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尊王朝 惊世女皇:摄政王,约吗?

第006章:起来,再打!

惊世女皇:摄政王,约吗? 香林 2553 Apr 30, 2023 10:06:51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都重生了咋还学医呢》章节阅读:

  邵诗秀缓缓走向八班走廊。

  看到走廊上只有零星的几个学生,她有些诧异。

  按照以往的经验,开学第一天的晚自习课间,走廊应该是打闹最疯的一天,只有在上课铃声响起时,这样的行为才会得以收敛。

  怎么今天其他班的学生都如她所料,唯独八班成了例外。

  很快,当她带着疑惑走到教室后门,然后脚步顿了顿,微微探出半个身子后,却是瞧见班里有一大批学生围在四组。

  “咳咳~~~”

  一组最后一排察觉到背后有一阵凉意袭来,瞬间往后面偷偷瞄了一眼,然后假装若无其事的咳了两声,瞬间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注意。

  当他们瞥向后门时,瞧见邵妈那张冷脸,瞬间收回目光,回到自己座位上乖乖坐好。

  气场这个东西就很玄妙,邵妈就站在那不说话,教室里有人开始后撤,回到自己座位上时,大家伙就陆陆续续察觉到了一股危险的气息正在靠近。

  很快,杨鑫周围的学生越来越少。

  叮铃铃铃~~

  上课铃声响起,杨鑫收声。

  邵妈站上了讲台。

  今天的晚自习没有课,她来也只是因为班主任必须得守着。

  邵诗秀扫视了众人一眼,缓缓开口,“刚才你们围在那做什么?”

  如果是调皮捣蛋,这会肯定没人敢吱声,但他们是在学习,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班长吴惟尧开口,“老师,是杨鑫在给我们讲滕王阁序。”

  哦?

  此前的逍遥游,邵诗秀还记忆犹新。

  没想到杨鑫还对滕王阁序有见解?

  有人提议,“老师,杨鑫讲的滕王阁序特别好,要不让他再给我们全班讲一次吧。”

  由于杨鑫讲解的逍遥游实在是太好了,大家在背诵逍遥游时,格外的顺利,以至于上学期期末考试跟逍遥游相关的考题,几乎所有人都答对了。

  为什么是几乎呢,因为一个班总有那么几个人不操心,不爱学习的。

  “对啊,老师,让杨鑫上去再讲一次!”

  有人提议,也有人附和。

  想学的固然有,但更多人肯定是想混时间。

  开学第一天,他们哪来的热情看书学习啊,不过听故事嘛,那就不一样了。

  祝子皋不乐意了,哥们的学习外挂又不是公交车,凭啥你们说上车就上车?

  他现在就指着杨鑫上分了,其他人来组队蹭经验,这个行为要是放游戏里,祝子皋已经开启键仙模式了。

  但在课堂上,他还不敢大小声。

  也得亏邵诗秀不计较,若是换个自尊心极强的老师,班里的学生嚷嚷着一个学生讲课比老师还好,怕是要当场发脾气了。

  她看向杨鑫,“要不要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见学生们热情高涨,邵诗秀也很好奇杨鑫对滕王阁序又有什么独特的理解。

  这篇千古第一骈文,她也读了十几年,内容自然是再熟悉不过。

  相比起其他的文言文,滕王阁序是最好背的,它够流畅,也够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但对于一些记性比较差的学生而言,依旧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祝子皋努了努眼神,示意他赶紧上。

  尽管被人蹭了经验有些不爽,但好兄弟有个装逼的机会,那还是不容错过的。

  毕竟,杨鑫装了等于他装了。

  “好。”杨鑫大方应声,完全没有扭扭捏捏的样子。

  在开学第一天的晚自习上,他也想说些话,缓解一下同学们的节后综合征,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上来吧。”邵诗秀罕见地露出微笑。

  祝子皋立刻起身让位,恭迎逼王上台。

  杨鑫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手上没有半分准备,甚至连课本都没拿。

  台下众人看着他,煞是期待,也有零星几道目光流露出不屑。

  杨鑫一手抻着讲台,一手拿着粉笔,老师的状态拿捏的十分到位。

  “其实大家并不是想要听我讲滕王阁序,而是希望我上台霍霍两句,让大家能够轻松地度过开学第一个晚自习,对吧。”

  杨鑫这话一出,台下不免忍俊不禁。

  看破不说破嘛。

  “没关系,我也不想学,那不想学又想拿高分,怎么办?”

  “那就只能想办法找到学习的窍门,这样就能够花最少的时间,学到更多的东西,空出来的时间就能够随便玩了。”

  哦?

  听到窍门两个字。

  大家眼睛里都开始放光,本来还不打算认真听的人,此刻都竖起了耳朵。

  “就拿文言文来说,怎么做才能记得更快?”

  “很简单,把它当故事来读,我们学的每一篇文言文和古诗词,它都是一个小故事。”

  “滕王阁序是王勃路过滕王阁,听到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在这里大宴宾客,然后就进去写下的一篇序,这就跟我们去了一个景点写观后感一样,你可以带入王勃的视角,看看他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顺着这个思维去记住他写的文章内容。”

  “大家甚至可以把它当成一篇作文来学习,当你要写困难的时候,你可以写‘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当你要写秋天的景色时,你可以写‘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当你要写黄昏时,你可以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篇文言文已经很难记了,那为什么我们不能物尽其用呢?背它,就得想方设法地把它榨干。”

  “各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滕王阁序会成为千古第一骈文?”

  杨鑫的话让大家的思路全都打开了。

  确实哦,一篇文言文难背的要死,哪怕滕王阁序比其他文言文都更要显得流畅,背起来更简单,但也还是需要花些功夫,特别是记忆力不怎么好的同学,那就更难受了。

  如果一篇文言文,既可以当故事来读,又可以当作文来学,还能抄一抄句子用到自己的作文里,那可就不一样了。

  “还能是什么,写得好呗。”

  “辞藻华丽。”

  “因为王勃是个天才。”

  “他死的太早了。”

  “……”

  课堂氛围在这种一问一答之间,变得活跃起来。

  杨鑫道,“对,因为王勃写的好,滕王阁序自带一种少年才气,它不像阿房宫赋有着深远的思想性和社会意义,更多的是一个少年在抒发自己的一腔快意,以及对自己命运坎坷的抱怨。”

  “他是个天才,九岁撰写了《指瑕》十卷,十岁饱览六经,十四岁习得《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对‘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有所知晓。未冠而仕,受唐高宗赏识,被奉为初唐四杰之首。”

  “但他也仕途不顺,祸起《斗鸡赋》,二次被贬,魂归南海,英年早逝。王勃成就了滕王阁序,而滕王阁序也成就王勃,以至于一千年过去了,我们还能通过这篇文言文记住他。”

  “不过在我看来,滕王阁序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第一骈文,还有一个因素。”

  “因为这个世界着急要听年少有为的故事。”

  ……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