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幻小说 葬龙棺

今明两天都会在晚上11点过后更新

葬龙棺 灯下画鬼 15523 Apr 30, 2023 9:43:26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超值金版-世界历史1000问》章节阅读:

    第二篇 中古史 1   
    《查士丁尼法典》是怎样制定的?
    
    476年,西罗马帝国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本已摇摇欲坠的帝国大厦,在强悍野蛮的日耳曼人的冲击之下终于灭亡了。
    西罗马覆灭后,东罗马帝国依然健在,而且相当繁庶,这主要得力于东罗马有利的地理环境。
    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旧称拜占庭)位于欧亚两洲交界处,扼黑海咽喉,海上贸易发达,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特别是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国势日盛。
    在这种情况下,查士丁尼才有机会制定一部伟大的传世法典。
    
    526年2月13日,查士丁尼大帝颁布一项敕令,任命特里布尼厄斯组织一个由10名法学家组成的委员会,主席由“圣宫廷”的前司法长官约翰担任。
    委员会有权力用现存的所有资料,并可加以增删、修订,随后把这些敕令分别标上发布皇帝的名号,以及施行的对象与日期,再按内容分类,按时间先后排列。
    这部《敕法汇集》在529年颁布施行,也就是著名的《查士丁尼法典》。
    534年《查士丁尼法典》修改后再度颁布。
    
    《查士丁尼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奴隶制成文法,它系统地搜集和整理了自罗马共和时期至查士丁尼为止所有的法律和法学著作,卷帙浩繁,内容丰富。
    标志着罗马法本身已发展到极其发达、完备阶段,对以后欧洲各国的法学和法律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另外,法典的内容和立法技术远比其他奴隶制法更为详尽。
    它所确定的概念和原则具有措辞严格、确切和结论明晰的特点,尤其是它所提出的自由民在“私法”范围内的形式上平等、契约以当事人同意为生效的主要条件和财产无限制私有等重要原则,为后世法律奠定了基础。
    
    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原因是什么?
    
    376—568年,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日耳曼人为主的诸“蛮族”部落大举强行移居帝国境内,并各自建立国家。
    民族大迁徙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的原始公社制解体,部落显贵、军事首领及亲兵渴望向外掠夺新的土地和财富;人口自然增长对生产发展力形成压力,为了发展畜牧经济,日耳曼人不得不向外地迁徙。
    罗马奴隶制的危机和帝国的衰落,无力抵御外族入侵,因而使“蛮族”的武装迁徙深入帝国腹地。
    直接推动民族大迁徙的导火线是375年匈奴人对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东哥特人的侵袭。
    
    历时约两个世纪的日耳曼民族大迁徙,在当地奴隶、隶农起义的支持下,摧毁了罗马奴隶制帝国,建立了日耳曼诸王国。
    这些日耳曼王国虽各具特点,但在本身原始公社制解体和国家产生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罗马帝国生产力的影响,使日耳曼人阶级和剥削的萌芽与帝国晚期所发生的奴隶制解体及封建制因素的萌芽结合起来,结果都先后确立起新的封建制度,其中以力量最强、存在最久的法兰克王国最为典型。
    民族大迁徙的结果导致了罗马古典奴隶制的灭亡和西欧封建社会的开始。
    
    西欧政教二元化结构是如何形成的?
    
    六七世纪的西欧,政治上是日耳曼诸王国并立,经济上是自然经济,城镇败落,起重要作用的是日耳曼贵族和罗马贵族的大庄园,以及日耳曼人的农村公社。
    日耳曼国王对西欧根本不加治理,也不会治理。
    他们把王国看做私有庄园,凭一时好恶,随意把土地和权力赏赐给贵族、教士。
    逐渐,日耳曼移民与当地居民融合,罗马贵族与日耳曼贵族联姻,日耳曼的骑士取代了罗马的礼俗。
    文化上日耳曼人目不识丁,当时唯一有文化的人是教士,唯一的精神生活只是在修道院。
    日耳曼国王控制着西欧国家的政权,但精神文化生活的领导权却属于基督教会。
    
    这是西欧新文明的形成时期,其特点是:基督教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国家政权,独立发展,如此造成西欧独特的、政教分立的二元化结构。
    与东方传统的一元化结构不同,二元化倾向于变革,倾向于创新,它有助于推动西欧文明的发展。
    这样,日耳曼蛮族的传统,与教会、修道院所代表的罗马—基督教文化,处于一种又斗争又结合的长期过程中。
    正是由于日耳曼因素和罗马因素的相互作用,推动了西欧中世纪文明的发展,从而为西欧近代文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何谓“加洛林文化”?
    
