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小说 通天医神

第638章

通天医神 火烧屁股 2499 Jan 29, 2023 3:33:34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朱祁钰》章节阅读:

    几日后的清晨,四十几个在京的文武朝臣们,一如往常般地赶到华盖殿议事。
    这次只是议事讨论,而不是像之前的朝会。
    大家都明白,现阶段还是很需要皇帝的,一来是让守城的将士知道为何而战,二来也是偌大个国家,没个管事的不行。
    孙太后虽然有权垂帘听政,但却没有批红之权,军国大事,他们只能来回不断的讨论,决定权仍在皇帝手里。
    朱祁钰要是撂挑子不干了,影响的是所有人的身家性命。
    上次的事,于谦的方案是令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之后也就没有人再去提及。
    现在,最重要的事是守卫京城。
    坐在御座上,朱祁钰看着满脸忧愁的朝臣们,心中自然明白,掀桌子不玩,也就只在这种特定情况下好使。
    现在大明能当皇帝的不止自己,还有叫门皇帝和襄王,这两个还都是嫡出,就自己是庶出。
    见好就收吧!
    “诸卿昨日不还是侃侃而谈,今日这是怎么了,哑巴了?”朱祁钰笑了笑。
    朝臣们之所以愁眉不展,是因为也先派人来了。
    也先的大军还没到,使者却先到了。
    这使者不是别人,正是从前朱叫门的贴身小太监喜宁。
    喜宁是女真人,投降蒙古人,心中固然没有太过顾虑,可他却有另外一个身份,王振的干儿子,朱祁镇的绝对心腹。
    一直陪在朱祁镇身边的,除了王振,就数喜宁时间最长。
    这次喜宁回来,站在大殿上颐指气使的那股子劲儿,朝臣们现在还觉得十分憋气。
    是啊,憋气!
    还拿他没办法!
    喜宁代表也先提出了一个天价账单,两万两黄金,二十万两白银,布帛及其余物资更是长长一列。
    这些钱的确很多,多到令也先相信明朝绝不可能同意。
    那他派喜宁来干什么呢,主要目的不是要钱,是在大军抵达北京城以前,挫一挫守城明军的士气。
    沿途路上,也先当然也是听说过最近这段时间于谦在京师的动作。
    手里一张太上皇的王牌不用,那就太可惜了。
    打击了明军士气,他手里的瓦剌大军攻取北京城将更加容易。
    可要是明朝真的给了这笔钱呢,也先是绝不会讲什么信用,就这样乖乖放人的。
    反正也是被称作虏寇的人,更不会在乎明朝如何形容自己,拿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是真。
    对于大明,担心的点有两个。
    其一,要是也先破天荒的遵守了信用,把人放回来了,一个太上皇,一个景泰皇帝,听谁的?
    到时候,朱祁钰的位置很尴尬。
    其二,也先基本不可能放人。
    其实完全可以自信一点,把“基本”两个字去掉。
    对于现在的大明而言,这笔钱不是问题,要钱给他就是,问题是即使给了钱,人也回不来。
    如果让也先尝到了甜头,今后他可能每年都会过来要一次或者几次。
    一次两次,都算九牛一毛,问题要是定期给、年年给,这不成有宋一朝的岁币了吗?
    丢脸不说,对财政也是极大负担。
    尽管明知道也先一定会耍流氓,但大明这边,还是不能对此持置若罔闻的态度。
    原因无它,这消息已经在京城传扬开了。
    舆论,在任何时候都是足以杀人的一把隐形尖刀!
    老百姓是不会想那么多的,他们只会知道,也先想送太上皇回来,但是你没同意。
    没人愿意承担这个罪名,这可是要在史书上写一笔的。
    所以,明知道也先是在耍流氓,这个钱给出去就等于石沉大海,却还是不得不给。
    朝臣们在思考对策,面面相觑。
    他们毕竟都是一步步爬上来的,处理过各种棘手事务,阅历相当丰富,是各方面的精英。
    即使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朝臣们也能够冷静下来,与朱祁钰一起,商量到底该怎么办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但是后宫就不同了,听说给钱就能放人,整个后宫直接就炸了。
    是啊,炸了!
    被尊为太上皇后的前正统皇后钱氏,正带着妃子们乌央一片的聚集在慈宁宫外,请求孙太后给她们做主。
    要知道,现在大明可是殉葬制。
    一旦皇帝死了,除皇后以外的所有妃嫔都要殉葬。
    朱祁镇能活着,她们才能活着。
    一听说能放回来,妃嫔们都高兴坏了。
    谁还管也先要多少钱,谁还管也先会不会讲信誉。
    那自然是要多少给多少,先把人弄回来再说啊!
    说起来,太上皇后钱氏倒是对堡宗痴心一片。
    她发动了后宫里的众多妃嫔,将金银首饰集中起来,直接送到了喜宁手上。
    还亲口托付喜宁,一定要把钱交到也先手上,好换回他们的正统大帝,朱祁镇。
    喜宁或许也是知道,在此地久留会命不久矣,带着后宫累积起来的财宝便跑了回去。
    消息传到华盖殿上,群臣们都傻了。
    后宫已经把钱送过去了?
    自己还在这议个什么劲儿?
    于谦愁眉不展,颤颤巍巍地扶住柱子,大声骂道:“后宫竟干出了如此蠢事!妇人之仁,妇人之仁!”
    “也先用太上皇做肉盾攻城,我守城军士打是不打?”
    满朝文武,议论纷纷。
    是啊,刚才他们议了那么半天,讨论的就是怎么给钱,才能既让百姓觉得自己在乎太上皇,又让也先觉得他不是那么重要。
    以免也先攻城时用朱祁镇当肉盾,守城兵士无从下手。
    这下可倒好,后宫已经把钱给了。
    就在朝臣们满腔火气,不知从何发泄时,一个人跳了出来。
    都察院御史丁化。
    大明朝的文官中,不乏一些品行优质,清正廉洁的大家,这些人往往是一面镜子。
    他们的存在,不仅能对皇帝形成鞭策,对百官也是种震慑。
    可凡是有好的一面,就必定会有坏的一面,御史言官们也是如此。
    上述者只是少数,有不少人都是反面教材,今日跳出来的这个丁化便是如此。
    丁化出来说道:“臣以为,山西都督佥事韩青未必奉诏赶往紫荆关支援!”
    朱祁钰蹙眉道:“卿此话何意?”
    “紫荆关失陷前后不过数日,若韩青率领万余援军赶到,必不至如此迅速就会失陷!”
    “臣以为,韩青畏战不至,奉诏不前,不当对其家人从优抚恤,不当追赠勋阶!”
    话音落地,许多人都是连连点头。
    朱祁钰冷笑道:“卿家的话,可是到紫荆关去验证过了吗?”
    “这…”
    丁化一时间无从回答。
    去肯定是没去过,他一直都在京师,怎么会知道紫荆关的事。
    他不过是对武将子弟受抚不满,借着喜宁一事提出来,以让众人支持而已。
    朱祁钰倒是决心要为死难的武将做主。
    “那朕看出来了,爱卿是在梦里知道山西都督佥事韩青畏战避逃的吧?”
    “如此大言不惭,张嘴就来。”
    “丁化,你可将我大明战死的将士放在眼里吗?”
    “给朕收监!”
    “待击退瓦剌,查明韩青是否在紫荆关战死以后,再做定夺!”
    “若所言属实,朕自会撤回韩青家属的抚慰。”
    接着,朱祁钰眼眸一敛。
    “可若韩青战死于紫荆关,丁化,你身为朝廷的御史,说话毫无根据,朕岂能容你!”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