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重生 重生后,嫡女她宠夫成瘾

第722章 我就死给他看

重生后,嫡女她宠夫成瘾 靳小二 4652 Jul 21, 2022 3:32:57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重生世界不一样》章节阅读:


    圣诞节在中国可能是一个可过可不过的节日,但是在西方圣诞节就像中国的春节一样。圣诞圣诞顾名思义就是圣人诞生的节日,而西方的圣人是谁?毫无疑问最大的圣人就是耶稣!
    所以圣诞节又称耶诞节,意为耶稣诞生之日,它源自古罗马人迎接新年的农神节,与基督教本无关系。在基督教盛行罗马帝国后,教廷随波逐流地将这种民俗节日纳入基督教体系,同时以庆祝耶稣的降生。但在圣诞节这天不是耶稣的生辰,因为《圣经》未有记载耶稣具体生于哪天,同样没提到过有此种节日,是基督教吸收了古罗马神话的结果。
    正因为圣诞节的重要,所有的人基本都处于放假的状态,而且过了圣诞没多久就是元旦,而元旦在西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
    所以很多企业的事情都要赶在圣诞节之前完成,瑞典的ActaMathematica数学期刊也不例外,05年的第二次期刊就要赶在圣诞节完全发表。
    周日回归学校后,陆绪特地留意了一下传达室。只见一份上面大写着UPS三个英文大字的国际快件静静的躺在传达室里的桌子上。
    和传达室的秦老头说了一声,陆绪拿走了快件,快件只是一个文件袋的大小,陆绪拆开里面静静的躺着一本ActaMathematica期刊。
    外国的期刊做的十分‘专业’,这个专业的意思就是没有其他花哨的东西,全部都是重点内容,白底黑字。除了封面有彩色的的以外,里面的文章十分精简干练,如果无必要是没有什么其他多余的内容的。
    全英文的内容,有些还夹杂着一些其他的语言,不过只要是地球上现行的主流文字,陆绪阅读起来基本是没什么障碍,偶尔有一些生僻词,上网查一下就好。
    除非你语法、单词有错误!
    今天晚自习要给同学们讲解题目,没时间细细体会。陆绪打算先简单的把期刊里面的内容记忆在脑海里,晚上回寝室闲下来后再慢慢品阅。
    寝室门被打开
    听着钥匙转动的声音,陆绪知道肯定是张朝回来了,寝室四人就只有这货还没来。
    “咦,怎么了,好像被人占了便宜一样。”陆绪看着进门的张朝一副幽怨的表情盯着自己,不由奇怪的问道。
    “哈哈,老张,你不会真的被人占了便宜吧,菊花还在不在。”徐立东开着玩笑。
    张朝刚刚张口想说点什么,不过好像想到了什么,深闺怨妇般的看了陆绪一眼,叹了口气。
    吃好晚饭后,陆绪让徐立东和戴伟强先去教室,自己去小卖部买点东西。
    路上,陆绪好笑的看着垂头丧气的张朝问道:“现在可以说了吧。”
    张朝抬起头瞄了陆绪一眼,好似认命了一般道:“现在说了也没用了啊”
    “那就说说呗,能让你张大少这样愁眉苦脸的事情,我觉得你可以讲一下,让我开心一下也好啊。”
    “绪哥,感情你单身不怕是吧。”张朝换了陆绪两个中指,然后解释道:“上次李伟峰他们打架的事情,起因不都是因为你么。这次我姐因为这件事情,下令学校内要严打,看见男女单独在一起就要教育批评。”
    陆绪这下明白了,学校要严抓早恋,这样张朝和张敏怡就不能光明正大的撒狗粮了。
    陆绪故意装作没有理解,问道:“学校抓早恋不是很正常么,去年也这么干过啊。”
    “关键是我姐知道了我和敏怡的事情,告诫我不要被抓到,被抓到了我也要受处罚啊。”张朝有点抓狂的说着,这辈子他最没办法的就是他姐姐,张央央从小就把张朝吃的死死的。
    “哈哈,那你就不要被抓呗”陆绪没心没肺的笑着。
    ------
    刚刚过完元旦没多久,陆绪准备着要参加今年的中国奥数冬令营了,即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
    不过还没等陆绪去参加CMO,倒是先有一个人来找他了。
    又是校领导办公室,这会倒是没有校领导在了,不是他们不愿意在,而是这回来的两个人只愿意和陆绪私自接触。
    “你好,陆绪同学,我是水木大学的,我是招生办的,我姓陈,你叫我陈老师就行。”一个中年戴着眼镜的男子的开场白让陆绪眉毛一挑。
    ‘陈老师?这个称呼真是如雷贯耳啊’现在还没到08年事发之时,不过陆绪估计现在两人已经偷偷搞在一起了,之时还没被那个修电脑的捅出来。
    “你好陈老师”
    坐在陆绪对面的陈复升可不清楚陆绪心里想的是什么,拿出一本ActaMathematica数学期刊笑着道:“陆绪同学,这里面的那篇《立体几何向量射影,角度曲率》的论文是你写的吧?”
