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小说 表白校花,开局奖励一间奶茶店

第362章总不能赶走送上门的生意

表白校花,开局奖励一间奶茶店 我爱品西瓜 2164 Feb 10, 2023 9:29:31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重生之爸爸追妻我种田》章节阅读:

    省台孙记者的到来,既在周沫的意料之中,又在她的意料之外。
    她知道去过莲池的客人回去后一定会跟人提起那几朵特殊的荷花,从而替莲池招来新的客人。
    但她没想到,被招来的新客人里,居然有孙记者这样的媒体人。
    要是孙记者能把杨家湾的这几朵花播报出去,杨家湾农家乐的生意肯定会更火爆的!
    至于孙记者会不会播报——不管他会不会播报,都先套个近乎吧!
    坐在后座的周沫朝孙记者打招呼:“孙叔叔您好呀,没想到在这里也能见到您。”
    孙记者转头看向周沫,诧异地问道:“你认识我?”他上车到现在,都没有说过自己姓孙。
    周沫点点头,道:“您忘了啊?上次我与外公外婆在慈善晚会上捐款,您还给我们录过相的。”
    孙记者回忆了一下,还真是!
    “对对对,我想起来了。”
    当时只有这个小姑娘他们一家捐的是现金。
    他觉得一堆现金给人的视觉冲击比那些轻飘飘的支票更大,而且这一家人的颜值也高,上镜好看,所以就多给了他们一些镜头。
    孙记者指了指周沫和杨老九,问道:“你们怎么会在这里?是听说了杨家湾农家乐,来体验农村生活的吗?”
    周沫笑着说道:“我们家就住在杨家湾,不用体验,天天过的就是农村生活。”
    孙记者惊讶极了。
    这祖孙两个怎么可能是农村人?
    虽然他们此时的装束是挺朴素的,但农村人怎么会混进富人们举行的慈善晚会里,还一口气捐了十多万?
    好吧,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这样的人太少,而他又正好碰上了而已。
    “你住在杨家湾,那你见过莲池里那几朵不一样的花吗?”
    孙记者的朋友曾给他看了一张照片,上面有五株并蒂莲!它们还是围成一圈长在一起的!
    孙记者见到照片的第一反应就是——不信,这照片肯定是合成的。这要是真的,我把头拔下来给你当凳子坐。
    这是荷花呀,并蒂开花的几率极低,每栽种十万株,才有可能出现一株并蒂莲。
    人们要是发现一株,就会把它当成祥瑞大肆播报的!
    可这照片上却同时有五株,还像被精心设计过般围成了一圈,这叫人怎么能相信?
    他的朋友让他以专业的眼光找一找照片有没有合成的痕迹,他照做了,却真的一丝痕迹也没发现。
    所以,他来了杨家湾,想要到现场亲眼看一看,那个一亩的小池塘里,究竟有没有长出这样的奇迹来。
    虽然再过一会儿就能赶到现场一探究竟,但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所以他才会向周沫这个当地人询问。
    周沫答道:“当然见过,那五株并蒂莲就长在莲池中心。”围着她安放灵泉种子的坐标长成了一圈。
    听到周沫这么回答,孙记者心里“咯噔”了一下,然后他摸了摸自己脖子上的头颅,真要拔下来给人当凳子坐了吗?
    咳咳……
    那都是玩笑话,他的朋友不会当真的,也肯定不会让他兑现。
    然后他默默地告诫自己:“以后别冲动了,不管信与不信,都不要随便放狠话。”
    周沫继续说道:“我舅舅说那些并蒂莲可少见了,怕被人摘走,还特地安排了人守着的。”
    孙记者连声说道:“对对对,守着好,守着好。
    越美丽越稀奇的东西就越容易激起别人的独占欲。要是没有人监督,人们就会肆无忌惮地满足自己的私欲。
    那几株荷花要是被人摘走,那就太可惜了。”
    说话间,车子就进了杨家湾。
    何山把车停放在杨十五家门前,然后招呼自己的手下过来帮杨老九把那几张大渔网带到水库边上。
    杨老九道:“不急,你们吃完午饭歇一会儿,下午两点再去,把渔网放在李大伟放船那边的岸上就行。”
    到时候先下好网,用小沫那渔场饲料作饵,把大鱼引过来再收网,应该就能捕到那条大鱼了吧?
    水库养鱼成与不成,就全看下午这一遭了。
    周沫见杨老九作好了安排,便领着孙记者去莲池了。
    因为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来游玩的客人们大多去了农家乐小院吃饭,所以莲池这里的人并不多。
    很快,孙记者就上了小船,由划船的村民带进了莲池中央,看到了那五株并蒂莲。
    孙记者一边直呼奇迹,一边用相机从各个角度记录着并蒂莲的美。
    他一边拍,一边想,他要赶紧写一篇稿子,把这一奇迹告诉给全国人民。
    孙记者正沉浸在拍照之中,根本就没发现自己离那几株荷花越来越远了。
    因为他下意识里觉得,除了不同角度,不同的距离也能产生不一样的美。
    他拍啊拍啊,突然觉得不对。
    他看向划船的村民,道:“你怎么把船往岸边划了?”
    村民回道:“我都提醒你两遍了,你交的那二十块钱,只能玩二十分钟。因为中午没什么客人,我就作主让你超了五分钟了呢。”
    “超时了?”孙记者掏出一百块,塞到村民手中,道:“我续费,这一百块都给你,你帮我把船划回去,让我再多拍几张。”
    村民看着手中的百元大钞很是心动,但将它与每个月四千块的高工资一比,他就清醒了。
    他把钱还给孙记者,道:“村支书规定了的,我不能给你搞特殊,你要还想看花,就回岸上重新排队。轮到你了我就再载你来。”
    他这个岗位,盯着的人可多了,他要是坏了规矩,肯定会被人取代的。
    孙记者好说歹说,也不见村民改变主意,只好乖乖地重新排队去了。
    孙记者排了三次队,去了莲池三次,还有些意犹未尽。
    前两次他前头还排着一船客人,第三次就他自己一个人了,其他人全去小院吃杨家菜了。
    孙记者正要再去一次莲池中心,划船的村民却不干了。
    “客人,你不饿的吗?中午不吃饭的吗?”
    孙记者摇了摇头,道:“我不饿,一顿不吃也不要紧。”
    村民幽怨地看了他一眼,伸手指向不远处一个戴着草帽、端着一大海碗饭菜的中年妇女,说道:“那是我老婆,她来给我送午饭的,我饿了……”
    划船真的是个力气活儿,不吃饭干不动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