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重生足坛大佬

第1088章 机关算进

重生足坛大佬 王大布 24432 Apr 30, 2023 7:39:08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超值金版-中国历史1000问》章节阅读:

    第六卷 扫平**、一统天下--秦时明月汉时关(4)   
    虞诩破羌靠的是什么?
    
    公元114年至119年,西南方的羌人发动武装起义,进攻汉朝的城池,汉安帝刘祜派任尚为中郎将,到与羌人交界的地方去驻守。
    朝歌长虞诩建议任尚成立骑兵。
    任尚把虞诩的计划写成奏章,向刘祜请示,刘祜立即批准实行。
    任尚按虞诩的办法,精选出一万骑兵,率领这一万多人进攻丁奚城(在今宁夏灵武南部),首战大胜。
    城中叛军首领杜季贡开城逃跑,被汉军杀死四百多人,夺得大量的牛马财物。
    任尚又将这次胜利的情况向皇帝详细报告,叙述虞诩的功劳。
    刘祜加封虞诩为武都太守(在今甘肃),命令虞诩立即上任。
    
    虞诩接到任命后,立即率领下属到武都去上任,走到陈仓时,接到报告说前面有几千羌兵驻守,不能通过。
    虞诩叫随行人停下来,说要去调集大队人马保护自己,又假造了一封信,信中说支援的兵马很快就到,却故意让羌兵知道。
    羌兵已经在丁奚城吃了一次亏,赶快撤兵到别的地方去了,虞诩才顺利地通过了陈仓道。
    
    通过陈仓以后,虞诩叫部下的士兵加紧赶路。
    虞诩到了武都,一查兵员数量,不足三千人,非常着急,只好加紧训练。
    不久就接到报告:羌兵几万人正在进攻赤亭(在今甘肃),情况很紧急。
    虞诩先不忙着去救援,却派出一支战斗力很弱的部队去赤亭进攻羌兵。
    两军一接触,汉兵立即败退逃回武都城中,羌兵随后追来,又把武都围住。
    
    羌兵围住武都以后,开始向城内进攻。
    虞诩命令士兵放箭,羌兵攻了几次都没攻进来,反而死伤了许多士兵,只好暂时退下,等候机会再来攻城。
    
    虞诩见羌兵退走,知道他们还要再来,便又使了一条疑兵计。
    第二天一大早,虞诩将城门大开,把三千士兵全部带出城外,命令士兵们一会儿出东门进北门,一会儿又出北门进东门,每出一次门,就换一次衣服和旗帜。
    羌兵远远看到汉军不断进出,穿的衣服、旗号又不同,认为汉兵在布置进攻,也不知道有多少汉兵在城中,不敢继续进攻,连忙后退。
    
    当羌兵退到一条浅水河滩上时,汉兵就乘势追赶,羌兵大败逃走,虞诩赤亭、武都一战扬名天下。
    
    《说文解字》是怎样的著作?
    
    《说文解字》是东汉学者许慎独立编纂完成的大型字书,该书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异体字)1163个。
    此书完全改变了周秦时代训诂词典的方法,开创了全面系统解释字的形、音、义的新体例,构成了严整的字典编纂格局。
    全书以小篆为主体分析字形结构,分列为514部,始一终亥,部与部的排列顺序以部首的笔画和形体结构近似为准则。
    
    许慎科学而有条理地分析阐述了汉字的产生和发展、文字的功用、汉字的构造等,在实践和理论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书中所收的字有经书(特别是古文经)中的常见字,包括篆文、古文、籀文、俗体等,既有先秦的字,也有汉代新产生的字,为后代考查汉字发展的历史提供了极宝贵的材料。
    近代识别甲骨文、金文,多依赖于这部工具书。
    
    张衡有哪些成就?
    
    张衡,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诞生于南阳郡西鄂县石桥镇一个破落的官僚家庭。
    公元100年,23岁的张衡回乡出任南阳太守鲍德的主簿,负责处理日常公文。
    公元111年,张衡被召到京师,先后担任郎中、太史令和公车司马等官职。
    其中,担任太史令时间最长,前后达14年之久。
    太史令是掌管天文、历法、气象以及朝廷祀典等事务的官职。
    这为张衡从事天文历算研究,提供了便利。
    
    张衡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浑天理论,于公元117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观测天象的“浑天仪”。
    浑天仪主要是用铜铸成的一个圆球,上面刻划着赤道、黄道、南北极、日月星辰以及二十八宿和二十四节气。
    铜球装在一根倾斜的轴上,利用水力旋转。
    铜球转动一周和地球自转一周的速度相同。
    铜球外面安有一个水平的环,表示地平线。
    铜球由东往西运动,刻在上面的恒星就从东方升到地平线以上,又向西落到地平线以下,和天空里恒星东升西落的情况完全相符。
    这样,人们坐在屋里,便能从浑天仪上看到天体运动的情况。
    
    东汉时期,地震比较频繁。
    张衡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公元132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探测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这架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内部中央立一根上粗下细的铜柱,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道中安有发动机关,仪体外部周围铸有八条龙,按八个方向布列,每个龙嘴里都衔着一个铜球。
    对着龙头,八个铜蟾蜍蹲在地上。
    哪个方向要发生地震,正对着这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铜球落入蟾蜍口中,发出地震的警报。
    
    公元138年二月初三,地动仪西方龙嘴里的铜球忽然落了下来,可是住在洛阳的人丝毫没有感到有什么地动,有些学者怀疑地动仪的灵验。
    没过几天,陇西来人报告那里发生了地震,使大家极为信服。
    欧洲的第一架地动仪是1880年制成的,比张衡晚了一千七百年。
    
    张衡还创造出一种测定风向的仪器--相风铜鸟。
    相风铜鸟是在一根五丈高的竿顶上安放一只衔着花的铜鸟,可以随风转动。
    鸟头所对,就是风的方向。
    张衡创造的相风铜鸟和欧洲的候风鸡相仿。
    欧洲的候风鸡是公元12世纪才出现的,比相风铜鸟晚了一千年。
    
    梁冀为何毒杀汉质帝?
    
    梁冀是汉顺帝梁皇后的哥哥,官任大将军。
    他总揽朝政,骄横无理,欺压群臣,鱼肉百姓。
    当时的许多士大夫为了躲避监牢之灾和杀身之祸,被迫归乡务农。
    
    公元144年,顺帝死后,梁太后抱着他两岁的儿子刘炳即皇帝位,史称汉冲帝。
    梁太后临朝听政,梁冀独揽了朝中大权。
    冲帝在位不到一年就夭折了。
    朝中群臣都要求立汉章帝的玄孙清河王刘蒜为帝。
    刘蒜已经17岁了,梁冀认为他要是当了皇帝,自己就没有掌权的机会了。
    为了维护梁家专权的地位,梁太后与梁冀密谋,又从皇族中选定了一个8岁的孩子立为皇帝,是为汉质帝。
    从此,梁冀气焰更加嚣张,卖官鬻爵,专横跋扈,为非作歹。
    
    汉质帝自幼很聪明。
    他即位后第二年,一天梁冀在朝堂上打击和压制直言进谏的大臣,盛气凌人、不可一世。
    汉质帝便当着群臣的面指着梁冀说他是跋扈将军,并指出了他的许多过错。
    梁冀和梁太后知道质帝早晚会脱离他们的控制,于是下狠心将毒药放在蒸饼中,毒杀了质帝。
    接着他们又另立了15岁的刘志为帝,即汉桓帝。
    
    梁冀因何被抄家?
    
    汉桓帝即位后,梁冀认为自己已经彻底掌握了朝中的大权,没人再敢和自己对抗,便放心地过起豪华奢侈的生活来。
    不光生活豪华奢侈,梁冀还无穷无尽地搜刮财富,有时是明要,有时干脆就抢。
    在朝廷中,谁敢反对梁冀,梁冀就把他罢官免职,或治罪杀头,或派人刺杀,许多敢讲话的大臣都不明不白地被整死了。
    
    公元159年,梁太后去世后,梁冀等人失去依靠。
    汉桓帝与宦官唐衡、单超、左悺、徐璜、具瑗联盟发动政变,把梁氏一门,不分老幼,都斩尽杀绝。
    接着,汉桓帝抄没了梁冀的家产,统计后发现,梁冀的家产竟相当于全国半年的租税收入。
    然后,又将五个太监同时封侯,称为“五侯”,共同掌握朝政大权。
    
    “党锢之祸”是怎么一回事?
    
