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鼎定河山

第262章忠奸辩驳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3552 Feb 9, 2023 7:46:26 AM



  修史是大事,即便有数百人参与编撰,也没法一蹴而就。任务分派后,冯过便体会到996之苦了,取消旬休、加班加点是常态。这就对了嘛,公务员也不能搞特殊化呀。
  《汉纪》组由费懋中为带头大哥,冯过、陈亮分在了一起,礼部由綦崇礼带队,国子监则是一名直讲刘攽带着诸监生打辅助。
  两京国子监俱设堂上官二员:祭酒一人,从四品:司业一人,正六品。绳愆厅监丞一人,正八品。首领官:典簿一人,从八品。属官三十九员:博士五人,助教十五人,俱从八品:学正十人,正九品;学录七人,典籍一人,俱从九品;掌馔一人,未入流。另有直讲若干。
  凡入国子监的学生都称作监生。而监生大致分为六类:举监,贡监,荫监,例监,夷生与俊秀生。
  为了此次修史,国子监几乎倾巢而出,除了必要的授课人员,余者皆被征调进了这个团队。
  都说人多力量大,但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参与者都是饱读诗书之人,自认不逊他人,时常会为了某一历史事件的始末或某个典故的出处释义而争的面耳红赤,谁都认为自己掌握的才是真实无误的,自然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在寻常百姓印象中,历史人物从来都是脸谱化的,忠奸分明。坏人都是头上生虱子,脚底流脓坏透了;好人是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无可挑剔的完人。
  但俗话说大奸似忠,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是件难度非常大的事情。同样一个人对他的评价就会有褒有贬,莫衷一是。三国的政治家荀彧就是其中一位,引发诸多争议。
  荀彧是曹操智囊,他不但为曹操称霸天下搜肠刮,曹操迎天子、平吕布、败袁绍,哪一步都离不开荀彧的妙计;荀彧还为曹操不遗余力网络人才,曹操手下的能臣,如钟繇、荀攸、郭嘉都是来自他的慧眼。但是当曹阿瞒权倾一时,如日中天,要架空汉献帝加九锡,露出狐狸尾巴的时候,荀彧大义凛然,旗帜鲜明坚决反对,跟曹操划清界限。曹操对荀彧也彻底死心,赐了一个空盒子让他自尽。
  因此荀彧一直被看作是汉室的忠臣,被当做忠臣楷模,后人对他的评价非常高。
  綦崇礼便这般评论:“颍上荀文若,人称王佐才。声名齐五岳,功业震三台。孟德无终始,留侯不再来。忠心怀恨死,天下尽悲哀!”
  颍上是荀彧的老家,荀文若是荀彧的字。他对荀彧的评价,可谓是十全十美。
  綦崇礼,字叔厚,高密人,后徙潍之北海。祖及父皆中明经进士科。崇礼幼颖迈,十岁能作邑人墓铭,父见大惊曰:“吾家积善之报,其在兹乎!”
  崇礼妙龄秀发,聪敏绝人,不为崖岸斩绝之行。廉俭寡欲,独覃心辞章,洞晓音律,酒酣气振,长歌慷慨,议论风生,乃一时之英也。
  十六岁时,綦崇礼离开家乡到汴京,进入太子监学习。他虽然才华出众,但科考时却屡试不中,在考场上困顿多年,直到二十五岁时,才考中进士,取得了做官的资格。綦崇礼考中进士后,先被朝廷授于淄县县主薄的官职,不久又将他调回京都,先后授予他国子监学正、太学博士、宣教郎、秘书省正字、工部员外郎等官职,时任礼部郎中。
  他另外的一层身份是辅臣赵挺之的外甥,也即赵明诚的表兄。
  冯过听李格非提及綦崇礼,言语之中多有褒奖之意,言其尊崇古礼,清直耿介,嫉恶如仇,有君子之风。
  这从他评价苟彧赞词可见一斑。
  刘攽却是意见相佐,把荀彧看作是不能尽忠的小人。
  他用一首诗评价荀彧的一生:“文若才华天下闻,可怜失足在权门。后人休把留侯比,临没无颜见汉君。”
  留候指汉朝开国功臣张良,这首诗意思是说,荀彧虽然有才华,但是品德有瑕疵,他不能为国尽忠,反而助纣为虐背叛汉献帝,怎么能跟张良相比?就是死了也没脸见君王于地下啊。
  这便是全盘否定了。
  他举例如下:
  一、荀彧当初就为曹操称霸天下,积极奔走,出谋划策,曾经被曹操当面夸奖说“吾之子房也“。
  二、在曹操与袁绍在官渡,拉开架势要决一雌雄的时候,荀彧又更加露骨地对曹操说:“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
  如果说在官渡之战曹操讲那番话,荀彧是被动的;那么这时候荀彧主动表忠心,说要辅佐曹操打天下,那就是直言不讳要帮曹操拆汉献帝的台了。
  但是当曹操在荀彧等谋臣的力助下,个人野心已经实现,大局已经,木已成舟,只差了一个形式的时候,荀彧却突然觉悟了。
  他开始想自己祖上曾经是汉朝的马仔,深受皇恩,在重要的历史时刻,自己要是不表态反对,那就会留下千古骂名。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既当婊子,又立牌坊,“邀名于汉代”。
  因此杜牧说荀彧此人不厚道,太虚伪,等于是“教盗穴墙发匮而不与同挈,得不为盗乎?”
