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耽美同人 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第246章创业

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酒花玉露 5642 Sep 8, 2023 8:34:21 PM



  第242章创业
  函馆在北海道的南端,很南的南端,但还是在北海道;
  很多第一次来北海道的游人,都习惯把它作为旅途的最后一站,从札幌坐火车到函馆要4个小时,沿途的风景倒是不错,后半段是沿着海岸线的;
  中途会经过洞爷湖,也是一个游人爱去的点。
  作为一座港口城市,开放贸易比较早,于是整座城市都烙上了浓浓的外来气息,使得它并不像一座霓虹小镇,更像是西方港口;
  众多的西式教堂,欧式的建筑风让这里保留着上个世纪贸易繁荣时期的那个景象。
  函馆最有名的,就是它的夜,位列世界三大夜景之一,也被称为“百万夜景”的函馆山夜景。
  据说,一个晚上,制造夜景的花费要百万美金,因此得名。
  不过高斌他们来函馆可不是为了看什么百万夜景,妥妥的灯光秀,看一次就够了,多了容易腻。
  抵达函馆后,高斌带着罗子君直奔海鲜朝市。
  朝市,就是早上的市场,对不习惯早起的人来说略为痛苦,因为到了中午就没了,毕竟早上才有最新鲜的海鲜产品。
  但早起对高斌来说不算什么,为了蹲守顶级食材,就算几天不睡他也熬得住!
  市场里见到最多的就是红红的各种蟹脚、鱼、虾,可以现场烹饪,也可以买来快递到你家,当然,华夏大陆除外,别问为什么。
  高斌要了一份海胆饭,给罗子君要了海鲜拉面,俩人就坐在摊位最外面,热闹的市场,鼎沸的人声,吃起来好像格外香。
  高斌是瘦了,罗子君却胖了,她从没想到这么累的情况下还能吃胖。
  不过这段日子跟着高斌东奔西走,生活变得特别充实。
  最关键的是,她觉得自己的阅历在增长,她看到了以前只有在高档餐厅才能看到的顶级食材,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餐桌的。
  正因如此,她才对高斌升出钦佩之情,在她看来,就没有高斌不懂的事情。
  吃完饭,俩人漫步在市场内,高斌时不时停下来跟摊主交流,但并没有花钱购买什么。
  罗子君不禁问道:
  “你在干什么?”
  “算是市场调研吧,这里的海鲜市场最接近食材原产地,所以这里的价格也是第一手的。
  我必须时刻掌握每一种海鲜的价格变化,根据这些价格,制定出卖价买价,确保自己不会因为稀里糊涂而亏本!”
  罗子君点了点头:
  “不敢不知道,我以前以为你的工作很轻松,吃吃喝喝,还能游遍全球,简直不要太羡慕,现在想想,我真是太幼稚了。”
  高斌轻笑:
  “伱能意识到这一点,说明你在成长了。”
  这时,电话响了,是卫星电话,他赶紧拿起来接通,叽里呱啦说了一通,撂下电话,拉起罗子君就往外跑。
  “怎么了?”
  “再有四个小时船就到港了,我们必须赶到青森!”
  青森县,本州岛最北端。
  熟悉的朋友一定知道那句名言:北海道的下面就是青森!
  是的,青森县北隔津轻海峡与北海道的函馆隔海相望,直线距离327公里。
  如果乘坐新干线通过青函海底隧道往来,用时不到2个小时,非常的方便;
  当然,还可以用渡轮的方式,耗时约4个小时。
  要知道在海底隧道修建之前,渡轮可是当地人往来北海道与本州岛最重要的交通方式。
  那艘昔日繁忙不现的渡轮,此时正安静的停泊在函馆港口内,在朝阳的映衬下更多了一份闲静。
  不知道的人,总以为北海道是霓虹捕鱼量最大的地方,其实不然。
  北海道的名气太大了,所以很多事情,会不自觉的往北海道身上靠。
  但实际上,青森才是南波万!
