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406章说得对然而这毫无意义

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烈日吹冰 3156 Jul 22, 2023 4:24:44 AM

建安七年正月,曹操一改之前对河北的被动防守态度,主动誓师北伐。
与此同时,他的征伐对象袁绍也没有忘记官渡、仓亭两次失败的耻辱,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在曹操出兵的消息传到冀州之前,袁绍就已经开始跟麾下诸将商议攻打许昌的事情。
诸葛亮闻言便皱起眉头。
心说袁绍这货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
他也不想想,为什么一直被动防守的曹操怎么就突然改变策略,开始主动进攻了?
像曹操那种人明显就是因为感觉到了有必胜的把握才会这么做啊!
他四处张望一番,眼见众人皆是一言不发,终是暗暗叹了口气,准备出言相劝。
便在这时,审配开口了。
诸葛亮见状便阖上双目,假装无事发生。
却听审配谏曰:
“不可,旧岁官渡,仓亭之败,军心未振。
故今当深沟高垒,以养军民之力。”
诸葛亮暗暗点头,审配还是有真本事的。
难怪主公想要将此人收入麾下。
听审配这么一说,袁绍不禁犹豫起来。
原本准备再问逢纪,可一想他跟审配关系本来就好,就算自己询问,两人肯定也是同一个建议。
袁绍略一思量,干脆转向沮授,开口问道:
“公与,此事你怎么看?”
自从去岁跟着诸葛亮留在冀州以后,沮授就承担起了把荀谌、逢纪、审配等人拉到张绣团队的任务。
其实一开始沮授对于这件事情是拒绝的。
因为你不能让他去拉人,他就马上去拉。
虽然他已经从了张绣,但是他不愿意去做挖老东家墙脚这种事情。
于是诸葛亮就开导了他一番。
你看,反正如今形势也已经很明白了,袁绍被曹操打败是迟早的事情。
袁绍一败,像荀谌、逢纪、审配这些人要么投降曹操,要么就跟当初的你一样慨然赴死。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他们投降张绣呢?
然而沮授并不是那么容易被说动的。
他对诸葛亮说道:
“大丈夫死则死矣,又有何惧?
旁人不说,单是审正南便绝不是怕死之人!”
然而诸葛亮却表示你说得对,然而这毫无意义。
审配不怕死,可其他人呢?
你凭什么去为别人的生死做主?
想想看就连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是人呢?
沮授闻言不禁沉默了。
他知道诸葛亮说得不错。
审配和自己一样是坚决不会投降曹操的。
可其他人呢?
他还真不敢打这个包票。
眼见沮授沉默,诸葛亮便趁热打铁又劝他。
正所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如果就这样死了,未免太过没有意义。
同样都是死,为何不留下有用之身,在张绣麾下为他效力呢?
如此一来,哪怕是死,也是在为袁绍复仇的路上而死,那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啊!
被诸葛亮这样一说,沮授不禁恍然大悟。
诸葛亮说得对啊!
为了替旧主复仇投奔新主,这种事情自古以来便不少,而且往往都会传为美谈。
想到这里,沮授便一改往日的消极态度,仿佛变了個人似的,积极主动地游走在众人之间,开始说服他们加入张绣团队。
除了荀谌、审配、逢纪三个主要人物之外,沮授还对着一些自己认为有能力、有素质、有想法的人下手。
原本他以为自己这种做法会让人反感。
万万没想到,众人却是非常欢迎他。
因为沮授的这种做法等同于是多给了这些人一个选择。
在这种危急时刻,谁不想多一条退路呢?
看到这一幕的沮授既是欣慰又是沮丧。
欣慰的是,自己的努力卓有成效,在救赎了一个又一个人的同时,将来反攻曹贼又多了一分胜算。
沮丧的是,这件事情充分体现出袁绍军中已是人心涣散,队伍不好带了。
若让沮授来说,那便是已经到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地步。
于是沮授忙忙碌碌,奔波于众多文臣武将之间。
诸葛亮则是稳若泰山,笑看风云激荡。
此时袁绍突然问起自己的看法,沮授不禁愣住了。
如今他的立场尴尬,在这种场合发言并不合适。
于是便下意识便看向诸葛亮,希望他能出言解围。
诸葛亮没有让他失望,见状轻咳一声,出列说道:
“大将军,此事亮与公与先前已经议过,如今听正南的便是。”
乖乖打好防守战,拖住曹操,给主公创造更长的发展时间吧!
