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一百九十八章 曹县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郑家老二 2098 Dec 13, 2023 12:02:43 AM
    这还不算完,提完了字,郑雄静静的等候工匠刻字。
    随着最后一个字刻完,李四也将早已准备好的贡品拿了上来。
    “鸣枪。”
    李四听到郑雄的话语,再次向后传达了这条命令。
    依然是鸣枪十二响。
    郑雄则拿起香对着石碑拜了三拜,将香火插入面前的香炉之中。
    除了中间说了几句话,郑雄几乎是在沉默中举行了这次祭奠。
    礼毕,郑雄便解散了大军,筹备着回京的准备。
    但是郑雄所留下的影响却是很大。
    张怀元这些人不明所以,对着这些大头兵做这些有什么用,不过对于郑雄的行为不置可否,也没有过多的置喙。
    礼之一字,从古至今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那是品质所在,张怀元身为文人的一员,自该如此。
    很多人的感觉活人对着死人做那么多,做的多好,生前没看到你做什么,死后跑来假惺惺都是浪费。
    其实也是,都是给活人看的。
    只是正是这一代代的传承,才让人印象深刻,才能传承有序。
    好与不好,重在传承,在教育。
    旁人看了,对于老幼的态度只在一念之间,别人未尝没有羡慕。
    军中对于郑雄的态度明显不同,以前只是听令,现在则是真正的信服。
    而郑雄弄出来的公墓,军中不时地有人前来祭奠,而每来一人,对于郑雄的感觉都更好一些。
    这日,一切都已筹备妥当,郑雄的归家之情已经有些急不可耐了。
    “老李,都弄好了没?”
    “侯爷,都弄好了,沿途的公函都已发放,只待大军启程。”
    “只是这次俘获的元军怎么处理还要请教侯爷。”
    “哦,你不说我都要忘了。”
    “放肯定是放不了了,放他们回去有损本侯的形象。”
    “一起带回去,给他们的皇帝做个伴。”
    “待会我手书一封,你谴人送往边境,再转交纳哈出。”
    “是,侯爷,下官记下了。”
    “嗯,弄好了,去将我的媳妇接过来,明天回家。”
    “侯爷,您不亲自去一趟,交代一下吗?”
    “该交代的都交代了,有十三香和置办的房产加上胡诌在一旁照应,应该没啥事,伱去和胡诌交代照顾一下,我不方便出面,再说也没空。”
    “是,侯爷。”
    李四走后,郑雄又置办了一桌酒席,与张怀元等人告别。
    张怀元这人没得说,不光借钱,还多有照顾,不吃一顿说不过去。
    李四到了应县,卫红虽多有不舍,也得狠心离开了卫家兄弟几人。
    嫁鸡随鸡,出嫁从夫,这个年代的女人还是很讲究的。
    吃好喝好,随着卫红到来,这一晚舒服的很。
    第二天的清晨,郑雄赖在被窝里都不想起床。
    定好的日子不以人的意志转移,郑雄不情不愿的起床洗漱,随后召集大军启程。
    张怀元掐好了时间,等人到了特地前来送别,一同到来的还有吃过饭的雁门同僚。
    一番场面话后,郑雄踏上了归途。
    “李四,你这归途计算的没错吧,跟我大哥说的地方,别差喽。”
    “侯爷,在衮州境内,具体的方位不知道,不过应该大差不差。”
    “行吧,走一步看一步,希望我的老哥哥给点力,不然这钱丢了还有点心痛。”
    郑雄带领的归家大军走的很顺利,这么多人,也没不长眼的过来找茬。
    路上的粮草有人供应,吃喝不愁,媳妇随军,沿途更多了几分乐趣。
    这样的行军与其说是行军,不如说是郑雄和卫红的度蜜月之旅,沿途还有保镖相随,比来时舒心的很。
    很快到了衮州境内。
    只是到了这里,人体导航一点用没有。
    郑虎和几个跟班,根本想不起来哪到哪。
    这下郑雄有些抓瞎了,这样走了不太甘心,不走赖在这里也不是事啊。
    虽然济宁府提供了粮草,但是这么多人始终是惹人嫌的。
    多待一天,对于别人来说都是煎熬。
    这不,磨蹭到第二天,看见郑雄还没有走人的迹象。
    衮州都不想多等,连忙派人询问郑雄的意图。
    “侯爷,知州大人叫下官来此问问,不知侯爷在此逗留是为何故?”
    头疼,我能说是为了自己的私事吗,显然不能,这要说了,绝对没自己的好果子吃。
    “连日行军,在此修整一二,看到衮州的风景独好,一时留连,也有些不忍离去啊!”
    修整能理解,看风景就忍不了,这么多人,供应一天得花多少粮食。
    有这么多粮食都能解决不少事了。
    “那个,侯爷,这一万大军人吃马嚼的,咱们衮州负担不起啊!”
    “天下刚定,我衮州这两年水患不断,境内响马山匪时常有之。”
    “还请侯爷念在我等艰难的份上,大发慈悲,尽快离去。”
    “我衮州上下感激不尽。”
    说的太直接了,还对着郑雄行了大礼,郑雄被这一顿连说带求的态度说的有些羞愧。
    这么艰难的吗,还毫不避讳的跟自己说,这样确实有些不当人了。
    “那个,我确实不知尔等如此艰难,这样吧,我也不白吃,你说响马山匪多,我这顺道给你剿了,你看怎么样?”
    有点诱惑力,前来的官员有些被郑雄说动了,不过还有些顾虑。
    “侯爷若是出手相助,我等不胜感激,可是咱们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粮草供侯爷剿匪了。”
    “没事,你们提供的粮草,够吃几天了,足够离开你们衮州的地界,我这顺道给你剿匪耽误不了啥事。”
    郑雄是好人吗,不算,不过总想碰碰运气,也许就碰到了呢。
    再说对两方都有利的事,自己也有些理亏,互惠互利不算亏。
    “那这样的话,下官可就不客气了!”
    “但说无妨。”
    “咱衮州旁有一曹县,其中~”
    “等等,你说的曹县是哪里,怎么有些耳熟呢?”
    “侯爷不知吗?也是,说起来,这曹县也是近几年改名的,前面叫曹州。”
    “洪武四年,降曹州为曹县,归济宁府管辖。”
    “不对啊,归济宁府管辖,关你们什么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