    梁冀死后,几年间宦官势力几乎达到独霸政权的地位。
    内外重要官职多被宦官党徒把持,官僚集团的道路比梁冀死前更狭窄了。
    耿直派官僚、名士、太学生以及地方官学生、私门学生结成广泛的士人集团,展开了士人、宦官间的斗争。
    
    耿直派官僚大都是名士出身。
    有些人已经做了大官,仍保持名士身份。
    如李膺做河南尹,与名士郭泰等人交结,被士人推为名士的首领。
    另外太学生3万余人,以郭泰、贾彪为首领。
    郭泰等人结合陈蕃、李膺等耿直派大官僚,评论朝政,褒贬人物,公卿大臣竭力接待士人,希望免受恶评。
    166年,汉桓帝指名士李膺、范滂等200余人为党人,下狱治罪。
    167年,汉桓帝赦党人回家,禁锢终身,不许再做官。
    这是第一次党锢之祸。
    
    陈蕃等人死后,汉灵帝大兴党狱,杀李膺、范滂等一百余人,禁锢六七百人,太学生被捕一千余人。
    党人五服内亲属以及门生故吏凡有官职的人全部免官禁锢。
    这是第二次党锢之祸,对士族的打击是惨重的,内外官职几乎全部被宦官集团占据了。
    
    领导黄巾起义的人是谁?
    
    东汉后期,宦官和外戚争权夺利,弄得社会极不安定,再加上各地水灾、旱灾和蝗灾不断,豪强地主乘机兼并土地,无数灾民没了活路,离乡背井成了流民。
    公元184年,汉灵帝刘宏在位的时候,终于爆发了一次波澜壮阔的黄巾大起义。
    
    黄巾大起义是张角领导的。
    张角是巨鹿(在今河北)人,太平道的首领。
    太平道是道教的一派,他们信奉中黄太一之神,以《太平清领书》作为他们的经典,宣传“黄天太平”思想,认为只有到了太平的时代,人们才能不愁吃穿,过无忧无虑的日子。
    张角本人懂点医道,常常免费给农民治病,病治好了,他就劝人家参加太平道。
    穷苦农民为了摆脱困苦生活,把张角看成是救星,都纷纷信奉太平道。
    
    黄巾起义军每打到一个地方,就焚烧当地的官府衙门,攻打豪强地主的坞堡,捕杀为非作歹的官吏和地主。
    地方州郡的长官和大地主吓得纷纷逃窜。
    虽然黄巾起义最后被东汉政府镇压下去了,但它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张仲景为什么被称为“医圣”?
    
    张仲景姓张,名机,字仲景,南阳郡涅阳(在今河南)人。
    张仲景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少年时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
    
    有一天,张仲景遇到闻名当世的才子王仲宣,当时王仲宣有20多岁,张仲景看了看他,对他说:“你已身患疾病,到40岁时就会落眉毛,落眉半年之后就会死去。”
    并且告诉王仲宣服用五石汤可免一死。
    王仲宣不相信他的话,拿了五石汤但没有服用。
    过了几天,张仲景又见到王仲宣,就问他:“你服药了吗?”
    王仲宣说:“服了。”
    张仲景说:“从你的气色看来,你并没有服药,你为何这样轻视生命呢?”
    王仲宣依然不相信,后来过了20年,果然如张仲景所说,王仲宣开始落眉毛,187天后死了。
    
    汉灵帝在位时,张仲景被举为南阳郡的孝廉,并因此出任长沙太守。
    公元195年以后,大规模的伤寒病又开始在全国各地漫延流行,不到10年时间,仅张仲景自己家族200多口人就病死了134人,单因害伤寒而死的就有90多人。
    在家乡疬疫暴行的情况下,张仲景毅然辞去太守之职,返回故里,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
    
    外科祖师华佗是怎么行医的?
    
    华佗是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他从小就刻苦钻研学问,精通各种经书,尤其喜爱研究医学和养生的方法。
    后来他去徐州游学,拜名医为师,再加上自己不断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渊博的医学知识。
    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和针灸科等,华佗样样精通,外科医术尤其高明。
    有一次,有两个官员闹头疼发热,先后找华佗看病。
    经华佗问明病情,给一个开了泻药,另一个开了发汗药。
    有人在旁边看华佗开药方,问他为什么病情相同,用药却不一样。
    华佗说:“这种病表面看来一样,其实不同。
    前一个病在内部,该服泻药;后一个只是受点外感,所以让他发发汗就好了。”
    这两人回去服药后,果然药到病除。
    
    华佗不仅能治一些疑难杂症,还善于做开刀手术。
    他配制一种麻醉剂叫麻沸散。
    有个病人患肚痛病,痛得厉害,经过十多天,胡须眉毛全脱落下来。
    华佗诊断后说:“这是脾脏溃烂了,得赶快开腹治疗。”
    华佗让病人服了麻沸散,打开腹腔,把坏死的脾脏切除,再缝好创口,敷上药膏。
    过了四五天,创口愈合,一个月内便康复了。
    
    郑玄注经有何特点?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
    因博古通今而闻名,尤其精通天文历学,曾跟随东汉著名经学家马融学习古文经,后来外出游学十多年,还乡时,他的学徒已多达数百人,因党锢之祸而遭囚禁后,闭门不出,隐居潜修经学。
    
    郑玄注经,博采今古经文,融会贯通,将繁琐的气氛和阴阳五行的迷雾扫除得一干二净,从总体上把握经书的脉络,辨析学术,考溯源流,花费了很多精力整理篇帙,条贯篇目,确定编排。
    为此,他搜求各家学说,仔细考订异同,进行归纳和判断,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郑玄采取客观态度,公正地对各家经学取长补短、以理服人。
    他的这种治学精神和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特别是他统一了今古文之争,更是对后世经学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十常侍弄权被谁所杀?
    
    汉灵帝当皇帝的时候,最欣赏十个宦官,对他们的建议言听计从,国家大事都交给他们去办,这十个人是张让、赵忠、封胥、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他们的职务都是内侍官,当时称为“十常侍”。
    这十个人串通一气,在皇帝面前报喜不报忧,灵帝被他们弄得晕头转向,还认为自己非常英明,朝中文武官员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公元190年,灵帝病危,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便和中常侍蹇硕商量让刘协继承皇位的事,让蹇硕杀掉何进。
    何进知道了这件事,灵帝死后,袁绍率领5000精兵随同何进进了皇宫,就在灵帝的棺材旁边拥立太子刘辩当了皇帝,大家对新皇帝三拜九叩、山呼万岁,袁绍立即进宫来捉拿“十常侍”。
    张让、郭胜等九人早已知道何进要杀自己,便先杀了蹇硕,然后一齐来到后宫,请何皇后(这时已尊为太后)代向何进说情,保自己一条性命,并说以前的坏事都是蹇硕一个人干的,现在蹇硕已经被杀掉了。
    何太后立即把何进请进内宫,劝说何进,何进听信了妹妹的话就没有再追究。
    
    刘辩当了皇帝,何进既是国舅,又是大将军,朝廷大权掌握在他一个人手中,袁绍等一般大臣都劝何进早点除掉宫中的宦官,免得将来生事,可是何太后不同意这么做。
    何进和袁绍一商量,决定调京城以外的兵马入城,用地方的力量除杀宦官,逼太后同意。
    
    “十常侍”(这时已剩下9人)知道了何进的计划后,决定先下手除掉何进。
    这时,以张让为首的一行九人来到何太后宫中,说何进听外人计策,非要杀掉我们九人,请太后做主。
    何太后让他们到大将军府中去请罪,张让说他们不敢去,最好是何太后把何国舅请进宫中,他们在宫中向何国舅赔罪道歉。
    何太后信以为真,便传何进到宫中议事。
    
    何进接到妹妹的诏书,立即带着袁绍和曹操进宫见太后,袁绍的弟弟袁术率领1000精兵在皇宫外等候。
    进了皇宫中,何进吩咐袁绍和曹操在宫外等候,自己独自一人进去。
    何进走过一道宫门,大门便在身后悄悄地关上,起初不知道,等他反应过来时,早被张让埋伏下来的武士们一拥而上,三下两下给杀死了。
    
    张让在城墙上将何进的人头扔了下来,说何进谋反已经被杀。
    袁绍大怒,率领袁术的1000精兵攻开宫门,杀进宫去,见到太监就杀。
    张让、段珪见大事不妙,连忙劫持皇帝刘辩和刘协冲出人群向城外逃跑,士兵们随后追赶,张让投河自杀。
    段珪在慌乱中丢了皇帝和陈留王,也被追兵捉住杀掉,其他的几个太监也统统被杀。
    至此,十常侍全被杀死。
    
    桃园结义是怎么回事?
    
    刘备是涿郡人,字玄德,家境贫苦,只能靠和母亲一起编卖草席、麻鞋过日子。
    东汉灵帝末年,社会发生动乱,刘备得到中山(今河北省定县)富商张世平、苏双的帮助,招募义兵,组织地主自卫武装。
    关羽、张飞前来应募。
    张飞字翼德,是刘备的同乡。
    他有一身武艺,好见义勇为。
    关羽字云长,是河东解良(今山西省解虞县)人,据说他本来并不姓关,因为年轻的时候好打抱不平,常常招惹是非。
    父母为了让他不再惹事,就把他关在后园空房里。
    有一天,关羽实在闷得慌,就偷偷打开窗户逃跑。
    突然关羽听到有啼哭声,便顺声找过去,发现是一老人在哭。
    一打听,知道是县令的小舅子仗势欺人,强娶她的女儿。
    关羽十分气愤,提着宝剑,就去县衙门把县令和他的小舅子杀了。
    闯了杀身之祸,关羽不得不逃离家乡。
    当他逃到潼关时,看见潼关城门上正挂着悬赏捉拿他的头像。
    凡是进出关卡的人,都要检查。
    他整了衣服,大胆地走到关卡前,对盘查他的士兵说:“我姓关……”从此以后,他就以假为真,改姓关了。
    
    关羽过了潼关,东行到涿郡,结识了张飞。
    恰好刘备招兵,他俩就去报名了。
    刘备看他们武艺高强,很有才干,就和他们在花红叶绿的桃园里结拜为兄弟。
    刘备是老大,关羽是老二,张飞是老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桃园结义”的故事。
    
    董卓是怎么篡权的?
    
