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尊王朝 战帝归来顾靖泽

第4361章

战帝归来顾靖泽 十指冷血 9920 Oct 14, 2023 10:11:19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明朝大昏君》章节阅读:

  “吴卿,你觉得朕说的可有道理?”
  “皇上一席话,让臣胜读十年书。皇上说的这些,臣以前像是懂,但又是不懂,处于一种懵懂状态。很多东西只是觉得是应该这么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真的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今天听皇上一说,臣是茅塞顿开,很多问题都是豁然开朗。皇上大才,乃大明之福。”
  吴廷举站起来,突然给朱厚熜大礼参拜。
  这不是吴廷举给皇帝参拜,而是给朱厚熜的一番理论参拜。在吴廷举看来,朱厚熜就像是一个先知一样。吴廷举是靠着几十年的官场生涯,多年在地方处理政务的历练,包括在广东看着那么多的海贸,民间的钱庄等等,来总结了一些经济道理。但都是处于懵懂状态。
  就如他自己说的那样,都是处于那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
  但现在很多问题都豁然开朗。
  这让他不得不佩服朱厚熜。
  因为朱厚熜和自己不一样。
  一个小皇帝,竟然能够把货币和经济问题说的如此精彩。如果换成是杨廷和这样主持朝政多年的朝廷重臣,吴廷举都不会这么惊讶。
  甚至吴廷举怀疑,皇帝不会真的是“真龙天子”。要不然朱厚熜年龄这么小,也没有什么经验,怎么就能够说出这么多深刻的道理来。
  所以吴廷举是给皇帝深刻的道理大礼参拜。
  “吴卿,起来,起来。”
  朱厚熜吓了一跳。
  怎么说的好好地,吴廷举突然给自己这样的大礼。虽然平时接受过很多大臣的行礼,但在谈话中间突然如此郑重的参拜大礼,绝对是少之又少的。
  “吴卿,朕说的这些,都只是朕的一面之词。朕没有卿处理政务的经验丰富,比不上卿亲自处理过那么多事情。所以说的都是朕自己想的,肯定有很多不足,也有很多不对。如果你觉得朕说的有那么一点点的道理,卿可以结合你多年的施政经验,写一本这方面的书籍。让后来的官员、大臣、读书人也学学。”
  立德立功立言。
  这是读书人最大的梦想。谁要是能够完成其中一个,那就能够名垂天下。如果能够完成两个,那就能够青史留名。如果三个都完成,那就是儒家圣人的标准。
  不过对于现在的读书人来说,所谓的立言,是关于圣人之学的立言。就比如某个人,对于某个“经书”有了新的注解,而且这个注解得到了天下读书人的推崇,那么这就是立言。当然还有就是跟程颐、朱熹一样弄出理学一脉,或者是陆九渊、王阳明、湛若水这样弄出心学一脉,这更是厉害的立言。其实现在读书人的立言,都是没有脱离儒学一脉。
  但你什么时候听说过,那些读书人立言,是写一些奇巧淫技,写一些乱七八糟杂学的。
  后世对于“齐民要术”、“开工天物”这些作品评价很高,那是因为后世是工业社会,对于这些科技是非常重视。所以觉得这些书写的非常厉害,写这些书的读书人非常厉害。但在当时来说,这些作品的影响力,哪里能和那些讲解圣人之言的读书人相比。因为这些就是奇巧淫技,和圣人之学相比,什么都不是。
  圣人之学才是标准的立言。
  其他人顶多是不务正业。说起货币、经济这些东西,其实也是不务正业,根本无法和研习圣人之学相比。但朱厚熜认为吴廷举不是一般的读书人,是有自己想法的读书人。所以才会建议吴廷举写这方面的书。朱厚熜很欣赏吴廷举,在这个年代跟吴廷举这样有能力、有眼光的大臣不多。
  能够如此积极推动海贸的官员,更是少之又少。让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份关于经济的书,说不定就能够成为中国版本的“国富论”。
  吴廷举立马摆手道:“皇上,这些都是皇上之言,岂能是臣来写。”
  “朕不能写。”
  朱厚熜摇头。
