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第一百七十八章 51号小院的风水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如意键盘 4533 Oct 30, 2023 11:46:42 PM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梁羽生小说]http://最快更新!无广告!

    虽说已经立秋,但仍没见着一丝凉意。
    大清早的51号小院里,进进出出的一片嘈杂。
    街坊四邻一边点头问着好、一边转脸各忙各的。
    推着自行车上班的、迈着小碎步奔向公厕的、挎着菜篮子拦路聊天的。
    期间,还能听见阵阵收音机里飘出的早间新闻……
    江山提着满满两兜早点,迈进了小院。
    迎面就遇上了正在院子里梳头发的江川和应如画。
    “今天起这么早?正好,油条还热着呢。”
    “小哥,”江川把一头乌油油的黑发向后拢起:“我俩决定从今天开始认真学英语了。”
    应如画一边缠着皮筋,一边认真点头:“嗯嗯!”
    “好事啊,以后遇上不懂的地方就问李叔。”
    江山将手里的一兜油条递到了李若诚的面前。
    坐在躺椅上的老人,很自然的拿出一根,然后一扯两半又分给了老伴:“有不清楚的,随时来问。”
    “谢谢李叔!”俩姑娘开心的点了点头,然后相互看着笑出了声。
    守着一位翻译家做邻居,不学好英语还真对不起这小院里的风水。
    这一会,堂屋的饭桌上已经满满当当摆了好几样早点。
    “三叔早,”江小鱼脆生生的唤了一声,就着急忙慌跑出了屋。
    自打应如画住进来后,江家大大小小的女孩子,天天热闹的跟过年一样。
    “三叔早,”江小白穿着一件盖过小屁股的白色汗背心,一只小胖手揉着眼睛走出了小屋。
    “小白啊,”江山一把抱起小侄子,狠狠亲了二口才舍得放下来:“去,赶紧刷牙去。”
    “好!”
    已经完全清醒的江小白,乐呵呵的应了一声。
    还印着草席痕迹的小肉脸上,立刻笑出了一对酒窝。
    此时此刻,市委办公楼的气氛比51号小院还要热闹。
    “怎么样?打听清楚了吗?”
    “已经和宣传部那边确认过了,目前全市只有《解-放日报》和《东方都市报》两家报纸刊登了26路公交车的事故新闻。”
    这一会的市委领导,一刻也不敢松开眉头:“目前群众们是个什么反应?”
    “……从早上到现在,咱们这还没有接到任何来自群众的询问电话。”
    “行,让同志们继续观察,我们先去医院看看!”
    “好的,李局长。”
    “王主任还在医院吧?”
    “他昨晚就没回过家。”
    ……
    市宣-传部的局长办公室里,章局长一脸严肃的放下了手里的电话。
    身边的两位科员,默不作声站在一旁。
    半响,章局长才收回了自己飘远的思绪:“帮我通知下去,让市里各家报刊派个代表来宣传部开个早会。”
    “今天?”
    章局长点了点头:“今天!马上!立刻!”
    “好的,我马上去打电话。”
    约一个小时后,端坐在会议桌上首的章局长,双手交叠着放在桌上。
    会议室里,此刻在坐的基本都是各个报社杂志社的总编或社长。
    面对一个个老熟人的招呼和询问,章局长只是简单的回以点头微笑。
    当,最后一位报社负责人走进会议室后,宣传部的紧急早会终于开始了。
    “各位同志辛苦了,”章局长的脸上挂起了一丝微笑:
    “一大早就让大家放下手里的工作赶来宣传部开会,实在是因为一件比较重要的新闻事件。”
    说到这,章局忽然伸头望了望:“江海呢?东方都市报的同志来了没有?”
    “来了,”坐在下面的蔡文升,赶紧举起了右手:“我是东方都市报的副刊部主编。”
    “你们总编江海呢?”
    “他……他没接到电话,一大早就出门办事去了。”
    “哦?”章局长忽的拧起了眉,随即喃喃道:“这么早就有事?那行吧,我们接着往下说……”
    随着章局表情的逐渐严肃,各位与会代表们的心理也开始了迅速琢磨了起来。
    要说昨天有什么大事?那总逃不过26路公交车的翻车事故。
    可如果说今天也有什么大事的话,仔细一琢磨也都能猜出个大概。
    其实,刚刚章局自己也已经说了:比较重要的新闻事件。
    今天能有什么新闻事件?