    加洛林是古代西欧法兰克王国的一个王朝的名字。
    加洛林是取自查理大帝的“查理”拉丁文译音,所以后来的历史学家把查理大帝统治时代的文化称为“加洛林文化”。
    
    法兰克王国是在古罗马的废墟上建立的。
    起初,日耳曼人并没有重视古代希腊、罗马的优秀文化传统。
    相反,在这些过惯了游牧生活的日耳曼人眼里,有强壮的体魄比有文化知识更重要。
    
    那时的帝国中,别说是老百姓,就是查理大帝的王公大臣们,目不识丁的也大有人在。
    
    为了培养为国家服务的人才,查理当上国王以后,曾经多次下令让教会和寺院兴办学校(那时,由于宗教盛行,所以掌握文化知识的多是一些神职人员),他自己也参加学习。
    在远征意大利的时候,查理大帝广收天下人才,一些学者和有学问的教士被他带回国,他强令贵族子弟必须发奋学习。
    在选举教区的主教时,他极力主张推举那些有学识有作为的青年人晋升主教,并拒绝了皇后和达官显贵提升碌碌无为者的请求。
    
    在查理大帝统治的46年间,法兰克的文化教育比过去几个世纪有长足的发展。
    这正是加洛林文化兴起的原因。
    
    什么战争引发中世纪最大的冲突?
    
    7—8世纪时,阿拉伯帝国形成后,哈里发为了扩大其统治范围,以“传播伊斯兰教”和“展开反对异教徒的圣战”为借口,强行吞并西亚、北非和西南欧大片领土的行动。
    这场战争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634—656),从征服拜占庭和伊朗开始。
    这两个国家在602—609年长期进行战争,彼此都已削弱,又兼国内矛盾重重,遂导致异族入侵。
    633年秋,三支阿拉伯部队各有士兵7500人,从阿拉伯半岛出发,途经叙利亚沙漠,侵入巴勒斯坦和叙利亚。
    636年,阿拉伯军队由瓦立德率领又向伊拉克、叙利亚进发,首先攻克加萨尼王朝都会巴士拉,并在耶尔穆克河畔击败拜占庭军队。
    耶路撒冷经两年围困后,于638年向阿拉伯人投降。
    640年,阿拉伯军队夺取重要港口凯萨里亚后,最终征服叙利亚和巴勒斯坦。
    阿拉伯对伊朗(萨珊王朝)边境的侵犯起初是袭扰性的。
    633年,阿拉伯军队占领伊拉克南部希拉城,挫败所谓“连环战”(伊朗士兵的前列连成一线),渡过幼发拉底河。
    634年3月,一小队阿拉伯骑兵(500~800骑兵)横穿沙漠到达大马士革。
    增援部队到达后,阿拉伯军包围该城。
    由于缺乏围攻筑垒城市的经验,他们在城外停留了6个月之久。
    635年9月,守城部队投降。
    阿拉伯军于633年夺占希拉城,但在伊朗屡次失利。
    伊朗军队用战象作为突击力量,阿拉伯军望而却步。
    阿拉伯军队获得增援后,于637年6月1日在卡迭西亚会战中获得大胜,而后轻而易举攻取伊朗国都克特西亚。
    阿拉伯军连连战胜伊朗军队,夺占摩苏尔和讷哈万德城,从此伊朗并入阿拉伯哈里发国版图。
    640—641年,阿拉伯军长趋直入,占领埃及。
    641年占领上美索不达米亚,642年9月,根据同亚历山大城当局订约不战而进据该城。
    而后于642年攻占昔兰尼加,从此,拜占庭失去了埃及。
    643年攻占利比亚,647年夺取拜占庭的非洲领地,其中包括马格里布国家(现今的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
    644—645年,阿拉伯军逼近印度边境,于650年攻下伊斯塔赫尔城。
    651年,到达阿姆河。
    7世纪50年代,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部臣服于哈里发国。
    在征战过程中,阿拉伯将拜占庭在亚洲和非洲的全部领地夺占了三分之二。
    阿拉伯领土向西侵占了北非部分省份,向东已逼近印度边境,向北突进至亚美尼亚以北,控制了拜占庭帝国在近东的大部分领土,形成了一个横跨欧、亚、非的新帝国。
    由于国内形势紧张,哈里发暂时停止进一步扩张。
    661年,倭马亚王朝以叙利亚为基地建立起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王朝。
    在平定内乱后,阿拉伯人又重新组织对拜占庭发起新的进攻。
    
    第二阶段(从7世纪末至8世纪30年代),阿拉伯人加强了自己的军队以后,继续征讨外高加索、中亚细亚、伊朗东部和小亚细亚,甚至到达欧洲边界。
    696—698年,阿拉伯军据有整个马格里布,于709年前后进抵大西洋东岸。
    711年春,一支由300名阿拉伯人和7000名信奉伊斯兰教的柏柏尔人组成的部队,被派到比利牛斯半岛,以便深入侦察西哥特王国领土。
    西哥特人在军事上软弱无力,国中内讧不止以及社会矛盾及宗教矛盾加剧,这支部队占领了比利牛斯半岛上的大片土地。
    712年,阿拉伯主力在此登陆,阿拉伯在半岛上大部分地区直至托莱多以北的山区建立了统治。
    据史书记载阿拉伯曾袭击过高卢南部地区。
    732年10月4日,在普瓦蒂埃附近,阿拉伯军队同查理·马特统率的法兰克军队举行会战,结果败于法兰克人(参见普瓦蒂埃战役)。
    由于当地居民顽强不屈的抵抗,阿拉伯在西班牙驻军内部各部族之间的矛盾,8世纪中期爆发的农民起义,迫使阿拉伯军队退出高卢,暂时停止向欧洲进军。
    
