求的。怕良心不安,他们兄妹都没什么坏心眼儿。”
“那也不能这么糟蹋钱啊。过去傻柱很少自己买菜开伙的,工资全部攒着,咱们借起来也方便。现在他花掉了这么多,以后咱再借钱的时候咋办?
哼,还说没坏心眼。我嫁进来几十年了,院里后生属他最坏,小时候天天打架,上班以后也是老勾搭人家大姑娘。来找他的,每次都还不一样。这些年,东旭没了以后,他又惦记上了你。你看他…”
“妈。”秦淮茹立马打断她。
秦淮茹从傻柱身上吸血的事情,能做不能说。婆媳俩一直保持着默契,只问结果,不谈过程。
贾张氏内心其实也是能理解儿媳妇的难处,可一旦牵扯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就会暴露出双重标准。
别家寡妇带着三孩一佬:真可怜,太不容易了。
这个“一佬”就是我自己?那不行,媳妇孝敬婆婆是应该的。我为家出力是情分,躺着等你伺候才是本分。
至于和傻柱维持暧昧,骗取接济的事情,贾张氏作为受益者之一,是默认的。也多亏四合院里人多眼杂,谁家也没什么秘密,秦淮茹跟傻柱之间到底有事没事,大家都看得很清楚。这才让贾家婆媳之间的脆弱信任能一直维持至今。
贾张氏意识到自己说错话,赶紧找补:“反正他傻柱不能再这么乱花钱了。你明天说说他,实在要开伙的话,那就让他们给棒梗也添双筷子。棒梗现在是越来越能吃了,赶紧长大吧。”
夜越深,院里公共照明也熄灭了,只剩下胡同口厕所的微弱灯光,指引着需要方便的人。
拥挤吵闹的大杂院,终于沉寂下去,只剩各屋传出阵阵呼噜声,交响演奏。
第二天,王小来尝试从宝钞胡同乘无轨电车上班。
单程4分钱。
乍一看,似乎很便宜。但根据购买力,换算成后世水平的话,大概相当于二三十块钱了。相当于花了后世打车的价钱,坐了一趟公共汽车。
到厂门口一算,居然也要差不多半个小时,比腿着快不了多少。难怪车上一点也不拥挤,短程的性价比确实太低了。
在激情昂扬的广播声中,王小来进了车间,收拾收拾工具,继续给自己做沙发。
沙发的骨架可以用铁棍和钢板搭起来,榫卯结构嵌套在一起,不仅稳固,还方便拆卸和搬运。
与身体接触的缓冲部分,则可以去厂里废物仓库,找破烂的皮制海绵座椅拆下来安上。
王小来干得十分起劲,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他突然感觉自己身边的气场不太对。抬头一看,发现竟然多了个人。
那人也不说话,只是笑眯眯地打量着他已经加工好的沙发零件。
王小来观察了一下这个人,年龄40岁左右,干净整洁的劳动服,里面是雪白的衬衣。修剪合体的工装裤子,下面是略粘些灰尘的油光皮鞋。
那人见王小来停下了,这才开口:“小同志,你这是在加工什么?”
王小来奉旨干私活,没什么好隐瞒的:“拿废料练手,准备做个铁沙发。”说着,就把已经具备雏形的几个部件,搭在一起,大概可以看出是个沙发的样子,展示给他看。
那人目光一亮,问道:“有图纸吗?让我看看。”
王小来心说,你谁呀?字号都不亮,就问这问那的。
不过看他扮相,应该是厂里的领导,知道这类人喜欢用自来熟的方式表演亲民,并且很是自我感动,也就姑且成全他了。
于是从边上取出一根石笔,在平台上勾勒沙发的三维效果图。
“没有图纸,尺寸全在脑子里。”不一会,一副工整的结构总装图,跃然于平台之上。那人终于知道王小来准备做得沙发是个什么样子的玩意了。
他从不同角度端详了一会儿图纸,突然又开口问道:“把材料换成木头的怎么样?”
王小来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如果按照原尺寸照搬的话,木头肯定不行。他随手指了几个榫卯连接的位置,道:“木头的强度不够,这些地方做不了这么精巧,只能加宽加厚。”
那人想了想,这尊沙发的美感,就在于结构简约,看着精巧。如果把连接的地方都加宽加厚,就会失去神韵,不再给人惊艳的感觉。
“那连接处还用钢材,其它地方用木头呢?”
王小来心说,这个问题,五十年后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根本不值得在这上面浪费脑细胞,于是转移话题。
“请问您是哪位?”
“喔,对。王小来同志,我叫周贵群,在咱们厂的技术科工作。你好,你好。”
见他主动伸手过来,王小来也摘掉了棉线手套,轻轻跟他握了握。
“小来同志。昨天我听小李跟我讲,说你在转正考核的时候表现非常出色,可惜得罪了两位考官师傅,没能考过。我听过以后,觉得非常可惜啊。”
对于王小来而言,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东西,都不值得他看重。涨工资固然好,不涨,也无所谓。反正有金手指在手,无论如何都委屈不着他。
之所以要申请转正,不过是想着转正以后就能脱离易中海这个名义上的师父,免得相看两厌,怪尴尬的。
从结果看,虽然转正失败了,但脱离易中海的目的已经达到。而且车间主任还特许他不用干烂活,随便拿废料练手。
他对现在的生活状态还是比较满意的。
现在听见这个姓周的领导为自己鸣不平,象征性地笑了一下,表示自己领情了。
这让周贵群有些意外。以王小来19岁的年龄,难道不应该趁机向他倒一堆苦水么?然后周群贵再以拯救者的姿态,帮助他脱离苦海,不仅事情办了,王小来还要倒欠他一个大人情。
万万想不到,王小来在逆境中居然这么淡定。
于是周贵群不再兜圈子,直接表明来意:
“小来同志。我们技术科最近有个任务,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过来帮忙啊?”
“什么任务?”
“咱们厂里有几台苏制车床,加工精度都出了问题。我们技术部判断,是车床上的一些零件老化,导致机身振动变大,影响了加工精度。所以要把这些车床拆开,自制一些零件,替换掉那些老化的,再安装回去。”
“人家苏联产的车床,难道不应该是苏联来人维护吗?”
“小同志。咱们工人阶级要讲政治。去年勋宗上台以后,增兵外蒙古。现在咱们跟苏联势不两立,怎么能求他们呢?”
王小来一阵无语,咱都是核大国,又打不起来。做做样子给各自国内一个交代而已,何必这么认真呢?
“我去帮忙的话,要帮多久?有什么好处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