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第二百八十六章 最高级别的“幕后花絮”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如意键盘 4377 Mar 18, 2024 11:24:14 AM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梁羽生小说]http://最快更新!无广告!

    晚上八点,飘了一天的小雪终算是停了。
    浦江宣传部的招待所,缓缓放下了来自广-州的电话后,廖明祖立马又想起了昨天接到的一个电话。
    【廖总,《蔷薇处处开》的第一波销售**,估计就从明天开始了。
    新的宣传海报,已经全部贴好了吧?
    提前预备一辆送货车,在里面多装些磁带,准备随时发货。
    记住了,电活机跟前一定要留人……】
    电话那头的江山,说来说去其实就是一个目的:做好准备,浦江的《蔷薇》磁带要大卖了。
    “是广电的电话吧,”
    和廖明祖住一个屋的业务员小袁,边泡脚边打听:“又说些什么了?”
    “还能说什么,当然是来询问磁带的销售情况了,”
    说完,廖明祖拿起了床头的一份《东方都市报》:“另外,上面让我们密切注意一下浦江各家报纸的动向……以防不测。”
    “以防不测?”小袁最近就听不了这话:“怎么?那边又听到什么动静了?”
    “能有什么动静呀,不过就是听说有几位浦江的记者上门来采访了,广电担心他们回去后也写出什么靡靡之音一类的文章。”
    小袁:“别说他们了,连我都有这个担忧。”
    廖明祖看了眼手里的报纸:“应该不会那么背吧。”
    “经理,”小袁知道对方的话里有话:“《东方都市报》上的两篇文章,你怎么没跟上面提啊?”
    “先不提了,等看看效果再说。”
    “今天看下来,好像没多大反响。”
    “唉~”廖明祖无奈的叹了口气:“不提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刚刚才没在电话里对领导提这茬。
    “突破10万销售大关”、“应广大群众呼吁,现有少量《蔷薇处处开》的磁带来到我市”。
    和之前的两条新闻短讯一样,今天的《东方都市报》上也刊登了有关《蔷薇处处开》的新闻。
    廖明祖明白,江山口中的即将大卖,应该说得就是报上的这篇文章。
    事实上,一连几篇报导,的确已经带起了磁带的销量。
    与刚开始相比,各家书店天天也能售出个一、二百盒磁带了。
    但距离江山之前形容的那些“大卖特卖”、“排队抢购”、“一盒难求”的情景,廖明祖是一点没瞧见。
    “不管了,”
    想管也管不了的廖明祖,一把拉过被子蒙在了头上:“咱们在这再坚持两个月,不行就打道回府。”
    先前的电话里,广——东广电的领导三番五次的在提醒,距离二季度还贷的日子,已经剩不了多少时日了。
    ……
    【除了这几位以抗日救国为己任的实业家们,也出现不少坚决抵抗日伪的文艺工作者。
    其中,享有“百灵鸟”之称的龚秋霞女士,面对日伪提出的无礼演唱要求,不但拒绝了金条的诱--惑,还不惜辣坏了自己的一副好嗓子。
    她曾经演唱过的歌曲《蔷薇处处开》,直到现在依然畅销海外市场……】
    在今天的《东方都市报》上,江山编写的一篇文章,不但致敬了“三星牌日化”、“中华牌铅笔”在内的民族企业家,还顺道提了几句《蔷薇处处开》的原唱。
    但江山口中的“做好大卖的准备”,指的却是另一篇新闻。
    《每周一星》栏目里那张朱逢博与潘红、刘小庆一块合拍的照片,才是今天的《东方都市报》的点睛之笔。
    不仅是江山,就连廖明祖看见它的第一眼,也感觉“太平洋”的春天要来了。
    只可惜直到夜幕降临时,他依然没见到《蔷薇处处开》的火爆销售场面。
    “唉~”
    “唉!”