    阿拉伯人多次侵入拜占庭的小亚细亚领地。
    他们曾经到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马尔马拉海,两次包围君士坦丁堡(673—677和717),但未能占领这个地方。
    阿拉伯人于741年在阿克里昂大战中被拜占庭军队数次击败,已经不再企图征服小亚细亚,但是仍然不断袭击,夺取战利品和俘虏。
    8世纪初,阿拉伯人完全占领外高加索,以高加索山脉至杰尔宾特城为哈里发国的北部边界。
    
    705—715年,阿拉伯人侵入阿姆河以北地区——花剌子模和费尔干纳,以及阿富汗部分领土,其中包括喀布尔。
    阿拉伯人力图占领中亚细亚各地,便同怀有同样企图的突厥族游牧部和中国人进行斗争。
    经过连续作战,阿拉伯军队战胜中**队及其同盟者,巩固了哈里发在中亚细亚的统治。
    712年,阿拉伯人侵入印度(印度河下游地区)。
    他们的军队不超过6000人,然而他们的围城和攻城技术装备——掷石器和凿城器很先进,这些器械可拆卸,用骆驼运送。
    阿拉伯人连续击败印度人以后,将穆尔坦以北的印度河谷地并入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的对外征服,加速了阿拉伯社会封建化的进程,建立了以哈里发的国家为首的、神权**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
    由于阿拉伯的征战,阿拉伯的宗教——伊斯兰教,在各个被征服国家得到了传播。
    其对欧洲的侵略,造成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直接对立。
    两者间的对抗延续了1000多年,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矛盾冲突。
    
    西欧之父是谁?
    
    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查理加冕,尊称为“罗马人的皇帝”。
    这时查理帝国东到易北河和多瑙河,西临大西洋,北起北海,南至比利牛斯山和意大利。
    查理曼成为西欧的主宰,他统一了西欧,被认为是“西欧之父”,西欧从此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基督教文化区,对此后西欧进行十字军东征,甚至欧盟的建立,都有深远的影响。
    
    查理曼是日耳曼国王,尽管他身边都是些日耳曼骑士贵族,但他任用教士及古典派学者。
    查理曼在宫廷集中了来自欧洲各地的学者:阿尔琴(主持宫廷学校),爱因哈特(《查理大帝传》的作者),保罗(著《伦巴德人史》)。
    他要求教会和修道院开办学校,设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七科,以保存和传播古典—基督教文化的基本知识。
    这样,在8世纪,构成中世纪西欧文明的三大要素:古典的、基督教的、日耳曼的文化成分在一定程度上第一次综合起来。
    虽然查理帝国基本上是日耳曼的,但它却能大量吸收古典、基督教文化。
    不过,与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相比,查理曼统治下的西欧人,则还是半开化的农民。
    
    罗马帝国与天主教是怎样的关系?
    
    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962—973年在位)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
    从1157年起,帝国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和瑞士。
    帝国统治者以罗马帝国和查理大帝的继承者自命,对外大肆扩张,对内则以农奴制和依附农奴制的形式剥削农民。
    
    11—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同罗马教皇为争夺主教叙任权发生激烈斗争,这不仅是争夺教会控制权的斗争,也是中央王权同地方封建分离主义势力的斗争。
    尽管如此,在整个中世纪,帝国和教会在维护封建制度方面,是始终紧密合作的。
    帝国统治者为称霸世界,多次入侵意大利,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了帝国的实力。
    霍亨施陶芬王朝统治时期,中央权力衰落,国内各地缺乏经济联系,帝国成为承认皇帝最高权力的各封建公国和自由市的不巩固的联盟。
    1254—1273年是德意志历史上的空位时期。
    这个时期,各诸侯、骑士和城市间的纷争和内讧连绵不断。
    13世纪末,帝国出现许多独立的封建领主,皇帝对其直辖领地外的封建诸侯没有管辖权。
    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确认皇帝须由七大选帝侯推选。
    从15世纪初起至帝国最终瓦解,皇位均由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占据。
    13世纪下半叶后,由于勃艮第和意大利脱离帝国,其领土主要限于德语地区。
    1474年起,帝国被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已成为徒具虚名的政治组合。
    
    何谓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The Crusades)是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6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
    由于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主要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冷。
    东征期间,教会授予每个战士十字架,组成的军队称为十字军。
    
    总体上说,十字军远征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参加者的社会成分繁杂不一,武器装备上极不统一。
    身裹甲胄的骑士使用的是中等长度的剑和用于刺杀的重标枪。
    一些骑马或徒步的骑士除剑外,还装备有锤矛或斧子。
    大部分农民和市民装备的是刀、斧和长矛。
    十字军采用的是骑士军战术,战斗由骑士骑兵发起,一接战即单个对单个地决斗,协同动作有限。
    与十字军作战的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的主要兵种是轻骑兵。
    交战时,他们先用箭击溃十字军的部队,然后将其包围,实施勇猛果敢的攻击,把它们分隔成数个孤立的部分加以歼灭。
    
    十字军远征持续了将近200年,罗马教廷建立世界教会的企图不仅完全落空,而且由于其侵略暴行和本来的罪恶面目,使教会的威信大为下降,后世史家评论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比失败还更坏些。”
    
    十字军东征有何深远意义?
    
