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小说 我的佣兵生涯

第十一章 继承者之争(5)

我的佣兵生涯 奔命 4543 Apr 30, 2023 7:23:01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崇祯大明:我朱由检绝不上吊》章节阅读:




  朱由检看到这里,心中又是直呼好家伙儿。
  这才多长时间,就祸害了差不多两个府的县城了。
  照这趋势发展下去,恐怕连今年都要不完,整个陕西都得被这假流寇全给过一遍。
  办事效率这东西,还真是得分人和分事呀,有的三个月的活儿得干三年,而有的三年的活儿就只需要干三个月。
  此事对于朱由检的冲击还是挺大的,这一切都源于崇祯时期各项事务的墨迹。
  一些只是看着少许复杂的事情,竟然可以干几年,结果到最后都还没有干成,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原来,有的事情,真的可以办得很快。
  再看看当今陕西的情况,孙传庭在明,高迎祥在暗,共同为着自己的前途和大明的未来而奋力斗争着。
  再一想到崇祯皇帝时期的这两人,还真是好配合呀。
  至于这高迎祥今后会不会闹出幺蛾子的问题,朱由检觉得自己也没必要再为此操心了,反正有孙传庭兜着嘛,他自然已经为此想好了一切。
  退一万步说,我大明的子民,又有几人是天生反骨呢,大多数不都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才开始造反的吗。
  此时的朱由检,对此行为感到十分理解,真正的刁民也不过是极少数,对于朝廷而言很好摆平的。
  民,乃是大明之根本,只要万民保住了,任谁来闹腾也闹不出什么花样儿来。
  朱由检对此有着清醒的认知。
  在看完这几页信纸以后,朱由检将其轻轻放于桌案之上。
  长舒一口气,脑海中不禁又想起孙传庭这个人来,崇祯皇帝负过的人很多,孙传庭算是名列前茅的。
  孙传庭虽长得是孔武有力,但在此之前他可是实实在在的文人,而且家中也没有任何人担任过任何武职。
  当初在崇祯八年,孙传庭横空出世,要求担任陕西巡抚一职。
  为什么久待家中的他,能够一复出就担任陕西巡抚呢,而他辞官之前他也不过就是一个五六品的官员而已。
  其原因也很简单,当时的陕西已然乱成一锅粥了,到处都是贼寇和兵乱,所以陕西巡抚一职便让所有的朝廷官员都避之不及,一个二个生怕染上这个要命的位子。
  他也就在这个时候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并十分顺利毫无阻拦的接上了这个烫手山芋。
  而孙传庭也不负众望,一战成名,一出手就将高迎祥这个闯王给俘虏了。
  朱由检想到这里,心中更加确信了一个观点。
  有的人天生就是将军,而有的人天生就是酒囊饭袋,给米吃都属于浪费粮食的那种。
  只是后来呀,河南又发生大旱,灾民无数,让本已经奄奄一息的贼寇们又再次死灰复燃。
  崇祯皇帝又让孙传庭仓促出兵....
  朱由检想到这里,胸口处就憋着一股子气,很是难受。
  暗叹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
  算了,不想这些了,还是得出去走走散散心才行,憋死个人了。
  随口说道:“走吧,徐大伴,咱们出去走走”
  闲逛在宫中,有看到很多位置都是站的带刀太监把守,御林军都显得比较少了。
  朱由检也不急着扩充御林军,反正他的安全是有保障的。
  而今后的御林军,必须是在战场上见过血的才行,那些想要镀金的,就到边镇上去镀金吧,那儿才是真正镀金的地方。
  至于今后有谁敢暗自伸手的,朱由检表示非常高兴,砍掉伸出的手就完事了。
  不知不觉间,便又走到了紫禁城城墙之上,所对应的方向,正是陕西的方向。
  也不知道如今孙传庭正在干些什么,这一次的他,怎么着也不可能落到个战败身亡的下场吧。
  接下来还得好好想想给孙传庭的回信才行,能嘱咐的都给他嘱咐上。
  ......
  ......