    两声叹息之后,“太平洋”驻沪门市部的灯光,明显灭的早于往日。
    ……
    此时此刻,浦江电视台的《影视天地》栏目里,正在播放一段精彩的电视节目。
    “各位观众朋友们,我是刘小庆,”
    电视屏幕里,笑靥如花的刘小庆大大方方的在接受采访:
    “在知名《潜伏》的广播剧里,我将为女主角翠平配音。”
    “观众们好,我是《瞧这一家子》里嘉奇的扮演者陈佩丝,”
    屏幕里的陈佩丝,规规矩矩的面带微笑:“在广播剧《潜伏》中,我将为谢若林的角色配音……”
    镜头一转,潘红的笑脸紧跟着就出现了:“大家好,我是潘红,在这里我要祝愿广播剧《潜伏》录制顺利……”
    “大家好,我是朱逢博,祝贺广播剧《潜伏》……”
    自打浦江电视台的《影视天地》栏目推出后,一下就成了观众们的必看节目。
    今晚,当几位家喻户晓的明星挨着个出现后,屏幕前的各家各户顿时感觉眼前一亮。
    说起来,目前的人民群众真还没见识过演员们走出影视剧的模样呢!
    “大家好,我是为真优美配音的丁建华,在《潜伏》的广播剧中,我将继续为晚秋配音。”
    “我是为《魂断蓝桥》的男主角罗依配音的乔榛。在《潜伏》的广播剧中,我将为男主角余则成……”
    “观众们好,我是吕晓,也是《华丽家族》里的相子……”
    “我是佐罗的配音演员童自荣,祝贺广播剧《潜伏》顺利开机。”
    就在全体观众,继续盯着屏幕使劲瞧的时候,一个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声音,从一位位陌生的同志口中说了出来。
    译制厂配音演员们的首次出镜,令观众们体会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
    也让他们记住了一个关键信息:这部《潜伏》的广播剧,一定不简单。
    连普通群众都能意识到的事,电视机前的出版发行部门,自然就想得更多了。
    “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我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赵中祥,”、
    “我是主持人宋士雄。”
    二位知名主持人的同时现身,一下就把今晚的《影视天地》带入了**。
    在观众们欣喜若狂的注视下,屏幕里的二位一块说道:
    “祝贺知名《潜伏》的广播剧录制顺利,也祝愿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朋友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这段唯一有新年贺词的开机寄语,是央视的副台长周也明紧急加录的。
    被古铮铮如获至宝的放在了节目的最后。
    为这场“一人一句祝福”的开机仪式,注入了一些欢快的节日气氛。
    也令这个年代的影视工作者们,提前见识到了“幕后花絮”的精彩魅力。
    ……
    80年代初的浦江,破旧的厂房、杂乱的弄堂……随处可见!
    反正怎么看也配不上魔都的这个称呼。
    清晨,当一缕缕阳光从空中投下时,这座半隐在积雪中的城市,倒显出了几分千帆过尽的沉淀之美。
    按照头天晚上约好的时间,江山和黄华准时走进了美影厂的剪辑室。
    就像之前说得那样,只要舍得剪就很快能完成的任务,的确很快就完成了。
    “小江你还真是一点都不带犹豫的,”
    段孝萱都有点不忍心看了:“那么长的片子,就这么被你剪成30秒的小零头了。”
    “不然怎么办,”江山早就习惯了:“伱们厂多少年的准备,到最后不也只留下了几十分钟的精华。”
    “理倒是这个理,”段孝萱岂会不清楚:“但……总觉得有点可惜。”
    “没事的,”
    黄华早替江山想好了:“什么时候江山想看了,不还有一卷备用的样片嘛。”
    “没错,”江山也是这么想的:“这下好了,咱们的任务总算是告一段落了。”
    “只要金老师的配乐一出炉,中华铅笔的两部广告就可以彻底交差了。”
    “昨天许局说要请咱们上哪吃饭的来着?”
    ……
    就在全体剪辑人员畅想庆功宴的时候,英--国BBC乘坐的小轿车,已经缓缓开出了美影厂的大门。
    这一会,美影厂的会议室里,几位骨干正围在一块欣赏着BBC送来的剧本。
    这部据说由多位汉学家攒成的动画电影剧本,被BBC电视台贴心的印成了中英文的双语版本。
    相比满眼好奇的王往和戴铁郎,特伟和严定先却表现出了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
    十几分钟后,厂长特伟干脆丢开剧本不看了:“乱七八糟,这些编剧究竟想表达什么?”
