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这个地球很危险

第六十八章 目标出现

这个地球很危险 蜡笔大辛 4631 Oct 8, 2022 1:05:47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大秦一统天下,发现竟是仙侠》章节阅读:

    李阳看了众人一眼,笑道:“不过,你们可有曾想过,若只是减少徭役人数的话,你们怎么减?两百万役夫,放五十万役夫回去耕种?”
    不等冯去疾回话,站在赢政身旁的扶苏便忍不住点头道:“没错,正是此法,既能缓和民之生计,又可保国之建设如期进行,中丞大人难道以为不如你之农忙尽皆遣散之策么?”
    众人皆是点头,十分赞同扶苏的这番话。
    李阳没有丝毫的不悦,也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轻笑了一声,道:“减征人数之策,顾然可以,但臣有一问,想问殿下。
    扶苏伸手示意:“中丞且说。”
    李阳道:“臣欲问殿下可曾想过,二百万役夫,遣散五十万的话,这五十万役夫只耕自家田地,只纳自家应纳之赋税,而其余一百五十万役夫,一年四季无法归家耕种,家中老弱妇孀,尽皆饿死,而归家耕种的那五十万人所纳之赋税,虽尚能养活我大秦军政,却难养一百五十万役夫,如此,岂不是最后我大秦只剩那五十万归家之家庭了?而那些国家工程亦此夭折矣?“
    “………………”全场寂静,所有人都问这个问题给问怔了!
    扶苏也是直接被问的哑口无言,完全愣在了当场。
    一直以来,扶苏都觉得自己所言的轻徭役之策,可称之为两全齐美的上策,可如今被李阳这么一问,他这才突然意识到,自己以前所说的减少徭役人数的办法,似乎真的有巨大的缺陷。
    如果两百万徭役人数中,解散五十万,这五十万显然是不可能养活整个大秦帝国的。
    而这样的后果......
    扶苏沉思了一下,顿时冷汗就冒了出来,他发现这样的后果的确会如李阳所说的那样,最后国家依旧身陷泥潭,而另外的一百五十万役夫及其他们的家中老弱妇孀十难存一。
    想及于此,扶苏突然有一种被人当头一捧的感觉。以往的自信、以往的信念,在这一刻瞬间崩塌,感到无比的挫败,心中一下间变得空荡荡的,好似灵魂都被这一捧给敲出去了。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以往奉为可拯救大秦的方针策略,居然存在着这么大的漏洞和缺陷,而这些从未考虑过的漏洞和缺陷,使得只是单纯减少徭役人数的策略,显得是一文不值,毫无用处。
    他突然发现,自己以往是多少的幼稚和自以为是。
    扶苏在这一刻,是真的彻底地迷茫了……
    当然,和他一样被当头一捧的,还有冯去疾,以及朝堂上的一众文武大臣们,他们也都没有想到,减轻徭役人数,居然最后的结果还是会如此的糟糕。
    吃惊、诧异、迷茫.....
    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就好像是个白痴一样,居然以往从来没有想过轻徭役的结果会是这样的。
    呼.....
    冯去疾惊得已是说不出话来了。
    自己这数年来一直向皇帝进的谏言,居然是如此的不堪,而更可笑的是,自己以前还根本不知道,还抱怨皇帝不听劝言,而深感委屈和难过。
    如今看来,陛下听不听自己的劝言,结果又有什么分别呢。
    原本还以为,自己的“轻徭役”之策,比他的“轻徭役”之策更加的两全齐美,如今看来,倒不如他的“轻徭役”之策更为上策,最起码能让天下所有百姓在农忙之时能忙于耕作,虽国家建设将受影响,但是百姓却能安居乐业啊。
    心中叹了口气,冯去疾一下子好似秃废了,觉得自己是那般的无用。
    这时,他不得不承认,李阳看待问题之深远和全面,不是自己可比的,不由拱手一礼,道:“李中丞之言,让冯某自感无比惭愧,没想到我等以往想出的对策,居然亦是误国之策。臣.….….臣有罪啊!”
    说完,冯去疾痛彻心扉般的对嬴政一拱手,自请罪责。
    嬴政伸手做托起状,道:“冯相一心为我大秦,劳心劳力,何罪之有,冯相还是与朕一起继续听李中丞讲他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吧!”
    “臣……谢陛下!”