  道:“朕要是写了,那么谁敢说不对。不知道多少读书人为了拍马屁,会一直说好。可是朕从来不认为一个人是十全十美,一个人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就算是那些圣人,他们说的话也不见得都是正确的,更何况是朕。朕年龄不大,处理过的政务不多,看过的书也有限,可做不到完全正确。朕就是希望卿来写,这样有人觉得写的不对,就可以让他们反驳。道理越辩越明,朕也很想看看天下到底有多少能人异士,有多少才学之士。”
  “那臣就试一试。”
  虽然不是圣人之言。
  但刚刚朱厚熜说的那些货币和经济的关系,让吴廷举有了很多想法。以往很多处理过的政务,以及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都能够对上,都是有关联的。如果真的能够把这些都写出来,真的能够对处理政务的大臣,或者读书的读书人有用,那也是好事情。
  所以吴廷举想试一试。
  吴廷举现在的年纪也不小,在晚年吴廷举也想留下点什么。写书,对于他们来说,算是最好的一种方式。
  “嗯。到时候一定要让朕看一看。”
  “臣遵旨。”
  “吴卿,不说这个。朕想知道,朕要是想完成朝廷铸币,把铸币权收回来,卿认为应该怎么做才好。”
  铸币权,要收回来。
  但怎么收回来,却是需要计划,因为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你就算是皇帝又如何,如果真的断了他们的财路,他们才不管你是不是皇帝。现在铸币这么挣钱,利润这么高,他们怎么可能放弃。
  一旦生气,那些人可是什么事情都敢做。
  到时候很容易出现钱慌。
  全国如果出现钱慌,很多重要城市都会大乱,很多商业都会停顿,直接影响全国经济的运转。历史上可是发生过不少次这种情况,结果朝廷都没有办法。皇帝又怎么样,朝廷又能如何,面对这种情况也只能是妥协。
  “皇上,若要收回铸币权,首先整顿现在的宝源局。因为宝钞越来越不实用,所以朝廷对于宝源局不是很重视。听闻宝源局现在的管理很是混乱,因此第一步肯定是要整顿宝源局,派遣一名精明干练的人去负责宝源局的事情,然后开始铸币。但朝廷铸币的同时,千万不能取消目前民间流通的白银和铜钱。因为一旦取消那些旧钱,地方就会大乱。而且朝廷在钱币流通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可以用在官员俸禄、宗藩俸禄,乃至于六部用度,朝廷采购各个方面。只要朝廷铸币用在这些方面,那么很快全国都会使用朝廷铸币。那些民间钱币想要流通,首先要获得大家的认可。可是朝廷完全可以跳过这个步骤,直接从朝廷开始流通。”
  “有些道理。”
  朝廷办事,有天然的优势,是民间造币厂没有的优势。
  中国古代历史的趋势是什么。
  其实就是两个。
  一个是皇权不停加强的过程。在春秋战国的时候,诸侯、丞相、贵族,那都是可以裂土封王的存在,是可以和王共天下的阶层,实力非常强大,可以对抗皇权。
  之后的朝代,虽然打破了贵族,但中间出来了士族、豪门,还有皇权和相权在不停的博弈。
  但整体来说,还是皇权慢慢的压制相权。相权的实力被皇权不停的打压。皇权为了打压相权,隋唐开始在制度设计上,直接分化相权,这才有了三省六部制。到了宋朝的时候,相权是进一步被制约。丞相,巅峰的时候,可以直接开府,有行政权、有议政权,可以和皇权对抗。以至于早期在圣旨上,皇帝是要和丞相一起签名才能生效。可惜这种相权是一去不复返。
  相权越来越难以抗衡皇权。
  到了朱元璋的时候,朱元璋更是直接废了丞相。
  另外一个是不停的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
  朝廷和地方之间的博弈,贯穿整个中国历史。不过整个历史的发展脉络就是,中央实力越来越强,一直在压制地方。朝廷不允许地方出现控制地方军政的军阀出现。像大明朝现在,税收当中大部分都被中央拿走,就给地方留下很少的一点点钱。中央集权在加大,皇权在增强,结果是皇帝权力越来越大。
  这样的情况之下,朝廷的权力非常大。朝廷控制一切,做什么事情都容易。就像是铸币,都不需要专门推广,也不需要得到大家的承认。只要朝廷铸币之后,在朝廷几个部门当中使用这些钱币,就足够让很多人接受。
  “皇上,以往朝廷铸币,最后都未能成功。除了宝钞之外,其他的银锭和铜钱,也是全都失败了。最后反而是加重了朝廷负担。”
  “是吗?原因呢?”
