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第72章 二袁的诡计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邙山之北 4810 Jan 30, 2024 8:20:26 AM
  袁绍最近过得不太舒坦,他不理解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展开方式。
  船和兵他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只等逄纪遣人送信来通知他。
  可为什么逄纪自己带着几个人回来了?虽然这几个人才能非常不错,可冀州呢?自己那个大个二的冀州哪里去了?
  当然这还不是让他最郁闷的事情,谋划而已,砸了就砸了,未知的变量太多,以后继续谋划就好,他也没损失什么。
  让他最不爽的一件事是他连张超都搞不定。
  自从那个合肥侯死了以后,袁绍就开始和自己的兄弟闹别扭。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觉得自己事事不顺。
  刚开始还好,收复广陵一路高歌,几乎没遇到什么麻烦。
  现在张超手底下就只剩下两座城了,一个是广陵郡的治所广陵县,另一个则是沿江小城江都县。
  结果死活打不下来,这两座城里似乎藏着吃不完的粮和射不尽的箭。
  其实不用猜都知道这些物资是谁送去的,斥候早就看到有船顺着长江将一船船的东西运往广陵和江都。
  只是袁绍不明白自己这两个兄弟到底要干嘛?
  张超必败无疑,他得到广陵只是时间问题,这个时候袁基和袁术支持张超有什么意义?只为恶心恶心他?
  这件事在本质上其实不难理解,战略的根本就是联合弱者对抗强者。
  在二袁眼中他们就是弱者,而袁绍则是那个需要联合起来解决掉的强者。
  这事儿啊,得从一个月前说起……
  一个月前。
  袁基得到自己平叛部队从前线送回来的报告,纪灵称清扫完谯县附近的宗贼收复谯县之后再城里遇到了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家资颇多,背景也十分深厚,他询问袁基应该如何处理。
  袁基根本就没当回事儿,家资多能比他有钱?背景深能比汝南袁氏的背景深?
  随手将报告扔到一旁,袁基就去忙别的事去了,这种小事根本不需要他耗费精力。
  奈何这户人家确实不一般,纪灵真的不好处理,只能带着他们回了汝南请袁基作定夺。
  袁基没想到纪灵抓到……遇到的居然是曹家,他认识曹嵩,寒暄两句两人便进了房内详谈。
  “曹叔父,没想到居然是您啊。”袁基行了一礼有些歉然的说:“纪灵没有伤到您吧?”
  “无妨,无妨。”曹嵩很是大度的说道:“不打紧的。唉……这兵乱四起,我准备去青州投我儿曹操,士纪贤侄不知可否派一二兵士护送我等老小一程?”
  “方便,方便。”袁基满口答应:“曹叔父且先在我这里住些时日,待我平定沛国贼乱之后就让纪灵亲自送您去青州如何?这样您也能安心许多,沛国和泰山之间就夹着一个鲁国,很近的。”
  “既然如此……好吧。那就劳烦士纪贤侄了。”曹嵩略一沉吟便答应了下来,主要是他这次带着全部家资去帮儿子打天下,万一被劫了就不好了。
  袁基和曹嵩闲聊几句之后忽然想到什么,忙前忙后的张罗着酒宴,命人收拾别院,很是热情。
  曹嵩大为感动,一个劲儿的夸袁氏下一代掌舵人非袁基莫属,听得袁基也是心花怒放。
  这是一副宾主尽欢的场面,但这的是这样吗?袁基真的热情吗?曹嵩真的愿意住在这里吗?
