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红楼臻情

第1章树倒猢狲散

红楼臻情 蔚蓝的师姐 2265 Apr 3, 2023 5:11:04 PM



  大周成康元年二初一日,神京城。
  神京城门一开,秦臻就骑马来到了丰台大营,吹起青牛号角,召集麾下兵丁,像往常一样,在大营校场的西南角,亲自带领麾下的士兵操演。
  秦臻来到红楼世界,已经快一个月了,他也搞不明白白,怎么出国执行一次任务就穿越了。
  好在两世为人,职业都是军官,秦臻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适应的。
  唯有不同的,就是原主秦臻的官职,却是秦可卿用自个终身幸福换来的。
  每每想到这里,秦臻的心总是莫名一痛。
  望着远处天边五彩斑斓的云彩,秦臻知道,今日的训练快要结束了。
  军营里别的百户所,皆是十天才出操一次,可秦臻却不管这些,每天雷打不动地出操半个时辰,
  从来没有断过一日,哪怕昨日是宁国府去秦府下定的日子,秦臻也是坚持带队训练完了,才失魂落魄地赶回秦家。
  《大周军例》不准将领,拿朝廷的银子养私兵,若是做到了一镇节度使,按照惯例,一军主帅是可以从麾下挑选,三个百户所作为护军。
  能当上主帅护军的士兵,他们日常的伙食,比之一般的将领,要好太多了。
  若不日日锻炼,怕是过不了多久,就会像世家大族蓄养的豪奴一样,个个体胖腰圆,中看不重用。
  当然了,秦臻手下的兵,有时候也很不理解,他为何这么做。
  可原先的秦臻,却是个老实人,从来只做不说,达不到要求的,直接剔除,丁是丁卯是卯,一点情面也不讲,
  为此,他得罪了很多背景深厚的人,却也得到了更多底层小兵的拥护。
  就比如现在,秦臻的话对他麾下的士兵而言,比之圣旨还要灵,无一人敢置疑他的命令,真真正正做到了,令行禁止。
  故而,他们这个百户所,经常被王子腾拿来激励其他人,用以推进京营改革。
  见时辰差不多了,秦臻挥手招来副百户裘世安,将士兵带去后营用餐。
  裘世安生得满脸络腮胡子,块头高大,脸庞黝黑,声音洪亮,不过才二十上下的年纪,
  也不知,他将来犯了什么事,在《红楼梦》原著中,竟是进宫做了个小太监,还专喜欢到宁荣二府勒索钱财。
  可现在,却是秦臻忠实的狗腿子,这猿粪,这是妙不可言!
  趁着身子还热乎,秦臻去自个的营帐,冲了个冷水澡。
  因为待会儿,秦臻要护卫贾宝玉,去城西十里外的玄真观,敬香还愿,
  秦臻特意换了一身干净的官袍,才去了营中将领用餐的饭堂,吃过朝食后,就去神京城里荣国府接他。
  这个饭堂的伙食,可谓是整个京营最好的,秦臻能来这里吃,完全是沾了王子腾的光。
  秦臻打了五荤三素八个菜,一双筷子又插了八个肉包子,大嘴里正嚼一个,寻了一处不显眼的角落,自顾自地大快朵颐,好不快活。
  秦臻才扒拉了几口,一个五十七八年纪,中等身材的游击将军,端着餐盘走了过来,笑呵呵地道:
  “秦兄弟,恭喜了,听说你被王大帅,提升为护军统领了。”
  说着,那略显富态的游击将军放下餐盘,在秦臻的对面坐了下来,一脸笑意地看着他。
  秦臻抬头看了一眼,觉得此人有些面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在那里曾见过。
  嗯,
  是见过一面,
  他叫余恩泰,是宁国府老太爷——贾代化,最后一任亲兵头子,现在是京营的一个游击将军。
  当时,贾敬为了补偿秦家,亲自带秦臻来到军营,把他介绍给了宁国府的老部下。
  秦臻面上很是平静,心中却是暗恼,不知谁传的小道消息,连他这个当事人,都不知道升职的事。
  “余老哥,这话怎么说?小弟听不明白。”秦臻摇摇头,一边扒拉饭菜,心不在焉地问道。
  秦臻这样不咸不淡,余恩泰也不气恼。他们俩初次见面的时候,余恩泰就知秦臻性子冷淡,不大爱说话,而且饭量大,
  一身力气更是大得出奇,二三十万人的军营中,竟无一人是秦臻的对手,也不知他是不是饿死鬼投胎。
  “呵呵······昨日,你回家去吃喜酒了,自然不晓得这事。”
  余恩泰扫了眼左右,见无人关注他俩,面上放松了不少,俯低身子靠近秦臻,小声道:
  “昨日午后,王大帅离开军营,去宁国府吃酒前,亲自下的军令。”
  “这事,现在还只有几个参将和副将知道。”
  “按照军中办事流程,最迟今天军议过后,官牌和任命文书,就会送到老弟这里了。”
  “恭喜了,秦老弟!”
  “你才来京营不过两个月,就升到了正五品,相当于千户了。”
  “若是有一日,王大帅调离京营放你归营,至少也得是个游击将军,比之地方的一省都指挥使,那可是强太多了。”
  秦臻听了这话,黝黑的脸庞上不见半点喜色,平心静气地抬头看了眼对面的余恩泰,故意打趣他道:
  “怎么,王大帅要调离京营了?”
  余恩泰听了,面上一怔,讪讪地笑了笑,连连摆手,道:
  “不是,老哥刚才只是打个比方!”
  余恩泰又细看了秦臻一眼,神神秘秘地道:
  “老哥得到了可靠消息,说是陛下要大动京营了。”
  大周神京京营有六十四卫,拢共有三十四五万人,京营节度使之职,一直在金陵贾家内部流转。
  八年前,京营节度使贾代化薨逝,宁国府贾敬自小修习孔孟之道,不想中了金榜进士,走的是文官路线:
  贾珍当时年纪还小,又颇为顽劣,一副浪荡公子样,显然是个不顶用的;
  朝廷讨论了许久,多方争持互不相让,大半年没有定论。
  听取了金陵贾家的建议,最后由太康皇帝(大周第三任皇帝,现太上皇)做主,把京营节度使之职交给了,金陵王家的王子腾,各方势力明面上偃旗息鼓,却转为了暗中较劲。
  六个月前,太康皇帝因病不能理政,将大周天子之位内禅给了四皇子,是为成康皇帝,
  今年不过二十七八,野心勃勃,想要有一番作为,一改旧朝之弊政,首先得控制军权,这京营自然是重中之重。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