    冯去疾心中感动,然后退至百官队列,等待李阳讲授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冯去疾能感觉到,李阳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绝不仅仅只是让百姓安居乐业,要不然皇帝不可能答应解散所有役夫,说实话,这一刻的冯去疾,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听李阳的高见了。
    把以往的策略一句反问,就给彻底否决掉之后,李阳心里还是挺自得的,笑了笑,便继续道:
    “诸位大人,经过之前的诸多讨论,现在也可以得见,不管是按现状之计,还是以减少徭役人数之计,皆是不可持续。然,本相想告诉诸位大人的是,何谓可持续,可持续便是人不枯竭之,粮不枯竭,国力不枯竭,三者均不枯竭,可源源不断,便方可持续。“
    “而要这三者均不枯竭,唯有一方,解散所有役夫,举全国青壮劳力,忙事耕作,如此人可活,粮可丰,赋税可足,国力可富,以此为本,大秦帝国方可持续万年之久。”
    众人纷纷点头,很赞同这话。
    苏扶也眼睛一亮,好似看到了大秦的无限希望,不过仔细一想,他又有些疑惑,忍不住问道:“敢问李中丞,如此国泰民安,自是万民之福,亦是我大秦之福,可是农忙之时,无徭役之义务,这……这依旧难解国家目下各项建设啊?”
    李阳却是不以为意的笑了笑,道:“工程招标!”
    ....
    “工程招标?”
    ???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再次一脸的问号。
    一个个一脸懵逼,不知道这工程招标又是个什么鬼。
    扶苏有一种错觉,就是好像在这位李中丞面前,大家都变成白痴了一样,什么都听不懂,什么都得问他才行。
    没办法,抵不住心中的好奇心,他还是决定不耻下问:“中承,这工程招标,所为何意?它真的能解决徭役之问题?”
    众人皆是一脸好奇的望向李阳。
    李阳点头道:“工程招标,就是把骊山、长城这些工程作价。承包给一些有实力的商人,让商人去找人施工建设。如此一来商人可从中有差价利润可图,百姓也可赚取钱粮,解决生计问题,而我大秦亦不存在违反新法之嫌,更重要的是,工程可一年四季顺利进行。”
    “什么?把……把这些工程全部承………承包给商人!”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倒不是说这些工程不能给商人去请人做,而是这些工程连举国之力都如此为艰,难以进行下去,那就些商人……他们能做到?难道一个商人还会比我整个大秦之国还厉害?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顿时,所有人都觉得李阳有点飘了,太自以为是了。
    这要不是前面李阳讲了那么多高见,冯去疾这会儿都想骂李阳这是在瞎胡闹!
    如此浩大的国之工程,承包给商人去做,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冯去疾虽然忍住没有当面斥责李阳瞎搞,但还是直接质问道:“李中丞难道觉得商人可办得了如此浩大的工程?而且,就算商人可以办到,但是商人亦是需找民夫,民夫若被商人征尽,这岂不又是无人耕种了?”
    李阳早就猜到他们会有此一问,直接道:“冯相有所不知,商人雇工,与国家征役,二者大有不同啊。国家征役,天下百姓不得不从,而商人雇工,百姓可视情况而往。如此,百姓可视自家情况,而前往用工之地,赚取钱粮,为国效力。”
    众人一听,一时沉默了,因为李阳所讲之理,似乎有点道理。
    冯去疾也皱着眉头,开始细细对李阳的话惴磨了起来。
    见大家没有立即反驳和质疑,李阳知道,自己说的并没有错,于是继续道:“我大秦田税,诸位应当比本相更为清楚,田税之高,达三成去二,百姓收获三石栗米,需纳税二石,自己只得一石。而我大秦,人均耕种面积十二亩,亩产六石,如此只需一年,国之富足,完全可以承担用工之钱财。而且,百姓为利劳作,我敢断言,效率定是以往数倍有余。”
    李阳可是算得很清楚,秦时,一石等于后世的30公斤,一亩田栗米才六石,即180公斤,秦时总的耕种面积达近二十三亿亩,即是一年产栗米4500亿公斤,尽收田税3000亿公斤。
    试想一下,大秦总人口2000万人,百姓自留1500亿公斤粮,可解温保,大秦国库一年却有3000亿公斤粮,是天下百姓的一倍,而国家只要养一百万的军队,民不需养,这么多粮自然足够养承担工程了。
    其实,史书中也有相关记载,说“一夫挟五口,治百田”,即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一个中年人带着一家五口,可耕作百亩田。而又有记载“上田,夫食九天,下田夫食。可以益之,不可损之,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
    这些都说明,其实在当时,一个人耕作,可养活十个人,只不过因为税重,三分之二上交国家,所以如此一来,百姓也只够自保,余粮全在国库。
    这也就是为什么,秦国征尽了所有的青壮劳力,却还能坚持到今天,每年养着两百万数的役夫吃喝,直到今日。
    就是因为,田税之重,一年足额征纳的田粮,够支撑军政及两百万役夫好几年。
    是不是很震惊,是不是很诧异,这跟大家理解的历史不同,古代人这么多粮,大家印象中他们却民不聊生,饥不择食,苦不堪言。
    其实,这是因为历代多有战乱,或徭役过重造成的,还有就是各种灾害造成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历朝历代只要一但安稳下来的话,便是盛世。中国五千年朝代更替中,盛世无不是如此,稍有安稳,便是盛世。
    历代,缺的不是粮,缺的是太平和安稳。
    李阳知道,国库充实,完全可以实现工程招标。
    众人听完李阳的这番话,冯去疾还是有不解之处,又问:“依李中丞之策,把工程交予商人去办,商人若是给的工钱低了,百姓自是不肯干,若是工钱高了,百姓尽皆做工,而不为农事,这如何解决?”