    陆绪点头应下。
    其实刚刚陈复升说他是水木大学招生办的陆绪就猜到了陈复升为何而来。最近也只能是因为ActaMathematica数学期刊的论文了,要是因为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话,先不说就这个等级的第一名够不够的上清华特招,就是能特招该来的也早就要来了,不会等到现在。
    “陆绪同学可能还不知道,能在这样等级的杂志社发表一篇论文代表着什么。截止2005年,能在ActaMathematica数学期刊发表论文的国人只有3个,其中有一个就是苏步青教授,你现在是第四个。”
    陈复升没说另外两个人是谁,陆绪也不知道,但是陈复升说的苏步青陆绪还是知道一点的,这是一位数学界的大拿。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FJ省QZ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
    1927年毕业于
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1931年获该校理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9年加入中国**,1978年后任复旦大学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名誉校长、教授。
    陈复升拿他和苏步青比,但陆绪现在无论如何也不能自得在苏步青教授面前的。
    陆绪谦逊的道:“不敢,陈老师拿苏教授来和我比真是折煞我了,我也只不过是运气好,侥幸发现一个公式然后投稿到了ActaMathematica数学期刊。”
    陈复升点了点头,陆绪到现在给他的印象不坏。他身为水木招生办,招生的时候其实也不止看学生的成绩,更看重学生的素质和人品。
    像陆绪这样数学天才,一般来说或多或少都会有点怪癖,他们清华每年招收这么多天赋超常的新生,有些人的脾气往往十分怪异,但是脾气越怪异的人,其天赋往往越好。
    智商和情商,通常情况下都没法兼得。
    但现在陆绪给陈复升的印象却十分良好。
    “我翻看过你的去年的全国高中生数学联赛的试卷,上面的一道几何解答题你用了两种方法证明,其中一种就是你发表在论文上的定理,你是之前就发现了,那次考试正好用上么?”
    陆绪心里汗颜,嘴上却点头承认,他总不能说是临场演算出这一个定理吧,然后回来怕做了别人的嫁衣索性写了篇论文稿发到ActaMathematica数学期刊。
    而且一般来说发现一个定理然后深入研究道撰写论文就要大几个月,论文写好后发到ActaMathematica数学期刊,沟通审核确认也要几个月。一年以内能发表的都算顺利的,而陆绪审核仅仅就用了2个月,这是陆绪已经把论文内容写的无可挑剔的程度才这么快。
    所以陈复升也认为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上正好出现这道试题也只是巧合。
    “除了瑞典的ActaMathematica数学期刊,你国内的期刊没有投稿么?”陈复升在一本笔记本上写着什么,看似随意的又问了一句。
    陆绪回到:“我当时国外投了2个期刊,国内也投了两个数学期刊,但是国内的两个期刊好像没什么回音。正好瑞典的ActaMathematica数学期刊没多久就来人和我确认论文的内容了,我也就不再另行投稿了。”
    陈复升微微皱眉,他不怀疑陆绪话的真实性,国内有些学术的环境他还是了解的。看到一个高中生投稿一份数学论文,估计看都不会看,直接删除进垃圾箱了。
    “你对以后要报考的学校有什么想法么?有没有是特别想去的学校?”