  陕西延安府,定边县。
  这一日,孙传庭自西安北上视察,路过此地。
  如今坐于县衙厅堂之上的他,此时正在核查此县田亩的数目。
  这一项工作乃是他的重中之重,只要将此工作做好了,那么他的任务就算是完成大半了。
  故而身为一省总督的他,要挨个县的盘查。
  当然了,怎么说孙传庭也是总督,所以他的工作更多还是看总数目,至于详细数目的汇总,下边儿自然会有人干的。
  至于挨个县的盘查嘛,那也只是给下面各个府县传的话,毕竟不可能真的全都需要他亲自盘查,他只需抽出几个典型即可。
  “唉...清查田亩一事还真是任重而道远呀”
  孙传庭缓缓将面前的册子合上,他都不需要全部看完,就随便翻几页就知道,这些数目全都是假的。
  册子上所记录的是人均有田亩,而且没有一户人家的田地是超过一千亩的。
  毫无疑问,这上面所记录的这些内容就不可能是真的,这用来欺骗一些小小愣头青还行,但摆在孙传庭的面前,就显得有些侮辱他孙传庭了。
  途径几个县了,均是一样的结果,是可忍孰不可忍。
  每个县仿佛都有着两套账目,一套给上官给哦朝廷看的,另一套是用于实际管理的。
  此时孙传庭的心中也不在留存一丝侥幸啊和善心了,这帮子人,全他娘的该杀,他们都真正做到了死不足惜。
  不管他们是何背景有何缘由,光是这假造田册一事,就足够抄他们家了。
  整个陕西地界上有那么多的流民,而且还有无数灾民流向了关外,真当他孙传庭的眼睛是瞎的吗。
  砰!
  孙传庭一想到这里,便愤恨的重重一掌拍向桌面。
  这让随行的官吏们不禁吓了一大跳,不知这总督大人到底是在册子上看见什么了,竟然变得如此之愤怒。
  他当然应该愤怒,孙传庭不停在心中呐喊道。
  该杀,该杀,这些人全都该杀。
  如今陕西如此之困难,怎能容忍这些吸食百姓血肉的人继续存在。
  这不是不断的再逼民为贼、不断的再刨大明的根基吗。
  就在昨日,孙传庭刚刚收到了陛下回复的密信。
  信中内容除了对之前工作内容的肯定外,提到的最多的就是灾民问题。
  陛下明确表示,若是不能妥善安排这些灾民,那么未来就将会面对源源不断的农民起义军,他们本该是朝廷的子民,却被迫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这对于大明,对于朝廷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不但因此而削弱了大明自身的力量,反而还需要调用更多的力量来平叛,如此实在是得不偿失。
  所以这样的事情不能再次发生,而陕西重新划分田亩的问题也将提上下一个日程。
  这些个田亩册子孙传庭也懒得继续查下去了,反正只要将那些土地老财主都摆平后,则万事大吉。
  对了,还有那些助纣为虐的贪官污吏也不能放过,没了这些官吏要乱也就乱一时,但若是不处理他们,今后就会一直不断的乱下去。
  所以还得催一催高迎祥才行,让他在加快一些进度,争取在三五个月内将陕西内剩余的所有县城都清扫一遍,从此田亩问题也就畅通无阻了。
  简单而高效,他很喜欢像这样做事情。
  最后陛下还在密信中写到,根据钦天监的监测,今年、明年、大后年、乃至未来的十数年时间内,陕西的干旱将成为常态。
  而且其干旱地区不仅仅在陕西北部,还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开始由北到南,其干旱的地区也将持续扩大,到最后甚至还会延伸至河南一带。
  孙传庭虽然不知道这钦天监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竟然连将来未知的旱灾都能准确的预测到。
  但他却清楚的知道,陛下肯定不可能无缘无故的用如此大篇幅在述写这种事情,这说明此事的可信度极高。
  至于这些信息到底是哪儿来的,孙传庭自然也不可能去问陛下,反正他只知道钦天监肯定是没有这样的能力的
  实际上在孙传庭离京之前,陛下就曾与他说起过类似的话,毕竟此前陕西北部都已经干旱有几年了,所以对此也只是一般重视。
  但如今来看,其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这对抗旱灾之事必须立刻开始了。