  看上铸币税的,不仅仅是朱厚熜一个人。
  朱厚熜前面的那些皇帝,也都不是傻子。铸币的利润那么高,怎么可能放弃,都是看上了铸币税。只不过他们每一次想要收回铸币权,民间反抗太厉害,最后都没有成功。而有些皇帝并没有想大动干戈,去收回铸币权,禁止民间铸币。他们只是想要在铸币税当中分割一部分利润,让朝廷铸造的钱币可以流通,仅此而已。但就是这一点都失败了。
  吴廷举道:“皇上,因为朝廷规定的钱币价格太高了。”
  “价格高了?”
  “是。朝廷每次铸币之后,钱币都会定一个很高的价格,比地方流通的钱币价格高了不少。虽然这样朝廷一时半会的确是受益,利润也高。开始的时候,这样铸币,利润甚至是成本的三四倍以上。可是流通之后,影响非常不好。从朝廷流出去的钱币,民间根本无法流通,很多人完全不接受朝廷钱币。最后这些钱币不使用,不流通。不需要多长时间,就是朝廷六部都拒绝接受这种钱币。连户部收税的时候,都拒绝收朝廷铸造的钱币。”
  “具体一点。”
  “皇上,就以孝宗敬皇帝之时的事情来说。弘治四年的时候,朝廷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铸币,是铸铜钱。当时全国新旧银子混搭流通,有些旧银子甚至可以追溯到唐末,到现在有五六百年的时间,成色非常不好。当时规定朝廷所铸铜钱,七文钱换取老旧银子一分。对于新的、外官美的,成色足的,根据不同情况给与十文钱,或者是十三文钱换取准银一分。当时规定的非常详细,朝廷铸的铜钱和各种银子都有挂靠,价格定的非常合适。可是朝廷真正发放俸禄,以及朝廷采购的时候,却不分新旧美丑,也不管成色如何,朝廷一律都是采取七文钱换准银一分。”
  “还发生过这种事情?”
  “是。”
  朱厚熜好笑。
  果然没有一个是好东西。明孝宗那可是被读书人非常推崇的皇帝,那个时候的内阁大臣也都是读书人的模范。号称是“弘治中兴”,历史评价也是相当好的。可是看看这些人做的是什么事情。说好了新的,以及成色足的银子,朝廷铜钱最高可以给到十三文钱。但结果呢?