    由于十字军东征是典型的宗教战争,它的命运也和其他的宗教战争一样,因为宗教理想和现实的出入,逐渐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最终沦为残酷的玩笑。
    不过,为当时人民带来无限灾难与痛苦的十字军,却正面地改变了西方的历史命运,使欧洲人认识到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使得欧洲大陆走上了一条世界主义的道路,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
    
    在政治上,十字军加速了西方封建制度的崩溃。
    十字军的堕落和失败,使欧洲人开始对罗马教廷失去信心。
    许多诸侯和骑士在战争中客死他乡,也削弱了这些封建势力。
    
    在文化上,十字军东征让当时落后的西欧人民,接触和吸收较发达的东罗马帝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
    欧洲人入侵东方后,发现了在欧洲已经消失了却仍在当地存在的古希腊文化的残存,欧洲人将它们带回后,最终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出现。
    
    在经济上,十字军把东罗马帝国的货币制度和阿拉伯人的商业概念(如支票、信用状、股份公司组织)带回西欧,加速了贸易活动,为欧洲日后发展资本主义铺平道路,促进了自14世纪开始的大发现时代。
    
    你知道圣殿骑士团的由来吗?
    
    圣殿骑士团成立的时间并不确定,但一般认为不迟于1120年。
    1096年圣城耶路撒冷被十字军攻占后,很多欧洲人前往耶路撒冷朝圣,这时十字军的主力已经回欧洲去了,朝圣者在路上常会遭到强盗的袭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贵族胡格·蒂·派耶斯和其他8名骑士建立了圣殿骑士团,以保护欧洲来的朝圣者。
    当圣殿骑士团成员加入组织时,不仅要发誓遵从修会的三大规定:守贞、守贫、服从,而且还要发誓保护朝圣者,这是他们作为圣地的军事修会与一般的修会相区别的地方。
    
    圣殿骑士团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当时的耶路撒冷国王博度安二世将圣殿山上的阿尔阿克萨清真寺的一角给这些骑士驻扎,这个清真寺正是建在传说中的所罗门圣殿的遗址上。
    小说《达芬奇密码》里说圣殿骑士团知道所罗门圣殿下面藏着的秘密,所以故意要求这块地方来驻扎,以便将深藏在地下的秘密文件找出来。
    通过这些秘密,他们掌握了基督教的命脉,因此获得了力量,最后也因此惨遭屠杀。
    当然这只是小说,不能当真。
    不过圣殿骑士团的力量和财富却是真实的,他们被认为是十字军时代东方真正的主人,耶路撒冷王国要对抗阿拉伯人主要就靠他们的力量。
    
    圣殿骑士团创立后很快就引起了贵族和教会上层的重视,当时著名的修士圣伯尔纳(St.Bernard of Clairvaux)写文章支持圣殿骑士团的行动。
    在圣伯尔纳的影响下,骑士团迅速发展壮大。
    1139年,教皇英诺森二世(InnocentII)发布圣谕,再次确认了圣殿骑士团的地位。
    
    在政治上,骑士团只对教皇负责,其他任何僧俗政权都无权指挥它。
    在经济上骑士团不仅享有免税的特权,而且还有权在自己的领地上收取什一税。
    教廷赋予的特权使得圣殿骑士团在短短几十年内发展成一个强大而且富有的组织,同时也将骑士团牢牢地掌握在圣座之下。
    此后,圣殿骑士团成为罗马教廷拥有的最可靠的力量。
    
    西欧封建城市是怎样兴起的?
    
    西欧封建城市是在十字军东征的背景下兴起的。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
    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
    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中世纪后期,欧亚世界有了一个不寻常的重大发展。
    一方面,伊斯兰教帝国和儒家帝国闭关自守,愈来愈僵化;另一方面,欧亚大陆西端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彻底的变革。
    西欧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在发生深远的变化。
    向海外的大规模扩张就是西欧所具有的新动力的一个表现。
    这一扩张给整个世界后来的历史以极其重要的影响。
    它使西欧人控制了外洋航线,能够抵达、征服南北美洲和澳大利西亚的人迹稀少的广阔地区,并移居那里;从而,改变了世界各种族传统的地区分布。
    最后,通过扩张,西欧财富迅速增加、力量大大加强的19世纪,已能渗入并控制位于中东、印度和中国的古老的欧亚文明中心。
    
    何谓“列康吉斯达”运动?
    