  青森县同与北海道东临太平洋,西面霓虹海,气候却更温和;
  青森的比目鱼和乌贼捕获量为霓虹第一,大扇贝产量霓虹第二,价格相较声名赫赫的邻居却更实惠亲民。
  来青森吃海鲜是一定的,但眼下最紧要的事情是把鱼搞到手。
  到了青森以后,高斌打车直奔西北角的渔村,时间刚刚好,他们抵达的时候,一艘小渔船刚刚进港。
  高斌找了块大石头站上去眺望,确定是自己等的那艘船,这才拉着罗子君跑过去。
  “宫本大叔。”
  “高,好久没见了。”
  船长大叔站在船头,背着手,一副隐居渔村的高人风范。
  “是啊,怎么样?收获不小吧?”
  高斌从电话里听出了宫本的心情不错,由此判断出这次的收获不小。
  “哈哈,确实不错,足足180公斤,怎么样?你自己能吃下吧?”
  “小瞧我了不是?除了700斤以上的鱼王我吃不下,300来斤的,两条我都能吃下。”
  “你小子,是我给你发出去?还是你自己走一趟?”
  “老规矩,您帮我发吧,我这边安排打款。”
  “好。”
  几句话谈妥了交易,罗子君狐疑:
  “你们好像没有谈价格。”
  她听不懂日语,但多少也能猜到大概。
  “不用谈,我跟宫本大叔是老朋友了,合作很多年,他每年都能捕到三四条金枪鱼,我至少要吃下其中一条,价格早就谈好了。”
  “所以是多少钱?”
  “180公斤,90万。”
  “什么?软妹币?”
  “当然,难道是日元吗?”
  高斌无语。
  “这么贵?”
  “你以为?等有机会带你去筑地看看,动辄百万的蓝鳍金枪鱼遍地都是。”
  “那这位大叔岂不是赚爆了?”
  “那可不,而且他是自己联系客户购买,不用跟筑地市场分成,别看他貌不惊人,身家跟贺函有一拼!”
  罗子君听着直抽凉气,很快,她就看到一条接近2米长的大鱼被船上的吊臂从冷库里调出来,随后直接封箱,由专门的拖车拉走,直奔机场!
  高斌这边联系霓虹银行的客户经理安排打款,等宫本大叔那边确认款项到账,这笔交易就算完成。
  “走吧,跟我回家,请你吃饭。”
  每次高斌过来,宫本大叔都会用一顿丰盛的海鲜大餐来感谢高斌照顾他的生意。
  每次高斌也都不会拒绝,大吃特吃一顿才离开。
  不过这回他婉拒了,既然罗子君没来过青森,自然要带她转一转,然后就要踏上返程的航班了。
  今晚,他们将在老卓的店里吃蓝鳍金枪鱼。
  带着罗子君来到古川鱼菜市场,这里早上七点开门到下午四点。
  进门后,需要先去买餐票,650日元5张。
  然后撕一张票领一碗米饭,接着就可以去选择心仪的海鲜。
  市场其实并不大,各摊位的货品也是有重复的,但是都很新鲜,定价也统一,选哪家就完全靠眼缘了。
  鲍鱼,雪蟹,海胆啥的最近没少吃,所以高斌选择了烤扇贝。
  经过烤制的扇贝,汁水渗出,鲜香可口。
  高斌吃的过瘾,罗子君也不含糊,一个人干掉三只大扇贝。
  之后又吃了各种海螺、蚬子之类的海鲜,5张餐票根本不够用,之后又去补了5张,吃的肚儿圆圆,这才心满意足的坐上火车去机场。
  下午6点半,下班的时间,在老卓店里跟贺函跟唐晶他们碰面。
  不过这俩人一见面,就给高斌一种梳理的感觉。
  “你们俩啥情况?闹别扭了?”