    公元189年,时任大将军的何进召董卓进京诛灭宦官,八月,董卓率军未至洛阳而何进已被杀,皇宫大乱,宦官张让劫持少帝外逃。
    董卓闻讯,乘机引军护驾,途中遇见少帝,下马叩拜后,保护少帝还都。
    董卓到了洛阳后对袁绍说:“天下的君主,应由贤明的人来担任,每每想到灵帝昏庸,令人愤恨!陈留王似乎更好,现在我打算拥立他。”
    袁绍说:“现在皇上年轻,没什么不良行为,您想废嫡立庶,恐怕众人不会同意!”
    董卓按剑呵斥袁绍说:“天下的事情,难道不是由我来定夺吗!”
    袁绍大怒道:“天下的英雄难道仅仅只有你董公?”
    说完便抽出佩刀。
    董卓知道袁绍是累代显贵的大家,对他有所畏惧,所以未敢加害。
    而袁绍也怕董卓不会放过自己,就匆忙奔往冀州去了。
    袁绍的弟弟袁术听到消息,也逃出洛阳,出奔南阳。
    
    九月,董卓召集百官,昂首说道:“当今皇帝昏庸柔弱,不可做天下的君主,现在我想改立陈留王,你们认为怎样?”
    大臣们都很惊恐,没敢回答。
    董卓又高声说:“过去霍光定夺废立大计时,田延年手握剑柄,准备诛杀反对的人。
    今天有谁敢阻拦我的计划,都以军法从事。”
    在座的人更加惊骇。
    董卓便在崇德前殿会集百官,胁迫何太后下令废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是为汉献帝。
    袁隗解下皇帝的玺绶,呈奉给陈留王,扶弘农王下殿,北面称臣。
    何太后哽咽流泪,大臣们也都心怀悲切,但没人敢说话。
    董卓接着迁何太后到永安宫。
    不久,董卓又用酒毒死了何太后,从此开始独掌朝政大权。
    
    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为何解体?
    
    董卓入洛阳,在朝廷中废帝更立,自封相国,独揽大权,造成中央无力,汉室空虚。
    
    公元190年,关东各豪强地主集团汇集了12支军队(史称“关东军”),推举袁绍为盟主,分路逼攻洛阳、讨伐董卓。
    河北军有屯兵酸枣(今河南延泽北)的衮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还有驻军河内的勃海太守袁绍,河内太守王匡。
    冀州牧韩馥在邺城(今河南安阳北)供给军资。
    河南军有屯兵颍川的豫州刺史孔伷和驻军南阳的后将军袁术。
    除此之外,奋武将军曹操与骑都尉鲍信也带募兵到酸枣汇聚。
    
    然而,关东军虽声势浩大,名为为国除患、重振汉室,实则拥兵自重,借机发展个人势力。
    他们为保存实力,日日置酒高会、歌舞于前,按兵不动,都不想先与董军刀剑相刃。
    曹操对此非常气愤,呼吁关东军将帅齐心协力,团结奋战以讨国贼。
    但诸军将领各怀心机,对曹操所言根本不予理睬。
    曹操愤然率军单独行动,曹军从酸枣出发向西进军。
    董卓派大将徐荣率兵迎击,双方大战于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
    曹军因多为新兵,缺乏训练,数量又少,大败而归。
    曹操本人被流矢射中,险些丧命。
    曹操败北回师,再次建议合力共击董卓,仍未奏效。
    
    公元191年,长沙太守孙坚进军洛阳,董卓亲自率兵迎战,被孙坚击败而退出洛阳、西入长安。
    董卓西迁,中原无主,各路豪强都欲称雄。
    当时豪强中势力最大的袁绍、袁术兄弟二人都想借机称帝,遭到列强一致反对。
    关东联军就此解体,诸豪列强公开地进行割据和兼并的混战。
    
    王允是怎样除掉董卓的?
    
    公元192年,汉献帝生了一场病,身体痊愈后,在未央宫接见大臣。
    董卓得到通报,敦促其从郿坞到长安去面圣。
    为了提防有人刺杀他,他在朝服里面穿上铁甲,在乘车进宫的大路两旁,派卫兵密密麻麻地排成一条夹道护卫。
    他还叫吕布带着长矛在身后保卫他。
    
    其时,王允和吕布早已设好计策。
    吕布安插了几个心腹勇士扮作卫士混在队伍里,专门在宫门口等候。
    董卓的坐车刚一进宫门,就有人拿起戟向董卓的胸口刺去。
    但是戟扎在董卓胸前铁甲上,刺不进去。
    
    吕布见此情景,立即举起长矛,一下子戳穿董卓的喉头。
    随即,吕布从怀里拿出诏书宣布:“皇上有令,只杀董卓,别的人一概不追究。”
    董卓的将士们听了,都山呼万岁。
    长安的百姓听到奸贼董卓死了,欢声雷动,举杯相庆。
    
    张鲁政权前后维持了多少年?
    
    公元191年,五斗米教领袖张鲁与五斗米教另一领袖张修联合,率领民众,攻占汉中(今陕西汉中),杀死太守,消灭了当地的豪族武装。
    后又数次打败益州牧刘焉,占领了巴郡,建立起以汉中为中心,包括今陕西南部、四川北部广大地区的农民政权。
    张鲁政权持续约二十余年。
    公元215年,曹操攻汉中,张鲁投降,张鲁政权遂亡。
    
    曹操从什么时候开始统揽朝政?
    
    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虽然名义上仍是汉朝皇帝,但从登基的第一天起,便在豪强军阀的挟持下,东奔西荡,颠沛流离。
    后来在国舅董承的护卫下,历经千辛万苦,回到首都洛阳。
    此时的洛阳,经过董卓的一把火,早已变得萧条冷落。
    汉献帝见无处居住,只好搬进原来的大宦官赵忠的家中。
    他接见百官的朝堂是一间大草棚,官吏进见,都站在荆棘丛生的草丛里。
    洛阳残存的老百姓,靠剥树皮、挖草根度日。
    献帝也没有吃的,只好命令尚书以下的大臣们砍柴伐薪,挖野菜充饥。
    
    汉献帝返回洛阳的消息传出后,在群雄中引起强烈反响。
    一些谋士认为,在当前群雄混战的情况下,谁如果抓住了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谁就可以号令天下,把持汉室朝政。
    袁绍是当时群雄中最有实力的,手下一个叫沮授的谋士劝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袁绍缺乏远见卓识,没有去接汉献帝。
    
    曹操听说汉献帝到了洛阳,便主张前去迎驾。
    曹操对众将、谋士讲了他的想法,多数不同意,理由是他们所在的山东地面太混乱,兖州地位还不巩固,当务之急是多占地盘,惟有谋士荀彧坚决主张迎接献帝,曹操听罢荀彧的一番高谈阔论,朗声笑道:“此真子房也,正合孤意!”
    
    随后,曹操便亲自带领一支人马把汉献帝一行接到了许昌。
    到许昌之后,曹操马上建造宫室殿宇,立宗庙社稷,祭祀汉室的列祖列宗。
    对此,汉献帝十分满意,当即拜曹操为大将军、武平侯,以出谋划策的荀彧为侍中。
    
    曹操把汉献帝抓到手中之后,便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而使其势力迅速扩大,为后来魏国的大统一奠定了基础。
    
    你知道蔡文姬对文坛的贡献吗?
    
    蔡文姬是东汉末年陈留(今河南开封杞县)人,她的父亲是当时的名人蔡邕。
    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梁武帝称他:“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
    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有一次,父亲蔡邕在黑夜里弹琴,忽然“崩”的一声断了一根弦。
    在一旁静听的文姬说,断的是第二弦。
    父亲认为她是偶然猜中的,又故意把第四弦弄断,问是哪根弦。
    文姬立即回答是第四根弦。
    女儿的辨音能力使蔡邕也极为惊奇,从此对她更加钟爱,视若掌上明珠。
    
    蔡文姬成年之后,结婚不久丈夫就死去。
    她回到父亲身边,父亲被政敌打入狱中,判了死刑,在狱中悲愤地死去。
    文姬眼见与生父死别,却毫无搭救的办法。
    父亲死后,祸不单行,孤苦伶仃的文姬在战乱中又同大批难民一起,被南匈奴掠去。
    这是公元195年,文姬只有22岁。
    在那离乡背井的荒远地带,她当了一个匈奴首领的妻子,一住12年,生了两个孩子。
    后来,她终于有机会回到中原,原来的蔡家只剩下她一个女子。
    她与屯田都尉董祀结了婚,董祀对她关怀备至。
    夫妻感情甚好,生活稍安。
    
    文姬归汉后,凭着自己的记忆,把父亲曾亲口教她背诵的四百多篇作品记录下来,使之得以流传后世。
    今天看到的蔡邕的作品,就是这样保留下来的。
    
    曹操割发为的是哪般?
    