袁绍闻言便皱起了眉头。
抛开诸葛亮说话的内容不谈,单单只是他替沮授发言这件事情,就让袁绍本能的一阵不喜。
袁绍不是没有尝试过重新把沮授拉回到自己阵营。
相反,这段时间他最上心的就是这件事情。
他不但自己私下里多次找到沮授,表达了自己迫切地希望沮授能够回归的意愿,还让让袁尚、审配、逢纪等人出马,试图通过往日的交情来说服沮授。
袁绍本以为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毕竟当初两人再度重相逢的时候,沮授的表现就跟田丰、张郃、高览三人不同。
那三人袁绍已经是没有了非分之想,但沮授他还是敢想一想的。
特别是这次张绣特意把沮授留在冀州,在袁绍看来这就是张绣在故意创造机会,让沮授重新回归己方团队啊!
至于张绣为什么会这样做……
他原本就要跟自己结盟对付曹操,盟友之间互相帮助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况且诸葛亮作为张绣在冀州的全权代表,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却没有阻止,明显就是在暗中支持嘛!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对于他的诚心招揽,沮授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
“却是为何?”
袁绍在又一次失败之后,终是忍不住问道,“公与,某知道先前错了,然则汝竟连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都不给我吗?”
沮授却摇了摇头,轻轻说了一句:“覆水难收,破镜亦难重圆。”
你来得太迟了啊!
现在的我……已经是主公的人了啊!
想到自己还在张绣的要求下挖袁绍的墙脚,沮授心中越发难受。
他也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将来结果如何,一定要想尽办法保住袁绍的性命。
这也算是他能为袁绍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
但让他此时再跳槽,这种事情他是万万不会做的。
袁绍自然不知道发生在沮授背后的事情。
对于沮授的“不识抬举”,他觉得十分生气。
但面对默不作声任由诸葛亮代表自己发言的沮授,纵然心中再是不愿,却也无可奈何。
可能公与还在生我的气,等他气消了迟早都会想通的。
迷之自信的袁绍想到这里,便重新与众人商量起出兵这件事情。
只是双方各执一词,谁都说服不了对方。
就在袁绍想要行使自己身为主公的权力,不顾劝阻强行出兵的时候,探马报来了最新消息:
却是曹操亲自进兵官渡,准备来攻冀州。
“岂有此理,吾尚未去找他,他倒先来找我了!”
袁绍一拍桌子,勃然大怒,心中却是暗道一声来得好!
于是他坚定地说道:
“若再不出兵,等曹贼兵临城下,将至壕边,然后拒敌,事已迟矣!”
说到这里,他霸气的环顾四周,开口说道:“吾当自领大军出迎,如何?”
这一次袁绍态度坚定,已经不再是征求意见,而是直接宣布命令了。
诸葛亮看得一阵心塞。
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又怎么了吗?
以逸待劳不香吗?
纵然曹操通过官渡、仓亭两场战役拿下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此时他对袁绍的兵力依旧是一比三的劣势。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双方打成持久战,时间一长,曹操必退。
可袁绍偏偏要舍己之长,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虽然在冀州的时间并不长,但诸葛亮已经开始渐渐理解田丰和沮授的感受了。
这袁绍……怎么就不听劝呢?
诸葛亮毕竟只是客卿,此时虽然心中着急,却也无计可施。
审配就不一样了。
他同样也不想让袁绍亲自领兵出征,于是便向袁尚使了个眼色。
一直没有发言的袁尚心领神会,立刻大踏步走出,对袁绍抱拳道:
“父亲病体未痊,不可远征,便由儿提兵代父前去迎敌。”
袁绍还在犹豫,审配和逢纪立刻开口进谏。
说了一堆诸如袁绍是全军的领袖,值此关键时刻,更应坐镇后方,而非亲自领兵出征的废话。
诸葛亮眼见机会来了,立刻也开口表示附议。
并且他提出了更为稳妥的建议:
使人通知青州袁谭,幽州袁熙,并州高干,四路合击,同破曹操。
同时传书给张绣,让他趁虚进攻许昌,扰乱曹操后方。
前一条是真的,后一条是假的。
诸葛亮心里清楚,张绣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兵许昌。
那样就是在为袁绍做嫁衣了。
对于现在的张绣来说,他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
搞钱!
其实让诸葛亮来说,袁绍就应该哪里都不要去,等着曹操打上门来才是。
可袁绍不听啊!
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只能帮袁绍到这里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