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小说 不羁邪神

第4830章 转牛角尖的疯女人

不羁邪神 纯情犀利哥 3851 Jul 8, 2023 5:53:24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重生之商亦有道》章节阅读:


  五叔荀昌清是个机灵的人,喜欢耍点小聪明,所以在外头吃了不少苦。
  少年时长相清秀,所以踏上赘婿行列,走出了桃花村,在梅城边上有个小三层房。
  因为有点小聪明,毕竟带着把的爷们,所以很快当家做主。
  夫妻俩人谋划几十年,在梅城铁厂上班,也算平淡稳定。
  小说《赘婿》中,主角一路开挂,风光无限。
  奈何小说终归是小说,与现实相差太大。
  荀昌清有个不良习惯,喜欢赌。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赌回到解放前。
  五叔有个儿子,比荀柏言小两岁,因为三层房抵押出去,也漂泊在外好几年了。
  前几年,妻子跟一个男子在宾馆开房意外死忙,听说是心脏病突然爆发,赤身而来,赤身而去。
  每当荀柏言听到这里的时候,心中时常在想,五叔他是否也曾有过悔意。
  欠几十万债,没有地方去,只能待在老家过年。没事的时候赌几把,没钱就跟村内娃儿赌,作弊赢几块钱,然后再去跟村中大人赌。
  反复几次,小孩也不跟他玩了,大人又觉得他没钱都避而远之。
  年底回家过年,春节后又去芙蓉城工地打工。
  荀柏言叹了口气:“五叔,你欠的钱我帮你还。”
  五叔弯着腰连连点头,他还没50岁,头发已经白了不少。
  “来来四毛,五叔帮你提。”
  荀昌清见荀柏言没理他,又去帮荀昌达提。
  荀昌达是个老好人,跟荀柏文一样,两人最见不得可怜人,哪怕自己只有一块钱,也要分个七八毛给别人。
  更何况是亲兄弟。
  走了几分钟,一行人来到家中。
  是一栋两层的红砖房,因为当时建的时候,出钱的是二姐荀柏玲,那时候二姐才嫁不久,省吃节用的钱才建了这样一个毛坯房。
  “这天太冷了,听四毛说你是南粤人,从来没见过雪,我早已烧好了甜酒,来喝点暖暖身子。”
  胡一娘一直带着笑容。
  “妈,我来帮你。”张淑雅喊得亲切。
  “谢谢伯......母和三嫂。”这一来,弄得黄漫娇好尴尬。
  不过那时候的女人命运大抵都是如此。
  都说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话一点不错。
  胡一娘自从嫁到荀家,没日没夜的为荀家着想。
  老大荀昌达是个老实人,在分家的家庭中处处受气。
  老二荀昌自也是个老实人,且为人耿直,好打抱不平,所以更加不受人喜欢。妻子离去,剩下两个孩子,一个是堂哥荀柏石,一个堂弟荀柏飞。
  老三荀昌海有钱,也是入赘的,在粤北拱北口岸有个酒店,生有一个儿子,但这人是个耙耳朵,虽说是当兵的,却完全没有一点男子气概,一点男人的担当都没有。
  老四荀昌强,死了。村中传闻他死在老婆手中,也有一子。正值壮年,从几十层的工地掉了下来,老婆拿了不少赔偿费。
  家人听闻老四死了,直言呼好。
  老五荀昌清方才讲过。除了老大老二生的多,其余都是只有一根独苗。
  这么多男人,女人却很少很少。
  每年过年都会被村中人指点。
  “怎么还是一个人回来。”
  “就是,别人孙子都打酱油了。”
  “那还不是因为穷。”
  ......
  如今一下带了两个媳妇,那孙子还会远吗。
  “妈,二姐呢?”
  “她呀,被人喊去打牌了。”
  “也是,她一回来,铁定有一大帮人喊她打牌的。”
  二姐嫁人的早,有点小钱,所以很多人愿意跟她打。
  这时,村中来了一位老人,就是方才对面曹家的七爷爷曹七福。
  “七叔来了,快坐快坐喝杯酒。”胡一娘让出位置。
  “你们真是好福气呀,一大家子人,热闹。”
  桃花村分荀家和曹家两个大姓,山这边是荀家,山那边是曹家。
  曹家是后来搬过来的,所以又称新桃花村。其实就是一个村。
  “七叔来是有什么事吗?”
  曹七福抿了一口酒,喊道:“好酒。”
  “这是我未来儿媳妇买的,好像两千多块钱一瓶。”
  “茅台,好酒好酒。”说着开始大口喝起来,活了七十多岁,还是第一次喝这么贵的酒。
  “侄儿呢?”
  “他在外面,我帮您喊一下。”胡一娘朝门外喊道:“七叔喊你,你还在磨蹭什么。”
  “喊我作甚,我在做饭呀。”荀昌达回道。
  “侄儿,是这样的,曹家曹三回来了,又在说修马路的事。”
  “没钱,你们曹家有钱,自己修就好了。”荀昌达手拿着菜勺,一边叼着根老汉烟,一辈子吸管了老汉烟,对于华子什么的,特没劲。
  “话不能这么说,老人说的好,要想发财致富,首先得通马路,这一条马路总不能修一边,另一边不修吧。”曹七福喝完酒,又自个倒了一杯。
  “七爷爷,我能问一下修马路是从哪里修到哪里吗?”荀柏言问道。