  真正到了换钱的时候,朝廷才不管那些。
  全都是七文钱,甭管好坏都是七文钱。等于是强硬的规定朝廷铸的铜钱,七文钱就可以换取准银一分。这就是利用朝廷的优势,强硬的把铜钱推下去。不管你们怎么想,朝廷就是这样规定的。结果很明显,这样的钱官员以俸禄的形式拿到手中,他们怎么肯吃亏。必然是让民间也用这样的价格接受。朝廷官员要这么使用,哪一个商家敢反对,哪一个普通百姓敢反对。谁要是反对,直接给他冠以违背圣旨,谁也吃不消。
  不仅仅是官员,包括给宗藩的俸禄,朝廷也是这样使用的。宗藩也不是好惹的,朝廷欺负我,我就去欺负下面的商人和百姓。可是朝廷可以欺负官员,朝廷可以欺负宗藩,往下宗藩和官员同样可以欺负百姓。但百姓拿到了这些钱,能欺负谁?谁也欺负不了。只能是打碎了牙自己吞下去。等到这些钱流通到市场,只能是接受市场价格。
  说白了完全是朝廷在收割民间财富。
  而且收割的不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而是收割那些穷苦百姓。当然这中间那些商人也是损失很大,官员也是麻烦。可是有钱有势的人,能够把自己的损失转移到普通百姓身上。ωww.五⑧①б0.℃ōΜ
  不过不管怎么整,只要民怨沸腾,甚至逐渐影响权贵利益的时候,这样的钱币就推行不下去。因为到了最后连户部都直接拒收这种钱。
  真是什么事情都有。
  “皇上,这其实是朝廷接受了之前的教训。宪宗纯皇帝之时,朝廷直接规定当时朝廷铸成的铜钱价格,比当时在民间流通的铜钱价格贵了三成以上,有些时候甚至高了四成。定了如此高的价格,结果根本没有人使用。朝廷强硬他们使用,结果很多商户反抗。他们散布谣言说朝廷要禁止旧币流通,结果造成了市面恐慌,闹了好大的事情。孝宗敬皇帝之时,正是吸取了这个教训,才会规定不同层次的白银有不同的价格。但也因为操作不好,最后不了了之。”
  “吴卿的意思是,担心朕也这样?”
  “臣不敢。”
  “哈哈。”
  朱厚熜哈哈大笑。
  吴廷举这个老头好玩。明明把该说的都说了,但却扯“不敢”。不过吴廷举这个人,朱厚熜很欣赏。和吴廷举谈了一会之后,朱厚熜对于大明朝货币的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要不是吴廷举介绍,朱厚熜都不知道为了铸币的问题,之前发生过这么多的事情。如果没有吴廷举介绍,朱厚熜要是从浩瀚的资料当中找出自己想要看的资料,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这么详细。
  而且吴廷举说的,都是最关键的问题。
  都是前面的皇帝,前面的朝廷做错的事情。吴廷举是用这种方式,劝谏朱厚熜在铸币问题上一定要谨慎。
  “不过朝廷铸造的钱币,通常都是比私人铸造的钱币精良,分量也足够。比市面上的钱币贵了一点,应该是对的。”
  这不是朱厚熜矫情。
  而是应该如此。
  官办的铸币厂,铸币从各方面来说,都比私人铸造的钱币好。技术实力就比私人铸币厂强大,更不用说私人铸币厂为了省钱,为了利润,往往都是偷工减料。
  吴廷举立马道:“皇上,正因为朝廷铸币,比私人铸造的钱币更优良,因此才更不应该定高价。其实就算是按照市面上的钱币价格来算,朝廷铸币也是有足够利润的,应该说是有很高的利润。朝廷铸造的精良钱币流入市场,和那些粗制滥造的钱币一个价格,那么市面上接受的必然是朝廷铸造的精良钱币。等大家都习惯朝廷这种精良钱币之后,朝廷以后收税只收朝廷铸币,这样就能够迅速的淘汰一大批旧币。这样朝廷才能够慢慢的收回铸币权。”
  “嗯,有些道理。”