    8世纪,在阿拉伯大规模军事征服逼迫下,一小部分西班牙基督徒退缩到半岛北部边陲的荒凉山区,逐渐形成了阿斯特亚、那瓦尔等独立的小封建政权。
    10世纪时,又演变成卡斯提尔、莱昂等封建国家。
    11世纪,卡斯提尔兼并莱昂,成为卡斯提尔王国。
    同时,在半岛西部地区兴起了葡萄牙王国。
    由查理帝国“西班牙边区”发展而来的阿拉冈王国在12世纪也出现在半岛东北地区。
    这几个基督教国家利用倭马亚王朝分崩离析的有利时机,向穆斯林展开反攻,史称“收复失地运动”(西班牙语为“列康吉斯达”,意即“再征服”)。
    广义上说,“再征服运动”始于8世纪,结束于1492年,前后共计700余年。
    “再征服运动”就现象而言,是两种不同宗教、不同种族间的战争。
    但其本质仍是西欧封建主夺取土地、扩张势力的封建战争。
    它的**期与欧洲东部十字军东侵的**期,在时间上大体相同,绵延数百年之久。
    卡斯提尔和阿拉冈是推进“再征服运动”的两个主要国家。
    
    1085年,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六世攻占原西哥特王国故都托莱多;1212年,在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的组织下,由法国、葡萄牙、阿拉冈、卡斯提尔等西欧各国骑士组成的十字军,在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八世统率下,同阿尔摩哈德王朝哈里发的数十万大军在托罗萨会战,取得辉煌战果,使“再征服运动”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236年,卡斯提尔攻占科尔多瓦,1248年再陷塞维利亚;阿拉冈也在此前后占领了巴伦西亚和巴利阿利群岛。
    13世纪末,穆斯林只剩下半岛南端的格拉那达王国。
    
    加纳为何被称为黄金国度?
    
    加纳帝国,或称加纳王国,古代非州一个黑人王国,中心约在尼日尔河中上游地区。
    加纳帝国的强盛时期约在9世纪至11世纪,统治着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西非地区。
    因为一度垄断了西非的黄金交易(后来被马里帝国取代),日常生活又几乎都与黄金有关,加纳帝国又被称为黄金国度。
    
    帝国以商业为基础,将其权力范围向外扩展,向北控制食盐进口,向南控制黄金买卖。
    帝国岁入的大部分都来自对这些和其他一些商品买卖的征税。
    
    300年前后,古加纳王国在塞内加尔河至尼日河上游之间建立。
    7世纪后,伊斯兰教的势力扩张至北非,而加纳一直独立于伊斯兰世界之外,并进入了版图最为辽阔的时期。
    11世纪,摩洛哥地区伊斯兰化的穆拉比特王朝兴起,于1062年侵略加纳,被击退;不过到了1076年,穆拉比特王国终于攻陷加纳的首都昆比(昆比是否为加纳帝国首都尚有争议),逼迫当地人民改信伊斯兰教。
    此后加纳帝国开始衰微,最后被马里帝国吞并。
    
    何谓诺曼征服?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在“亥斯廷斯战役”中战胜哈罗徳,加冕为英格兰国王,史称“诺曼征服”。
    诺曼征服给英格兰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学者梅特兰甚至称:“诺曼征服是英格兰历史上的一次‘巨变’”。
    
    就诺曼征服对英格兰封建制度带来的变化而言,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诺曼征服为英格兰带来了欧陆各国所不能比拟的王权,借助它英格兰建立了最完善的封建制度;但另一方面,在诺曼征服带来强大王权的同时,这种独特的王权又在社会体系内部瓦解着英格兰的封建割据,使整个英格兰社会出现一种微妙的平衡。
    正如梅特兰所言:“如果我们现在开始讨论封建制度,我们会明显地发现,英格兰的封建制度不同于法兰西,13世纪的封建制度不同于12世纪。
    基于封建制度这一空泛的概念,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在所有的欧洲国家中,英格兰是封建化最完善的地方,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英格兰又可能是最低限度推行封建化的国家。
    威廉征服在为英格兰引入封建制度的同时,又在破坏着这一体系。”
    
    何谓“卡诺莎之行”?
    
    1076年末,时年26岁的亨利四世获悉教皇应德意志反对派诸侯的邀请,离开罗马北上准备前往德国。
    教皇名为调停,实际上旨在进一步挑起皇帝与反对派诸侯的矛盾,还准备另选他人来取代他的位置。
    于是,皇帝立即决定,带着他的妻子贝尔塔和两岁的儿子康拉德离开施派尔,前往位于意大利北部的伦巴第,期望在途中与教皇相遇。
    当然,亨利四世急于见到教皇,除了希望阻止上述双方之间的会面外,最大的愿望是期盼教皇收回开除他教籍的敕令。
    
    已在途中的教皇,临时下榻卡诺莎城堡。
    这样,亨利四世一行也尾随来到城堡前。
    据记载,亨利四世身披麻毯,在雪地里光着双脚,完全是一副基督教忏悔者的装扮。
    而教皇则摆足了架子,从1月25日到28日,足足让皇帝在冰天雪地中等了三天三夜。
    
    在姗姗来迟的接见中,皇帝向教皇“悔罪”,而教皇则给了皇帝一个表示赦罪的吻,皇帝也被恢复了基督教的教籍。
    据说,亨利匍匐在教皇面前,展开双臂,使全身呈十字架,接受了教皇的宽恕。
    
    于是,“卡诺莎之行”(“Gang nach Canossa ”、“Walk to Canossa”)这一词汇在西方语言中,就表示“屈辱地请求原谅、请求宽恕”的意思。
    
    何谓沃尔姆斯宗教协定?
    