    “乖乖,”王往快速翻看了一遍:“从盘古开天地,一路侃到了《山海经》。”
    “东拼西凑的,每一部神话他都想要。”
    “但又要不起。”
    “只能每样都写一点。”
    “这种一锅炖的剧本,叫我们怎么拍?”
    “其中一段剧情看着还行,有点像《平妖传》里的剧情。”
    “……”
    很明显,这部资本家电视台的动画剧本,在几位骨干眼里就是个外行。
    但特伟此时更在意的,却是资本家电视台对动画片的运作模式。
    “昨晚小江说的那些话,你还有印象吗?”特伟这话是冲着严定先说的。
    “当然记得,”严定先知道他想说什么:“您是想说动画周边的事吧?”
    “对了,”特伟刚刚一直在回忆:“周边,就是这个周边。”
    这一会除了严定先,在坐的几位都没明白厂长究竟想说什么。
    “你们在说什么呀?那个周边……又是什么?”
    “不知道大家刚才有没有注意到BBC电视台的一个额外要求,”
    换做是之前,特伟也不会在意那句话。
    但昨晚经过小江同志的一番科普后,他才意识到了美影厂和BBC的区别。
    “双方合作的电影拍摄完成后,提供拍摄资金的BBC,将拥有这部影片所有动画形象的商业运作权……知道这话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由我们厂设计出来的动画形象,将全部属于他们……”
    果然就像昨晚江山说得那样,国外对于动画片周边的重视程度,早已经刻在资本家的骨子里了。
    《天线宝宝》、《花园宝宝》、《小羊肖恩》……活在动画产业链顶端的英——国BBC,能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是预料之中的事。
    但,即便美影厂同意了对方的诸多要求,却依然于15个月后遭到了对方的撤资。
    前世,美影厂眼中总感觉油水不大的动画形象,却一再被别人玩出了层出不穷的花样。
    当《天书奇谭》时隔多年被重新推上银幕时。
    立马做出响应的肯德基,隆重推出了“天书奇谭”的限量版同款玩具。
    巧妙的套娃设计,一面市便将大朋友小盆友一起拿下了。
    看来肯德基不但要赚90、00后的钱,连70、80的钱包也不愿放过。
    一个普普通通的三连套,最高时居然被抄到了258元。
    “现在的小孩见过这些嘛,干嘛要和我们这些年近40的一起抢。”
    “小时候也没觉得什么,现在反而爱得不行了!”
    “儿时的回忆一下全拉起来了。”
    “KFC都卖光了,只能高价求购了。”
    “虽然贵,但老娘现在也今非昔比了。”
    “KFC真的很了解中国。”
    相比上一世,已经意识到周边概念的厂长特伟,觉得自己也应该走出去好好看看了。
    ……
    美影厂的一间间办公室,一如既往的各司其职。
    一辆黑色的小轿车,飞快的停在了美影厂的大门口。
    车门推开的同时,廖明祖就迈出了脚步。
    “同志你找谁?喂,说你呢……”
    传达室的师傅一个没留神,就看见一个人影蹿了过去。
    等满头大汗的廖明祖推开剪辑室的房门时,一屋子的人全都吃了一惊。
    “廖总,”
    江山很快认出了来者:“你怎么上这来了?”
    下一秒,江山的脸色一变:“出什么事了?”
    “大事,出大事了,”
    扶着门框喘着粗气的廖明祖,一双眼睛紧紧的盯得江山:“磁带……蔷薇……大卖、大大的开卖了。”
    “我说什么来着,我说什么来着,”
    三步并两步奔到房门口的江山,使劲拍了拍廖明祖的肩膀:
    “前天就告诉你磁带要大卖吧,对浦江的市场我还是很有把握的。”
    “不是浦江。”
    “嗯?”
    “一个小时前,广-州那边来电话了,让我赶紧回去处理紧急情况,”
    廖明祖的眼睛,这一会都快绿了:
    “燕京、天-津、南-京、杭城……太平洋公司的订购电话都快被这些城市的商场打爆了……”
    (本章完)
    最新网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