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小说 1942风起南洋

第461章不造0吨以上的

1942风起南洋 潜水老猿 3150 Jan 14, 2023 10:52:33 PM

    “这军舰未免小了些。”打算在先锋军这边盘算营生的陈绍还是问了问军舰的事,国内那边这样的事总有人在钻营出一大摊买卖来。
    哪怕是一艘小船也是几十万的银元,甚至上百万,其中漏出一点来总能养活一大群人。
    在陈绍看来,自家兄弟设计军舰,就更容易插手其中了,不由问得详细了些。
    毕竟是自家亲人,陈狄严守着各种参数不提,但大致的情况还是说了说。
    “听说先锋军兵强马壮,难道没有造千吨巨舰的计划?”陈绍又追问道。
    无论是国内,还是先锋军这边,或者说除了西方世界外的大多数国家,千吨军舰已经是巨舰了。之前老蒋花费四百多万元从日本购买来的宁海号,号称巡洋舰不过才两千多吨。
    能自造千吨更是了不得,哪怕是进口国外零配件组装起来的。此时国内能做到就是如此,甚至能装配万吨轮。
    和新华夏建国后造的万吨轮不同,十几年就能做的万吨轮也是来料加工,担当组装工厂的角色,而后世的那艘万吨轮却是使用华夏自己的工业新标准,全国产造出来的。
    不说万吨轮动力和性能的不同,单单一个工业标准就是代表着云泥之别。
    就算是一个螺丝钉,用别人的标准尺寸,一旦坏了,更换的零配件都还是得进口。自己造不是造不出来,而是配套的一系列生产线导致成本太高,更不值得。
    后世阿三哥武器引进了那么多万国货,最终还是得继续引进。而华夏后世的世界工厂不是浪得虚名,而是体量能容纳多套工业标准,更能吸收消化为自己的工业标准推陈出新。
    民国自吹的四艘万吨船,若是被人断了零配件,也就只能造小帆板。华夏造出了一艘万吨轮,之后就能用白菜价大暴船舶。
    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才算自己的。
    东联国立国之初,在统一度量衡的同时也就一起制定了自己的部分工业标准。
    李衡的笔记本和手机上常带着各种电子版的工具书,是现成的标准模板。
    后世华夏作为世界工厂,一些行业标准已经舍弃了苏俄的影响,和西方接轨。此时用来也不和西方有太大脱节,就算不一样的,三巨头也坚持自己的标准,最多在某些方面和此时华夏国内定制的一些标准稍稍统一。随着先锋军和华夏的交流,先锋军的新工业标准已经影响到了吸纳万国货的华夏。
    新华夏的工业需要在原来基础上建立,就不能不受原来的标准影响。苏俄的标准先锋军影响不到,基于国内的标准却可以多一点和以后的新华夏相通。
    两款新战舰虽然排水量不大,但都是用先锋军的工业标准和行业规范造出来的,否则也不至于拖这么长时间。
    两款现在都已经定型了,以后怎么也要造出百艘以上。
    无论是魔都级还是037型,本来就是造了百艘以上的规模,现在两款更是一开始就规划了多功能,应用范围扩大,未来三巨头还打算把这两款支援给华夏国内,如此一来服役数量翻几番也不是不可能。
    陈狄不知道未来会有多少艘,他自己估摸着最终数量也能破百,但却不会和这个有些短视的大哥说。
    现在首艘万象号巡逻艇已是百万元的造价,500吨级的长安号造价更是达到了三百多万元,以后数量多了武器全国产化了,或许会更廉价,但数量一多牵扯到的金额会更大,其中牵扯到的利益也会更多,更引人关注。
    在赵易的推动下,先锋军早就施行现代会计和审计制度。那些想从中贪腐的蛀虫,真以为正在执行军管制度的先锋军的枪口不会对准内部?
    此时让他大哥插手进来才是害了他,还会害了自己。
    “我们先锋军还有不少巨舰正等着修补。”陈狄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
    众所周知,先锋军在二战后得到了不少的日本和德国大型军舰,都让华夏国内眼热。陈绍都听说,有些海军官兵就是冲着这些巨舰才投奔先锋军的。
    有这些甚至超过万吨的巨舰在,先锋军还需要再造新舰?单纯养护和维修这些巨舰,恐怕已经没精力造新的大型战舰了。
    “嗯,这修船确实是一件麻烦事。你们先锋军能把这些船修好就算不错了。”陈绍点了点头。
