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皇兄宋仁宗

第43章好水川

皇兄宋仁宗 龙卷笆狄 2664 Jun 22, 2023 9:36:29 AM

  任福虽然嘴硬,但他十分清楚,自己手下只有不到三万人马,万一硬抗李元昊以逸待劳的十万铁骑,肯定要玩完。
  埋伏好的夏军一看到白鸽飞出,就立刻对宋军发起了攻击。
  “野利旺荣、野利遇乞!”李元昊骑在马上命令道。
  “在!”
  “攻击宋军!”
  “是!”
  顿时杀声震天。
  此时的宋军还在行军之中,连阵型都没有来得及摆。
  “列阵!快快列阵!”任福已经吓破了胆,与方才判若两人。
  话音刚落,西夏的铁骑在野利旺荣、野利遇乞的带领下,借助地形的优势,对宋军发起了两面的冲击。
  西夏军精锐尽出,军势如火,快如疾风,宋军尚未列阵成型,已遭到西夏军的猛烈冲击。
  不得不说,宋军也不是白给的。
  一开始,因为地形原因,十万西夏军难以展开,加之宋军意志决绝,两边打得不分伯仲。
  李元昊一看,便心生一计,分兵从山背绕至六盘山上,居高而下背击宋阵,宋军终于崩溃。
  刘肃等大将悉数战死。
  任福心感愧疚,早已绝了生念,叹道:“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耳!”
  “父亲!休要以死相搏。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看来郡王和宜孙早知有此败,现在保命要紧!”任怀亮苦劝杀红眼的任福。
  任福已经在赵允初面前说了,自己现在就是落凤坡的庞统,还有何脸面作为败军之将回去?
  “儿啊!你多保重,杀出去,给任家留个后!爹爹先去啦!”说着,任福就拍马挥舞铁锏杀向敌军,身中十余箭,终被长矛刺穿脸颊,再遭断喉而死。
  与此同时,已经到达龙落川的武英部将士,还傻傻等待与任福主力会师。
  “武将军!快随我来!”追上武英部队的赵允初等人,气喘吁吁地规劝道。
  “郡王,去哪里?我要在此等待任将军!”
  “你在这里是等死!快快兵发好水川!”
  “求求你了,武将军,请相信郡王一次吧!如果不出所料,现在任将军已经遭遇不测了!”
  武英心里咯噔了一下,算着时辰,正常行军的话,大概两个时辰之前就应该能到的。
  莫非真让郡王这个嘴上没毛的乌鸦嘴说中了?
  “武英!你给我听好了!李元昊有十万铁骑。而你手下区区几千人马,如今缺衣少食,如何抵挡得住!快快撤往好水川!等见了韩琦将军,你也有个交待!我也有个交待!”
  武英不是太顽固,他也感到了不妙。
  不然,应该造就汇合了。
  万一西夏军把他们当成下一个目标,自己也是白给,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悬念。
  古人云:听人劝,吃饱饭。
  何况劝自己的还是官家的堂弟,有韩琦将军的口令。
  “愿听从郡王调遣。全军听令,兵发好水川!”
  武英等人率领几千人马疾驰而去。
  不到一个时辰,武英等遇到自羊牧隆城出发的王珪所部四千五百人。
  “王将军!”武英首先认出了王珪。
  王珪仔细打量了一番,才敢认。
  “武将军?!你率大军应该在龙落川,这是去哪儿?”
  “奉韩琦将军之命,撤守三川口。”
  “三川口?任将军呢?”
  “任将军被十万西夏军所围困,可能已经战死,死伤大半。”赵允初随口说道。
  刘宜孙、武英,包括王珪在内的将士们齐刷刷地看向赵允初,好像在问:
  什么?你怎么知道?先知先觉,还是故弄玄虚?
  赵允初只好又说道:“我做了一个梦,如果你们谁不听我的命令,都会和任福一样,死于今日李元昊的乱箭之下!当务之急,是不能以卵击石,保存实力!”
  王珪根本听不进去这些话,很是生气:“郡王,子不语怪力乱神!你凭什么就因为一个梦,就在战场上乱指挥!”
  “王将军,郡王不是瞎指挥,是韩琦将军的命令!任将军是不听韩将军命令在先,才火速派郡王和我告知任福将军不要轻易冒进,郡王苦劝无果,任福才有今日之败!还请将军火速返回,以免遭遇李元昊大军。”
  “宜孙!我真是错看你了!想你爹爹,是多么英武勇猛之人!你难道不想替你死去的父亲报仇!怎么如此胆小如鼠?!”王珪怒目瞪向刘宜孙。
  “我...”刘宜孙哑口无言。
  赵允初知道王珪是指桑骂槐,他实际上是在说自己。
  “有一个任福!”赵允初心里想。
  “全体将士听命,兵发好水川,救出任将军!”
  赵允初一看,也不再说别的,把大路让出,王珪率领军队沿着赵允初来的方向杀了回去。
  “送死之举,匹夫之勇!”赵允初狠狠地说道。
  不出赵允初所料,两个时辰后,王珪正面杠上李元昊的十万铁骑。
  李元昊杀得兴起,已经灭了任福,还没想到又有主动送上门来的小羊羔!
  “将士们,杀!为任将军报仇!”
  王珪表现出来的武勇,与昔日三川口之战的郭遵相仿,挥舞铁鞭,斩杀数百人。
  直杀到铁鞭弯曲、手掌开裂,三换坐骑,仍然奋身跃马,最后补充不上战马,于步战之中仍手刃数十人。
  不过,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
  一支飞箭射中他的右眼,麾下士卒将其救出战阵,还军羊牧隆城。
  四千五百人,几乎全军覆没。
  赵允初听说王珪的英勇事迹,也没有去羊牧隆城看他。
  主要是不知道说什么,太尴尬。
  他尴尬,王珪更尴尬。
  赵允初派武英去探视。
  “王将军!”
  王珪看到武英后,张了好几次嘴又都咽了下去。
  武英看王珪的口型,好像一直在喊着谁的名字。
  他把耳朵贴近王珪的脸庞,听出了朱观的名字。
  “朱观将军,在王仲宝将军的接应下,已经撤退生还。”
  听到此话,王珪好像顿时少了牵挂。
  “将军好好养伤,等好后我再来看你!”
  王珪自知伤重,摇了摇头。
  当晚,王珪因伤势太重而死。
  在武英看来,王珪贸然硬刚李元昊,导致伤重而死,肯定后悔没有听赵允初的劝告。
  但王珪到死也不想承认自己错了。
  这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武英确实很庆幸,也很清醒,他之所以现在还能活着,就是因为听了赵允初的劝告。
  得知王珪的死讯,赵允初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好水川一战,任福父子、刘肃、王珪、赵津等将领都战死,宋军战死者六千余人。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若不是任将军贪功冒进,未必会输得这么惨。也多谢郡王的救命之恩!”武英拱手行礼谢道。
  “出兵之前,韩将军曾对任将军千叮咛万嘱咐,要任福千万不要违抗命令,否则就算有功,也要治其违抗命令之罪。韩将军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可惜任将军却没把韩将军的话放在心上。哎,自作孽,不可活啊!”
  听赵允初这样说,众人都低沉不语。
  是夜,赵允初辗转难眠。
  他虽然挽救了武英等几千兵马,但没有拯救任福和王珪还有六千士兵的生命,他很自责,他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而不应该和任福置气。
  他现在也有点怨恨范仲淹的书生气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