  如何打压私人铸造的钱币,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下命令取缔肯定是不行的。
  因为这样的事情,朝廷不是没有做过。可是下了这样的命令之后,很容易就会受到这些商人的反抗。到了现在能够做大买卖的,哪一个背后没有强大的官府力量支持。这些人一旦联合起来反对,朱厚熜这个皇帝都不好办。他们在地方上捂着钱,造成全国钱慌。然后官员则是劝谏皇帝,不要这么干。双管齐下,皇帝最后也只能是退让。
  因此这种命令是不能随便下的。
  相比起行政命令,用经济手段解决铸币权的问题,反而是更有利的。朝廷往市场上推出大量精致的钱币,等大家接受之后,户部收税只收朝廷铸币。
  这对于那些私人铸币的打击会非常大。
  如果在配套一些其他的命令,如严管银矿、铜矿,对于私人造币厂施以重税,都是打击私人铸币的重要手段。以后都能够利用起来。
  “吴卿,你说的对。很多事情不能蛮干,蛮干效果反而不会好。既然是和民间的商人争斗,那么当然是要用经济的手段。就如你说的,朝廷铸币,钱币比民间的钱币更精良。这些钱币只要价格合适,必然能够战胜民间的钱币。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若朕决定大规模的铸币,那么这些钱币的价格,就和民间路通的钱币价格一样。”
  朱厚熜点头。
  接受了吴廷举的建议。有时候朝廷吃亏,表面上看起来是吃亏了,但得到的东西更多。以前的那些皇帝和朝廷重臣,就是没想明白这一点,所以铸币的问题上,老是失败。
  朱厚熜可不想失败。
  “皇上圣明。”
  吴廷举对于朱厚熜越来越叹服。“财迷”的皇帝,却是如此的大气。
  当然吴廷举明白皇帝并不是真正小气的财迷。别看皇帝花钱抠抠搜搜,但在真正需要花钱的时候一点都不吝啬,一点都不含糊。不管是天津开府,还是辽东开省,包括市舶司改革,西南改土归流,训练一些军队,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朱厚熜一点都不吝啬花钱。
  朱厚熜是真正的,不该花的钱不花,该花的钱绝不会吝啬的皇帝。
  铸币之后,对于钱币定价也是如此。
  朱厚熜放弃一时丰厚的铸币税,但得到的是朝廷铸币的成功,看的是长远的利益。
  朱厚熜接着道:“等以后,朝廷铸造的钱币在全国流通之后,朕就要把那些旧钱都收回来。到时候朕也不会吝啬,不会打压那些旧钱的价格,让民间百姓可以自愿把钱拿过来换取。这样慢慢的消灭那些民间铸造的钱币,收回铸币权。”
  吴廷举是越来越佩服朱厚熜。
  应该说吴廷举越来越觉得,大明朝一定能够重新兴盛。土木堡之变后,大明朝一直在走下坡路。虽然有过短暂的所谓“弘治中兴”,但大趋势就是一直在没落。这是所有大明朝的臣子看在眼里的。但吴廷举忽然觉得,朱厚熜或许是那个可以改变大明朝没落趋势的皇帝。
  看看朱厚熜登基才四年时间,整个大明朝都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不说别的,光是看看户部太仓的收入就知道。大明朝成立之后,户部收入还没有达到千万两白银的时候。但朱厚熜当了四年皇帝,就已经是实现了。
  当然这里面很大一部分功劳都是杨廷和的。
  但就算是如此,朱厚熜这个皇帝是功不可没。吴廷举看来,大明朝现在大有中兴之势,而朱厚熜就是那个中兴之君。吴廷举觉得自己很幸运,在最后时刻碰上了如此有作为的皇帝,能够让他施展才华。
  “卿说得对。宝源局要整顿,朕准备把宝源局从工部独立出来。以后宝源局专门负责铸币,你有没有可以推荐的官员。”
  吴廷举想了想,道:“皇上,右佥都御史王以旂可担此重任。”
  “王以旂?”