    公元198年,曹操出兵讨伐张绣,当时,正值麦子成熟季节,曹操下令:“行军途中不得践踏百姓的麦子,违者斩首!”
    在他的严厉命令下,全军将士行军时路过麦地,格外小心谨慎。
    有时,骑兵们下马步行,或绕道行驶,曹操更是以身作则,倍加小心,深怕踏坏麦子。
    
    半路上,曹操率领着大军朝前挺进,当行至一块麦地时,突然从地里飞出一只野鸡,这时,曹操的马受了惊,又踢又跳,进入麦地,他连忙收住缰绳,可是,受惊的马仍然踏坏了一片麦子,曹操看了心疼不已,马上下令:“停止前进!”
    曹操面对士兵,脸色阴沉,严肃地说:“全军将士们,我的马踏坏了麦子,请按军令处置我吧!”
    这时,一位大将连忙说:“您是全军之主,怎能受刑罚呢?”
    其他将士也议论纷纷说:“麦子是因马受惊后被踏坏的,并非大王有意。”
    曹操严厉地说:“军令面前,一视同仁,我是全军统帅,怎能带头不执行呢?”
    他拔出剑来想自杀,这时,全军将士都一齐跪下说道:“大王!您是全军主帅,不能自杀啊!”
    曹操见众将士跪在地上不肯起身,便“刷”地一剑,割下一把头发,扔在地上,以发代首。
    这时,全军将士才站了起来,一个个都很佩服曹操执法严明,以身作则。
    
    孙策是怎么成为江东霸主的?
    
    孙策的父亲是长沙太守孙坚。
    孙坚死后,孙策带兵投靠袁术。
    袁术看他少年英俊,很喜欢他,对别人说:“要是我能有像孙郎那样的儿子,我死了也安心。”
    可袁术话虽这样说,却并不重用孙策。
    孙策曾经想当一个郡的太守,袁术没有答应他。
    孙策的舅父吴景在江东丹阳(今安徽宣城)当太守,被扬州刺史刘繇逼走。
    孙策向袁术提出让他到江东去帮舅父打刘繇,袁术因与刘繇也有矛盾,这才拨了1000人马给孙策。
    
    孙策向南进兵,一路上有许多人前来投奔他。
    到了历阳(今安徽和县),兵力已扩充到五六千人。
    孙策有个从小就很亲密的朋友周瑜,也带了人马来会合,孙策的力量由此壮大了起来。
    
    孙策作战骁勇,再加上他的军队纪律严明,得到百姓的支持,因此,他很快渡过了江,不但打败了刘繇的人马,夺回丹阳,还攻下了吴郡和会稽郡。
    这样,江东6个郡的大片土地,都被孙策占领。
    孙策占据了江东,雄心勃勃地想进一步向北发展,打算趁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的时候,偷袭许都,把汉献帝抓在自己手里。
    但正当他调兵遣将、准备粮草的时候,却遭到了仇家的暗算,被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用暗箭射杀。
    
    孙策临死前,召张昭等谋士和武将周瑜等面谕后事。
    他说:“我弟孙权,年已19岁,希望你们像辅助我一样,好好辅助他。”
    然后,又把孙权召至病床前说:“咱们兄弟俩,要论上阵打仗的本领,你不如我;至于选拔人才,任用贤人,我比不上你。
    希望以后你好好保住江东这份基业。”
    孙权牢记哥哥教诲,招贤纳士,使江东没有因孙策的死而遭受一点波折。
    从此以后,孙权实际上成了江东的霸主。
    
    汉献帝究竟为何密下衣带诏?
    
    曹操迎汉献帝到了许都后,朝政大权都握在了曹操的手中,朝中大小事务都得先报曹操,然后才禀明献帝。
    曹操自以为朝权在握,天下唾手可得,便不把皇上看在眼里,动辄要挟献帝要如何如何,弄得献帝无所适从,整日提心吊胆。
    随着年龄的增长,汉献帝越来越觉得受人摆布不是个滋味儿,而曹操的专横也让他忍无可忍。
    于是,他咬破手指,写了一道血诏缝在衣带里,然后把这条衣带送给外戚董承,要他设法除掉曹操。
    
    董承接到密诏,秘密约了他的几个亲信,商量怎样除掉曹操。
    他们觉得自己力量不够,认为刘备是皇室的后代,一定会帮助他们,便秘密找刘备商量。
    刘备也认为曹操迟早会生代汉之意,同时也是自己争霸天下的障碍,便同意听命圣意,铲除曹操。
    
    曹操和谁一起煮酒论英雄?
    
    公元196年,刘备投奔曹操。
    刘备知道曹操想除掉自己,为了保存自己,他几乎不参与政事,整日在自己的园子里种花种菜。
    
    一次,曹操派人去看看刘备在家里干什么,只见刘备在自己园子里种菜浇水,没有什么可疑,也就渐渐放心了。
    一天,曹操邀请刘备去喝酒。
    两个人一面喝酒,一面有说有笑,谈得很融洽。
    他们谈着谈着,很自然地谈到天下大事上来了。
    曹操拿起酒杯,说:“如今天下诸侯各踞一方,多如牛毛,但最后能成事的却如凤毛麟角。
    依您看,当今世上有谁算得上是英雄呢?”
    刘备说:“淮南的袁术,兵精粮足,可以算是英雄。”
    曹操笑道:“袁术是坟中枯骨,早晚会败在我手下。”
    刘备又说:“河北袁绍,占据冀州,手下能人很多,可以说是英雄。”
    曹操大笑道:“袁绍优柔寡断,贪图小利,不能算英雄。”
    刘备摇了摇头说:“除了这些人,我实在不知道还有谁算得上英雄了。”
    曹操说:“作为英雄,应该具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刘备问道:“那依您看来,谁能当得起这个称号呢?”
    曹操面露笑容,从容地对刘备说:“依我看,当代的天下英雄,只有您和我曹操两个人而已。”
    刘备在此之前,曾与董承同谋诛杀曹操,听到曹操这句话,以为曹操知道了自己的计划,大吃一惊,身子打了个寒战,连手里的筷子也掉了下来。
    正在这时,天上响起一声惊雷,刘备忙说自己受到雷声惊吓,这才把心中的惊惶掩饰过去。
    
    喝完酒出来,刘备再三琢磨曹操的话,觉得曹操是把他看作唯一的敌手,将来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打这以后,他一面和董承他们密谋除掉曹操,一面找机会离开许都。
    
    哪位将军“千里走单骑”?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后,刘备知道曹操野心勃勃,迟早有一天会对自己不利,便带领二弟关羽、三弟张飞及手下将士找了个借口逃离了曹操。
    刘备逃离曹操后,无处可去,只好暂时驻扎在徐州。
    曹操遂率大军征讨刘备。
    一场大战后,刘备的军队溃散,张飞躲到了芒砀山,刘备只好投奔了袁绍。
    
    曹操大败刘、张二人,立即派兵包围徐州。
    徐州只有很少的士兵,在关羽的率领下,誓死保卫城池。
    曹操得知关羽守城,决定收降关羽,所以,曹操没有派兵硬攻徐州。
    曹操手下的一位谋士道:“丞相,您是不是想劝降关羽?”
    曹操点头,那位谋士道:“我愿去劝降关羽!”
    曹操听后,说道:“只要关羽能够归降,什么条件都答应。”
    那位谋士见到关羽,对关羽说道:“关羽,你要认清形势,如今大军围城,曹丞相爱惜你,才没有下令攻城。
    如果你不投降,你两位嫂嫂也没命了,到时候你还怎么见你的大哥呢?”
    
    于是,关羽说道:“回去告诉曹丞相,答应我三个条件,我便投降;不答应,我宁可战死。
    第一,我不会投降曹操,我只投降汉献帝;第二,必须确保我二位嫂嫂的安全;第三,我一听说我哥哥刘备的下落,我便去找他,曹丞相不得阻拦。
    就这三条,如果曹丞相能够答应,我便投降;不答应,就让他攻城吧!”
    
    那位谋士回来和曹操一说,曹操心想:关羽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一员战将,我不如先让他归降我,再以礼相待。
    关羽这人讲信义,他一定会感激我,我再找机会杀了刘备,这样就可以达到目的了。
    想到此,他便派谋士告诉关羽,三个条件都答应。
    
    关羽来到曹营,曹操非常热情,不仅对关羽视若上宾,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而且对刘备的两位夫人也非常好。
    关羽确实很感激曹操,但他更不会背叛自己的大哥刘备。
    
    后来,关羽知道了刘备的下落,给曹操留了一封信,带着两位夫人离开了曹营。
    关羽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出了曹操的势力控制范围,来到了芒砀山。
    关羽听说三弟在此,非常高兴,哪知见了张飞,张飞举枪便刺,两位嫂嫂劝道:“三弟,为何对你二哥如此无礼?”
    张飞怒气冲冲地说道:“他投降曹贼!”
    两位嫂嫂赶紧解释,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张飞知道错怪了二哥,倒地便拜,哥俩保护着两位嫂嫂见到了大哥刘备。
    
    三兄弟又团聚了,“美髯公千里走单骑”的故事被人们一代代传颂下来。
    
    刘备是怎么和诸葛亮结缘的?
    
