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第一百八十三章 享受不到的待遇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如意键盘 4557 Oct 30, 2023 11:49:12 PM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梁羽生小说]http://最快更新!无广告!

    高考结束快一个多月了,如今已经不需要再刷题的谢平安,依然会在每天上午买回一份《东方都市报》。
    谢平安想将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下去。
    毕竟,当初就因为做了《东方都市报》上的化学高考集训题,才让自己与同年级的考生拉开了30多分的差距。
    也正有了这年级总分第二的好成绩,给了自己填报燕京大学的资格。
    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最难熬,如果真的能如愿,估计得有些日子看不了《东方都市报》了。
    今天是周末,《东方都市报》集中刊登了《黎明之前》和《纳尼亚传奇》的中英文连载合集。
    因为每天都有买报纸,所以谢平安没在这上面多做停留。
    倒是被今天的“世界真奇妙”栏目给吸引住了。
    【古人寻找金矿的土办法: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薤(xie),下有金……】
    这是江山给黄金部队准备的礼物,据说这支部队在成立多年后,才总结出了这条规律。
    如今,江山先一步将这条信息刊登出来,也不知道对方何时才能接收到。
    “上有丹砂,下有黄金……这个倒有些意思,”
    默念了几句后,正处在好奇心爆棚年龄段的谢平安,赶紧又记了几遍。
    生怕日后错过了在野外捡黄金的机会。
    继续翻面,继续看。
    “这是什么……”
    四分之一版面的文字,工工整整的映入了谢平安的眼帘。
    【你不能预知明天,却可以掌控今天。凡事尽力就好,但先要做到尽力……】
    谢平安一眼就看出,这些都是“天天数理化”板块上经常出现的励志短语。
    但,今天再次出现时,却发现它们的布局和之前不一样了。
    行行楷书、骨架坚实、俊逸有力。
    虽说仍是铅字,但任谁都能看出这字体完全是钢笔字的风范。
    不仅如此,在每一行文字下,还印刷着相对的田字格。
    明白人,一眼就能瞧出如此安排的良苦用心。
    “好漂亮的钢笔字,”谢平安脱口而出:“这个好!”
    正愁暑假在家没事干的他,立刻拧开了钢笔帽。
    早就对《东方都市报》上这些励志短语情有独钟的谢平安,这一会照着上面的字体写起了钢笔字。
    此一时,彼一时。
    在当下没有心灵鸡汤的年代,江山随便端上一碗都会被夸赞味道香浓。
    没多长时间,四分之一版面的字帖试用版,就已经被谢平安写完了。
    意犹未尽怎么办?只能再拿出自家的纸照着练。
    一番描练之后,谢平安同学已经开始渴望见到更多的优秀钢笔字体。
    “江山字帖?……也不知道书店有没有的卖?
    看着作者栏内的备注,谢平安忍不住走出了家门。
    类似的情况在浦江城不断上演。
    一时间,各大书店涌入了不少询问“江山字帖”的群众。
    “同志,请问有江山字帖吗?”
    “同志,给我也来一本江山字帖。”
    “……”
    “江山字帖?”柜台里的售货员听得一脸懵:“没有,我们这没这书。”
    “没有?”群众们也是一脸懵:“那有什么钢笔字帖?”
    “对,只要是钢笔字帖就行,我不挑。”
    “……”
    “你想挑也没有啊,”售货员笑道:“我们这就没有钢笔字帖卖。”
    “一本都没有?”
    “对,”售货员同志斩钉截铁:“从来都没有,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都跑来问字帖呀?”
    送走了一波,没多久又跑来一波。
    同样的情况,也正在东方都市报社上演着。
    这一会,副刊部的两门电话机都快响得冒烟了。
    “这位同志,我不是说了很多次了嘛,”
    蔡文升对着听筒再三解释:“关于江山钢笔字帖,我们报社会择日再行安排的,目前还做不到天天刊登。”
    “目前还没有发行出版,”另一位编辑也成了接线员:“好的,我们一定将你的话带给江山同志。”
    “老蔡,江编辑这手也太灵了吧,瞧瞧读者们的反应,多热烈!”
    “我说什么来着,就江山那笔字,肯定招人喜欢!”
    “他倒是在燕京痛快了,可怜咱们这尽忙着给他接电话了,不行,我得先喝口水。”
    “读者们越是喜欢,”蔡文升笑道:“咱们报的发行量就越大,伱们的奖金还能少得了?”