  “是。”
  朱厚熜立马开始思考王以旂的资料。
  王以旂,今年三十八岁,是正德六年(1511年),杨慎同一科的进士。到现在入仕十三年,升官速度还算是很快的。中进士之后,被任命为江西上高知县。当时江西情况不是很好,上高县流民和土匪很多。王以旂担任知县之后,开始训练乡兵,而且是亲自训练乡兵。结果周围的流民和土匪,和王以旂训练的乡兵打了几仗之后,谁也不敢再打上高县的主意。
  也正是因为这个功劳,王以旂提拔为监察御史,巡按河南。在河南的时候,发生了宁王之乱。当时河南那边都吓坏了,河南巡抚、河南镇守太监都想要停了乡试。但王以旂反对,表示河南和江西很远,宁王之乱也乱不到河南。河南完全没有必要取消乡试。因此正德十四年的河南乡试才能够顺利进行。
  很快河南巡抚和镇守太监,都认为皇帝亲自南征,河南应该给皇帝送一些军饷。当时确定的是四万两白银,同样是王以旂坚决反对,才没有成功。
  这些事情都让王以旂名声大噪。
  因此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视河道。
  王以旂现在还只是小小的右佥都御史,但历史上这位可是大名鼎鼎的大佬人物。特别是总制三边,延绥、陕西、宁夏的时候,他可是赫赫有名。整个河套地区的草原部落,都对他是又恨又怕。
  这是一个人物。
  朱厚熜想了想吴廷举和王以旂。吴廷举是广西人,王以旂是南直隶人。且两个人年龄相差很大,也不是同科,更不是师生关系。两个人唯一打过交道的,应该是在江西当官的时候。
  吴廷举担任过江西参政,而当时王以旂正在担任上高知县。虽然不知道两个人当时有过什么交情,但很明显吴廷举很欣赏王以旂,所以才会推荐王以旂负责宝源局。
  吴廷举是地广官员出身,在朝中没什么根基。吴廷举想要在朝中干一番大事业,肯定是需要志同道合的官员支持。因此朱厚熜很愿意支持吴廷举。
  “他的个人操守如何?”
  “清廉刚直。”
  “嗯。”
  朱厚熜点了点头,道:“朕知道了。关于铸币的事情,就不要外传了。”
  “臣明白。”
  “卿主要的工作还是市舶总司,还有就是多想想关于钱币、钱庄的发展问题。”
  “臣遵旨。”
  刚开始的时候,它根本就不认为自己面对这样一个对手需要动用武器,可此时此刻却不得不将武器取出,否则的话,它已经有些要抵挡不住了。浴火重生再强也是要不断消耗的,一旦自身血脉之力消耗过度也会伤及本源。
  “不得不说,你出乎了我的意料。但是,现在我要动用全力了。”伴随着曹彧玮的话语,凤凰真火宛如海纳百川一般向它会聚而去,竟是将凤凰真炎领域收回了。
  炽烈的凤凰真火在它身体周围凝聚成型,化为一身瑰丽的金红色甲胄覆盖全身。手持战刀的它,宛如魔神一般凝视着美公子。
  美公子没有追击,站在远处,略微平复着自己有些激荡的心情。这一战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她的情绪却是正在变得越来越亢奋起来。
  在没有真正面对大妖王级别的不死火凤之前,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够抵挡得住。她的信心都是来自于之前唐三所给予。而伴随着战斗持续,当她真的开始压制对手,凭借着七彩天火液也是保护住了自己不受到凤凰真火的侵袭之后,她知道,自己真的可以。
  这百年来,唐三指点了她很多战斗的技巧,都是最适合她使用的。就像之前的幽冥突刺,幽冥百爪。还有刚刚第一次刺断了曹彧玮手指的那一记剑星寒。在唐三说来,这些都是真正的神技,经过他的略微改变之后教给了美公子,都是最为适合她进行施展的。
  越是使用这些能力,美公子越是不禁对唐三心悦诚服起来。最初唐三告诉她这些是属于神技范畴的时候,她心中多少还有些疑惑。可是,此时她能够越阶不断的创伤对手、压迫对手,如果不是神技,在修为差距之下怎么可能做到?
