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诸葛亮魂穿崇祯

第60章民心尽皆附国丈气昏厥

诸葛亮魂穿崇祯 懒觉小磨头 2433 Jun 20, 2023 2:04:19 PM

  公堂之下,有人因这句秋后问斩,而湿润了眼眶。
  “大哥,大哥,你听到了吗?那个坏蛋,他终于要给奶奶偿命了。”
  郭家的小妹拉着哥哥的衣角,颇为激动道。
  那自小就饱经磨难的眼神中,已有了微光。
  郭家长子郭兴火更是泪流满面,他身为长子,对世间了解的够多,比弟弟妹妹们更加清楚,这个世界有多么黑暗。
  田亩之间,有靠山者欺行霸市,朝堂之上,有背景者官官相护。
  更别说那罪魁祸首乃是当朝国丈之子!
  小小萤虫,怎敢跟日月争辉?
  可是现在,新皇这一轮太阳照耀之下,甭管你是三孤还是九卿,都将接受公理的审判。
  特别是看到那周鉴听到宣判以后当场昏死之象,郭兴火一阵心潮澎湃。
  他捏着弟弟妹妹的手,用着稚嫩但格外坚定的声音道。
  “弟弟妹妹们,新皇对我们有大恩,如果可以,我们郭家定然要舍命报之!”
  “哥哥说的对,若无新皇,我们别说翻案了,只怕又被那周鉴买通人杀害了,如何能撑到现在。哥哥你说吧,能为新皇干什么,我跟着干!”
  其余的三位弟妹虽然还小,但也跳着脚说道。
  “哥哥们,我们也要去。”
  郭兴火很是欣慰,摸了摸弟弟妹妹们的脑袋,安慰道。
  “你们还太小,应该努力长大,这才有报效新皇的可能。其实我也没想到该怎么报答新皇...”
  五个遗孤踌躇满志着,只等一个机会,去报答那位他们心中的明君。
  而有这种想法的,远不止他们。
  李家村之中被侵田的人,不仅有贫民,更有富农,小地主。
  他们也被陈氏霸占了土地,从一朝的生活富足,到了现在的寄人篱下。
  若是没了土地,他们也不过是佃农一个,说不定还过得更苦。
  如今一朝翻案,又重获土地,自然是欣喜若狂。
  口中除了喊主判官为青天大老爷以后,还不忘了喊吾皇万岁。
  公堂内是激动人心,公堂外亦是热闹非常。
  围观的百姓们已经多久没有听到一次大快人心的案件了,就连可怜的说书人们,都把窦娥冤给说烂了,也再编不出一套全新的故事,来哄骗百姓相信这世间有公理的存在。
  毕竟前面已经有太多不了了之,颠倒黑白的存在了。
  这些说书人要是在闹市中说什么相信公理,相信正义的故事,是真的会被人打的。
  可如今,他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番了。
  而今日案件一审,立马给了他们一次极好的素材。
  说书人们自然牟足了劲,将这侵田案翻一顿添油加醋,更把那刘一燝说成了大明的包青天,叫他声名远扬。
  最妙的是三司会审结束以后,那刘一燝还真来到了公堂之外,站在那石狮之中,向百姓直言道。
  “若有冤假错案者,即日起可写状纸重诉,若不识字,亦可寻刑部一众主事口述,本官有新皇鼎力支持,必能为你们伸冤!”
  如此豪横之语,更是让不少说书人如同打了鸡血般,要将这故事传遍整个京畿地区,甚至整个大明。
  酣畅淋漓且公正的审判,谁人不渴求,谁人不仰慕呢?
  除了那些投机取巧,坑害百姓却被抓包之人。
  就在那三司会审外围的一处茶楼包厢中,周奎亦是在等候一个契机。
  他今日又去给女儿上压力了,只求她帮帮自己的哥哥,管一管他周家的香火。
  而他自己在求成国公无望以后,已是毫无办法。
  头脑发热之下,甚至打算大闹三司会审,要做一回滚刀肉,让那新皇丢一丢脸。
  幸好随从们还算冷静,拼死拉住了他,这才没能酿出一个大丑闻。
  如此一来,那周奎就只能把希望全放在了自家女儿身上了。
  只可惜宫门方向一直毫无动静,直到那三司会审的围观百姓们爆发出一阵激烈的欢呼,齐呼青天大老爷几个字以后,也没有快马捧着谕旨,前来解救他的儿子。
  “真是不中用,不中用啊!”
  那周奎急得在包厢内跳脚,但却毫无办法。
  他到现在都想不通,为什么新皇要铁了心的查办自己。
  他可是新皇的岳父啊,哪有自家人查自家人的,自罚三杯不就得了吗?
  可随着探报小厮一路小跑上了楼,喘着气说出审判结果以后,一切念想都被生生打断。
  “老爷...那大盗马翩翩嫌弃少爷给的银两少,就指认了少爷。现在少爷他被判了死罪,秋后就要问斩...宫里也传来消息,皇上还是没有见皇后娘娘啊!”
  “什么!?”
  周奎一听这话当真是一口老血冲喉咙里卡出,这件事情竟然是因为他吝啬,这才满盘皆输的?
  想到这一点,他顿时两眼一黑,竟也昏了过去。
  这父子两个,倒也统一,连昏倒的方式都一样。
  一帮仆人们吓坏了,任凭那周奎昏倒在地,白白挨了一下以后,这才七手八脚的抬起他来,往那医馆赶去。
  最为讥讽的是,由于这周奎平日里吝啬的很,被送到医馆以后,医馆的大夫发觉是老熟客周奎,就想先要钱,生怕被赖账。
  可仆人们也知道自家老爷是什么货色,个个攥紧钱袋,竟无一人愿意垫付。
  原本当即救治就能好的病,生生等到了周夫人到了以后,才开始救治。
  直叫那周奎原本健步如飞的身体,落了个半身残疾。
  以后啊,怕是连走路都够呛咯。
  京城的风雪,也随着周奎的落幕,下的更大了些。
  紫禁城内,望着这清白的世界,听闻前方三司会审消息的诸葛亮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能还百姓公道,能卫世间正道,这便是他对于法理的追求。
  只是法理是严肃了,人情却是冷淡了。
  风雪漫天,透过抬起的窗户一角,那个纤细的身影已经消失了。
  “回皇上,皇后娘娘自昨天开始就没来了...想来应该是想通了吧。”
  王承恩发觉了案牍上新皇的异样,很是贴心的回答道。
  诸葛亮点点头,这的确是他想知道的事情。
  他遂起笔亲写了一封书信,将其郑重的交给了王承恩。
  “将这封书信交予皇后,我已将为何不保周鉴之原因一一写上,皇后看了自会明白,顺便再送些糕点果品过去。”
  “皇上,您不去看看皇后吗?”
  “...我不能去,你快些去吧。”
  “遵旨。”
  王承恩忙领了东西,躬身退了出去。
  诸葛亮看着王承恩的退去的背影,回忆着他方才语气中多有的遗憾之意,竟再一次感受到了那种孤独。
  难道捍卫正义,总是这般孤独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