    刘备到荆州以前,在与各路诸侯的征战中屡次失败。
    他从失败中总结经验,认为是没得到有才能的人辅佐自己。
    见到名士徐庶后,刘备对他很器重。
    徐庶见刘备爱才,就把闲居隆中卧龙岗的诸葛亮推荐给他。
    刘备心下欢喜,择日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之情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3天素,第三次又去拜访诸葛亮。
    到的时候,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
    诸葛亮深被刘备的爱才之心感动,向刘备提出“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操”的统一全国的方略。
    诸葛亮畅谈了将来天下三足鼎立的形势,建议刘备乘机夺取荆州、益州,以此二地为基业,占据险要地势,然后与江东孙权结好,和西南少数民族融洽相处,在国内修明法度、整顿军队、发展生产、广积粮草,充实地方实力,静观时局变幻。
    一旦时机成熟,马上向北抗击曹操,统一全国,完成霸业。
    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刘备闻言大喜,于是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
    公元212年,诸葛亮助刘备占据益州,终成刘、孙、曹三足鼎立局面。
    这就是后人所说的“未出茅庐,三分天下”。
    
    诸葛亮舌战群儒为的是哪般?
    
    曹操平定北方以后,于公元208年率领大军南下,进攻刘表。
    他的人马还没有到荆州,刘表已经病死。
    刘表的儿子刘琮听到曹军声势浩大,吓破了胆,先派人求降了。
    这时候,刘备在樊城驻守。
    他听到曹操大军南下,决定把人马撤退到江陵。
    荆州的百姓听说刘备待人好,都宁愿跟着他一块撤退。
    
    曹操赶到襄阳,听说刘备向江陵撤退,又打听到刘表在江陵积了大批军粮,怕被刘备占去,亲自率领五千轻骑兵追赶刘备。
    刘备的人马带了兵器、装备,还有十几万百姓跟着他,每天只能行军十几里。
    曹操的骑兵一天一夜就赶了三百多里,很快就在当阳长坂坡追上了刘备。
    刘备的人马被曹操的骑兵冲杀得七零八落,还亏得张飞在长坂坡抵挡了一阵,刘备、诸葛亮才带着少数人马摆脱追兵。
    但是往江陵的路已经被曹军截断,只好改道退到夏口。
    
    曹操占领了江陵,继续沿江向东进军,很快就要到夏口了。
    诸葛亮对刘备说:“形势紧急,我们只有向孙权求救一条路了。”
    正好孙权怕荆州被曹操占领,派鲁肃来探听刘备的虚实。
    诸葛亮就跟鲁肃一起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去见孙权。
    诸葛亮见了孙权,说:“现在曹操攻下了荆州,马上就要进攻东吴了。
    将军如果决心抵抗,就趁早同曹操断绝关系,跟我们一起抵抗;要不然,干脆向他们投降,如果再犹豫不决,祸到临头就来不及了。”
    孙权反问说:“那么,刘将军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
    诸葛亮严肃地说:“刘将军是皇室后代,才能盖世,怎么肯低三下四去投降曹操呢?”
    孙权听诸葛亮这么一说,也激动地说:“我也不能将江东土地和十万人马白白地送人。
    不过刘将军刚打了败仗,怎么还能抵抗曹军呢?”
    
    诸葛亮说:“您放心吧,刘将军虽然败了一阵,但还有水军二万。
    曹操兵马虽多,但远道追来,兵士已精疲力尽。
    再说,北方人不习惯水战,荆州的人对他们不服。
    只要我们协力同心,一定能打败曹军。”
    孙权听了诸葛亮的一番分析,心里高兴,就立刻召集部下将领,讨论抵抗曹操的办法。
    之后,经过诸葛亮舌战群儒、巧妙周旋,终于达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战略联盟。
    
    群英会周瑜如何让蒋干中计?
    
    孙刘联合抗曹后,曹军和周瑜的人马隔江对峙。
    曹操想劝降周瑜,他召集文武百官说道:“周瑜乃东吴大将,如果能降服他,东吴军队将不战而败,谁能去劝降周瑜呢?”
    话音刚落,他手下有一个叫蒋干的人站了起来,说道:“丞相,我与周瑜从小一起长大,关系甚好,我可以去劝降他!”
    曹操便派蒋干去劝降周瑜。
    
    周瑜一听说蒋干前来,知道他是做说客的,便和手下人做好了安排,只等蒋干中计。
    
    周瑜亲自迎接蒋干,刚一见面,周瑜便说道:“你我二人,多年未曾见面,今日不远千里来到江东,一定是替曹操劝降我的,是吧?”
    蒋干一听,心中一惊,但马上镇定了下来,说道:“周都督,见外了,你我从小亲如兄弟,今日特来看望,只是叙叙旧,绝无他事!”
    周瑜一笑,说道:“那太好了,今日我们一定一醉方休,里边请!”
    周瑜早已安排好了,东吴的良将精英都召集到一起,盛情款待蒋干。
    周瑜道:“这全是江东的英杰,今日集会于此,共谋大业,这可以叫做‘群英会’了。”
    
    周瑜对大家说:“蒋干虽为曹操的手下,但他与我周瑜是同窗好友,此次前来,只是叙旧,而不是为曹操做说客来了。
    谁要提起有关战争之事,定斩不饶,我们今日相聚,实在难得,大家尽情地喝,一醉方休。”
    蒋干听周瑜这么一说,只好先喝酒,静待时机。
    
    东吴文武百官轮流向蒋干敬酒。
    蒋干无心喝酒,但为了不扫周瑜的兴,只好硬撑。
    周瑜说道:“我自领军以来,从不沾酒,今日故友前来,我们不醉不休,歌舞侍候!”
    边歌边舞,气氛十分活跃,一直喝到天黑,每人都喝得有几分醉意。
    喝罢多时,酒席撤下,周瑜亲切地拉着蒋干的手,对蒋干说:“我们多年未曾见面,今日到我房中同床共眠。”
    
    蒋干心想:总算可以单独与周瑜相处了,我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劝降他。
    他随着周瑜来到了房中,还没来得及说话,只见周瑜衣服也不脱,倒床便睡,一会儿又大吐起来,连续呕吐了几次,终于睡沉了。
    
    蒋干却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他便开始偷看桌案上的信,最底下有一封信,信面上写着“蔡瑁、张允谨封”。
    蒋干连忙偷看,信里写道:“我们本不想降曹,但迫于无奈。
    我二人愿意投靠周将军,为了表示诚意,我们找机会下手杀了曹操老贼,将其人头献给周将军。”
    蒋干心里大惊,躺在床上,说什么也睡不着,天快亮了,忽听有人进来,问道:“周都督醒了吗?”
    周瑜故意装作梦中惊醒的样子,突然问道:“床上睡的是谁?”
    “都督,那不是您的朋友蒋干吗?
    您昨日喝多了,您不是请蒋干一起同您一床而睡吗?”
    周瑜道:“我昨日多喝了几杯,不知有没有失言。”
    那人说道:“江北有人来……”周瑜道:“小点声。”
    
    周瑜又叫了几声蒋干,蒋干连忙装睡。
    周瑜和那人走到帐外,蒋干悄悄地跟着。
    那人说:“张、蔡两位都督没来得及下手。”
    蒋干听到此,赶紧回到床上。
    周瑜回屋之后,又叫了蒋干几声,蒋干也不搭言。
    
    天刚亮,蒋干立即起身离去,见到曹操把情况一说,又把书信呈上。
    曹操大怒,立即杀了蔡、张二人。
    刚杀了二人,曹操立刻明白中了周瑜的计了。
    曹操只好任命经验不丰富的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继续训练水军。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怎么一回事?
    
    东吴的大都督周瑜是位名将,但他心胸狭小,非常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总想借机把他除掉。
    诸葛亮很了解周瑜的心思,可是为了顾全大局,只好与周瑜一起共事。
    
    有一次,因水中交战需要,周瑜想刁难诸葛亮,要他在十天之内赶造十万支箭。
    谁知,诸葛亮接受了这个造箭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到时交不出十万支箭,甘愿接受任何处罚。
    
    周瑜暗暗高兴,料定诸葛亮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到时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他除掉。
    周瑜还暗中吩咐造箭军匠故意拖延时间,不给诸葛亮准备足够的所需材料。
    但是,诸葛亮胸有成竹,自有妙计。
    他私下向东吴大将鲁肃借了二十只快船,每只船上都配置三十名士兵,船上用青布做帐幕,还在每只船上扎放一百多个草人。
    
    两天过去了,诸葛亮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周瑜认为这次诸葛亮必死无疑。
    不料,到了第三天凌晨,诸葛亮趁江面上笼罩着大雾,便下令将草船驶近曹军水寨。
    他一面和鲁肃在船中饮酒,一面命令士兵在船上擂鼓呐喊,装作要攻打曹军的样子。
    
    曹操正在休息,忽然听到江面上鼓声、呐喊声大作,以为敌军趁大雾前来袭击水寨,慌忙命令曹军不要出击,而是奋力用箭射向对方。
    霎时间,曹操水陆两军一万多名弓箭手一齐朝江中射箭。
    不多时,草人身上便插了许多箭。
    
    等到太阳升起,大雾散去之后,诸葛亮下令各船迅速驶回。
    这时,二十只快船上的草人上已经插满了箭,数量远远超过了十万支。
    诸葛亮又让各船士兵齐声高喊“谢丞相赠箭”。
    等曹操明白真相时,诸葛亮的船已经驶出二十多里,无法追赶了。
    曹操懊悔不已。
    
    鲁肃把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以后,周瑜感慨万分地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的确不如他啊。”
    
    周瑜打黄盖为的是哪般?
    