    “说得也是,我听说浦江日报上个月的奖金还没有咱们的……”
    正说着,办公桌上的电话又响了起来。
    “喂,”蔡文升接了起来:“东方都市报。”
    “我这也是东方都市报。”
    “江山?”蔡文升一听就知道是谁:“真由美的活干完了。”
    “人影还没见着呢,”江山在另一头答道:“明早的飞机。”
    “那你打电话回来干嘛?”
    “嘿,”江山就奇了怪了:“要是没那真由美,我还不能打电话给你了?”
    知道对方所为何事的蔡文升,憋着笑严肃道:“有事说事。”
    “行行行,”江山服了:
    “知道你们副刊部惹不起,那请问蔡大主编,我那已经见报的字帖,有什么……啊……你懂我说什么吧?”
    “到目前为止,还没听到什么动静,”蔡文升逗道:“市场反应很平淡啊,江山同志。”
    “噢,”
    江山噢的很失望,幸亏自己还有B计划。
    一向双保险行事的江山同志,从不喜欢把鸡蛋搁在一个篮子里。
    “怎么?”电话里传出了蔡文升的声音:“不开心了?”
    “这有什么不开心的,”江山的确乐不起来:“我还能逼着群众喜欢不成!”
    “逗你呢,”蔡文升笑出了声:
    “我告诉你江山,从今天上午开始,副刊版的电话就没歇过,全是来打听江山字帖的事,很多读者都在强烈要求多加字帖的版面。”
    “真话假话?”江山顿时做不出任何反应:“你可别哄我!”
    “不信问你哥去,”蔡文升哪有时间哄他:
    “很多读者还在电话里提到,他们已经上书店逛过了,可惜没买到任何字帖……”
    “好,好好好,”江山等得就是这句话:
    “代我向副刊部的同事说声谢谢,这次的燕京土特产肯定少不了。”
    投石问路,效果不错。
    两手揣兜的江山,一路吹着口哨跑上了楼。
    “怎么样?”进门就问:“古台那边怎么说?”
    “和我想得差不多,”张路笑道:“一听说我要去敦煌,咱们台长就一句话。”
    “什么?”
    “钱得事找江山解决,器材的事找周台长解决。”
    江山赶紧叫停:“什么叫钱的事找我解决?我还想乘你们电视台的东风呢。”
    “又不是不还,”张路啧道:“还不是因为你在燕京熟人多嘛!”
    “好说,”有的还就成:“咱俩谁跟谁啊!”
    “就知道你最讲义气,”张路继续道:“那咱们什么时候出发。”
    “这事,我必须跟你好好说说,”江山决定先说说里面的弯弯绕:
    “这次去敦煌的可不止咱俩,宣传部组织了一队……”
    日落又日出。
    燕京的早晨,遛弯的遛弯,上班的上班。
    既瞧得见皇城下的悠闲,更看得出大都市的繁忙。
    刘小庆同志双手叉腰站在床前。
    裹了一头的彩色塑料卷,还没到卸下的时辰。
    “穿哪件好呢?”
    刘小庆将一件件新衣铺在床上,左瞧瞧右看看,一时间竟没了主意。
    “也不知道那真由美身高多少?看电影里的应该没我高,”
    “按计划上说的,今天要逛颐和园?”
    刘小庆想得还挺全面:
    “嗯,可以穿高跟鞋,等明天爬长城时再穿那双平跟的。”
    一番总结研究后,刘小庆终于拎起了一件蓝色的连衣裙:
    “就它吧,配那双白色的高跟凉鞋,正合适,啦啦啦~”
    1979年8月中旬,首次访华的中野良子微笑着走出了机舱。
    同行的还有《望乡》的女主角栗原小卷,以及昭和四大美人之一的吉永小百合。
    从走下飞机的那一刻,中野良子一行就始终被“真由美”的呼声包围着。
    “他们在说什么?”
    面对欢呼的人群,中野良子特好奇。
    当翻译告诉她这三个字的意思后,中野良子才知道,《追捕》这部电影远比她想象中还要受华人喜爱。
    她对着锣鼓喧啸的群众挥着手,激动的说道:“我明白了,只有中国人才会叫我真由美。”
    原本以为机场的欢迎仪式,已经够热烈的了。
    但,中野良子一行显然还是低估了她们在国内的火红程度。
    被安排在记者队列里的江山与张路,不停的摁着快门。
    “嚯,”江山也没料到会是这情景:“估计日-本首相来了,也享受不到这待遇。”
    “那是,”身边一同行笑道:“人民哪会搭理他呀!”
