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大明憨婿

第105章 明察暗访

大明憨婿 七月吖 2136 Jan 30, 2024 10:56:47 AM
    吴梦谦跟方文照两个人一唱一和。
    乍一看,倒是两个洁身自好的肱骨忠臣。
    周显清楚,这两个逼就是完全跟自己扯犊子呢。
    既然已经牵扯到淮西总兵,他们不收钱说得过去?
    周显顿了顿说道:“你确定是淮西总兵?”
    “千真万确,千岁爷可以派人前去天津卫核查,事发之时很多官员都在场的。”
    周显站起来。
    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两个,随后就离开了。
    于进山语气平淡的说道:“请吧,千岁爷有交代,以后不会对二位严刑拷打了。”
    镇抚司外面下起了绵绵细雨。
    正在回宫的周显,已经开始盘算如何整治大明朝南方的东林党老巢了。
    杨太虚?言冰云?
    杨太虚是金陵城的兵部尚书,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位的时候,他官拜陪都金陵城的内阁宰辅。
    那个家伙的官品几乎是烂到骨子里了。
    民间对他的怨言极大。
    可是,就是那么遭人狠的一个大佬,在大明两淮地区的背景极为雄厚。
    而且羽翼也相当丰满。
    言冰云,则是淮西总兵。
    这个家伙的权力也很大,几乎管理着江浙地区的军务。
    在大明末年,北京城的禁军都可以不停皇帝的指挥。
    更别说那些在外面驻军的总兵了。
    淮西总兵的地位虽然不如大明的其他八大边镇的总兵。
    但是他也学到了大明九边腐烂的精髓。
    那就是他已经把淮西地区的军户全部当做自己的附庸了。
    周显现在有了一个特定的处理思维。
    如果这件事情最高就涉及到言冰云跟杨太虚的那个儿子的话,那就直接跟赵严佩并岸,交给监察使跟刑部负责。
    但是如今看来,有淮西总兵的参与。
    那天津卫跟胶州湾的事情也就找到头绪了。
    所以,这个案子再往上,还有人。
    具体是谁,那就得刑审来得到答案了。
    如果此时坐镇皇城的人是崇祯皇帝的话。
    他压根不敢贸然的动那些权贵。
    不为什么,就是忌惮言冰云手里的军权。
    可是周显,根本不吃那一套。
    周显监国之后,已经扶持了卢德麟的金吾卫。
    更将原本那支懒散的禁卫军给锤炼成虎军。
    尤其是皇城的禁卫军,周显直接撤换了贾维坤,扶持他的侄子刘禹州尚未。
    兵部尚书阎鸣泰也让周显给他安排了一个左侍郎。
    现在也变得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很大程度上阎鸣泰是不会耍小心眼了。
    再者,周显觉得阎鸣泰这个人本性不坏。
    因此周显也尽可能的重用他。
    所以说白了,周显如今在大明朝的南面,就没有他不敢动的人。
    放眼大明朝呢?
    吴三桂跟左良玉,现在周显还不敢动……
    那两个老阴比真的是太稳了!!!
    不过即便如此,周显也没有打算派遣禁卫军去淮西干言冰云。
    因为现在的两万金吾卫,在攻打葛颜的时候折损了一半。
    剩下的金吾卫如今跟洪承畴一同驻防辽阳城。
    而两万禁卫军,被刘禹州带到宣府一万。
    那边的情况也是周显目前最为关切的。
    毕竟,刘禹州是奉命随时进入蒙古,帮助格格木平定叛乱的。
    现在,驻扎在北京城的禁卫军,只剩下一万人。
    这就不能随意的调遣了。
    如今朝堂的局势,虽然那些东林党人表面恭恭敬敬,千岁长千岁短。
    可是一旦他们发现帝都空虚,必然会唆使淮西的言冰云使坏搞乱。
    如今的大明朝最害怕的就是农民起义跟军人的暴乱。
    之前有过宣府武城的军队哗变,现在中原地区还上演着闯军肆虐的情况。
    现在,就更不能让祸起萧墙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镇抚司大佬内那两个家伙明显没有全部说实话。
    要是自己听信他们,直接给言冰云定罪,显得太过于轻浮跟莽撞了。
    所以权衡利弊之后,周显决定派人暗地里查一下本案。
    尤其是重点查探言冰云跟两淮的大门阀杨太虚的家族。
    周显返回乾清宫。
    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曹正淳发送密信,让他调查杨家。
    这也难怪之前许显纯抓到赵严佩的时候,赵严佩大喊“去找杨公子”。
    之前锦衣卫跟周显都猜测那个杨公子的身份。
    如今却浮出水面了,那个人就是杨应雄。
    这杨应雄之前就在金陵城做中书令的。
    靠的自然是他爹杨太虚的关系。
    随后他就回到了家族的大本营淮西。
    淮西地区的水很深。
    这事得慢慢查。
    次日一早,周显在乾清宫召见百官。
    侯连会一嗓子有事启奏。
    内阁宰辅孙承宗率先拿出一本册子:“千岁爷,这是金吾卫这一次去辽阳城外厮杀的阵亡名单,以及朝廷的抚恤数目。”
    侯连会将那一份名册呈递到周显面前的御案之上。
    周显看了一眼,需要抚恤的金额达到了一百万两。
    也就是说,一名阵亡金吾卫可以获得二百两银子的抚恤。
    换算下来就是二百三十万。
    这多吗?
    在大明朝时期这样的单兵抚恤金已经很天价的。
    但是在周显看来,这不多!
    他之前安排韩庶给辽阳城那边输送了六百万两银子。
    如今还剩下四百万。
    周显念及于此,沉声说道:“周光铠。”
    “臣在。”
    “将前线阵亡抚恤金提升到四百万两,由辽阳城从军饷之内拨付,此道政令传到辽阳当天,就要逐一兑付。”
    “是。”
    “千岁,那辽阳城的军饷?”孙承宗皱眉说道。
    “我会让颜太卿给辽阳城拨付七百万军银,此外还有一百二十万石粮食,三天之后,军饷粮草都会顺利运输。”
    “是。”
    孙承宗微微颔首,内心震撼。
    给五千多名阵亡士兵抚恤四百万两银子。
    这是亘古未见的大手笔。
    要知道此时的大明,朝政早已捉襟见肘,两头漏风了。
    但是驸马爷此举,无疑会刷一波军心。
    刷一波民意!
    “诸卿还有何事?”
    徐荣兵说道:“启禀千岁,微臣有事启奏。”
    “徐大人请说。”
    “微臣奉殿下之命,跟孙相公联手已经划分好官道的分段以及行政管辖。”
    “这是具体名单,请千岁爷过目。”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