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天极魂师

第82章对不起

天极魂师 不如拙 2291 Feb 24, 2023 9:10:56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都市:我摊牌了,我的岳父是皇帝》章节阅读:


  大明沦落到如今民不聊生的地步,东林党争是最主要的因素。
  朝堂之上的文武官员不想着尽心为民,反而一心想着搞斗争。
  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整个大明也跟着倒霉。
  如今的大明,烽火四起。
  非是天灾的原因,实乃**。
  崇祯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说道:
  “朕是真的没有想到,这些平日里自诩正人君子的大臣,竟然贪污这么多的银子,这些都是民脂民膏啊!朕对他们太失望了。”
  陈凡接了一句。
  “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大抵就是如此了。”
  崇祯闻言,叹了口气。
  “朕被他们骗了,骗得好惨。”
  陈凡很是认同的点点头。
  “是啊!大哥到底是太年轻了,不是这些老家伙的对手。这些糟老头子坏得很,合起伙来忽悠大哥。”
  “大哥,你到时候看看这些记载就知道了,他们是如何忽悠大哥废掉锦衣卫和东厂的。”
  “根据史学专家的说法,锦衣卫和东厂对这些官僚具有莫大的威慑力,让他们不敢做危害老百姓的事情。”
  “可大哥经过他们的忽悠,裁撤厂卫后,他们就像是脱缰的野马,彻底释放了心中的贪欲,以至于他们鱼肉百姓,把好好的大明糟蹋成这个样子。”
  崇祯越听越气,恨不得现在就把他们诛九族。
  “枉费朕这么信任他们。”
  陈凡赶紧安慰了一番。
  “所以,大哥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重新把厂卫的架子建起来,然后按照书上的记载,直接把那些贪污的官员抄家。”
  史书把李自成犒饷的细节记载的清清楚楚,从哪个大臣家里搜刮了上百万两银子,又从哪个官员地窖里挖出了金银珠宝……
  这些史书都有记载。
  崇祯只要按照书上的记载去抓人,保证一抓一个准,不会冤枉一个好人。
  “贤弟说的有道理,看来确实要重新建立厂卫了,至于这厂卫的人选……”
  见崇祯低头思索,陈凡给崇祯出了一个主意。
  “大哥,让王承恩大总管负责厂卫就挺好的,毕竟王公公和大哥一起上吊赴死,足可以看出王公公的忠心,就连专家学者都对王公公有很高的赞誉。”
  崇祯眼睛一亮,他险些忘了这一茬。
  大伴是陪他一起上吊的,忠心可鉴。
  “大伴,听到了没有?既然贤弟举荐你,朕就给你这个机会,让你掌管厂卫。给你三天时间,组建好人马,听候朕的调遣,到时候朕有大用。”
  崇祯身后的王承恩赶紧上前一步。
  跪倒在地激动的回道:
  “请皇爷放心,奴婢保证在三天之内安排好人手,随时听候皇爷的吩咐。”
  听到陛下让他负责厂卫,王承恩浑身颤抖,兴奋不已。
  锦衣卫让文武官员闻风丧胆,东厂让天下臣民战战兢兢。
  可以说。
  锦衣卫和东厂是大明两个权力最大的机构。
  现在。
  陛下把这两个最大的权力机构合二为一,成立厂卫。
  并且让他来掌管厂卫。
  这其中的权势之大,让他兴奋莫名。
  王承恩抬起头偷偷看了一眼陈凡。
  心里对陈凡的举荐充满了感激。
  要不是陈凡为他说话,他哪里有现在这样的权势滔天。
  “恩,此事交给你来办,朕放心,你现在就可以去办了,等朕看完这些书,就是用到你们的时候了,去吧!”
  崇祯摆摆手,让王承恩去安排人手了。
  等王承恩走远,崇祯转头看向陈凡。
  “贤弟,这些书大哥就先拿回去了,对于仙界的人是怎么看待朕的,大哥倒是很感兴趣。”
  “大哥你拿回去看看就知道了,不过总体评价还不算坏。”
  据陈凡所了解到的情况,历史学家对崇祯的评价还算公正。
  虽然刚愎自用,性格多疑。
  但也勤政为民,心系百姓。
  只可惜大明已无力回天,崇祯只能看着大明这艘破船慢慢沉没。
  最后更是在大明灭亡之际,选择为国殉葬,上吊赴死。
  践行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保留了大明最后一丝尊严。
  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人动容。
  崇祯对于这些书籍倒是很感兴趣。
  毕竟这些书籍记载的都是关于他的事,他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一生,从中吸取教训。
  不过看到其中一本书时,崇祯疑惑不解。
  “贤弟,这个陈圆圆是谁?为何大哥从来没有听说过?”
  陈凡恍然大悟。
  “哦,大哥说的是《崇祯和陈圆圆不得不说的故事》,这个我也不清楚,估计是哪个网文作者胡编乱造的八卦吧!”
  陈凡也只是看这本书和崇祯有关,于是就一起买来了。
  至于书的内容,陈凡还没有看过,所以也不清楚。
  “那这什么三宫六院呢?大哥只有一个皇后,和两个妃子,哪有这上面说的这么夸张。”
  陈凡尴尬的笑笑:
  “这《崇祯的三宫六院》是说大哥的风流韵事的,我想着大哥可能会比较感兴趣,于是一起带过来了。”
  陈凡听到长安街传过来的欢声笑语,赶紧岔开了话题。
  “大哥,你什么时候惩戒这些贪腐分子,他们多存在一天,就是对老百姓多一天的压榨。”
  果然。
  崇祯一听到这个,怒气瞬间就又上来了。
  “先不急,等看完这些书籍,大哥倒是要看看是有哪些道貌岸然的小人?到时候大哥全部找出来抄家灭门,一个漏网之鱼也不会放过。”
  崇祯看着远处的大臣恶狠狠的说着。
  陈凡疯狂点头赞同。
  “对,大哥说的没错,这些蛀虫一个也不能放过,大明之所以落到如今的地步,全是他们的错。大哥修复大明的创伤,需要大量的银两,正好让这些蛀虫做贡献,算是便宜他们了。”
  崇祯也是有这样的打算。
  要想让大明恢复到政通人和的局面,银两是必不可少的。
  “先让他们得意这几天,到时候看朕怎么收拾他们。”
  崇祯眺望着远处,喃喃的轻声说道。
  崇祯站在皇宫城墙上,扫视了京城一圈,然后就回太和殿了。
  他要回去认真的看完这些书籍。
  好为他之后的治理国家提供思路,不再犯以前的错误。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