    曹操错杀了蔡瑁、张允二人后,荀攸建议曹操派蔡瑁的两个弟弟蔡中、蔡和去东吴诈降。
    曹操立即召见蔡中、蔡和,二人愿意去诈降,乘着小船来到了东吴。
    二人一见周瑜,哭诉道:“我哥哥蔡瑁根本没有错,而曹操老贼昏庸无能,杀了我哥哥。
    我们想替哥哥报仇,特意来投靠周都督,希望您能收留我们,我们好有机会为哥哥报仇雪恨,杀了曹操老贼。”
    周瑜点头答应了二人,又赏给了他们许多钱财,把他们安排在甘宁的手下。
    周瑜对甘宁说:“此二人没有带家眷,分明是来诈降,我们将计就计,但你要时刻注意二人的行动!”
    
    东吴有一员老将,名叫黄盖,为人忠诚且有勇有谋。
    他看到曹军如此之多,又派人来诈降,心想:我们为什么不将计就计,也去诈降呢?
    于是,黄盖求见周瑜,周瑜一看老将军求见,连忙起身相迎。
    黄盖为人爽直,见到周瑜,便说道:“周都督,曹军兵力占优,我们为何不用火攻呢?”
    周瑜道:“老将军所想和我一样。
    刚才我与诸葛亮也商议此事,我们都认为火攻可以大败曹军,但是我军之中没有人能施诈降计啊?”
    黄盖道:“我愿意!”
    周瑜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老将军,曹操非常奸诈,不受些苦,他是不会相信的。
    老将军都这么大年纪了,我怕将军难以承受啊!”
    黄盖道:“周都督,我黄盖身经百战,生死都不怕,还怕受苦不成?
    主公对我十分尊敬,为了主公,我宁愿不要这条老命了!”
    周瑜大为感动,二人商议好了如何演这场“戏”。
    
    第二天,周瑜召集文武百官,甘宁手下的蔡中、蔡和也参加了。
    黄盖故意刺激周瑜,周瑜就要将黄盖斩首示众。
    众将官跪倒给黄盖求情,周瑜这才摆了摆手道:“看在众人的面子上,我暂且饶你不死。
    不过,死罪饶过,活罪难免,来人啊,给我打100大板!”
    
    黄盖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众人都埋怨周瑜太狠。
    周瑜心里也十分难过,但为了打败曹操,也只好如此。
    阚泽是黄盖的密友,此人能言善辩,而且很有智谋,他早就看出这是一条苦肉计。
    他去看望黄盖,二人畅谈至深夜,黄盖让好友去曹营送诈降书。
    
    阚泽能说会道,曹操相信了他的话。
    但曹操生性多疑,又派人去询问蔡中、蔡和二人。
    甘宁故意让二人送出话去,他二人告诉曹操:黄盖确实与周瑜闹翻了脸,而且黄盖还受了酷刑。
    于是,曹操对此事深信不疑,他竟然没有想到,这是黄盖的苦肉计。
    
    赤壁火烧曹营是谁出的主意?
    
    公元219年,孙权与曹操的大军隔江对峙,一场恶战在赤壁北岩附近拉开了帷幕。
    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军事代表,应东吴之邀,参与以周瑜为总指挥的对曹军的联合作战部署。
    
    周瑜、诸葛亮商量用火烧曹营的办法,但当时正值隆冬季节,整天北风呼啸,将火烧向曹营必须有东风相助,但这时却不是刮东风的时候,去哪里唤东风呢?
    为此事,周瑜一筹莫展,坐卧不安。
    因为没有东风,他以前所做的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不得已,周瑜装起病来,躲在大帐中苦思冥想破曹大计。
    大战在即,总指挥却病倒大帐,这可急坏了东吴大大小小的各级将领,他们心中惴惴不安,唯恐破曹大事付之东流。
    谋士鲁肃更是万分焦急。
    
    诸葛亮见时机已经成熟,便以探病的名义来到周瑜的大帐中。
    诸葛亮见到周瑜,对他说:“周将军的病,在下能治,将军只要看了我开的药方,就会立即康复!”
    说完,在他手心写下“欲破曹军,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几行小字。
    
    周瑜看罢,立刻兴奋地从床上跳了下来,请求诸葛亮帮忙。
    诸葛亮说:“将军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当义不容辞!”
    
    诸葛亮通晓天文,早已测出近日必有东风。
    周瑜凭借东风,将曹操的大军烧得死伤无数,狼狈逃窜。
    
    赤壁之战对曹操意味着什么?
    
    曹操接到黄盖冬至日率领粮船来降,船头有牙形青龙旗就是投降信号的消息,一直盼望这一天。
    冬至日来了,天色渐晚时刮起了东南风。
    一会儿,江面上就有一列帆船,迅速向北方驶来,船头插着牙形青龙旗。
    曹操不禁大喜,说:“黄盖一来,我就大功告成了!”
    他哪会想得到在黄盖的船上,装的不是粮草,而是浇上油的枯柴干草,外边盖上了帷幕。
    在离曹军水寨二里的地方,黄盖回头看到南岸周瑜已做好准备,只等他这里点火,就率领队伍打过江来;刘备也在樊口准备同时进兵。
    黄盖一声令下:“放火!”
    水手们早就准备好,霎时间,几条大船变成了火船,像一条条火龙漂向曹军水寨。
    水手们迅速跳上小艇,拔出武器,冲向曹营。
    
    曹营的战船无法移动,士兵们被一条条火龙吓得魂不附体,纷纷逃跑。
    说时迟,那时快,火船已将曹军的战船一只接一只地点燃,呼呼的东南风助长了火势,江面上火光冲天,曹军被烧死、踏死、挤死、淹死的不计其数。
    周瑜、刘备的战船上人马也乘势驶过江来,与曹军混战起来。
    
    黄盖大船后的几十只小船迅速逼近曹营,一面放火箭,一面寻机杀敌。
    老将黄盖盯着曹操的帅船驶去,果然见到曹操正向一条小船上逃跑,他举刀高喊:“曹操!哪里逃!黄盖来了!”
    
    曹操已经跳进了张辽前来迎救的小船,连头也不敢回。
    张辽拉弓搭箭,射中了黄盖肩膀。
    老将军“呀”地一头栽入冰冷的水中,恰巧被东吴老将韩当的船救起,黄盖因此保住了性命,曹操趁机逃走了。
    
    曹操带着几千残兵败将,摆脱了孙刘联军水路、陆路的追击,由陆路逃回许昌,从此再也没有力量向南进军了。
    
    赤壁之战以孙刘联军的胜利、曹军的失败而宣告结束,这是我国战争史上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祭王粲时曹丕为何提议大家学驴叫?
    
    曹魏的第一代皇帝曹丕当时是文坛领袖,他与建安七子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经常在一起饮酒作诗,虽然曹丕地位显赫,但他与建安七子在一起时仍以文人的身份行事。
    建安七子中的王粲是公认的最富才华的人,他为人也很诙谐,当他高兴的时候,就喜欢学驴叫,常引得大家捧腹不已。
    东汉末年,王粲随曹操征讨孙吴,次年,王粲病死,时年41岁。
    作为王粲最好的朋友,曹丕不胜伤感。
    
    王粲的死是文坛的一大损失。
    曹丕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后,带着这批文人雅士去祭奠王粲。
    在王粲墓前,曹丕说道:“官话、套话就不要说了。
    仲宣(王粲的字)平日最爱听驴叫,让我们学一次驴叫,送他入土为安吧!”
    随即学起驴叫来,其他人也学起来。
    于是,王粲墓前响起一片驴叫声。
    
    曹操采纳谁的计谋取得渭南大捷?
    
