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小说 渡劫老祖的科举官途

第 178 章 第 178 章

渡劫老祖的科举官途 余缠缠 7475 Jun 29, 2022 9:24:21 PM
  越国公闻言,立刻松了口气,当然,他表现得并不十分明显。只是,很快他的眉头又紧紧地皱了起来。现在显然不是放松的时候,等到墨珣进殿之后,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宣和帝此言一出,那守在殿内的内监便逐一传话,到了最后也出动了两员御林军。
  彼时墨珣正在翰林院中,而他们这次的一甲三人正由上一届的庶吉士领着正在学习朝廷的各项规章制度。
  考虑到他们三个还没有被授予官职,所以规章制度也是从浅显的开始说起。
  内监连同御林军赶到翰林院的时候,墨珣他们正跟着伦沄岳在参观翰林院的藏书阁。
  内监进了翰林院之后,便问了衙门里的其他的庶吉士,墨珣的去向。在得知了墨珣在后堂之后,内监这就快步往藏书阁去了。
  墨珣他们正在听伦沄岳的讲解,内监径直进了堂屋,得了守阁人示意便到了墨珣他们跟前。“墨状元,皇上召你进殿,有要事相商。”两位御林军一直跟在内监身后,虽然在内监说话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动作,但却给人以明显的压迫感。
  伦沄岳愣了愣,这便拱手与内监问好,“公公。”因为内监一开口就说,皇上与墨珣有要事相商,他也就不敢询问究竟所为何事。此时与内监打招呼,不过是想探探他的态度罢了。
  榜眼与探花两人一直与墨珣在一起,此时宣和帝招了墨珣进殿,而并未提及两人,亦让他们有些不安。不过此时亦不是他们开口的时候,他们也只得看着墨珣点头应声随着内监往外走。
  这个内监并不是宣和帝的贴身的公公,而且墨珣与宣和帝的贴身内监——马公公和齐公公都打过交道,那两位对自己都还算客气,决然不是现在这位这番神态与口吻。想来宣和帝此次传唤自己进殿,并非是有什么好事了。
  两位御林军则跟在墨珣身后,似乎一直紧紧地盯着墨珣的动作。墨珣还是能觉察出他们看自己的眼神有着很明显的监视之意。
  一路上墨珣什么也没问,只是跟着内监快步在宫中行走。等到了太和殿前,内监便也只停在门口,往殿内传讯。
  墨珣在门口呆了一会儿,这才听到殿内有人高喊,“宣墨珣进殿!”Μ.5八160.cǒm
  墨珣这才得以迈步走进殿内,他不是第一次面见宣和帝了,进了大殿之后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地面,在走到大概殿中央的位置时便俯身下拜。“学生墨珣,参见皇上。”他现在还没有被授予官职,说不上什么“臣”,却仍是以“天子门生”自居。
  宣和帝坐在上首,并没有吭声。既不说他为什么传墨珣进殿,也没有开口让墨珣起身。
  墨珣等了好一会儿,只觉得此时太和殿内的气氛并不正常。他对于恶意的感知还算是警觉,自然也就大概能猜到宣和帝这次把他叫过来必定是因为他犯了什么事。但不管墨珣怎么想,都想不出来。
  难道是因为秘密立储?
  墨珣的猜测并没有持续太久,宣和帝便开口让周翰林重新把刚才在殿上所说的事再说上一遍。
  周翰林这便又说了一遍,说完了之后还盯着跪在地上的墨珣,想看看他打算怎么为自己辩解。
  墨珣闻言,整个人懵了一下,对周翰林所说的事情竟没有丝毫的概念。
  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确实在墨延之死后听到过“守孝”什么的,但他本以为……只三个月就足够了,也根本就没有人跟他说过守孝要守多长时间。
  墨珣以前在姑瑶山上长大,而他们玄九宗根本就没有守孝、丁忧的说法。因为他们修仙的人寿元绵长,什么守孝对他们而言都是很短暂的事情。再加上,他被带上了姑瑶山之后,凡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了。父母不再是他的父母,兄弟也不再是他的兄弟。他甚至连原来的血亲去世都不知情。像伦沄岚之前提到过的,什么墨珣的父亲泉下有知,这些对于他们修仙之人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不过这些显然不能够成为墨珣没有守孝就参加科举考试的理由。
  墨珣在周翰林把这件事说出来之后,就飞快地在脑子里想这件事会引发怎样的后果,而自己又要怎么说才能够尽量去避免这些后果。
  “墨珣,你还有何话说?”宣和帝见墨珣听完了周翰林的话之后一直低头一言不发,干脆主动开口询问起来。
  现在的情况是他不了解宣和帝会打算怎么处置自己,不过既然这件事情会被闹到太和殿上,那自然就不容小觑。墨珣仔细地想了一下,他如果仅仅只是说自己不知情的话,恐怕很难堵住悠悠众口,宣和帝如果不罚他决计很难让别人信服。
