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小说 七界第一仙

第1151章 光辉的梁大官人形象

七界第一仙 流牙 2240 Apr 30, 2023 5:52:07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农门炮灰:全家听我谐音改剧情》章节阅读:

农门炮灰:全家听我谐音改剧情第073章三叔、大哥离开

宋立武和宋立虎听见宋忍冬的这个心声之后,眼珠子转了转,似是有了什么主意。

但宋忍冬注意力不在他们俩身上,并就根本没有看见。

将有关于牧寒的最后那点字改了改之后,宋忍冬就将这个从痴情舔狗男二爆改成男炮灰的倒霉蛋给抛在了脑后。

毕竟他三叔中了举人之后,家里是真的挺热闹的。

除了亲戚朋友外,各种富商豪绅都上门来拜访,尤其是在拜访后听说三叔宋大安还没有说人家,甚至于读书这一方面还有继续在往上考的打算之后,这类人家来的更勤了。

因为,他们盯上了三叔宋大安的婚事。

尤其是镇上有女儿的富商,他们将三叔宋大安的婚事视作一块肥肉,要不是宋老太找了一个三叔的婚事,要听他师傅邱夫子同意的借口,这媒婆早就把宋家的门槛踏平了。

不过也能理解。

这封建时代,士农工商,商为最底,前朝甚至不允许商人之子参加科考。

本朝虽允许,商户人家参加科考,但隐形的鄙视链依旧存在。

商户出身的读书人,在这读书人的圈子里,总会被一些有心人鄙视。

甚至有些人觉得,商人重利,商户出身的读书人书读的再好,也不会做一个清廉的好官。

许多商人为了改变自己子孙后辈的名声,会选择和耕读人家,或者是当官的人加联姻。

将女儿嫁过去,等到家里有子孙长到读书的年岁,再通过亲家的门路,打着亲家家门的幌子去读书。

这就相当于对外宣称,孩子不是自家教育的,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部分的隐形鄙视。

宋忍冬其实是不理解这种行为的,但她对这种行为却报以尊重的态度。

因为她是后世之人,看待许多事情的角度,总是会受到后世不少观点的影响。

就像她根本不觉得读书人的出生会影响到他什么,不觉得商户人家出生的读书人就一定重利,也不觉得贫苦人家出身的读书人定会是一个体恤民情的好官。

但现如今,她所呆的这个社会就是这个样子,不是他用后世的眼光所能评判的。

所以对这些现象,她表示尊重。

三叔宋大安之所以在这群富商眼中是香饽饽,那是因为将女儿嫁给他,就直接是正妻之位,就算以后宋大安发达了,那也是不可抛的糟糠妻。

本朝律例,弃糟糠妻者,剥夺功名,杖三十,徒三载。

这可是重罪。

这群富商都能将女儿塞到县官的后院里做小,以求跟官宦人家扯上关系,如今看着个能正儿八经的成为亲家的潜力股人家,怎么可能不疯狂。

宋老太借了邱夫子的名头,邱夫子并没有恼,甚至他专门登门了一趟。

“安竹踏实,也实有才学,比之我以前的弟子,也是没得说的。”邱夫子专门来这一趟,正是为了宋大安以及宋立文的学业和未来:“他的亲事没定,是件好事。镇上这间小小的书院,已经不能让他再开阔眼界,我有一老友,乃樊溪书院之山长,写信于我,邀我去坐馆。樊溪书院是我朝四大书院之一,去那读书对安竹和立文来说,是极好的。我想着,他俩既是我的关门弟子,我就想把他俩都带上。这才上门来询问一下你们的意见。”

邱夫子说的诚恳,且已经将好处都分析出来,摆在明面上给宋家人看了。

宋三弗和宋老太虽不是什么念过书的人,但也明白师长的意见是极为重要的。

邱夫子既然能提出要带宋大安和宋立文走,那定是对这两人未来的学业大有益处。

加之,宋家并没有想要和镇上的富商家结亲的打算,所以宋三弗和宋老太对视一眼,答应了下来:

“大安跟着您走,我们老两口自然是没有意见的。只是立文还小,总得看看他爹娘的意见。”

邱夫子自是点头。

宋老太叫了宋大福和李桃花来:“大福,桃花,邱夫子想带着大安和立文去樊溪书院求学,樊溪书院距离咱们这儿山高路远的,你们看?”

这是直接征求宋大福和李桃花这对父母的意见了。

宋大福和李桃花两人自然是不舍的,但他们也不是拎不清的人,知道怎么选才会对宋立文这个儿子更好,根本就没有犹豫,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我们是地里的泥腿子,没有那个读书的天分,立文读书天分好,又有他三叔做榜样,最是爱上学,我们这当爹娘的自然没有拦着的道理。”

宋大福和李桃花两口子这事都答应了下来,宋三弗和宋老

农门炮灰:全家听我谐音改剧情第073章三叔、大哥离开

太也是支持,所以,很轻松的,宋大安和宋立文跟着邱夫子去樊溪书院的事儿就定了来。

这件事一定下来,邱夫子便做主宣扬了出去。

与之一起宣扬出去的,还有这俩孩子以后的婚事是由邱夫子决定的。

甚至宣扬出去没多久,师徒三人便踏上了前往樊溪书院的旅途。

这攀亲家眼见着没有什么希望,他们想要结亲的对象都已经走了,这些富商便将主意打到了宋家其他的孩子身上。

宋家除了宋大安这个三叔外,其他的孩子都是小一辈,小一辈的孩子里,最大的是宋立文,也跟着一起走了。

现如今在家中,最大的便是龙凤胎兄妹宋立武和宋金雪了。

而宋立武和宋金雪两人还不到说亲的年龄呢,就算是到了年龄,宋老太他们也不打算和这些有着别样意图的人家结亲。

那些富商殃了媒人上了好几次门,刚开始宋老太还客客气气的将人送走,可有些人家像是看不出来被拒绝一样,依旧屡次上门。

最终,原本客气的宋老太不见了,在上门的媒人吃的要么是闭门羹,要么是大笤帚。

虽说那笤帚并没有落在身上,但感人的氛围是足足的,也足够让周围的人家看笑话了。

宋老太这副做派,叫与她相好的人家都来劝她。

因为在这十里八乡,最不能得罪的人里面就有媒婆。

要是得罪了媒婆,之后家里的孩子说亲都是困难。

对于那些人的劝,宋老太表示了感谢,却依旧我行我素。

没办法,谁叫她老早就从宋忍冬的心声中得知,再过不了几年,三年就会来到了。

宋家村这儿终归是要离开的,也没必要怕得罪个媒婆什么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