    1122年9月23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五世同罗马教皇卡利克斯图斯二世为解决主教叙任权之争,各自派出使节在沃尔姆斯缔结宗教协议,协议规定:德意志的主教和修道院长不再由皇帝任命,而由教士组成的选举会议推选;在德意志选举主教时,须在皇帝或其代表莅临的情况下进行;选举中如有意见分歧,皇帝有权裁决;德国主教授任时,首先由皇帝授予以权标为象征的世俗职权;然后由罗马教皇授予以权戒和牧杖为标记的宗教权力;在意大利和勃艮第等地,授予主教世俗权的仪式应在授予宗教权之后6个月举行,主教叙任权统归教皇掌握,皇帝不能干预。
    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间关于主教叙任权之争,至此暂告中止。
    
    你知道《自由大宪章》的内容吗?
    
    1215年6月15日,英国贵族胁迫约翰王在兰尼米德草原签署《自由大宪章》文件。
    文件共63条,用拉丁文写成。
    其主要内容有:保障教会选举教职人员的自由;保护贵族和骑士的领地继承权,国王不得违例征收领地继承税;未经由贵族、教士和骑士组成的“王国大会议”的同意,国王不得向直属附庸征派补助金和盾牌钱;取消国王干涉封建主法庭从事司法审判的权利;未经同级贵族的判决,国王不得任意逮捕或监禁任何自由人或没收他们的财产。
    此外,少数条款涉及城市,如确认城市已享有的权利、保护商业自由、统一度量衡等。
    《自由大宪章》是对王权的限定,国王若违背了《自由大宪章》,由25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裁定对国王使用武力。
    《自由大宪章》后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建立法治的重要依据之一。
    
    蒙古人的西征结果如何?
    
    1219—1225年,成吉思汗拉开了蒙古西征的第一幕。
    他发动第一次蒙古西征,以战争手段严惩杀害蒙古使者和商队的中亚大帝国花剌子模国,此次西征远抵里海与黑海以北、伊拉克、伊朗、印度等地,为日后第二次及第三次的西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35—1242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再次率领西征,远至钦察、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等国家和地区,并且建立了第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钦察汗国。
    1252—1260年,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进行第三次西征,远至叙利亚、埃及、伊拉克等国家或地区,并在波斯地区建立了又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伊利汗国。
    此三次西征,令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被人称为“世界征服者”。
    
    成吉思汗与花剌子模帝国的决裂促成第一次西征。
    花剌子模帝国是一个新近成立的政治集团。
    虽然宗主沙或算端摩诃末的统治权很脆弱,但由于它承受了阿拉伯和波斯的辉煌文化,国家面积广大,故令人对她产生错觉。
    成吉思汗也将花剌子模的势力估计过高,故寻求和她建立最友好的外交和商业关系。
    正因为这个目的,成吉思汗于1218年派一个庞大的商队和个人的代表前往花剌子模建立邦交。
    可是,当这些使者和商人抵达花剌子模的管辖区讹打剌时,讹打剌守将指责他们是成吉思汗的间谍,把他们杀了。
    成吉思汗知道后十分愤怒并要求赔偿,但他的要求遭到拒绝,于是成吉思汗准备攻打花剌子模,展开了第一次西征的序幕。
    
    第一次西征成功后,蒙古帝国又在1235年展开第二次西征。
    这次西征仍由花剌子模的余孽挑起。
    花剌子模国王谟罕默德之子扎剌勒丁,在蒙古灭花剌子模时从印度逃到高加索,成吉思汗认为他没有政治能耐,因而网开一面,没有赶尽杀绝。
    岂料扎剌勒丁乘蒙古军离去后,又潜回今日伊朗,而伊朗与伊拉克境内的突厥族人竟奉他为领袖,让他重建了花剌子模帝国。
    在蒙古发动减金战争前一年,扎剌勒丁与邻近的回教国家作战,国力耗虚不少,蒙古军乘时把扎剌勒丁的军队打败。
    扎剌勒丁遂逃到曲儿忒地方,被当地乡民刺死,花剌子模国真正灭亡。
    蒙古军打败花剌子模国后,乘势推进,占领了阿特耳佩占、大阿美尼亚、曲儿忒及谷儿只国。
    后进兵中亚细亚,欲使这一地区的国家成为蒙古的外藩,为了这个目的而展开了第三次西征。
    
    蒙古于1253年进行第三次西征。
    当时,位于里海之南的木剌夷国既不肯对蒙古称臣,也不肯朝贡。
    这些行为对于当时已经扬威中海的蒙古帝国是极不尊敬的,为了惩罚这个国家,宪宗蒙哥便派其皇弟旭烈兀担任西征统帅,连同将领布而嘎、不花铁木耳、贝住等出征木剌夷国,展开史无前例的第三次西征。
    
    蒙古军三次西征,征服了半个世界。
    建立了钦察汗国、伊利汗国、察合台汗国及窝阔台汗国,这四大汗国为横跨欧亚的蒙古大帝国奠定了基础。
    
    亨利三世何时取消《牛津条例》?
    
