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极乐大宋

第73章地球

极乐大宋 爱做梦的机器人 2176 Jul 5, 2023 8:06:44 AM

“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天竺,后经阿拉伯人广泛传播,传遍天下……”
张鹏远首先还是给众人介绍阿拉伯数字的历史。
“这是0。”
“这是1。”
……
“他们的运算方式是这样的。”
一边讲着,张鹏远一边在特制的黑木墙上,给众人演画着。
刚刚他让众人进来,也就是因为这阿拉伯数字要学会,还得看着这黑木墙。
张鹏远很有耐心地跟着众人讲着。
那些老学子们,大都看起来比较轻松,毕竟这是已经学过的东西了。
但对这些第一次来的旁听客来讲,就真的是迷糊了。
“也罢!”
“若是不懂,我再细细讲一次。”
张鹏远很有耐心地又讲了一遍。
……
“今天好生无趣!”课堂散去,酒客不知从哪掏出了一壶酒,自顾喝了起来。
这堂课,在他看来,不就是鬼画符吗!
“先生今日不讲故事,哎!”两樵夫颇有些遗憾的样子,这算数课,上次听不懂,这次也还是看不懂。
“这就是……阿拉伯数字!”
但有些算数基础的学子,却惊奇地看着黑木板,露出了前未有过的震惊表情。
“有趣!”
“这样的算数,比之过去,简单快捷何止百倍!真是新奇!”
“张先生的课,真是让吾又开了新视野。”
“听说,这是格物学院里必学的课程。”
“我等过三日再来!”
“再来!”
几位有些听懂的年轻学子,相约过了三日再来听张鹏远的课。
“不!我决定今日就入读东山书院!”众人之中,有一年轻学子,更是与众不同。
“卫兄,你这是?”
“此地可闻道矣!又何必等三日!哈哈哈!”
这一天,东山上又增加了一名东山学子。
……
“先生,今日可还讲算数?”卫礼轻声地询问着张鹏远。
他就是上次听课后,直接报名入读东山学院的学子。
看得出来,他对算数非常感兴趣。这两日,他就是一直在跟其他学子请教。
“不讲算数了,讲更加玄妙的东西!”说到这里,张鹏远仰视天空,目光灼灼。
“玄妙?”听着先生的话,卫礼有些好奇了。
“这阿拉伯数字,不玄妙吗?”卫礼接着问道。
“那……还不至于!”张鹏远摇了摇头。
这一日的讲课,旁听的人明显少了很多。
大概是上次张鹏远没有讲那些猎奇的故事,很多人就没兴趣来了。
而且这东山离着鄂州城有段距离,也不是怎么好爬的。
不过最后还是凑了十几个旁听客挤了进来。
这次,学院管事,还给他们准备了一些长凳,免得久站生累!
“今日,讲星星!”
“星星?”
不单是这些旁听客奇怪,就连这些东山学院老学子也摸不着头脑。
“先生,莫非您是要将天上的星宿?”
“这也挺有意思的。”一边的学子点了点头,又小声肯定了一下。
“非也!”张鹏远摇了摇头。
“今日讲的星星,是真实的星星!”
“一切的,都是要从我们脚下的这片大地讲起!”
“有人能说下,我们这方天地,到底是何样的吗?”张鹏远向所有人问道。
“浑天如鸡子,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一位学子起身答道。
“先生,《周髀算经》言,天象盖笠,地法覆盘。”卫礼也站了起来答道。
……
“这些都是一家之言。”张鹏远也没有对这些观点进行过度评判。
“但是今天,我要介绍一种新的想法。”
“若是大家不能接受,也无妨。”
“只需要大家知道有这种观点即可!”
说罢,张鹏远看了看全场的学子听课,然后转身在黑木板上,拿着石灰笔,画了一个大球体。
这石灰笔差不多就是后世的粉笔,只是没有后世的更加精细,笔上还有一些杂质。
“先生好像画了一个球?”
“这球,画得还蛮真呐!”
底下的学子,对张鹏远的画工都是赞叹不已。
这种三维的透视图,他们也是第一次见到。
“肃静!”
“这种画法,以后有空会教给大家的。”
“现在,我来讲讲我们生活的地方——地球!”张鹏远在黑木板上,又写下了“地球”两字。
“地球?”张鹏远的话说完,但底下的人都完全不知道这位张先生到底在说什么。
“我们生活的地方,不是大宋吗?”
“是鄂州!”
“什么是地球?”
……
“肃静!”
“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球体,由岩土构成,直径有两万多里。”
说着,张鹏远开始在黑木板上标注。
“大家想象一下,现在有一个两万多里的大土球,我们其实就是生活在这个土球上。”
“这个土球上有高山,有河流,有湖泊……我大宋,也就在这土球之上。”
“先生,学生有问题?”卫礼站起来问道。
“请讲!”
“若真是如先生所讲,我们都是这大球之上,那球上的人会滑下去吗?”
说完,卫礼不解地看着张鹏远。
“不会!”
“这是另一堂课的内容了!”
“现在简单点给大家讲,就是我们所在的土球上存在一种引力!”
“这种引力将所有事物都往下吸!”
“这就是为何这个石灰笔会掉下去,而不会飞起来!”说着,张鹏远右手轻轻一松,手中的石灰笔径直落了下去。
“啪嗒!”
脆干的石灰笔断成了两截。
“好了,这些内容以后再讲,若有兴趣,大家可以自己先琢磨!”
“还是讲到地球!”
“有些人对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土球上,非常怀疑。”
“不过,大家可以多观察一下生活中的事情。”
“例如,站在高山之上,会不会觉得天地的尽头是一道弧线。”
“可惜东山太矮了,大家感觉不明显。”说着,张鹏远遗憾地笑了一下。
“另外,今日有空,大家可以去大江边的看看远处的船,你们也许会发现,当船身消失的时候,大家还可以看到船帆!”
“若是以后去海边,看看海上的船,会有更深刻的感觉。”
“那先生先生,若我们真的生活在一个大土球上,是不是绕着土球一圈,就可以回到原点。”
这时候,一个学子站了起来,似乎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