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鼎定河山

第160章除旧迎新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3284 Feb 9, 2023 9:14:53 PM



  前世中学时,苏东坡的这首《念奴娇》是需要全词背诵的,乃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此词广为传诵,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无不为之倾倒。古今文人的评论,可谓汗牛充栋,多数人认为《赤壁怀》古赞美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歌颂了千古风流人物,“一樽还酹江月”使整首词冲破了低沉悲愤的情绪,是寄情于天地间的宽慰,对生壮丽山河的热爱。
  可在冯过看来,此词由开头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结尾之“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表明作者主旨是感叹朝廷没有像周瑜那样,可以在谈笑间,使强虏“灰飞烟灭”的将领。主旨是悼念在“五路伐夏”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将士以及输送粮草的民夫。
  五路伐夏,宋军在兵临城下的大好形势下,功败垂成,不战而退,溃不成伍,几十万大军,几代人的经营,顷刻化为乌有。神宗皇帝听到后,涕泣悲愤,为之不食。早朝,对辅臣恸哭,莫敢仰视。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怀着一腔报国疆场的热忱,一直密切关注着对西夏的战争。
  作为一个放臣,他可以高歌宋军胜利,却不能议论伐夏失败,心中愤懑,痛苦万分,又不得与人言说,一股激流在胸中酝酿形成,奔流翻滚,汹涌澎湃,咆哮撞击,坐卧不宁,沿着江堤徘徊,听着江水奔流的声音,看着空中似钩的明月,心中怀念战没的将士,于是脱口而出,赋成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
  证据——
  “一樽还酹江月”。酹,祭奠。苏轼诗词中,用“酹”都是祭奠,但没有一处是祭奠明月的。相反,所有用到酹的诗词里,都是祭奠逝者。我们看看苏轼诗文中,祭奠逝者,用“酹”的情况:
  祭任钤辖文:酹觞告诀,与涕俱零。
  祭张子野文:酹觞再拜,泪溢两眦。
  祭吴子野文:一酹告诀,逝舟东飞。
  苏轼把宋师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时无英雄”,望着滔滔江水,仰天长叹“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正是作者所以要缅怀赤壁之战,并精心塑造导演这一战争活剧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思想根源,也是诗人反思战争失败原因的结果。诗人于词中不惜笔墨塑造周瑜这个能使强虏“灰飞烟灭”的英雄形象,不正是对北宋“朝中无大将,宦官充统帅”的暗讽吗?
  后人通常只是把作者塑造周瑜形象意义,理解成是为了表现作者自己功业无成,华发早生的慨叹上。如果考虑到五路伐夏大败这一重大的历史背景,考虑到宦官出任大帅这一历史现象,则诗人突发的强烈情感波澜,苦心孤诣塑造周瑜形象的原因就完全合情合理了。
  苏轼因乌台诗案得罪于朝廷,贬谪于黄州,像一只惊弓之鸟,“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听从亲朋劝慰,决心不再写诗了,但是,忍耐得住吗?于是又写了起来,写完以后,又叮咛朋友“收藏慎勿出,免使群儿谯。”害怕文字惹祸,声名害人啊!这就是为什么《赤壁怀古》悼念五路伐夏战争中逝去的英灵,却通篇不见一个“伐夏”的字眼。
  此乃冯过一家之言,自我感觉挺贴近事实的,但是有杠精啊……最擅长的便是鸡蛋里挑骨头。
  古人文章,后人解读,会从各个角度去娓娓道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叫人看了无可反驳,相信便是作者本人也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我这么流弊?!但是我自己怎么不知道?