  交锋从第一刻就开始了,宾主尽欢之下是两人各怀鬼胎,针锋相对。
  袁基在告诫曹嵩现在是阶下囚,曹嵩则回击他儿子在青州也是有势力的。
  袁基的反应堪称凶狠,明明白白告诉曹嵩他平定完沛国之后和曹操就隔着一个鲁国了,他想要动手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曹嵩怂了,无奈之下只得住进袁基为他热情张罗的牢房里。不过最后不忘讽刺袁基还是不是掌舵人,老袁家还是要卖他曹嵩的面子的。
  殊不知这正中袁基下怀,现在不是袁家首领没问题。想办法是不就行了吗?曹嵩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袁基找来了自己的谋士阎象和杨弘,想二人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这两位不是很支持袁基的谋划,虽然袁绍是实力最强的,也是名望最高的,但同时也是压力最大的。
  北有青州,西有兖州,南面则需要防备豫扬二州,徐州并不是一个好地方。
  当然豫州同样也好不到哪去,被荆州、扬州、徐州、兖州包围。
  不过豫州有徐州不具备的外交优势,董卓在陈留按兵不动,荆州刘表还没弄明白自己地盘里的世家,兖州刺史金尚跟他们关系又不错。
  所以阎象建议不要和袁术结盟,而是先搞定袁术,让自己的东方没有任何顾虑再说。
  两人的战略眼光一般,能看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只是袁基也有自己的想法,他的战法只有兵贵神速,迫切需要一个出海口去和幽州做交易。
  打袁术消耗的时间太长不说,还不一定能打得过。眼前有一个解决袁绍的机会,他不想放弃。
  没奈何最终阎象作为联络特使,袁基和袁术见了一面,两人结成同盟,制定了平灭袁绍的计划。
  有句老话说得好叫母凭子贵。
  其实这句话说得更多的帝王家,在世家大族当中则是子以母贵。
  袁绍本是袁逢和侍女一次深夜谈工作后的意外产物,不出意外他未来只能成为袁术的一个跟班书童一类的人。
  袁绍能有今天不出意外看来还是出意外了,袁逢的二哥袁成早逝,也每个子嗣,袁绍就被过继过去成了袁成的儿子。
  这一过继可要命了,袁家上一代老大袁平早夭,袁绍从狗都不会抬头看一眼的庶子摇身一变,成为了袁氏嫡长子,在礼法上是袁家年轻一代的第一顺位。
  一个体内流淌这卑贱血脉的家伙居然骑到了拥有高贵血脉的袁氏嫡子头上,而且不光骑,袁绍还来了一泡……
  袁成虽然没有儿子,可不代表他那一支没有族人。袁绍也确实争气,在自我标榜和全力运作之下,袁绍几乎就是全天下年轻一代的第一人,袁基和袁术反而成了那个狗都不远多看一眼的小透明了。
  这种心里落差没人能接受,所以见面之后两人一拍即合,誓要将这个贱种给弄死。
  袁基的计划不算小,为表诚意他先将庐江还给了袁术。
  作为回应,袁术答应全力支持张超拖住袁绍,帮袁基争取时间。
  接下来就是袁基的时间了。
  他先让纪灵带着兵马去平定萧县的动乱,这看起来是一个很迷惑的操作,沛国治府相县的动乱不去平定,却舍近求远去平定萧县。
  然后他有派人去给曹操送了一封信,信写得很文雅,说是曹叔父在汝南做客,一切安好。最后提了一句他邀请曹操共击袁绍,事成之后平分徐州。
  潜台词简单明了,就是你全家包括老子都在我手上,想要活命就乖乖听话,到时候给你根骨头咂么咂么味儿。
  当然袁基实际的安排要比这详细很多,他告诉曹操愿意将鲁国让出来,并且事成之后曹操能得到琅琊国。
  袁基自己则能分到彭城国和东海郡,这样一来他就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出海口。
  袁术则出兵攻打下邳国和广陵郡,进而控制长江两岸,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出兵中原。
  这个计划很好很周详,若是能实现袁绍必死无疑。
  可惜袁基不应该拿曹操家人威胁他,如果只是利益交换,说不定会提前很多下场领盒饭。
  袁基的使者带着信件来到曹操大本营北海剧县,将信件成给了曹操。
  曹操看过之后当着堂下文武的面离开桌案,笑着走过去拍了拍使者的肩膀。
  转身之际曹操忽然拔出佩剑一剑枭去对方首级,面色阴沉的十分骇人。
  就算是枭首曹操犹不满意,疯狂劈砍着对方的尸体。
  “孟德!”
  “孟德!”
  “主公!”
  一旁的文武不知所措,夏侯惇和曹仁反应过来,赶紧将曹操抱住,扯着他远离了那堆碎肉。
  众人十分不解,曹操十分平易近人,一般不会动怒。那些文士们别扭的性格劝谏曹操的时候没少讥讽他,曹操也笑眯眯的接受,今天这是怎么了?
  然而今天的曹操毫无理智,将长剑掷向尸体后大声喊道:“来人,来人!集合所有兵马兵发汝南!我要灭了袁氏一族满门!”
  荀谌随手拾起那封信看了看,随后摇头嗤笑袁基。天下争霸手段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可这种手段只能用在对方身上,不能用在对方家人身上。
  大家都是士,总要保持一点最后的尊严吧?你玩儿的脏可以,但不能玩儿的这么脏,恶心谁呢?