  “没有啊,唐晶升职了,我高兴都来不及,闹什么别扭。”贺函说。
  可唐晶并没有太高兴的样子,一脸假笑,眼中说不出的痛苦。
  既然他们不愿意说,高斌也懒得追问:
  “难怪你愿意大出血订蓝鳍金枪,原来是为了庆祝唐晶升职啊。”
  转头对唐晶道:
  “恭喜了,现在是合伙人了?”
  “谢谢,这次出去,子君没给你添麻烦吧?”
  “没有,她还算能吃苦,新买的小本本快记完了吧?”
  “真的啊,子君?”唐晶惊喜道。
  “是啊,多亏高斌带着我,这一趟出去我可算长见识了。”
  “是不是没少吃好吃的?”
  “对,从南吃到北,我都吃胖了,在酒店量了一下,整整胖了三斤!”
  “天啊,你这工作也太幸福了吧?我都羡慕了。”
  唐晶由衷为罗子君高兴。
  贺函笑道:
  “别说,我也羡慕了,高斌,什么时候带我走一圈,我也长长见识。”
  “随时都可以,下个月我要去趟欧洲,你要是有空可以一起。”
  “下个月?那我得研究研究,休个年假先!”
  “蓝鳍金枪鱼来咯。”老卓亲自上菜。
  “谢了老卓。”贺函道。
  “谢什么,我也有钱赚,不过大头都让这小子赚走了。”
  老卓指着高斌。
  “你可别冤枉我,这我还是给你打了八折呢,要是卖给别人...”
  “行了吧你,说你胖你还喘,不过这鱼的品质确实高,我偷偷尝了一块,太棒了。”
  美食不可辜负,高斌发现唐晶一直强颜欢笑,即便是如此美味的食材入口,恐怕也换不来好心情。
  贺函看起来倒是一切正常,只是跟唐晶之间,多了层薄膜,天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高斌转头问老卓:
  “前阵子不是有人来找你合伙开分店吗?”
  “是啊,被我赶走了。”
  “怎么呢?”
  “我这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不习惯和别人合作,再说钱对我来说没有太多吸引力,守着这个小店挺好。”
  “好吧,可惜了。”
  贺函突然道:
  “其实以你的资源,要是做个高端餐厅应该能火起来。”
  高斌犹豫了一下:
  “我父母的遗愿,确实想让我把家里的餐厅重新开起来,但是...”
  “怎么了?有什么困难,看看我能不能帮上忙。”
  “日料在魔都基本上饱和了,很难做出心意,而且我自己就是供应食材的,如果亲自下场做终端,以后还怎么给别人供货?”
  贺函是战略咨询公司的顶级人才,下意识就代入了工作节奏。
  “为什么非得做日料呢?”
  “嗯?”
  “我觉得你可以做个高端食材超市,不仅供应给餐厅,还可以供应给个人,现在人们的生活品质高了,愿意花钱买好东西的人不计其数。”
  不得不收,贺函的这个思路确实给高斌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想想,如果做超市的话,需求量必然成倍上升,运输渠道、储藏空间,这些都是问题。”
  “后者好说,租个冷库就够了,前者确实有点麻烦,如果是单一市场,点对点的运输还好说,你这个超市要想做成,必须汇集全世界各地的高端食材。”
  高斌点点头:
  “是啊!”
  “唯一的办法就是各地建立采购办公室,设置专人来安排采购事宜。”
  “这样一来,成本肯定直线上升。”
  “只要食材够新鲜,消费者肯定愿意买单!”
  高斌换个角度想了下,如果采购量大的话,源头成本一定能降下来,倒是能抵消一部分人力和运力成本。
  再加上广告宣传,应该能用最快速度打开局面,资金流动起来,自然而然产生利润,提高的那点成本也就可以不用在意了。
  高斌本身就是资本高手,对于做生意自有一套理念。
  之前他玩的挺开心,一直没往深了想,贺函突然提出的这个建议,倒是让他产生了玩一把的乐趣。
  毕竟是以前没有做过的生意,肯定有新鲜感。
  “贺总,明早我去你办公室,帮我做全套的战略规划,当然,还有前期的市场调研。”
  “没问题,我带人亲自做,收你100万不过分吧?”