    大清早一进办公室就已经有人向他们汇报过了:《解-放日报》和《东方都市报》,居然把昨天26路公交车的翻车事故登上了报纸。
    特别是《东方都市报》,不但发表了文章,还刊登在了报眼。
    真是个不知道怕的初生牛犊!
    也就几分钟的功夫,坐在会议室里的魏远行,冒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想法。
    “昨天,我市26公交车出现的交通事故,想必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章局长继续说道:
    “今天,本市有两家报纸刊登了这条新闻……”
    随着会议室里话题的深入,魏远行的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丝微笑:得亏他昨天没同意刊登“翻车事故”的新闻,不然今天就得跟着一块遭殃了。
    在坐的几位报刊负责人中,有类似想法的不在少数。
    按目前宣传部重视的程度来推测,那两家刊登事故新闻的报社领导想轻描淡写的就此揭过,估计是不可能的了。
    “众所周知,咱们新闻单位一直都有很多不成文的禁区,”
    章局长的话还在继续:“无论是哪家报刊杂志,在发表社会新闻时,必须本着……”
    听到这,魏远行的双眼明显迸发出了丝丝光亮。
    也不知道江海,还记不记得自己曾经提醒过的话。
    一家报社的总编可不是谁都可以胜任的。
    如果他当初听自己的劝,踏踏实实留在浦江日报当个副总编,该有多好!
    有自己这员老将把着关,对方哪里会落到被组织单独拎出来批评的地步?
    接下来,还不知道要走多少条弯路呢!
    话说两边,当市委领导们的小轿车,急匆匆驶进浦江人民医院的时候。
    江海和荣斌,已经带着几位东方都市报的同志,挨着病房送水果了。
    “您这脸色比昨天看起来好多了,”江海双手递出了两瓶水果罐头:“再多吃些水果,好的更快。”
    躺在病床上的大叔,哼哼唧唧的摸了摸额头上的方片纱布:“请问你们是?”
    “大叔,我们是东方都市报的记者,”
    荣斌特意挺了挺身体,红背心上“东方都市报”几个大字,醒目又清晰:
    “这是我们的总编江海同志。”
    “噢,”坐在床边的大妈立刻将水果和罐头接了过去:“知道知道,我们家一直都喜欢看东方都市报。”
    “感谢群众们的支持!”
    随后,江海同志又向下一张病床去走:“小朋友,今天感觉怎么样……”
    每走过一张病床,除了送上的水果和罐头,还会留下一份当天的《东方都市报》。
    陆续为这间病房的伤者送上慰问品后,走廊上的江海和荣斌悄悄商量了起来:
    “还不错,大家好像只是些皮外伤。”
    “嗯,”江海点了点头:
    “之前,我也向值班医生了解了一下,大多数的同志都是轻伤,今天就可以出院了,只有两位胳膊骨折的老人,还得多观察几天。”
    “你们是哪个单位的?”
    两人正低声聊着,忽然看见几位身穿白衬衫的男同志,一脸严肃的走了过来:“在这干什么?”
    “我们是报社的,”江海直接亮出了身份:“请问你们是……?”
    “这位是市里的李局长……”
    随着对方工作人员的介绍,江海赶紧笑容满面的上前握住了两位领导的手:
    “领导们百忙之中还能来医院慰问群众,真是辛苦了,我代表地方报社感谢各位领导。”
    “这,这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得嘛!”
    王主任都在这待了一夜了,刚刚只不过出门迎接了一下李局长,哪里就冒出来个地方报社了?
    “你们是哪家报社的同志?”
    “东方都市报。”
    “你们就是东方都市报的?”