    这是一个例行的问题,陈复升其实是在问陆绪有没有出国的意向,或者想去国内其他的学校。只要陆绪没有出国的想法,国内的学校水木大学没有怕过谁。即使是北大,虽然数学系比水木要好一点,但是水木此次诚意款款,相信能拿下陆绪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陈复升看过陆绪的资料,给他的定位是一个全科人才,其中数学特别优秀。理所当然的就把陆绪定位成数学系的特招生,但要是其他专业也不是不行,只要和数学带点关系的理工科专业就行。
    “基本就你们水木和北大吧,如果其他学校条件好的话,也可以考虑。”陆绪想了想还是如实回答。
    虽然陈复升明显是来招生的,但是陆绪并不想坐地起价,以后说不定还要在人家学校混几年的,不用一开始就把印象搞得很坏。
    最关键的是陆绪不怕陈复升不答应,他有信心能拿到足够的筹码,这次不行还有CMO,CMO不行还有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陆绪的这个回答在陈复升眼里很正常,大部分高中学生可能都是这么想的,没有一定固执要去的学校,哪里好就去那里。这个好不单单的学校的排名,还有其他的因素。
    陈复升点了点头,一边记录着什么,很快就放下了笔看着陆绪说道:“那我就不绕圈子了,直接说吧,陆绪同学有没有兴趣来我们水木大学。”
    陆绪点了点头,没有说话,陈复升明白面前的这位成熟的同学是在等自己开条件。
    “陆绪同学只要能来水木,可以直接进数学系,另外我们可以免除你大学几年的一切学杂费,提供全额奖学金……。”
    陈复升说的条件比较常规,没有什么特别的,这些条件陆绪也不太在意,让他有问题的其实还是专业的问题。
    人生难得在一世,再上一次上大学,陆绪其实更想好好享受大学生活,顺便搞点研究,这也是他考虑水木这所科研能力在国内首屈一指的学校的原因。
    但具体论到专业,数学系这种纯理论的专业,其实不怎么合适陆绪的想法。
    陆绪不由伸手打断:“等等,陈老师,我有一个问题,除了数学系,其他专业我可以选择吗?”
    “额”陈复刚刚准备看陆绪要是不满意就说出第二个优惠条件,却不想直接被陆绪的话卡主了脖子,暗想:‘你一个在ActaMathematica数学期刊发表过论文的人,不去数学系?这不是开玩笑么?’
    陈复升琢磨了一下,试探问:“陆绪同学不考虑数学系么?”
    陆绪摇了摇头,道:“其实我更想去机械电子化专业或者计算机专业或者能源专业也行、材料学业也不错,这些工科专业如果不行的话,经管类的也行。”
    在陆绪眼里数学只是工具,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数学服务于其他各个专业,而真正的成果,也是这些专业才能出产的。
    至于陆绪说经管系……那是因为经管系女生多啊。
    说到这里,陈复升其实心里有点皱眉了。
    水木好歹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学,专业可不是任谁想挑就能挑的,但一想到在来湖城前他在数学科学系杨教授面前立下了军令状,陈复升就又有点犹豫了。
    虽然好像杨教授也没说一定要眼前的小子进数学科学系,但是杨教授不说,陈复升可不敢和杨教授打着马虎眼,他明白杨教授的意思就是把陆绪带到他面前。
    想了想,陈复升又说道:“陆绪同学,你可以进了数学系,然后进行跨专业学习啊”
    陆绪暗自撇了撇嘴,陈复升这不是在忽悠他么。他需要的可是水木大学的实验室,陆绪想借用一下实验室尝试着来做点研究。而数学系学生进行跨专业学习,能借到实验室么?教室还差不多。
    水木大学的数学系比不上北大,陈复升知道学校为了能招到陆绪这么好的苗子数学系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最后经过几番确认和沟通以后,陆绪答应了陈复升进入水木大学数学系,条件就是学院出面帮他沟通跨专业学习,并且只要陆绪学业进度没问题,不强制上课。
    对此陆绪也很满意了,这样他就有时间去做他自己的事。
    “陆绪同学,下半年欢迎你来水木,到时候打我电话,学籍的事情我们会联系你们学校的。”
    “好的,麻烦陈老师,以后请多多关照。”
    “客气~”
    和陈复升握了握手,送他出门,看着陈复升的背影,陆绪知道他的高中生涯快结束了。
    虽然他才高二~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