    “走走,赶紧去下一站!”
    “还有下一站?”
    “下一站哪啊?”
    江山和张路谁都没吭声,一路小跑上了早等在机场大门外的出租车。
    跟在后面追一路的同行,眼瞅着他们一溜烟跑没了。
    张路回头看了一眼:“幸亏听你的找了辆车,不然腿跑断了也没用。”
    “这才哪到哪,”江山忆往昔:“在市区跑新闻舒服多了,只要有辆车就行,要是进了偏远山区,就全凭两条腿了。”
    就这,他还没提上战区是如何拍新闻的呢。
    “偏远山区?”张路好奇道:“你去过哪里的偏远山区?”
    “目前还没有,”江山当即封了嘴:“都是听一些老前辈说得。”
    “以后有空多说说,”张路也想闯出一条路:“我也好多做些准备!”
    “放心,”江山点头道:“找时间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
    “够意思,”一想到两人的多次合作,张路干脆道:“以后只要台里有采访任务,我就招呼你一声。”
    “也行,只要我有空就一块去。”
    “好嘞!”张路就等他这句话。
    还没聊一会,目的地就到了。
    燕京饭店门前,又是一片欢迎的海洋。
    这一回,连江山都看傻了。
    “真由美、真由美……”
    人们聚集在饭店两旁,激动的喊着真由美的名字。
    连两边的人行道上,都站满的欢呼的人群。
    日-本的电影访问团,正在中方人员的陪同下,向饭店走去。
    笑容满面的中野良子,一路招着小手。
    眼里的惊喜,始终没断过。
    日后共访华近百次的中野良子,在她的回忆录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当时的我,还不清楚这是一个刚刚开始改革的国家,人们的眼睛闪闪发光,社会透出一股巨大的活力。
    我从酒店的高层向下看去,燕京笔直的大街上,成千上万的自行车川流不息……让我非常震撼!”
    和古台长提前告知的一样,邓妈妈真的在燕京饭店接见了几位日方女演员。
    随行陪同的还有“北影三花”中的刘小庆和张金铃。
    不过这些,就不是江山他们能拍到的内幕了。
    好在也就等了一顿饭的功夫,被高层接见后的日-本访问团,再次走出了饭店大门。
    刚举起相机一通猛拍的江山,又笑着放了下来。
    不远处的人群里,身穿一条蓝色连衣裙的刘小庆,正冲着他明媚一笑。
    还真别说,这个时期的刘小庆,一副阳光笑颜还是很具杀伤力的。
    身旁的张路伸胳膊顶了下江山:“她在冲你笑呢!”
    “我又不瞎!”江山再次举起了相机,对着小百合和真由美一顿猛拍:
    “小百合?这名字究竟谁给她起的,还真是白!”
    看着她们从自己身边走过,江山趁机做了个喝水的动作。
    刘小庆当即对他挤了挤眼。
    她可不傻,一眼就看得明白,这是江山在提醒自己“喝可乐”的任务呢。
    跟在小巴后面的出租车,一块向颐和园驶去。
    这一会,燕京城的另一个角落。
    黄永钰已经敲响了江丰的家门。
    刚刚在今年恢复工作的江丰同志,同时被委任为美院院长、美协主席,以及文化-部顾问的职位。
    但,同时而来的也是他每况日下的健康。
    “老书记,”黄永钰习惯这样叫江丰:“最近的气色,看着比前阵子好多了。”
    “我也觉得好多了,”
    江丰和黄永钰相对而坐:“过几天应该可以去院里看看了。”
    “别着急,慢慢来。”
    “放心,我心里有数。”江丰笑着端起了茶:
    “我还真羡慕你这副身子骨,成天瞎跑个不停,最近外面有什么新鲜事啊,都跟我说说。”
    “还真有点新鲜事,”
    黄永钰今天也背了个小包出门:“我最近看上个好东西,特意拿给你过过目。”
    “哦?”江丰看着他宝贝似的拿出一叠文稿,笑道:“我还当是一幅画呢!”
    “这玩意虽然不是画,”为了江山那小子,黄永钰豁出去了:“但也美得很!”
    (本章完)
    最新网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