  一时间荀谌有些怀念王弋,王弋的战略在荀谌看来很简单,就是累积实力然后正面碾死。很蠢,很无解,也很干净。
  怀念归怀念,荀谌现在是曹操的谋士,还是要给他想办法的。
  挥手示意夏侯惇和曹仁放开曹操,荀谌行了一礼说道:“主公想要家人还是想要天下?”
  “当然是家人!”曹操愤怒的咆哮:“没了家人我要这天下有何用?”
  “可以。”荀谌点点头追问:“主公不想要天下吗?”
  曹操一滞,皱眉问道:“你想说什么?”
  “主公不想要天下吗?”
  “我家人天下都要!”
  “可以,不过主公你要冷静下来听我说。”
  荀谌扯过地图,开始给众人讲解:“如今我们占据青州和东郡,地盘并不小。虽然兖州刺史金尚和我们关系不睦,可有乔元伟镇守东郡,我们高枕无忧。我们不缺土地,却的是人……”
  荀谌缓缓说出了自己的建议,而他这条计策堪称恐怖。
  “主公,袁氏三人本是兄弟,为何会互相攻伐?
  有所动必有所求,袁基想要彭城国和东海郡,甚至愿意为此付出鲁国,这就说明他不想进军兖州,他的目的还是袁氏内部的矛盾。
  彭城国和豫州相连这不用说,可东海郡有什么?除了靠海什么也没有。
  但也正是靠海,他想要的就是海。
  我从冀州来,自是去过幽州的。所以我推测他想要马,在幽州能买到马,甚至能买到一些劣质的甲胄。
  那些甲胄在王弋看来都是残次品,不适合装备幽州的军队,可这些甲胄在我们眼里就是个宝贝。
  虽然只会流出一两件,那也足够了。
  知道了袁基的目的,我们就可以实行对策。
  既然袁基想要东海郡,那我们便打下来东海郡,以此换回主公的家人。
  袁绍兵精粮足,想要打下东海郡十分不易,我认为我们可以兵分两路。
  一路出北海进琅琊,一路出泰山进东海。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要做一件事,那就是让袁绍知道袁基的计划,但这个计划不能从我们这里泄漏,而是要从其他地方让其无意中知道。
  若袁绍知道这个计划,必会以此来要挟主公帮他防守二袁,否则就会告诉二袁是主公出卖了他们。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名正言顺的带兵进入东海而不遭受袁绍的攻击,两郡之地兵不血刃即可拿下。”
  “不行,不行。”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小曹昂却摇头说道:“如果若此行事,不论我们出不出兵,伯父都会被袁基害死。”
  荀谌没想到这小子反应这么快,微微一笑说道:“这便是此计的关键了。不论我们从哪个方向出兵,都不能快速攻击到袁基。向南袁绍会挡路,向西金尚会挡路,我们拿袁基根本没有办法。不过兵事上没有办法,谋略上却可以。只要我们派一个人去汝南,在我们得到二郡之后,袁基谋害主公一家之前,将交换人质的想法告诉袁基,主公的家人便保下来了。”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荀谌的计划理解起来其实很容易,就是打了个信息差。
  问题是想要想出这个计划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对军略,战略甚至人心的把控极高才行,弯弯绕绕之间不仅解救了曹操的家人,还让曹操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曹操听完大为叹服,行了一礼说道:“友若高才,有友若助我,我等必会平定天下。”
  荀谌暗暗苦笑,心道我是高才没错,可像我这样的高才幽州有好几个,你曹孟德先平了青州再说吧,平原还在王弋手里呢。
  没人想死,荀谌也不想,荀家的战略不容违背,与其自怨自艾不如帮曹操拼一把,万一赢了那就赚大了。
  “王脩。”曹操对身边的一位文士说道:“此次劳烦叔治走一趟,帮我拿下袁基,救我一家老小出来。”
  “脩领命。”王脩行了一礼,转身出去准备去了。
  对于曹操这个人选没人有意见,王脩不论才智还是能力都是上上之选,从任何方面来看都是极好的人选。
  然而众人都不知道这是一个致命的人选,因为王脩并不效忠于曹操,至少目前不效忠于曹操。
  他是袁氏之臣,他效忠的人是袁绍。
  王脩,就是袁绍埋在青州的一枚钉子……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更新,第72章二袁的诡计免费阅读。https://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