  “学生父亲去世的时候,学生还未曾入学。而学生的父亲,曾留有遗愿,希望学生能够达成他未完成的理想。”墨珣说这话的时候十分笃定,丝毫没有面对文武百官的惊慌。他从来都没有见过墨延之,关于墨延之的一切也都是从别人口中得知的。
  墨延之去世的时候,墨珣才五岁,而听伦沄岚的意思似乎是准备等到墨延之高中之后,有时间了,再亲自教导墨珣的,但没想到的是这一切都还没来得及发生,墨延之就死了。真正给墨珣启蒙的人应该是安秀才,这一点,整个石里乡的人都知道。
  至于墨延之未完成的遗愿,那只是墨珣从伦沄岚口中的“你父亲若是泉下有知,该何其欢喜”演变而来的。
  因为并不觉得自己在撒谎,墨珣的眼中有着十足的坦然,他抬头飞快地朝着宣和帝看了一眼。
  宣和帝虽然能从墨珣的表述中琢磨出他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但他并不想费神去思考,“所以……?”
  “学生的父亲去世时,学生还未学过‘礼’,”如果墨珣没记错的话,“孝悌”一词的提出是在《礼记》。首先他需要明确地向宣和帝表明自己根本不知道有“守孝”这个事,但这件事情却不能明说。否则的话,他就很可能被说成是生性恶毒。孝悌为仁之根本,同时,在大多数人看来,孝悌也是人的本性。既然是本性,那就是存在于他自身,所以他只能暗示宣和帝自己不知情,却不能明说。
  “在此之前,学生的家中并未有人亡故。”墨珣的亲祖父去世时,他还没出生,而外祖父和姥爷都在世,这些如果宣和帝当真要查的话,肯定都能查得到。
  不管宣和帝听明白没有,反正越国公是听懂了。
  但这并不能作为墨珣脱罪的理由。
  如果说墨珣年幼,不懂事,那么那些允许他参加考试的科举考试的各级衙门、官员都不懂吗?
  越国公想得要比墨珣更多,但是从墨珣的表述来听的话,恐怕墨珣自身都没办法为自己辩解。
  宣和帝沉声“嗯”了一下,倒是听不出明确的喜怒。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周翰林听完了墨珣的话之后,见宣和帝没有表示,便擅自开口道:“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①”
  墨珣自然是听到了周翰林说的话了,这就是孟子的性善论了。他还记得有一次科举考试的考题就是在考性善论,然而墨珣本身是支持性恶论的。当时为了通过考试,他也就是顺着性善论往下写罢了。
  墨珣的头稍稍朝着周翰林偏了偏,他并不确定自己这个时候能不能当庭与周翰林辩驳一二。
  宣和帝在上首或许是觉察到了墨珣的动作,饶有兴致地开口说道:“无话可说了吗?”
  墨珣猛地抬起头,恰巧与宣和帝对视上了。但此之为大不敬,墨珣又立即低头盯着地面,“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②”
  周翰林适才的那番话从旁反驳了墨珣的辩解,他引用了孟子的话,说明了连小孩都知道要爱护亲人。相当于是变相地说墨珣当回事就算是个孩子,也应该知道孝道。而墨珣则针对周翰林的话,将荀子的思想提了出来——只有经过了教养,才会有“善”,才会有“孝”。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而归于治。③”人生性好利,如果任其肆意发展,最终只会引发暴乱。所以才需要有师长、法度、礼义的引导,这才能够使天下太平。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其善者伪也。④”既然人的本性便是恶的,那么久一定要有师长来佐证。能够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好好学习礼义,那就是君子了!所以“善”是后天所学而成,并不是人生而存之。
  墨珣年纪小没有进学,而且他父亲又死了,没人教所以不懂。
  如果周翰林不开口,墨珣恐怕今日还没那么容易将自己的想法理论、观点阐明,但此时周翰林既然开口,那么接下来可就由不得他了。“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礼义是圣人创造出来的,所以人才能学啊。
  说完这些话之后,墨珣便又简单地叩首,对着宣和帝说道:“而学生的父亲正如周翰林所说,在考完乡试之后便失足落水身亡的。”这点是不可否认的,墨珣自然不会辩解,“在学生父亲尸骨未寒、尚未出殡之时,父亲的哥哥们便罔顾人伦、不念手足亲情到学生家中妄图霸占学生的家产。当时学生只有五岁,就因为年岁尚小,只得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所谓的血缘至亲欺辱学生的爹……当时家中伯伯为了侵吞学生家中房产田地,竟想方设法要将学生与爹爹骨肉分离……”墨珣说着说着忽而停顿了一下,语气也变了些许。他一直没有抬头,倒也让人看不出此时是何种光景。只是再开口,语气便是又气又急。“当年学生的父亲早早便分了家,学生家中一应家业均为学生外祖所赠,自是与那些伯伯无甚干系的。然而他们为了侵占田地,竟还想要污了学生爹爹的名节,妄图迫使爹爹改嫁给……学生的伯伯。”
