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耽美同人 我可不止是导演啊

第17章启动

我可不止是导演啊 格拉条的野望 2205 Jun 24, 2023 9:42:30 PM

回到小镇后,江培安一边等着齐跃飞那边的消息,一边投入工作。
第二部民间小调《老光棍讨媳妇》正式开始拍摄。
主演依旧是李守国和王红,但剧组阵容却是史无前例的壮大。
摄像师,王星星!
自从江培安从京城回来后,左手抽中华,右手摩托罗拉的派头着实让王星星吃了一惊。
“你小子去了一趟京城嘚瑟起来了,咋的,被京城的富婆包养了?”
王星星把玩着江培安的摩托罗拉,这是最新款县城还没上货。
“你暴发户,我吃软饭,咱俩谁也别说谁。”
江培安笑呵呵的说道。
“真的?”
“假的!天底下哪来那么多富婆。”
江培安白了他一眼,简单的把自己这段时间做的事情说了个大概。
当然,卖歌和认识高园园的事儿没说。
说了对方也不信。
“怪不得你一声不吭的就跑京城去了,你说的那个民间小调还缺人不?”
“你想来?”
“关于摄像这一块,哥们还是有点想法的,别忘了你用的DV是谁借给你的。”
江培安点了点头,王星星之前拍婚庆时积攒了点拍摄经验。
自己稍加调教,给他补充一些分镜和景别方面的知识,拍民间小调够用了。
导演,赵福生。
这是江培安之前就许诺他的位置。
江培安也不会一下子就从民间小调里抽离出来。
他以制片的身份继续参与,顺便带带这群新手。
另外,群演若干,场务若干,基本上都是江台镇梆剧团的演员。
这一部分的梆剧团演员,都是被团长赵福生带过来的。
他们没有选择外出打工,基本上都是在家一边务农一边演出,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
这几年梆剧团的情况急转直下,一年都演出不了几场。
不如来江培安这个民间小调的剧组赚点外快。
对于这些人江培安是来者不拒,反正也花不了几个钱。
等第一部民间小调的碟片上市,所有人看到收益稳定军心后。
江培安就准备开一家演艺公司,平时负责出演拍摄民间小调。
有演出后,以公司的名义接单、派发演员。
也就是收编镇梆剧团。
可不要小瞧这种民间演艺公司。
2000年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
而舞台演出这种形式恰恰就迎合了他们的喜好。
无论是红白喜事、开业典礼、各种庆典都会请吹唱团、舞台表演等团体热闹热闹。
像后世著名的“辽东民间艺术团”不就是从刘老根大舞台的双人转为起点。
后世一度成为东三省巨无霸级别的文化产业集团。
当然,这其中不排除本山大叔的个人影响力叠加在公司上。
可以预见的是,江培安的演艺公司有多部民间小调演员的加入,影响力只高不低。
后世那些成名的民间小调演员,每天只是在短视频平台卖货直播,日子过的也相当滋润。
这就是影响力!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眼前江培安最需要解决的还是这一大帮人的拍摄问题。
演员好说,都是有舞台经验的老戏骨。
民间小调这种也不要求演技,只要浮夸就行。
他们只要稍稍转变一下思路就能上手。
倒是剧组的运转调度颇为棘手。
有了《老光棍讨媳妇》这部民间小调的磨合。
再拍第二部、第三部的时候,这种情况就会好转许多!
……
“场工不要入镜,我是拍你还是拍演员?往后稍一稍!”
“那个、那个场记……五叔,你打完板就跑,别傻……别站在哪里不动啊!”
“谁把后面挂的红苦茶子拿走了,这就是生活气息,你拿走了就没感觉了,赶紧挂上!”
王星星拿着DV,对着片场一通嘴炮输出。
导演赵福生就站在旁边咧嘴直笑。
看到赵福生这样子,江培安摇了摇头,道:
“赵团长,你觉得王星星刚才说的对不对?”
赵福生点头,道:
“挺好的,你们年轻人懂的多知道咋拍戏,我给你们搞好服务就行。”
江培安指了指王星星的方向,道:
“在片场,发号施令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导演!
王星星作为摄像师,他只对画面负责,拍出导演想要的镜头就行。
而你不同,你要把控全场,演员入镜、道具摆放都是按照你的想法来。
你搞服务了,还要我这个制片干什么?”
江培安这个制片,直接把统筹、生活、外联制片的活全干了。
赵福生一脸苦相,道:
“那我也不懂这些啊,我也不知道我想要什么画面。”
闻言,江培安耐心道:
“那你就多看,私下里多看碟片,看看人家的画面。
多问,问我问王星星都可以,不懂就问。
另外,还需要你多想,看片的时候多想想画面为什么这样拍。
看剧本的时候,多想想我给你写的分镜头剧本。
结合下一场戏的拍摄去想分镜头为什么这么画。”
上一世的江培安是野路子入行。
刚进入剧组时也是一脸懵,一部戏跟完后心里也对拍戏有了概念。
所以,他特别理解赵福生如今的处境。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盯着王星星手里的DV画面,其他全都不用管。”
最后,江培安总结性的说道。
让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同志当导演难不难?
难!
赵福生更适合做生活制片,也就是他口中的为大家搞服务。
但江培安现在手里没人,只能让有带团经验且有威望的赵福生担任导演。
等公司成立,再看看内部有没有导演天赋的人,实在不行就去专业院校薅。
……
剧组开工第一天都不会安排太复杂的戏份。
演员需要磨合,剧组需要磨合,演员和剧组也需要磨合。
所以当拍完前面三场戏后,江培安直接宣布收工。
“叮。”
手机短信来了。
估计是高园园。
两人偶尔有短信来往。
江培安也清楚,只要自己一天没有把《我记得》录制给她,她就一天不会放过自己。
这姑娘倒是有一股子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执着。
不过眼下这么忙,哪有时间录歌讨她欢心。
当江培安打开手机短信的时候却发现,是齐跃飞发来的:
两天后,做客新阳市广播电台宣传民间小调。
被打脸的江培安一边回短信,一边嘟囔道:
“正经人谁发短信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