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大明在逃天子

第65章围困

大明在逃天子 青帝一处开 2808 May 26, 2023 7:41:01 AM

  不将这两千人弄走,他便无法彻底掌控此军。
  如今装病成功,也应该出面整肃大军了。
  借口嘛,就是以拔力泰强令出击,不少士官人心大动为由,将一大批将官或是处死,或是一贬到底。
  洪承畴几十年的军旅生涯,这点看人和手段还是有的。
  击退马进忠后,他特意将最能立功的地方交给了新降的明军,以此让他们立功,让他能名正言顺的将这些新投降的将官提拔到重要的岗位。
  新降的明军在清朝里面没有靠山,也没有任何牵连,自然而然会向他靠拢,是天然的盟友,唯一可惜的是当时拔力泰在侧,让他不敢做的太过分。
  而今借助拔力泰独走,他终于可以大展拳脚,将这只军队完全的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连夜清洗了一大批人后,洪承畴便开始启程。
  这仗还早着呢。
  清军如此发狂,相当大一部分原因是没粮了,不发狂就只有死路一条。
  拔力泰的增援,即是洪承畴想借刀杀人,也是在给清军传递一个信号,他洪承畴就在不远处,那里有粮食。
  所以依照他的看法,这仗刚到一半。
  最好的情况当然是清军与明军拼个精光,吴三桂战死,他再一举攻克曲靖,然后一边收拢溃兵,一边增长实力。
  只有吴三桂死了,他才能占据他的生态位。
  要知道此是满清的策略是以汉制汉,满人是不会指挥绿营的。
  出任绿营长官的只能是汉人,在吴三桂战死后,整个大清舍他其谁?
  拔力泰这支清军自北面而来,彻底将曲靖城下的明军吓了一大跳。
  核心大营中明军将那股清军磨的只剩下不到两千人,图纳海被高文贵和陈建生生的磨死在了阵中,气绝而亡。
  剩余的清军看到大势已去,只好龟缩到了石城。
  石城虽然不能容纳那么多人,但是可以背靠石墙得到休整。
  而明军在眼下这个关口自然不会去硬啃石城,这石城半点价值没有不说,火炮和重弩也被李定国调走,也没有办法攻城。
  所以明军只需派四千兵马,看住这群鞑子便可。
  但就是这四千人,明军也觉得肉痛。
  因为虽然耗死了这股近两万人的清军,但是代价也十分巨大,丢下了近两万五千条人命,手中只剩下一万多人,还要分兵四千,导致明军眼下只能拿出七千人去增援李定国。
  可以说战术上胜利了,战略上却失败了。
  而好巧不巧,现在又突然从北方出现一股鞑子,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彻底改变了战场双方的心态了。
  明军此时摸不清清军的虚实,便想着守,攻势便减弱了。
  清军看到援军到来,知道有了粮草补充,士气虽然攀升,但那股疯狂劲儿也消失了,攻势也减弱了。
  但是明军想守,但是拔力泰却不会让明军如愿,刚入战场,就直奔曲靖城下。
  到了此时,是说什么也要将那处塌陷的城墙占领,不让明军进城,更不能让明军将城墙填上。
  石城中泰什哈看到援军到了,也不再龟缩,率领仅剩的兵马倾巢而出,务必不让明军补好那个缺口。
  战场风云突变,让明军嗅到了不好的味道。
  这股清军的出现问题倒是不大,他们怕的是还有援军。
  想到这里,高文贵与王国玺互相看了一眼,决定留一手,鞑子既然退出了石城,那么他们便让一千辅兵占据此地,同时将消息递回给昆明。
  尽管他们知道,昆明现在根本挤不出什么兵来,但不管是从理性还是感性上,他们对于天子都生出了一丝期待。
  那四千守军自然是不顾一切的贴住了泰什哈,这股清军战到此时也没多少战斗力,明军也能稳住阵势,但是拔力泰那支骑兵就破让明军难受了。
  他们从昨天傍晚,鏖战到了此时,到现在差不多快要天亮,基本上已经快要脱力了,如何能抵挡得住拔力泰的新锐之师。