  墨珣此言一出,朝臣哗然。弟弟死了,哥哥娶了弟弟的夫郎这种事确有存在,但在京中一些个名门士族、书香门第自然是不可能会出现的。尤其是这些朝臣们,不管他们当年是从哪个穷乡僻壤里头出来的,现在一个个已经是光鲜亮丽,自然不可能再做出这种事来。而且,为了自己的名声,对家中的亲戚当然也是三令五申,不能做出这等有辱门楣的事。所以此时听到墨珣这么说,朝臣们一个两个,第一时间表现出的都是惊讶。
  接下来,墨珣仿佛怒极了一般开始口不择言起来,连自称都乱了,“学生参加科举考试,一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二是为了保护爹爹……然而,我本以为,只要身上有了功名,回乡之后,那些人就不会再来欺负我和爹爹了。可是就在上一次,我与爹爹回乡,他们又……”墨珣这就又停了下来,仿佛再说不下去了一般。随后,他又换了个口气,“我想若是我父在天之灵,必定不愿再见到我与爹爹饱受欺凌。”
  墨珣说这话的时候还真是没多少负担,首先他所言属实,因为年纪小、人微言轻,所以被欺负。虽然之前有掰回一些,但墨家那些人着实令人来气,如何都甩不开似的;墨延之在生前那般读书考取功名,那必定是希望自己能够金榜题名的。而他既然死了,那就只能由墨珣这个做儿子的来达成他的心愿。
  说了这么多,墨珣其实知道自己就是在打感情牌,而宣和帝究竟“吃不吃”确实也很难说。但他真的不知道这件事该怎么为自己辩解,毕竟由始至终都没人跟他说过不能这么做。而且,在墨珣的记忆里,似乎在石里乡里,夫君死了三个月就能改嫁了……这难道不比起他当儿子不守孝三年严重吗?他总觉得这就是个地方习俗罢了。想他还在徽泽大陆的时候,去过很多地方,有些地方的习俗真的是令人匪夷所思。比如,在这里,大家都讲究一个入土为安,但墨珣就是见过那种直接将亲人尸骨放置在太阳下头暴晒的……
  思及此处,墨珣才想着,该不会是因为石里乡里出的读书人太少,所以里正当时给他准备家状的时候也根本没有考虑到这点吧?而在他参加县试时,负责核验的官员又只检查了家状上头的基本信息,没有再去查他的祖宗八代……
  而且,墨延之的牌位其实一直被伦沄岚随身携带着的。虽然现在他们住在越国公府,但每年的清明和墨延之的祭日,伦沄岚都有操办起来。
  “你这话的意思是,你有意为之?”周翰林只说了两句,墨珣便劈头盖脸地给他甩了一长串,然而周翰林能在翰林院当值,脑子也转得快,这就揪住了墨珣话语中得漏洞,开始反问他。
  “学生并无此意!”墨珣连忙反驳。他一开始是不知情,后来又没人提醒,当然就一路这么考上来了。“请皇上明鉴。”墨珣知道自己在“理”上或许情有可原,但在“礼”上却是站不住脚的。他不敢过多地同周翰林说话,唯恐多说多错。
  宣和帝对墨珣的话倒是不怎么在意,反而看向了越国公。这件事不管怎么看,越国公都是不知情的。毕竟越国公膝下无子,好不容易认个干孙子就是为了让墨珣给自己养老送终的。然而,若是让越国公早早知道了墨珣连自己父亲的孝期都不守,他恐怕也就不会认下墨珣了。
  越国公站在朝臣的队列之中,但因为是一品所以位列在前。宣和帝正好能看到越国公此时正低着头在看地上的墨珣,而墨珣头也没抬,两人似乎并无交流。
  “不管怎么说,按照本朝法制,孝期便是不能参加科考的!”周翰林见墨珣并不搭理自己,干脆直接下了结论。
  墨珣闻言,抿着嘴,也不辩驳,只等宣和帝裁决。他在建州官学待过,进京之后又在国子监里学过当朝的法令,自然知道周翰林此言不错。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法令有此规定,那他就是触犯了。正是因为知道自己触犯了法令,墨珣才只将自己的难处和盘托出,期盼宣和帝能酌情考虑一二。这也是建立在一直以来宣和帝对他还算和善的基础上,若他之前并未面见过宣和帝,仅仅只是一介状元,那他就只能直接认栽,这便收拾收拾,回家种地去了。
  在这个朝代,丁忧制度已经没有之前那么严格了。
  以前,丁忧是需要结庐坟前,晓苫枕砖的。
  越国公听了墨珣的话,忽然有些能够理解他了。当时为了认下墨珣,他同墨珣与伦沄岚到过石里乡,自然也是见过墨家的人的。原先有听伦沄岚提过一些墨家的事,但或许是因为涉及到自己的名节,伦沄岚并未说得这般透彻。这会儿听到墨珣这么一讲,着实可气。
  宣和帝还在看越国公。越国公看起来并不像是要放弃墨珣的样子,这就让宣和帝心中有了考量。“周爱卿所言极是,按照本朝法令,孝期确实不得参加科考。”