    李阳笑道:“冯相过忧了!商人何其精明也,怎会不知该用多少人呢?工钱太低,不如耕种,自是无人做工,所以工钱自然高于耕种之事,至于哪些人能去做工,何时做工,自是百姓与商人的事,哪怕有人放弃耕作,一年只为做工,那又何妨,只要他能足够交纳家中田税即可。国家每年田税能足额征到,工程便能运转,百姓或为耕种,或为做工,或一边从事耕种,农闲时再去从事做工,这都可保他们生计无忧,如此,大秦可安!”
    众人听完之后,都沉思了起来。
    麒麟殿中,变得诡异的寂静。
    良久之后,似乎他们都扯掰清楚了,不由一个个两眼放光,一脸兴奋的样子。
    有些人更是激动地忍不住拍手叫好!
    冯去疾这时也两眼放光,有一种茅塞顿开,拨云见日之感,他突然发现,如果按李阳所说的办法去做,似乎真的既能保证百姓生计,又能保证国家税赋,还能使国家工程顺利进行。
    想到这里,冯去疾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同时也无比诧异的看向李阳,他发现,这个少年,真的是每每都有惊喜,每每都让人有一种大开眼界,颠覆认知的感觉。
    从他献仙药开始,对律法的剖析,对新法的改革,还有今天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无不是给人一种云开雾散,豁然开朗的奇妙经历。
    所有的事情,他都能一眼看出问题之要害。
    所有人都无法解决的难题,在他面前,都轻而易举就能得到解决......
    眼光独到,理论新颖,办法新奇,实乃世之奇才!
    冯去疾很少佩服过谁,这次是真的心服口服了,深深一揖:“李中丞此策,真可谓是一言点醒梦中人,叫我等如梦如醒,无不叹服。”
    一众文武大臣也纷纷冲李阳拱手,道:“中丞大才,我等佩服!“
    李阳也忙拱了拱手,算是回礼,脸上却一脸十分享受这种称赞的感觉。
    自己的政策得到了满朝文武的认同和支持,李阳也是大松了口气。同时,他又觉得好笑,他记得在以前的那个世界,很多人把“长城贴瓷砖”当成段子开玩笑,而今日,自己却真的把这个段子变成事实了。
    而且,这种招标还不只是给长城贴瓷砖那么小,而是直接筑长城。
    也不知道将来的史书上,会如何写这件事呢?
    想到这里,李阳嘴一咧,忍不住得意的笑了起来。
    当然,扶苏也是被李阳的这个策略给惊得目瞪口呆,这一次他是真的被李阳的才能给惊呆了。
    把役夫全数解散,谁敢去想?
    把骊山、阿房、长城等工程交给商人去办,这更是无人敢想。
    更重要的是,这一切看似离谱的想法,结合到一起,居然似乎真的正好绝妙的能解决大秦的难题。
    呼.....
    扶苏此刻是彻底的惊到说不出话来了,对本阳更是佩服到五体投地的地步。
    现在,他终于明白父皇为何会愿意遣散所有役夫了,更加明白父皇为何会如此重用此人了。
    此人,非常人也!
    看来,父皇说的没错,他就是我大秦的吉星福相。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