    公元211年春,曹操进兵关中,声言讨伐汉中张鲁。
    讨汉中,要经过关中,马超就范,则是曹操效法晋献公伐虢灭虞之计;如果马超不借道,则是公开反叛朝廷,曹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讨伐了。
    马超自然不允许曹操兵临关中。
    韩遂、马超集合关中诸将侯选、程银、杨秋、李堪、成宜、张横、梁兴、马玩等十部人马集结潼关,拦阻曹操入关。
    曹操派曹仁督军西征,兵临潼关坚壁不出战。
    
    同年七月,曹操亲临前线。
    八月,曹军与关西兵在潼关夹关对阵。
    曹操抓住马超急于求战的心理,故意设置疑兵,摆出决战姿态,暗中用舟船在渭水搭浮桥,出其不意,夜间渡河,结阵于渭南。
    马超得知曹军渡河,亲自领兵偷营,曹操早有防备,设伏袭击,大败马超。
    九月,曹军全部渡过渭水。
    在渭南逼近韩、马联军。
    韩遂、马超集重兵于第一线,阻击不成,速战不得,连吃败仗,深知不是曹操对手,重兵集结,后防空虚,于是向曹操提出割地求和。
    曹操采纳了贾诩的离间计,离间马超和韩遂,使二人心生疑隙。
    这时曹操突然发起总攻。
    由于韩遂、马超有了隔阂,互相防范,不能并兵形成拳头作战,结果被打得大败。
    成宜、李堪等被杀,马超、韩遂逃奔凉州,关中大部被曹操占领。
    这一仗便是曹操有名的渭南大捷。
    
    周瑜如何赔了夫人又折兵?
    
    赤壁之战以后,诸葛亮乘东吴的周瑜和曹将曹仁双方厮杀之际,略施小计,兵不血刃地夺得了南郡、荆州和襄阳。
    虽然鲁肃曾专门去刘备那里索取荆州等地,但刘备与诸葛亮表面答应奉还,却迟迟找借口推拖。
    
    一次,周瑜对孙权说:“刘备新近丧偶,您的妹妹孙尚香待字闺中,我们以联姻抗曹的名义,将刘备骗至南徐(今江苏镇江),逼他的属下拿荆州来换。
    您看如何?”
    孙权听后,认为此计可行,即派人去荆州招亲。
    刘备明白东吴在给他设圈套,便想拒绝,可诸葛亮却笑着说:“有好事登门,哪有不应之理。”
    刘备大惑不解,诸葛亮接着说:“您只管去东吴,赵云陪您同去,一切我自有安排,包您得了夫人又不失去荆州。”
    临行前,诸葛亮对赵云面授机宜,他将三条计策分装于三个锦囊,并告诉了开启的时间。
    
    招亲的船只顺江而下,很快到了南徐。
    赵云打开了诸葛亮的第一计,并依计命士兵分别到集市上去采办结婚用品,还叫他们到处宣扬刘备要与孙权的妹妹结亲。
    同时,赵云督促刘备去拜会与吴国太是亲家的乔国老,言明此番招亲一事。
    乔国老因未曾听人说起,十分惊讶,便向吴国太打听详细。
    哪知吴国太和孙尚香也被蒙在鼓里,国太怒骂孙权说:“你妹妹结亲,我这个做母亲的却不知道,你搞的什么鬼?”
    孙权被骂得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
    吴国太接着说:“现在东吴对刘备招亲一事已经妇孺皆知,明天甘露寺相亲,相好了什么事没有,要是相不好,我看你如何交代!”
    孙权只好任其发展,将错就错。
    结果,吴国太与孙尚香看好了刘备,决定择日成亲。
    孙权只好将实情告诉周瑜,弄得周瑜也叫苦不迭。
    
    刘备与孙尚香新婚燕尔、乐不思归,急坏了赵云,他怕时间长了孙权会想出新的诡计,便急急打开第二个锦囊。
    按此计,赵云神色慌张地向刘备报告说:“曹操兴兵50万,要报赤壁之仇,荆州危在旦夕,军师请您速归。”
    刘备听后大惊,将情况如实向孙尚香说了一遍,孙尚香立刻答应随他同归。
    刘备不安地问:“你哥哥不允怎么办?”
    孙尚香略一思考,随后答道:“就说明日到江边祭祖。”
    次日,刘备夫妻借口到江边祭祖,趁机离开东吴,乘船驶往荆州。
    
    孙权听说刘备带着妹妹逃归,急忙派人追赶,在柴桑地界,被周瑜的部下拦截。
    赵云见情势危急,打开第三个锦囊。
    刘备看后,心领神会,他在孙尚香面前痛哭流涕,告诉她孙权与周瑜如何想用美人计诱杀自己的实情。
    孙尚香大怒,斥退了追赶的吴兵,并坚定了她与刘备同归荆州的决心。
    
    刘备一行就要到荆州地界的时候,后面的追兵又至。
    这时,诸葛亮已派关羽、黄忠、魏延等领兵前来接应。
    三支伏兵将周瑜的兵将赶回到船上,并对着吴兵高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听后,当即气得晕了过去。
    
    周瑜为什么会死于诸葛亮之手?
    
    刘备携孙尚香回到了荆州后,周瑜就借口替刘备打下西川,准备出兵时顺道消灭刘备。
    不料,诸葛亮早就看穿了周瑜的计策,做好了应敌的准备。
    
    周瑜率5万大军,派甘宁为先锋,吕蒙为后队,大军浩浩荡荡直奔荆州而来。
    可一路之上,静悄悄的,周瑜很纳闷。
    又向前行,从江上来到荆州城下,正在这时,城墙上有人高喊:“周瑜,你跑不了,我家军师早已看穿了你的计谋!”
    周瑜一听,大吃一惊,心想:这一下可完了。
    想攻城,一看城门紧闭,又有赵云率精兵把守。
    周瑜大叫:“诸葛亮,你……你……,真是气煞我了,我与你誓不两立。”
    周瑜知道已中了诸葛亮的计,立即下令:“火速撤兵!”
    
    但已经晚了,诸葛亮布下四路大军,将吴兵团团包围。
    关羽、张飞、黄忠、魏延各率精兵冲杀过来。
    几万人马喊声、杀声震耳欲聋,士兵们高喊:“活捉周瑜!”
    周瑜气得大叫,原先受伤的箭疮一下子就裂开了,鲜血直流。
    这时有人报告:“刘备、孔明正在军营中饮酒。”
    周瑜气得口吐鲜血,仰天长叹道:“既生瑜,何生亮!”
    说罢,他又连吐数口鲜血而死,年仅36岁。
    
    刘璋为何投降刘备?
    
    公元213年,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率军溯江入蜀,增援刘备。
    之后,诸葛亮设计攻克了益州所属的城池,包围成都(益州治所,今四川成都)。
    诸葛亮派督邮李恢招降张鲁部将马超,令引西凉精兵进抵成都北郊,城中吏民皆震恐,刘备又派简雍劝刘璋投降。
    当时,成都城内有精兵3万,粮秣可维持一年。
    刘璋不欲久战伤民,遂率部出降。
    
    公元214年,刘备进了成都,自称益州牧。
    刘备进入成都后,开办官市,稳定物价,恢复生产,很快巩固了在益州的统治地位。
    
    张辽是怎样在逍遥津扬名的?
    
    公元215年,孙权趁曹操对汉中用兵之机,亲率3万大军直扑合肥(今安徽合肥),而合肥的曹军仅有张辽、乐进、李典等将领及7000守军,双方兵力悬殊。
    
    于是,张辽部署好战略,连夜招募敢跟随自己出战的士兵,一共得到800人。
    次日凌晨,张辽带着800勇士杀进孙权阵中。
    孙权的军队刚刚到达,还没有做好作战的准备。
    张辽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杀死数十人,斩下两名将领的首级,然后一直冲至孙权麾下。
    
    孙权见张辽来势凶猛,大为惊恐。
    左右护卫的军士一时也不知所措,孙权只好只身跑到一座土丘上,用长戟保护自己。
    张辽大声叱骂,让孙权出来与自己单挑。
    起先,孙权被张辽的气势所震,不敢妄动,但见张辽带的人并不多,就聚集部下将张辽团团围住。
    张辽左右突击,突围出来,孙权的人马纷纷被斩杀,没有人再敢阻拦张辽。
    自早晨战到日中,东吴的士兵疲劳困顿,失去了斗志,张辽才率军回城,着手部署城防、整修工事。
    城里的人心安定下来,诸将对张辽佩服万分。
    
    东吴几万大军连续围攻合肥十余日,久攻不下,军中又疾疫流行,孙权只得下令撤军返回。
    吴军大部队已经在回撤的路上,孙权与吕蒙等人押后,还在合肥以东的逍遥津(今安徽合肥东)。
    张辽得知后,立即与李典、乐进率步兵和骑兵突袭过去。
    孙权见势不妙,想让前面的大军回救,却已经来不及了。
    紧急之下,甘宁与吕蒙等人奋力抵抗,浴血奋战,统率亲兵300人保护孙权杀出了重围。
    吴将贺齐率领3000人在逍遥津南岸接应,孙权才得以逃脱。
    
    逍遥津一战,孙权士气受挫,而张辽以7000人马对抗孙权3万大军,从此威振四方,名扬天下。
    
    刘备什么条件下在汉中称王?
    