  到了这个时候,明军也只能拿命去填。
  两军在那处缺口开始鏖战,明军虽然人数占优,但是体力衰减,与这支清军战了个旗鼓相当。
  李定国这边,随着一阵火炮与重弩的攻击,清军的攻势暂时被打退了。这支清军现在有了退路,自然有了后怕。
  不惜一切代价的围攻李定国,又是夜战,自然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四五万人经过一夜的血战,差不多伤亡大半,仅剩一万多兵马,如此惨重的伤亡比,换做平时早就崩溃了。
  李定国现在手中只剩下五千兵马,整个战场上明军总共不到两万。
  清军多一点,两万多一点。
  双方兵力虽然实力差不多,但是态势却是清军占优。
  两军到了此时都已经支持不住,都已经打不动了,双方不约而同的开始了一边轮战,一边修整。
  整个战场的烈度大为降低。
  双方也抓进这个时间喘息片刻。
  曲靖城内还有一千守军,虽然不多,但是也能给城墙下的明军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援,明军也凭借人数的优势逐步站稳了脚跟。
  拔力泰深陷重围,心中将洪承畴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便。
  高文贵见状也挤出了两千人,赶到了外围去增援,主动求见李定国。
  “今晚,不如撤吧!”高文贵是李定国的心腹,不讲那些套话,直接开口。
  李定国神色犹豫,没有下决心。
  冯双礼报拳曲膝道:“晋王,曲靖一战我军虽然未尽全功,但是统揽昆明一战,我大明并没有输
  鞑子被杀的只剩这么点人了,就算我们把曲靖让给他们又如何?经过此战,满清至少两年内无力进犯,咱们便可以借着这段时间,重整旗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李定国听后却没有如何的生气,甚至有些意动。
  满清二十万大军,杀到现在只剩下两万多人,无论如何都是伤筋动骨般的存在。
  况且曲靖一战,明清双方几乎是一换一,也算不上什么大败,现在退回昆明休整,不失为一个办法。
  甚至只要他们退走,清军连曲靖都未必敢要。
  冯双礼见李定国意动,不由心喜。
  李定国看着天灰蒙蒙的就要亮了,未尽全功,不由的一声叹息。
  就在他要下令全线撤退的时候。
  一阵新的号角声传来,曲靖城外又来了一支清军。
  李定国脸色大变。
  现在一撤,只怕会全线崩溃。
  “城墙修好了没?”李定国咬牙问道。
  “还没,但是也是抵挡一二敌军。”
  李定国咬牙道:“回城!”
  命令即下,号角一响,明军开动。
  冯双礼、白文选等人正在与清军鏖战,听到号角,并疯狂的朝大门涌去,将清军全部扔给了友军。
  陈建所部的压力骤然大增加。
  “狗贼!”陈建虽然恨急了这二人,但是为了大局,也不得不咬牙支持,他现在若是放弃了,倒霉的就不仅仅是冯双礼和白文选,李定国也有生死之忧,大明也会由隐患。
  冯双礼与白文选虽然畏战,到底还是有些脑子的,没有见部队全部带走,而是带着三千人跑进城中。
  多少还给陈建留有四千兵马。
  而此时城墙下清军也被杀的只剩二千多,明军倒也能够抵挡片刻,给了冯双礼他们入城的时间。
  远处的洪承畴看到这个场景无奈的叹了口气。
  世事不能如愿。
  趁着明军城门大开,下令大军出动,攻下曲靖。
  冯双礼等人多年功夫练就,撤退十分娴熟。
  让洪承畴大军扑了个空。
  李定国、高文贵齐齐变色,不得不再度改变策略,躲进石城。
  整个明军被切成了两半。
  李定国所部一万多人,困守石城,也无粮草。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