    边走边聊间,江海已经推开了一间病房的大门:
    “各位同志早上好,市里的领导过来看大家了,还特意给大家送来了慰问品。”
    他的话音刚落,荣斌和两位记者立刻将手里的水果、罐头、麦乳精分发给了病房里的几位受伤群众
    江海自己都在佩服自己,和一副笑脸的老三待久了之后,自己好像越来越适应官场生活了。
    直到此时,市委的李局长和王主任才意识到,他们怎么晃着两个膀子就来了。
    居然连慰问品都没给准备一份。
    王主任冷不丁回头瞧了一眼手下的科员,后者也立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哎呀,连市里都来人了。”
    “怎么好惊动市里的领导啊。”
    “还给我们送来了这么些慰问品。”
    当今年代的人民群众,可没有后世的经验丰富。
    这一会,躺在病床的几位受伤乘客,一听见市领导亲临,一个个激动的跟什么似的。
    纷纷起身抢着和领导们握手。
    李局长和王主任,关切的上前询问受伤情况。
    双方的谈话,维持着亲切友好的气氛。
    直到此时,两位领导方才舒出了一口大气。
    走出病房的时候,李局长稍稍走慢了一步,正好与故意落在后面的江海同志肩并肩走在了一块。
    “这位同志,你是东方都市报的领导吧?”他刚刚一直在观察江海。
    “李局长您好,”江海已经恢复了自然的微笑:“我是东方都市报的总编,江海!”
    “还真是你啊!”
    “您应该没见过我吧,”江海听着有些奇怪。
    “哈哈,”双手背后的李局想想就好笑:“就因为你们报纸的一篇新闻,我一大早就把电话打到了市宣传部!”
    听到这,江海的脚步忍不住一顿:“这么说……?您不同意我们报社的做法?”
    “你啊你,”李局长笑着摇了摇头。
    说话间,一众人已经走到了下一间病房的门口。
    当市委领导再次去送温暖的时候,跟在身后的记者已经悄无声息的举起了相机。
    幸亏荣斌今天做足了准备,才能在两位领导不断的转身中,及时递上慰问品。
    不知不觉中,当江海走出医院大门时,才发现居然已经慰问了两个多小时。
    “江总编年轻有为啊,”
    一路走来,李局长的脸上就没断过笑容:“准备工作做得十分优秀,一会记得把发票送去市委给报了。”
    “您这说得哪里话?”江海赶紧笑道:“都是为人民服务,我们报社本来就是市报,也该出一份力的。”
    再说,刚刚拍下得那些照片,聚焦最多的都是东方都市报的大红色背心。
    还别说,老三想出的这些花招还是很管用的。
    不声不响,就让人民群众记住了报社的大名。
    “还是年轻人想得周到啊,”李局边下台阶边笑道:“早上和宣传部的电话里,我就已经明确表示了,
    向《解-放日报》和《东方都市报》这样反应迅速,并实事求是的新闻报导,应该多加鼓励提倡,
    市里前不久刚接到上面的指示,必须要坚持走实事求是的道路……”
    一番话听下来,江海同志已经明白了几分,原来自己做得这一切正好给领导们提供了最好的述职材料。
    “东方都市报?”
    直到对方与自己道别后转身离开,李局长仍忍不住喃喃自语:“年头刚办的报纸?”
    “可不,”已经坐进车里的王主任,也在看着窗外:“别看他们报社的条件不行,但报纸的发行量还是很不错的。”
    “报社的条件不行?”李主任只听进了前半句:“这话怎么说?”
    “您看,”王主任指了指窗外,正好看见了推着一辆自行车的江海同志:
    “目前全市的新闻单位,就只有他们报社没有配车了。”
    “你怎么了解的这么清楚?”
    “您忘了,我本来就是分管这一块的。”
    “……那,我可要批评你了。”
    浦江市宣-传部的会议,已经接近了尾声。
    “我再强调一下今天的会议内容,”
    章局长环顾四周:“作为国家的新闻单位,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能担起客观正确、实事求是报导社会新闻、展示社会风貌的责任。
    今后,希望大家向《解-放日报》和《东方都市报》的同志们多加学习,
    敢于发表一些警示、教育类型的新闻报导……最后,让我们再次为他们鼓掌。”
    随后,会议室里响起了掌声一片。
    魏远行僵硬的拍着手掌,拧成一团的眉头经久不散。
    怎么会是这个结果?
    市委宣-传部大清早就把自己着急忙慌的叫来,难道,就为了让自己给江海那小子鼓掌?
    就在魏远行百思不解的时候,刚刚回到办公室的李主任已经再次拿起了电话。
    窗外,一辆黑的发亮的浦江牌小轿车,正静悄悄的停放在他的眼前。
    (本章完)
    最新网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