    在刘备进兵益州的同时,曹操也占领汉中。
    于是,刘备亲自率领大军向汉中进兵。
    曹操听到刘备出兵,马上组织兵力,抗击刘备。
    他也亲自到长安去指挥汉中战事,双方相持了一年。
    到了第二年,在阳平关一次战役中,蜀军大胜,魏军的主将夏侯渊被杀,曹操不得不退出汉中,把魏军撤退到长安。
    
    公元216年,曹操被晋爵“魏王”,他名义上虽仍为汉臣,但权倾朝野,实际上已具备皇帝的权力和威势。
    
    刘备由于曹操退出关中,他在益州的地位更加巩固了。
    公元219年,刘备在他手下一批文武官员拥戴下,在汉中称王。
    
    关羽守樊城是怎样击退曹军的?
    
    自从刘备占领了益州以后,东吴孙权就一直派人向他讨还荆州,刘备始终不同意。
    双方为了荆州几乎闹翻。
    后来听说曹操要进攻汉中,益州也受到威胁。
    刘备和孙权双方都感到曹操是他们强大的敌手,就决定讲和共同对付曹操。
    他们把荆州分为两部分,以湘水为界,湘水以西归刘备,湘水以东归东吴。
    
    荆州平安了之后,刘备就专心对付曹操。
    当时关羽还镇守着荆州,那里是向中原进军的前线。
    刘备下令后,关羽立即部署兵力,准备向曹军进攻。
    他派两个部将分兵留守江陵、公安,自己亲自率领大军向樊城发起进攻。
    由于城池坚固,曹操所委任的大将曹仁拼命死守,关羽一时攻打不下,便派兵把樊城团团包围,切断曹军的补给,使樊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陷于危急之中。
    曹操得知这一战报,连忙选派得力大将于禁和庞德率领人马星夜兼程,赶奔樊城增援。
    曹仁让他们屯兵在樊城北面平地上,和城中成犄角之势,互相呼应,使关羽首尾难顾,无法全力进攻。
    
    双方战斗相持不下时,樊城一带忽然下了一场大雨。
    关羽就乘机在汉水上筑坝,放水淹于禁的军营。
    于禁的军营扎在平地上,四面八方大水冲来,把他们全部七军的军营都淹没了。
    于禁和他的将士不得不泅水找个高地避水。
    关羽就趁着大水,安排好一批大小船只,亲自率领水军向曹军进攻。
    一场大战,擒获了于禁、庞德。
    关羽借助汉水之力,水淹七军,把于禁、庞德带来的七支人马全部消灭了。
    一时间,关羽的大名震动中原。
    
    徐晃如何骗过关羽解围樊城?
    
    关羽水淹七军后,由于洪水冲进樊城,曹仁的处境愈加危急。
    一些部将劝他放弃樊城,乘船退走。
    但有人极力反对,说是水势不可能一直这么大,过些时日就会退去,还是紧守为好。
    曹仁觉得有理,决定继续紧守樊城。
    后来,曹操又派大将徐晃率军去樊城解围。
    徐晃老谋深算,暂不将部队直接开到樊城,而是在距离樊城稍远一些的地方驻扎下来,然后派人暗中用箭把信射入樊城,与曹仁取得联系。
    正好曹操还在组织其他兵马增援,得知徐晃的行动非常赞同,要他等待各路兵马到齐,一并开进樊城。
    
    当时,关羽的一部分军队驻在离樊城不太远的偃城。
    徐晃带领一队人马来到偃城郊外,故意挖掘陷坑,似乎要截断偃城军队的退路。
    驻军中计,匆匆撤离偃城。
    于是徐晃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这座城池。
    
    这时,曹操组织的12路兵马已经全部赶到,徐晃就立即与这12路兵马会合,打算和曹仁内外夹击关羽。
    
    关羽在围头和四冢两处地方都驻有军队。
    徐晃表面上装出要进攻围头的样子,实际上亲率大军进攻四冢。
    等关羽发现徐晃的主攻方向时,为时已晚。
    关羽派去支援四冢的5000兵马,很快就被徐晃击败。
    接着徐晃率领部下,一直冲进了关羽对曹仁的包围圈中。
    关羽的将士不敌,败走襄阳,樊城终于解围。
    
    徐晃的捷报传到曹操那里,曹操立即写了慰劳令,派人送到前方。
    令中写道:“我用兵三十多年,所知古代善于用兵的人中,没有谁能像你那样长距离策马快跑,一往无前地冲入敌人的包围圈。
    将军真是有勇有谋!”
    
    吕蒙如何骗过关羽巧袭荆州?
    
    公元217年,鲁肃死,孙权量才录用,让吕蒙代领其职,率军驻扎在陆口一带。
    恰在此时,关羽围攻樊城(在今湖北襄樊)的曹军,水淹七军,擒杀庞德,招降于禁,吓得曹操甚至都动了放弃老根据地许昌的念头。
    幸好司马懿老谋深算,看出孙刘双方各怀鬼胎,劝说曹操派人约请孙权一起夹击关羽。
    如此一来,关羽腹背受敌,樊城之围自然解除,曹操听从了他的建议。
    
    孙权也在担心关羽势大会对东吴造成威胁,自己又不敢迎他的锋芒,见到曹操的使者后满口应承,双方一拍即合。
    孙权随即命令吕蒙为他筹划攻打荆州的事。
    于是,在陆逊的策划下,吕蒙开始袭取荆州。
    
    首先,孙权假装让名声不大的陆逊代替吕蒙,麻痹关羽。
    关羽果然如陆逊所料:调整了军事部署,把原来防备东吴的人马陆陆续续调到樊城去了。
    东吴这边立即作出反应,孙权任命吕蒙为大都督,让他火速潜回前线作战。
    
    吕蒙到了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挑选了3万精兵,把八十多艘战船全部改造成商船的模样,让大队人马潜伏在船舱里,极少一部分负责摇橹,而且都是身穿白衣,作商人打扮。
    这样改扮停当后,吕蒙的人马就成了一支商人的船队,顺顺利利地到了蜀军把守的北岸。
    这就是“白衣渡江”的典故。
    蜀军防守的士兵都和他们的将领关羽一样骄傲轻敌,一看是商船,问都懒得问,就让他们停靠在了江边。
    当天夜晚,吴军伏兵尽出,轻而易举就控制了江岸阵地,兵临江陵城下。
    江陵守将糜芳与关羽一直关系紧张,吕蒙对症下药,晓之以理、诱之以利,没费多大工夫就将他劝降。
    
    吕蒙白衣渡江袭破荆州,使蜀汉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根据地,从此被封闭在三峡之中;而且,诸葛亮原定从荆州、汉中两路出兵、统一中国的计划也化为泡影。
    
    神医华佗是被谁害死的?
    
    曹操晚年患有头痛顽疾,听说华佗医术高明,就请他来医治。
    华佗替他扎了一针,曹操的头马上就不痛了。
    曹操大喜,提出要华佗当自己的私人医生,只供他一个人使唤。
    华佗只愿用自己平生所学给老百姓解除病痛,不愿做曹操的侍医。
    他借口妻子有病,告假回家,不再到曹操那里去了。
    曹操十分愤怒,派人到华佗家里去调查。
    曹操对派去的人说:如果华佗的妻子果然有病,就送给他小豆四十斛;要是没有病,就把他逮捕来办罪。
    
    华佗被捉送到曹操那里后,曹操仍旧请他治病。
    他给曹操诊断了以后,对曹操说:“丞相的病已经很沉重,只能开颅治疗。”
    曹操认为华佗有意谋害他,大发脾气,把华佗关进了牢狱。
    华佗被关押以后,知道曹操不会放过他,于是抑制住悲愤的心情,逐字逐句地整理他的三卷医学著作--《青囊经》,希望把自己的医术传下去。
    这三卷著作整理好以后,华佗把它交给牢头,牢头不敢接受。
    在极度失望之下,华佗把《青囊经》掷在火盆里烧掉了。
    不久,华佗就被曹操杀害了。
    
    败走麦城指的是谁?
    
    关羽败走襄阳后,又听说荆州被吕蒙占领,气得大骂孙权、吕蒙。
    他重新整顿人马,想再夺回荆州。
    但许多将士都纷纷逃离,军心大乱,毫无斗志可言。
    
    刚走到半路上,关羽便遇到了吕蒙。
    一场大战后,关羽带领着几百人马逃到麦城。
    吕蒙率吴兵将麦城团团围住。
    关羽一看很难战胜吴兵,便派人到上庸去求救,孟达知道自己不是吴兵的对手,便迟迟不发兵。
    关羽只好准备突围出去,到西川去搬兵。
    
    一天深夜,关羽带领关平由城北小路向西川驰去。
    谁知道,吕蒙早已在周围设下了重重埋伏,没走多远,伏兵四起,关羽、关平被围。
    二人带领着自己的人马不敢恋战,杀出一条血路,向北跑去。
    刚走二三里,又遇上伏兵,关羽大刀一砍就是一片,但是吴兵太多,倒下一批,又上来一批,关羽知道这样累也把自己累死,便带马向北跑。
    刚跑了几步,战马被吴兵绊倒,关羽跌落马下,立即被吴兵擒住。
    
    关羽、关平被擒,二人宁死不降,被孙权杀掉,周仓听说关羽被杀,也拔剑自刎,麦城失守。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