  “就是从公交车那修到咱们山脚下,这都说修路说了几年了,曹家那边早就准备好了钱,家家户户都愿意出钱,可你们荀家得有人带头才行。”
  “噢噢,这样子,那待会还得麻烦您带我去一趟曹家,我看看他们怎么打算,如果合适咱们就一起修。”
  “这......”曹七福看了看荀昌达,又看了看荀柏武。
  毕竟在大事面前,荀昌达才是一家之主,荀柏武前几天大手大脚的,一看就是暴发户。
  至于老四,他才二十来岁,说的话能算数?
  “我看还是让你爹去一趟,或是三毛也行。”
  “我不去。”荀昌达丢掉手中的老汉烟,气汹汹出门继续烧柴火炒着菜,见大哥荀柏文正在烧柴,大声道:“你会烧什么,让开。”
  荀柏文只好乖乖站在旁边。
  “爹,你去旁边休息吧,我来炒菜就好。”荀柏武也不管荀昌达愿不愿意,一手拿过菜勺。
  荀柏文见爹爹走开,又蹬下继续烧火。
  没一会,曹七福见没人搭理,只好带着荀柏言去了曹家。
  不过他老人家一路在想,他一个老四跟着去商量有什么用,又做不了主,不过带过去也算给曹明明一个交代。
  曹明明,桃花村一富豪,据村中人猜测,估计至少上千万,不过村中没有一个人知道他干嘛的,只知道是在鹏城做生意的。
  荀柏言听说过这个人,曹明明大概四十岁左右,大自己一辈,彼此并不熟悉,不然同在鹏城肯定会有来往。
  走了二十来分钟,来到了曹明明家。房子建的很漂亮,是欧式风格的别墅设计,还有围栏。
  在桃花村乃至周围几个村中,这样的房子也是屈指可数。
  确实花了不少钱,估计有个五六十万吧。荀柏言大概算了算。
  曹七福朝屋内喊了一声,没一会,一个穿着皮衣的中年男子笑嘻嘻上前来开门。
  “明明,荀家老大没来,不过他家老四来了。”
  “七叔快请进来,大伙都在屋内等着您呢。荀家来人就好。”
  曹明明说话很客气,从口袋中掏出一包华子,一人一根。
  “明叔好。”荀柏言接过华子,顺手回了一根。
  跟人一样,同样是华子,也有贵贱之分。曹明明的是100多块钱一包,荀柏言的才70多。
  荀柏言记得,那时候的人吸芙蓉王的都不多,更何况华子了。
  看来曹明明确实有点小钱。
  “四毛是吧,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还记得不。”
  荀柏言记得个锤子,抱着的时候最多一两岁吧,谁一两岁记事的。
  “不记得了。”
  “来来,外面冷,咱们进屋聊。”
  屋内用的是烧电的火炉,而荀柏言家现在还用的是蜂窝煤。
  里面地板擦的发光发亮,荀柏言只好换了拖鞋。
  一群老头围在火炉旁,桌上放着许多水果瓜子。
  还没走近,一股老男人的臭脚味扑鼻而来。
  荀柏言捂了捂鼻子,因为是老一辈,还要递烟,只好将手放下。
  带一一敬过烟后,荀柏言急忙点了根烟,那味道才算淡了点。
  “我说老七,你活了七十多岁白活了,就带了个娃过来,能做旧荀家主吗?”一更老的家伙说道。
  旧荀家指的是姓荀的,也是最初来到桃花村的人。
  “我也没办法,人家做主的不来。”
  “那还说个啥。”
  众人坐满,荀柏言环顾四周,并没看到属于自己的座位。
  穿着一双拖鞋,里面又没有毛,冻得荀柏言一直在跺脚。
  麻蛋,不管了。
  荀柏言一屁股挤了进去,双脚放上电热毯上。
  “不是说马路的事么,怎么不说了?”
  凳子就那么大,挤上来一个人,必然要挤下去一个人。
  哎呦。
  一个八十岁老大爷被挤了下去。
  “我说您都八十岁就不要来掺和了,还是回家去好好躺着吧,修马路的事有我们年轻人呢。”
  老大爷无奈,被曹明明送出门老远了还在口齿不清的说着:“其实我......还能听的。”
  待人都做好后,曹明明才翘着个腿说道;“四毛,修马路的事不知道你爹有没有跟你讲过。”
  荀柏言摇了摇头。
  “是这样的,你们荀家那边有五十户,我们曹家也有五十户,我的意思是咱们一同出钱修路,大家一人一半。”
  荀柏言觉得这个很合理呀。
  “可是你爷爷他死活不同意,说是我们曹家是后来的,要多出一份子钱。也就是我们出六,你们出四。”
  这个荀柏言倒是没听过,只好继续保持沉默,听听他们的想法。
  “后来我们一起商量了,让我们出六也行。可是修马路是大事,只要你们荀家多出点人就可以,你爹还有你五叔他们不是没事做嘛,那就让他们也帮着修马路就好。现在的年轻人都在外面,也只能靠他们了。”
  曹明明说完后,一个老人补充道:“就是,我们可以出六四的钱,但人总得四六分吧。”
  一个中年人说道:“就你们喜欢说,按我的意思,没必要跟他这个小孩子说这些,又做不了主,他们荀家是早来不假,可我们曹家也住了将近一百年,这桃花村难道还是姓荀的不成,要是有这个能耐,也不至于全是鳏夫。”
  鳏夫?
  荀柏言眉头一紧。
  未免欺人太甚,荀姓几十户人家,就荀柏言家单身的最多,上一辈单身的多,下一辈单身的更多。
  这不等于就是指名道姓的骂人么。
  他娘的,不就是钱么,老子有的是,砸都要砸死你。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