  此时此刻,站在皇天柱之上的众位皇者无不对这个小姑娘刮目相看。当凤凰真炎领域出现的时候,他们在考虑的还是美公子在这领域之下能坚持多长时间。白虎大妖皇和晶凤大妖皇甚至都已经做好了出手救援的准备。可是,随着战斗的持续,他们却是目瞪口呆的看着,美公子竟然将一位不死火凤族的大妖王压制了,真正意义的压制了,连浴火重生都给逼出来了。这是何等不可思议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app阅读最新内容
  正如曹彧玮内心所想的那样,一级血脉的大妖王和普通的大妖王可不是一回事儿啊!更何况还是在天宇帝国之中名列前三的强大种族后裔。论底蕴深厚,不死火凤一脉说是天宇帝国最强,也不是不可以的。毕竟,天狐族并不擅长于战斗。
  可就是这样,居然被低一个大位阶的美公子给压制了。孔雀妖族现在连皇者都没有啊!美公子在半年多前还是一名九阶的存在,还在参加祖庭精英赛。而半年多之后的今天竟然就能和大妖王抗衡了,那再给她几年,她又会强大到什么程度?她需要多长时间能够成就皇者?在场的皇者们此时都有些匪夷所思的感觉,因为美公子所展现出的实力,着实是大大的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之外啊!
  天狐大妖皇眉头微蹙,双眼眯起,不知道在思考着些什么。
  从他的角度,他所要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妖怪族和精怪族能够更好的延续,为了让妖精大陆能够始终作为整个位面的核心而存在。
  为什么要针对这一个小女孩儿,就是因为在她当初夺冠的时候,他曾经在她身上感受到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也从她的那个同伴身上感受到更强烈的威胁。以他皇者的身份都能够感受到这份威胁,威胁的就不是他自身,而是他所守护的。
  所以,他才在暗中引导了暗魔大妖皇去追杀唐三和美公子。
  暗魔大妖皇回归之后,说是有类似海神的力量阻拦了自己,但已经被他消灭了,那个叫修罗的小子彻底泯灭。天狐大妖皇也果然感受不到属于修罗的那份气运存在了。
  所以,只需要再將眼前這个小姑娘扼杀在摇篮之中,至少也要中断她的气运,那么,威胁应该就会消失。
  但是,连天狐大妖皇自己也没想到,美公子的成长速度竟然能够快到这种程度。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来,不但渡劫成功了,居然还能够与大妖王层次的一级血脉强者抗衡。她展现出的能力越强,天狐大妖皇自然也就越是能够从她身上感受到威胁。而且这份威胁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了。
  曹彧玮手中战刀闪烁着刺目的金红色光芒,全身杀氣凛然。一步跨出,战刀悍然斩出。天空顿时剧烈的扭曲起来。炽烈的刀意直接笼罩向美公子的身体。
  依旧是以力破巧。
  美公子脸色不变,主动上前一步,又是一个天之玄圆挥洒而出。
  战刀强势无比的一击也又一次被卸到一旁。在场都是顶级强者,他们谁都看得出,美公子现在所施展的这种技巧绝对是神技之中的神技。对手的力量明明比她强大的多,但却就是破不了她这超强的防御。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
 不过没有谁怀疑这种能力的由来,毕竟,孔雀妖族最擅长的天赋本来就是斗转星移。她这技巧和斗转星移有异曲同工之妙。
  美公子这次化解曹彧玮的攻击之后却并没有急于攻击,只是站在原地不动。
  曹彧玮眉头微蹙,这小姑娘的感知竟是如此敏锐吗?在他以火焰化铠之后,本身是有其他手段的,如果美公子跟上攻击,那么,他就有把握用这种手段来制住她。但美公子没有上前,让它原本蓄势待发的能力不得不中断。
  战刀再次斩出,强盛的刀意比先前还要更强几分,曹彧玮也是身随刀走,人刀合一,直奔美公子而去。
  美公子手中天機翎再次天之玄圆,并且一个瞬间转移,就切换了自己的位置。化解对方攻击的同时,也化解了对方的锁定。而下一瞬,她就已经在另外一边。曹彧玮身上的金红色光芒一闪而逝,如果不是她闪避的快,无疑就会有另一种能力降临了。
  拼消耗!她似乎是要和曹彧玮拼消耗了。
  
为您提供大神随遇而安写手的明朝大昏君最快更新
第282章铸币2免费阅读.https://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