  给盗贼提供作案线索,帮盗贼踩点,策划行动路线,提供作案工具,最后在盗贼向外运赃的时候不合作了,就成为好人了?
  所以刘攽说“文若之死,宜然耶。”意思是说荀彧的死是咎由自取,没有什么好惋惜的。
  但綦崇礼为荀彧翻案,说荀彧还是有底线的:“使魏武为帝,则彧为佐命元功,与萧何同赏矣;彧不利此而利于杀身以邀名,岂人情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荀彧如果没有担当,没有坚持,不是心向汉献帝,怎么会冒险去对曹操称魏公、加九锡说不呢?
  可以说,曹操手下那么多大臣,只有荀彧最了解曹操的为人,知道不顺从曹操的后果,但他还是义无反顾,高风亮节,说他是忠臣是名至实归。
  国子监生则赞同老师的观点,没有把荀彧当做汉朝忠臣,而是把他当做曹操篡汉的同谋。认为荀彧与荀攸、贾诩这三个人曹魏政权的智囊,言下之意是没有他们汉朝根本就不会覆灭。
  不过监生说荀彧不是因为主观上有背叛汉朝的动机,而是因为荀彧没有战略眼光,没有早点察觉曹操的真实意图,看错了人。“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
  礼部吏员则说说:“汝之此评,盖亦同乎世识”——你这不是实事求是,完全是为了媚俗啊。
  他进一步说:“窃以为斯言之作,诚未得其远大者也。”——荀彧的眼光毒着呢,他看透过袁绍,看透过董卓,怎么会看走眼曹阿瞒?荀彧在心里一定会说:曹操有野心,有没有?我看是有的。
  但是荀彧细数天下军阀,真正有能力掌控全局,稳定汉室江山的,也只有曹老大。
  董卓是不能算,暴徒一个;郭滥杀无辜,跟董卓半斤八两;吕布是倒戈将军不能担重任;袁绍、袁术兄弟光想着自己称帝,比曹操还性急,唯有曹操是个有耐心的狼。
  所以荀彧就果断押宝曹操,劝曹操“迎奉天子”到许昌,才让汉室江山延续了二十多年,也算是曲线救国了。
  总而言之,为了能让汉献帝留住最后的尊严,荀彧已经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力量,最后在强权面前没有低头,也算是忠臣一枚了。
  而曹老板当初起兵的时候,只是想力挽狂澜,挽救濒临灭亡的汉室江山,救民于水火。只是后来自己的威望得到顶峰,实力无限扩大,才顺势而为,产生了取而代之的异心。
  你一言我一语,直争了个脸红脖子粗,好似菜市场般热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寸步不让。关键是,文人相争,动辄引经据典,双方都开启头脑风暴,真真是生命不息互怼不止。
  冯过只当自己是个旁观者,恨不得搬只小板凳边嗑边欣赏,反正不选边站队。
  争执双方实在难分高下,便纷纷寻找外援,让冯过、陈亮等表明意见、说句“公道话”。
  如此吃力不讨好还得罪人的事谁爱做谁做去,冯过自是推脱敷衍,旁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明显态度。
  讲真,双方都言之有理,只是出发点不同,自然结论也不一样。历史留待后人说,想有公认的定论委实太难,实无必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在他看来,关于荀彧的评价涉及到他最终劝阻曹操封国公,对其站队问题以及“死”的价值问题是有着很大争议的。不过,人只能在自己的理解范围内写作,并且有把历史写成自己理解的倾向。所以,每个人写的历史都不一样,换一个人写,历史就会改变。正所谓,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
  梳理一下,争议的焦点:一是曹操做大,架空皇帝,荀彧本身就是助纣为虐,他的最后之死换不回来忠君的声名;二是东汉名存实亡,应该识时务者为俊杰,跟着曹操收割成果才对,而不应该最后站到曹操的对立面,死得不值得。
  荀彧当初是带着理想抱负而来的,他的梦想,是匡扶汉室。他认为:“曹公原来是为了拯救朝廷,安定天下而发起义兵的,怀有忠贞的诚心,严守退让的实意。君子以德爱人,不应当这样。”这就是荀坚定跟随曹操的道德基础。
  曹操是在形势的裹挟下有的膨胀野心,还是在起兵之时就有此念头?从历史走过的轨迹来看,前者还是大概率,至少在此前一年,曹操还向天下发表了《自白书》,表明自己没有称帝的野心。也就是荀彧一直都认为曹操是在拯救朝廷、安定天下。直到曹操准备成为“国公”,“加九锡”,荀彧才意识到,自己被忽悠了,但已经晚了。
  最后,还是费懋中这位负责人拍板定夺,认为荀彧之所以作为汉朝的忠臣,还要去帮助曹操,是因为只有曹操才可以平定乱世,实现他济民的理想。
  这种将百姓放于王权之上,替荀彧辩护的调调还是令人欣赏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