  苏轼究竟是在何种情况下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已不得而知,后人的诸多解读见仁见智,真相早湮没于历史长河。
  但常伷却似是懂了,默然良久,方慨然出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天下,太需要三国赤壁了。”
  冯过并不接话,有些东西看破不说破,有些话常伷说得他说不得,说多了惹火烧身。
  国家大事影响不了大定百姓过年的心情,鞭炮声声中告别了崇宁四年。大雪纷飞中迎来了崇宁五年。
  瑞雪兆丰年,可以预见今年的收成差不了。
  老百姓求的是三餐一宿,国家大事太过遥远,自有皇帝和大臣去操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越俎代庖只会扰乱秩序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年初,朝廷采纳胥吏杜公才建言,辟汝州地为稻田,置务掌之,号稻田务。后又搜括京畿各县天荒瘠卤地一万二千亩归稻田务,召人承佃交租。而由后苑作主管杨戬总领。可以种稻的田土,收索民户田契,辗转追寻,直至无契可证,将超出原始田契的土地称为公田,种植户即作为佃户,须交纳公田钱,继而推广至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弥漫数百里的梁山泺,是济州、郓州数县沿湖渔民赖以生存之所,也被按船只强行收取赋税,逃税者按盗匪处罪。
  开辟天荒瘠卤地种粮,这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政策实施过程中却偏离了设定的轨道。这其中既有人为的阳奉阴违,又何尝不是监管不力所带来的必然后果?国家政策初衷是为百姓谋利,到头来苦的却是老百姓。百姓,是面团,任人揉捏。
  另,皇帝心血巨著《茶论》刊印天下,购者如云。
  全书首绪言,次分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别、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共二十目。对于地宜、采制、烹试、品质等,讨论相当切实。其中尤其是关于点茶的一篇,详细记录了本朝流行点茶这种代表性的茶艺。
  时人评曰,通过《茶论》,人们能迅速了解和掌握有关茶的知识。且体现着智慧的光芒和生活的情趣,《茶论》的最大特点,是它把深刻的哲理、生活的情趣,寓于对茶的极其简明扼要的论述中。
  在冯过看来,赵佶号称道君皇帝,虽然不懂得如何当个明君,却绝对懂得艺术高低。日常饮宴豪奢讲究不说,单讲饮茶之道,他也是第一流的玩家兼专家,可与陆羽、蔡襄并列,最能说出品茶的个中深蕴。身为皇帝,他当然可以品尝来自全国各地的贡茶,有条件审视各种名茶的品相与滋味,同时还参与实践,要求御茶苑制作精品茶团,大玩皇帝尊口的品位技艺。
  他即位后,武夷山北苑的御茶园不能再囿于传统上贡的龙凤团茶,必须跟着皇帝的心思变花样,以悦龙心,至少精制了几十种贡茶,让这位不世出的艺术皇帝来玩赏:白茶、龙园胜雪、御苑玉芽、万寿龙芽……等等,不一而足。
  据说,皇帝延臣赐宴,表演分茶之事。先是,赵佶令近侍取来釉色青黑、饰有银光细纹状如兔毫的建窑贡瓷“兔毫盏“,然后亲自注汤击拂。一会儿,汤花浮于盏面,呈疏星淡月之状,极富悠雅清丽之韵。接着,皇帝非常得意地分给诸臣,对他们说:“这是我亲手施予的茶。“诸臣接过御茶品饮,一一顿首谢恩。
  皇帝乐此不疲,当然也就没有时间精力来管国家大事了。
  诶,一个被皇位耽误了的大艺术家啊,可惜了。
  常氏从上饶走出登基大宝,百五十年后,大概是龙椅坐的久了,颓象渐深。大厦将倾,终见败梁。
  上饶地处江南之尾,东南门户,四省通衢,因地利之便,自古繁华。
  正月赏灯,全民狂欢。虽然少了董小宛、应素白这等大咖,本地娱乐业并未有丝毫滞退。偶有人念及,亦只叹“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其实当是“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才对。
  这人世,缺了谁都可,没有哪个是救世主,能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
  除了去左溪拜年,冯过借口温书备考,推却了诸多应酬,倒也自在。
  左溪之行,多了桩事,沈致信会随同前去金陵城,或者还有汴梁城。
  是大舅沈致兴作的决定。
  外公早逝,十六岁的大舅当了家,是年定婚的他三年后做了父亲。这十多年来,沈家这一房便是靠他撑了起来,全家人都敬畏他——所以,威严与年龄无关,在乎于阅历,或者是位置。
  三舅性格较为内问,话不多,诚恳踏实,学业大概率是无成的了。长兄为父,大舅干脆给他寻了门亲事,照例是三年后完婚。让他陪冯过考赶,一来是自家人有个照顾,二来也是让他多见见世面。男人嘛,得多多开拓眼界。
  可冯过却是敏感的发觉,三舅跟在自己身边,多半是“管家”角色,而且大概率是冯沈氏暗示的结果。肥水不流外人田,冯过早晚成大事,身边总需要知根知底的人跟着,三舅便是好人选。
  也罢,冯过并不在意这些,与沈致信年龄相仿,原本就是从小到大的玩伴,甥舅间的辈份淡化了许多。
  至于十七岁定婚,沈致信完全没有发言权,长兄还早一年呢。
  冯过打了个寒颤,自个今年十六岁了呀,难保不会被包办了婚姻。
  不过,资南嘉这妮子还不错,长得好看,识文断字,家教好……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