  高斌就是玩资本的,知道咨询公司的价值,这100万如果能换来全套的经营体系和发展规划,还是非常有价值的,最主要的是,他相信贺函的能力。
  “可以,明早办公室再谈细节,先喝酒,不能对不起这么顶级的食材。”
  唐晶看着如此有魅力的贺函,眼中的痛苦难以自愈。
  而罗子君却被高斌的魄力而折服。
  可是这两个女人的情绪,都被高斌和贺函忽略了,他们满脑子都是生意。
  ...
  第二天一早,高斌来到辰星,刚出电梯,就跟对面下来的陈俊生碰了个对脸。
  “诶?你怎么来了呢?”
  “找贺函谈点生意。”
  话音刚落,贺函从另一部电梯里下来:
  “早啊,很巧啊。”
  “是挺巧。”
  “贺总早。”陈俊生颇为拘谨的问道。
  虽然贺函早就表示了公对公,私对私,而且这段时间,贺函也多次表达了对陈俊生的欣赏。
  可每次跟贺函见面,陈俊生都会显得有些心虚。
  “正好,你也一起来办公室吧,咱们聊聊。”
  高斌心思一动,猜测贺函可能想把自己这个案子交给陈俊生负责,然后他来把关。
  果不其然,到了办公室刚坐下,贺函便开口说出了他的想法。
  “老高啊,陈俊生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我希望你能相信我的判断。”
  “我没问题,既然决定把案子交给你,交给辰星,那我肯定全力配合,只要结果让我满意就行。”
  贺函看着陈俊生:
  “你听到了?有没有信心?”
  陈俊生既高兴又忐忑:
  “真的交给我吗?”
  “怎么?你看贺函像在开玩笑?”高斌打趣。
  “不不不,我只是...谢谢,你放心,我肯定做好。”
  “一周,一周内我要看到结果,老陈,你辛苦一下,我知道你家里事多,但多加加班吧?”贺函给出了时限。
  “没问题!”陈俊生果断应下。
  “行了,你先去忙,我和高斌再聊聊。”
  送走陈俊生,贺函脱掉西装外套,随后道:
  “你不好奇我为什么把案子交给陈俊生?”
  “不好奇,跟我没什么关系。”高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呵呵,有时候我真佩服你的心态。”
  “说正事吧,昨晚回去我琢磨了一下,这个项目可以做,但我手头现金不太够,你要不要入一股?”
  贺函犹豫道:
  “你知道我刚买了房子,全款,手里也没剩下多少。”
  “能拿出多少?”
  “咬咬牙500万吧”
  “那正好,半个月内,我能凑出1500万,这可是我的棺材本。”
  “以你的赚钱能力,肯定不会没饭吃,既然要做,那肯定要全部投入。”
  “加在一起2000万,还是不大够,但应该能起步了。”
  “嗯,一开始店面不用太大,毕竟顶级食材不太可能留在柜台上太长时间。”
  “我明白,但至少也要有500平,有单独的冷库储雪区。”
  贺函想了一下:
  “我有个地方,等中午我带你去看看。”
  “另外我还想在超市里做个小厨房,可以将那些不太好卖的食材做熟,增加顾客在店里的留存率,顺便还能多一种营销方式。”
  贺函点头:
  “我记下来了,回头让陈俊生加到方案里。”
  “嗯,暂时就这样,我去找人注册公司,然后招人,创业就是麻烦。”
  “呵呵,别忘了我也是股东,自然得出一份力,后勤行政人员你不用管了,我帮你找人。”
  “好,那我就主招业务人员,对了,别的好说,人事得尽快到位。”
  “明天中午之前,我让她给你打电话。”
  “那就这样,我先去忙,中午给我打电话再约地方。”
  “oK!”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