  什么水井溪井,以及各种水车河沟都统统给它安排上。
  旱灾固然可怕,但只要能够做到提前预防,再将各类粮食汇总起来,就能够将其损失降到最低,最不齐也能保证没有大规模流民的出现。
  孙传庭当时就想好了,今后的陕西秦人,有一个算一个,但凡是手中没有活计的,统统都拉去保水。
  以工代赈,这批钱粮他孙传庭代表陕西总督府出了。
  “总督大人,王公公回来了”
  一旁侍卫突如其来的禀报声音,瞬时打断了孙传庭的出神状态。
  孙传庭深吸一口气舒缓着刚才愤怒的神情,片刻后突出一口浊气,轻声说道:“赶紧请王公公进来吧”
  “是,总督大人”侍卫拱手答道。
  片刻后,眼看着亦然大变模样的王承恩出现在孙传庭前面,拱手施礼道:“见过孙总督”
  “王公公此行可是辛苦了”
  孙传庭点点头道,随即又挥挥手将厅堂上的所有人都招呼了出去,都这般情况了,还查个毛的账目,在这么查他也查不出什么毛来。
  反正他刚才都已经下定决心了,之后直接重做个新的田亩册子就完事了,又何需搞这些复杂繁琐又没什么前景的活计呢。
  待其他人都离开后,厅堂之上便只剩下孙传庭和王承恩两人了。
  孙传庭当即站起身来,走下一梯台阶来到王承恩的身旁,连忙拉着他共同就坐与两旁的椅子上。
  并促声问道:“王公公,之前有听说一些消息,说是那叛贼王二已经在乱战中被杀死,不知确有此事?”
  原来就在两三个月以前,由孙传庭做主,将陕西卫所中那些仅剩不多的敢战之士,统统都分配到了王承恩的御林军当中。
  短短不过月余时间,王承恩满编不足一千的御林军,便扩展到了近三千人,而且皆是精锐之兵。
  于是孙传庭便让这支集全陕西之力而打造出来的精锐之军,果断的出兵剿灭王二这支真贼寇。
  至于这领兵之人王承恩嘛,自然也是孙传庭在这陕西最为信任的人了。
  谁都有可能在他眼皮子底下耍小聪明,但唯独王承恩不可能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他对此深信不疑。
  而且孙传庭也很清楚,这王承恩实际上就是陛下派过来积累基层经验的,日后所受到的重用自然不言而喻。
  虽然他不屑于迎合任何人,但这顺水推舟的事情做做又有何妨呢。
  待王承恩整理好言语后,当即回答道:“是的孙总督,如今这王二确实已被咱家所剿灭”
  “我们从白水县追到韩城,又从韩城追到蒲城,最后终于在洛川将其围堵”
  “那时这伙儿贼寇已经和另外几伙儿贼寇汇合在了一起,这些贼寇的贼寇头子有的还和王二一样闹出了许些名声,比如王嘉胤王左挂之类的”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应孙总督之令,但凡重要贼寇都已经被处死,没被处死的在之前就已经在战乱中身亡,至于那些因各种原因而被迫加入贼寇的人,也已经派人将他们送往了西安府,再根据孙总督之前定下的抚民安排,最后重新给他们分配田地”
  其过程王承恩说的很是简单,但实际上这剿贼一事也绝非如此简单。
  王承恩他只有不到三千人,而后来汇集在一起的贼寇已经超过了万人之数。
  他的这支御林军虽说是精锐之军,但是真正见过血的人其实很少。
  他们也跟着贼寇军的逐渐壮大,而不断强大起来。
  好在这贼寇军的武器都太差,火铳没有几把,弓箭没有几张,铠甲没有几幅,刀枪剑矛加起来不到一千,而他们用得最多的武器便是木棍和石头。
  而这也是王承恩往往能以少胜多的主要原因,再加上体魄相差甚大,焉有不胜之理呢。
  这一次剿贼之战,对王承恩造成的影响很大,同时也感触极多、感悟极深。
  在回来的路上,他就常常在想,其实在很多时候明明有着更好更高效的办法,只是当时没有想到,若是当初照此策实施的话,还不知得剩下多少功夫呢。
  看来日后有时间,还得好好研究研究这随机应变的深度问题。
  一旁的孙传庭自然不会知道,这王承恩的心中竟然有着这么多的想法。
  只是高兴的说道:“好,干得好,王公公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立得如此大功”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