    修船除了是个技术活,费用一样高昂。此时华夏国内的造船厂却陷入了停滞,连维护从日本人手中分来的舰船的费用都凑不出来,一些不是很重要的船就这么荒废在那里。以己推人,很多人都觉得没有三五年,先锋军是难以修完那些得来的日德战舰。不说大型战舰,就连陈狄所说的2款小排量的新型战舰,陈绍也不觉得先锋军能造几艘。
    陈狄张口欲言,却又把到了舌根的话吞了下去。
    进入院士备选名单的他,已经有了较高的保密等级。保密不止是一项义务,还代表着权利,他能了解更多的绝密消息。
    长安级快完成的时候,研制人员提请的研制千吨级军舰的方案却都没通过。
    上边的理由是要多积累经验,陈狄却从一些新研制方向上看到了端倪。
    去年起他就参与了一项绝密的计划,为舰载导弹的研制进行配合工作,不止要考虑军舰怎么搭载这些导弹,还需要考虑怎么防御反舰导弹。
    见了一些数据,他就明白了战舰未来的一些发展之路。
    千吨以下的小舰还影响不大,千吨以上的大舰就得考虑周全了。这条路没琢磨透,造再多的老式战舰也只不过是当靶子。
    这或许也是先锋军那些德日战舰迟迟没有修复完成的一个原因。先锋军要的不止是修复,还要学习和改造,为未来的导弹时代提前做好准备。哪怕不装武器,也要留出改造的余地。
    就这竟然被一些人误会为没有精力甚至没有能力修复那些战舰?
    陈绍本来想在修船上插一手,但觉得先锋军没那么多精力和财力去修复那么多船,还不知道要排到什么时候,心中想了想还是决定走第二条路,顿时堆笑道:“老三,听说你们还造了一艘铝船?材料很贵吧?”
    “嗯,只是试验性的。”陈狄并没有在意,随口应道。
    美国人已经用铆接和焊接混合着造出了铝合金船只,研制鱼雷艇时,为了更轻便,有人就提出了铝合金材料的。
    先锋军已经在老挝南部的巴色和越南的多农,利用当地的优势铝土矿建起了2个大型铝厂。今年一期都陆续投产,预计今年电解铝产量就会超过3万吨。除了供应航空外还有了剩余,海军这边也盯上了这些新材料。
    华夏那边也有人盯上了这个,陈绍的问询就是要打算走一走这条通道,倒卖这种热销的金属。
    “铝合金这东西已经证明了在大火中太软,咱们再用在舰上不是纯粹的犯蠢吗?”海军的这份提议一送到上边,叶关就先提出了反对。
    “我们不会大规模使用,但总要有个实验数据,好做到心中有数吧?造一艘实验一下,也费不了多少功夫。”李衡倒是觉得应该试一试。
    “铝合金也有其优越性,若是配方好了,轻便性和抗海洋环境的腐蚀就足以吸引人。如果用于民船,就是利大于弊了。”赵易也赞成试一试,“不过老李,铝合金的焊接工艺现在不过关吧?我记得铝合金船要到六七十年代才兴盛起来,直到英国人吃了个大亏。”
    “嗯,也是英国人在六十年代发明了脉冲式氩弧焊机,才算推动了铝合金的建造和应用。之前飞机基本都用铆接,倒是不担心。”李衡点了点头,为了讨论这个提议他还特地查了查相关资料,“这项技术不算难,我们能很快研制出来。”
    “先别着急!不要贸然加快技术的发展进程,尤其是在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控前。有些进程的推动我们可以提前一些,但不能提前太多。”赵易摆了摆手,这个技术在先锋军夯实铝业基础前,是不打算推出去,这样只会让别人得利。
    “这铝合金的抗火性实验还是不要多试验了。”叶关在旁边也凝重道,“现在我们还没法保障实验结果百分之百的保密。”
    现在先锋军的保密措施已经很严格了,但对于那些科技工作者却宽松了许多,毕竟科技工作需要他们的主动参与,而不是强迫。要让他们归心,需要潜移默化。
    对于一群受到西方思潮影响的学者,先锋军急需的是他们掌握的知识,而不会过于苛求他们的思想。但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不会把那些绝对机密泄露出去。或许是无意间泄露给身边有异心的人,或者他们中已经有人被西方世界给收买了。
    后世早就见识过美国人无孔不入的渗透了,三巨头绝不敢疏忽大意。在没有长时间审查考验出合格人才前,一些相对简单的绝密信息干脆不出现才是最保密的。
    “说不定以后我们还会用这个情报给美国人挖个大坑跳呢,至少英国人就跳下去了!”叶关半开玩笑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