    1258年,英国大贵族在牛津开会,通过了进一步限制王权的决议,即《牛津条例》。
    当时在位的英王亨利三世被迫接受了条例。
    条例规定:由15名大贵族组成委员会,实际掌握国家政权。
    同时,由实际掌握政权的贵族和另外选出来的12名贵族组成国会,每年开会3次,讨论重大国事。
    由此进一步限制了王权,初步提出了组成国会管理国家的思想。
    但是,当时控制政府的大贵族缺乏秉公执政的精神,导致贵族阵营发生分裂,一些贵族组成支持王权的派别。
    1262年,亨利三世正式取消该条例,导致内战的爆发,最终于1265年恢复了王权。
    
    何谓“阿维尼翁之囚”?
    
    1294年,法国国王菲利普把属于教皇的什一税权力拿在了自己手中,教皇扑尼法斯八世自然是决不答应,为此,双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并很快升级。
    教皇威胁要和王室绝交,国王则宣布禁止金钱出境。
    当教皇发布“一圣通谕”,宣布教会权力高于一切世俗权力后,法国国王则抓捕反对国王的主教,宣布没收教会财产。
    
    1303年4月13日,教皇宣布与法国王室绝交。
    王室干脆向教廷兴师问罪,教皇险些被杀,并为此离开了罗马。
    之后的100年里,辉煌的罗马教廷只剩下空荡荡的殿堂。
    而教皇的选举权也开始被法国王室控制。
    
    6年后,法国王室控制下的教廷,从罗马迁到法国南部的阿维尼翁。
    这就是著名的“阿维尼翁之囚”事件。
    而新教皇的资格,也因此受到欧洲各国学者和教会人士的质疑。
    
    英法百年战争的结局如何?
    
    12世纪中叶,英国金雀花王朝在法国占有广阔领地,后来,法国国王夺回部分被英国占领的土地。
    14世纪初,英国仍占据法国南部阿基坦地区,成为法国政治统一的最大障碍。
    双方还争夺富庶的佛兰德地区。
    佛兰德毛纺业主要依赖英国的原料,英国则从羊毛贸易中获取巨利。
    1328年,法国占领佛兰德,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1377年在位)下令禁止羊毛出口。
    佛兰德因失去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百年战争中战场上的法军(绘画)反法政策。
    战争的导火线主要是王位继承问题。
    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瓦卢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甥的资格,与腓力六世争夺王位,触发战争。
    
    1337年11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进攻法国,战争爆发。
    1340年,英法两国发生海战,法军战败。
    英国控制了英吉利海峡。
    1346年8月,双方在克雷西会战,英军获胜,乘机进入诺曼底。
    1347年攻占法国的加来。
    1356年9月,普瓦提埃之战,法军大败,法王约翰二世(1350—1364年在位)及众臣被俘,英国借此向法国索取巨额赎金。
    1360年法国王子查理被迫签订屈辱的《布勒丁尼和约》,把加来及法国西南部大片领土割让给英国。
    
    1364年,法国王子查理继位,称查理五世(1364—1380年在位),为了夺回失地,改编军队,整顿税制,紧张备战。
    1369年起连续发动攻势,几乎收复全部失地,1396年双方缔结二十年停战协定。
    
    1415年8月,英王亨利五世(1413—1422年在位)趁查理六世(1380—1422年在位)即位后法国统治阶级发生内讧之机,领兵进攻法国,10月占领法国北部。
    1420年,双方签订《特鲁瓦条约》,条约规定法国王子的王位继承权转归英王亨利五世。
    亨利五世与查理六世之女结婚。
    这项条约实际上将法国分为由亨利五世、勃艮第公爵和法国王子查理分别统辖的三个部分。
    1422年法王查理六世与英王亨利五世先后去世,英方宣布由未满周岁的亨利六世(1422—1461,1470—1471在位)兼领法国国王。
    1428年10月,英军围攻通往法国南方的要塞奥尔良城,形势危急。
    法国人民组成抗英游击队,袭击敌人。
    1429年,法国女民族英雄贞德率军击退英军,解奥尔良城之围。
    此后,法国人民抗英运动继续高涨,英军节节败退。
    1429年7月,王子查理在兰斯加冕,称查理七世。
    1435年勃艮第公爵臣服于法院国王。
    1453年10月,驻波尔多英军投降,除加来外,法国领土全部收复。
    至此,百年战争以法国的胜利而结束。
    
    何谓“红白玫瑰战争”?
    
    1337—1453年,英国和法国进行了长达百年的战争。
    在这百年中,英国的各封建贵族都建立有自己的武装。
    这种武装力量在同外敌作战时也许还管用,但对于维护内部政权来说不啻是一种祸根。
    当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内部各封建贵族利用自己手中握有的武装蠢蠢欲动,企图掌握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经过一番分化组合,贵族分为两个集团,分别参加到金雀花王朝后裔的两个王室家族内部的斗争。
    其中,以兰开斯特家族为一方,以红蔷薇为标志;以约克家族为另一方,以白蔷薇为标志。
    这两个封建集团之间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自相残杀。
    由于这次战争以蔷薇为标志,所以称为“蔷薇战争”。
    蔷薇又名玫瑰,所以也叫“红白玫瑰战争”。
    
    圣女贞德是怎样死的?
    