  周翰林听到宣和帝认同了自己的话,嘴角略微上扬,只站在原地没有动弹。
  墨珣听到宣和帝的声音在殿内响起,立刻暗道不好。他这时便也想起了当初与他一同结保的考生,虽然他们此次并未参加殿试,但也不知宣和帝是否会一怒之下将他们一并革除功名。
  心中一团乱麻之际,墨珣忽然意识到刚才宣和帝说话的声音里似乎并没有多少怒气,听起来十分平和,仿佛在宣和帝心中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一般。不过他随即转念一想,“革除一个人的功名”跟国家民族、天灾**比起来,确实不算什么大事。
  一个皇帝的心中自然应该装的是家国天下。
  “不过……”宣和帝话锋一转,“念在他年幼无知,再加上……情有可原的份上,责令其即刻回乡,为父守孝吧。”
  周翰林一愣,等了一阵,竟没能等到宣和帝的后话。在周翰林听来,宣和帝的意思就是保留墨珣状元身份,让他回乡丁忧,三年之后还可以进京入朝为官。
  “贤以孝行为首,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皇上,三思啊!”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而墨珣根本称不上孝子,于父不孝,于君不忠,这怎么还能给他官做!周翰林实在不服,就他刚才听墨珣说的那些话,什么因为自己年纪小不知道要守孝,为了达成父亲的遗愿……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宣和帝最烦的就是听到“皇上,三思”,一时间脸色也不大好看。这让他怎么三思,他这边革了墨珣的功名,下去就要把怀阳府尹,昌州总兵,建州学政、总督这些一大堆人都一并查办了。真要往下查,到时候肯定又会有朝臣递折子要翻案。“依周爱卿所见,应当如何处置啊?”
  “依臣之见,应该革除墨珣的功名,永世不得再进京,不得参与科考,不得入朝为官。”
  墨珣听到周翰林这么说,倒也不害怕。毕竟刚才宣和帝开口,那就代表了他心中的意愿,他并不是很想罚自己的。但这个周翰林……说话的语气和内容,都像是跟自己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明明宣和帝都已经这么轻描淡写地要放过自己了,可这个周翰林张口便是这么重的罚,是不是有点不合常理?若说自己碍了他的路倒也罢了,可自己此时不过只是一个尚未授予官职的进士,能妨到他什么?
  “启禀皇上。”越国公听了周翰林的话,这便站了出来,“臣以为周翰林所言未免太过。臣以为墨珣之罪,罪不相及,情有可原,待以如初之诚,广其自新之路。⑤”
  宣和帝本来就没打算罚那么重,不过越国公是墨珣的干祖父,还是要避嫌的。“其他人有什么意见吗?”
  朝臣们刚才也听到了宣和帝对墨珣的判词,知道宣和帝的意思,此时你看我我看你,最后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
  “皇上所言甚是。”
  “法理不外乎人情。”
  “确是情有可原。”
  宣和帝点点头,这就又转而看向周翰林,“周卿,可还有异议?”
  周翰林听到同僚们的话之后便知道宣和帝的话无从更改,现下也不再争论,只拱手道:“臣,无异议。”

三月,初春。

看最新章节内容下载app,最新章节内容已在app,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南凰洲东部,一隅。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

请下载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

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

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

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

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

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
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余缠缠的渡劫老祖的科举官途最快更新
第178章第178章免费阅读.https://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