    贞德原本是一位法国农村少女,她声称在16岁时的一天,在村后的大树下遇见天使圣弥额尔、圣玛嘉烈和圣凯瑟琳,从而得到“神的启示”,要求她带兵收复当时由英格兰人占领的法国失地。
    后来她几经转折,得到兵权,于1429年解奥尔良之围,并带兵多次打败英格兰的侵略者,更促使拥有王位承继权的查理七世于同年7月16日得以加冕。
    然而圣女贞德于1430年在贡比涅一次小冲突中为勃艮第公国所俘,不久为英格兰人以重金购去,由英格兰当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她火刑,于1431年5月30日在法国鲁昂当众处死。
    500年后被梵帝冈封圣。
    她17岁时便成为闻名法国的女英雄,但在两年后的19岁便遭处死。
    20年后英格兰军队被彻底逐出法国时,贞德年老的母亲说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重新审判贞德的案子,最终于1456年为她平反。
    
    贞德死后成为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角色。
    从拿破仑到现在,法国的政治人物都曾以她的伟大形象进行宣传。
    主要的作家和作曲家,包括莎士比亚、伏尔泰、席勒、威尔第、柴科夫斯基、马克·吐温、萧伯纳和布莱希特都创作了有关她的作品,而大量以她为题材的电影、戏剧和音乐也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
    
    瓦特·泰勒为什么起义?
    
    14世纪时,英国货币地租已相当流行,有些地方庄园经济瓦解。
    农奴的人身依附关系也日益松弛。
    商品货币关系深入农村。
    农民受剥削更甚,分化加剧。
    1348—1349年黑死病席卷全国,人口大减,农村凋敝,劳动力缺乏,一时各地工资高涨。
    封建政府从1349年起多次颁布劳工法令,企图把工资限制在黑死病以前的水平,以保障封建主利益。
    另外,长期对法战争,政治**,司法弊端丛生,税收不断增加,都给广大城乡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为了反抗封建剥削压迫,各地农民不断开展拒服劳役、怠工、抗税等多种形式的斗争。
    以约翰·保尔为代表的穷教士在起义前长期在群众中布道,用原始基督教的平等思想论证农民应当和封建贵族平等,愤怒的封建主干脆把他投入监狱。
    
    1381年6月初,肯特郡起义群众占领了达特福德和梅德斯通,推举瓦特·泰勒为领袖。
    6月10日起义军进抵坎特伯雷,从监狱中救出约翰·保尔。
    6月12日,肯特和埃塞克斯起义群众十万余人会合于布莱克希思。
    6月13日,起义群众在伦敦贫民的帮助下进入城内。
    国王查理二世和一些封建主躲入伦敦塔中,起义群众完全控制了局势。
    他们焚毁封建主宅邸,打开监狱,释放政治犯,焚烧庄园档案等。
    14日,起义群众和国王在伦敦东北面的迈尔恩德谈判。
    瓦特·泰勒代表起义群众,要求取消农奴制,大赦起义者,在国内自由贸易,消灭领主对人民的奴役,规定每亩地征收货币地租4便士。
    在国王口头答应这些要求后,起义群众冲入伦敦塔,处死坎特伯雷大主教西蒙苏德伯雷和财政大臣海尔斯及其他一些封建主。
    同日,有一部分起义者,特别是埃塞克斯的起义者在得到国王给予的自由敕书后,受骗散去。
    6月15日,坚持斗争的起义群众再次和国王在伦敦北面的史密斯菲尔德进行谈判。
    他们进一步要求废除一切反动法令,取消领主权,剥夺教会财产在教区人民中分配,取消农奴制等。
    这些要求具有更激进的反封建性。
    在谈判中,伦敦市长沃尔沃思和国王的随从发动突然袭击,杀死瓦特·泰勒。
    随后追杀失去领袖的起义者。
    起义失败,约翰·保尔受酷刑而死。
    
    你知道哥特式建筑的起源吗?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界建筑。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最负盛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
    
    哥特式建筑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在12—15世纪,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
    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
    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
    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
    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哪座教堂被誉为“石头的交响乐”?
    
    巴黎圣母院坐落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西岱岛上,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石头建筑,被法国作家雨果誉为石头的交响乐。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
    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三条装饰带又将它横向划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
    门洞上方是所谓的“国王廊”,上有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二十八尊雕塑。
    1793年,大革命中的巴黎人民将其误认作他们痛恨的法国国王的形象,而将它们捣毁。
    后来,雕像又重新被复原并放回原位。
    “长廊”上面为中央部分,两侧为两个巨大的石质中棂窗子,中间一个玫瑰花形的大圆窗,其直径约10米,建于1220—1225年。
    中央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
    两侧立的是亚当和夏娃的塑像。
    
    教堂内部极为朴素,几乎没有什么装饰。
    大厅可容纳9000人,其中1500人可坐在讲台上。
    厅内的大管风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浑厚响亮,特别适合奏圣歌和悲壮的乐曲。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