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第1005章 王廷

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浮云散尽 3549 Sep 21, 2023 3:15:01 AM
  “晋国公也是给出来了解决的办法的。”
  朱慈烺思考了一下后说道。
  “移民。”
  “移日本,朝鲜的民?”
  听罢,张国维微微皱眉,旋即,目光对向了朱慈烺。
  “这倒是个办法。”
  朱慈烺说道,然后又话锋一转。
  “日本,朝鲜各一半,让他们相互制衡,再有我大明天兵压着,不会出什么乱子的。”
  “皇上说的是。”
  旁边的众臣纷纷颔首,首辅魏藻德也表示赞同。
  “不过皇上,即便如此,往当地移十万,日朝农夫,也不是容易的事啊。”
  十万个日本,朝鲜的农夫,肯定是很好弄的。
  一则,这两个民族,都是人多而地少。
  朝鲜半岛就那么大点一个地方,却特么集中了一千多万人口,同时呢,土地兼并还那么严重。
  而日本国内的情况,也差不多了。
  日本国内的人口同样不少,贫瘠的日本列岛上面,竟然挤了两千万人。
  多少农夫一辈子,也不见得吃的上一顿,能够一口气吃到顶嗓子眼的大米饭。
  只要朱慈烺给机会。
  十万日本,朝鲜的农民,是肯定可以招募的到的。
  对于日本,还有朝鲜的农民而言。
  能够到印度,获得五十亩,印度比哈尔邦的土地,简直就是天上掉大饼。
  而考虑到这俩民族的吃苦耐劳程度——实际上,东亚的汉朝和,哪一个不是吃苦耐劳,内卷到极致的存在?
  一个个能吃苦,能干活。
  能够把人给卷死。
  一个日本朝鲜的农夫,干起活来,能顶好几个黑奴。
  有十万这些吃苦耐劳的牲口,当民夫的话。
  物资转运,肯定不会有问题了。
  但是,新的问题就又出来了。
  就是移十万,日本朝鲜的农夫,到比哈尔去,然后让他们在当地安下家,住上地。
  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只见到,魏藻德掰着手指头,计算道。
  “运一个人,到印度的花销,就按三十两来算。”
  “十万人,就是三百万两银子。”
  “倘若再算上,运他们到印度后,给他们安家时的银子,还有给他们发的农具,种粮,口粮……”
  “这里面的花销,怎么着,也得六百万两!”
  “这六百万两银子……”
  原来,问题的核心并不是,李定国的这个提议的可行性,而是要花钱。
  六百万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比哈尔那边,被杀成白地的土地,给了也就给了。
  无非就是五百万亩而已。
  还不到当地土地的十分之一。
  但是,六百万两银子,首辅魏藻德就显得有些肉痛了。
  朱慈烺也挺肉痛的——六百万两,可不是个小数目。
  而且,大明朝未来,要花销的银子,可不会是个小数目啊。
  想到这,朱慈烺不由的皱眉说道。
  “高爱卿。”
  “皇上,财政部是挤不出来六百万两银子的。”
  高宏图赶紧说道,朱慈烺眉头一锁。
  “六百万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不过该花的银子,还是要花的,西疆那边,肯定是拿不出来这个银子的,朝廷得想办法贴补一下……”
  西疆总督府那边的收入,已经不足以供给开支了。
  原因很简单。
  一是西疆总督上一次仗打赔了,士兵们白折腾了,战绩向前推进了。
  后勤线也向前推进了,但却占领了两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烂地。
  占领了这些土地,自然也就没办法,在当地刮地皮了。
  收入没有增加,支出反倒是增加了许多。
  因为战线向前推进的同时,使得后勤线路延长了许多,而为了转运后勤,也需要一些开支,譬如说修路,维持车马,后勤人员。
  最重要的是,由于士兵们,驻守的地方变成了荒无人烟的荒地,所以补贴也得多发些。
  哦对了。
  再加上,统治印度时,也不能够,只收钱不花钱。
  修一下路,修一下桥,修一下水利,也是要的。
  这一是为了大明朝转进部队,更加方便。
  二也是为了,更好的压榨当地。
  毕竟,当地发展好了,产出多了,大明朝的收放,自然也就多了嘛。
  因此,西疆总督区,每年也会落下一定的亏空,数量并不是太多,大概一年也就是五百万两银子,对于朱慈烺而言,这个支出,也是可以承受的。
  不过,如今又增加六百万两的开支,对于财政部而已,则就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了,因为大明朝之前,才刚刚开源了一下,就是铸币税。
  一年有一千多万两的财政增收。
  但虽然多了一个铸币税,但架不住这个开销,也在逐渐的增大啊。
  先是西疆那边的一年的亏空。
  后来,又是修铁路,又是增加教育预算,而且朱慈烺又不削减其他方面的开支,这财政眼瞅着,又要超支了。
  朱慈烺竟然,又要拿六百万两银子去移民。
  高宏图如何能愿意?
  “六百万两,对于财政部而言,确实是有些压力。”
  朱慈烺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这个六百万两,确实是有些多啊。
  “这么的吧,再发六百万两的国债好了。”
  “皇上……”
  首辅魏藻德有些无语,他看着朱慈烺说。
  “皇上,我大明朝虽然有了官办银行,但是,这债券发的多了,却也不行啊。”
  “今年的债券,本来就有一千万两了,但增加六百万两,这不是寅吃卯粮,则卯粮吃尽,又吃何粮啊?”
  “呃……”
  朱慈烺有些无语,他心说,大明朝富有四海,难道连六百万两的财政,都拿不出来吗?
  他扫视着诸臣,有些不快道。
  “这可是关系到,征服印度的大计。”
  “几百万两银子,都舍不得出,又如何全取印度的大好江山?”
  “皇上,不是不愿意出,而是今年的财政,拿不出来,明年的话,挤一挤,三百万两,还是有的。”
  “后年,再挤出来三百万两!”
  “如此,便够了。”
  高宏图说罢,顿时赢得了在场众臣的,一致附和。
  朱慈烺却觉得慢了些。
  因为他现在,有些急功近利了。
  这倒也很简单。
  毕竟,对于他这个年龄的人而言,又取得了超越了华夏历代君主的事业,他自信一些,急功近利一些,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六百万两银子,也不算太多,就不能够想想办法吗?”
  “这个取印度,是越越好,耽搁一两年,说不定,其中又要出什么变数呢。”
  “可是皇上,财政实在是挤不出银子啊。”
  高宏图苦笑说道。
  就在这时候,一直沉默着没有发言的王之良,却突然间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看向了朱慈烺说道。
  “陛下,臣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以弄出来,这六百万两移民的财政。”
  “什么办法?”
  朱慈烺眼睛一亮,看向了后者,赶紧询问道。
  而王之良也不含糊,他说道。
  “既然移的是,日本国,朝鲜国的民,那这六百万,就该由日本国,朝鲜国的王廷来出。”
  “这么一来,便可以节省下来,六百万两的支出了。”
  “可日本国,朝鲜国的王廷,恐怕拿不出来六百万两银子啊。”
  朱慈烺皱眉道。
  由于日本国,朝鲜国现在空有王廷。
  而没有国王。
  所以,朱慈烺每年,都能够收到,日本国,朝鲜国的财政收支报告。
  所以,对于日本国,朝鲜国的家底,朱慈烺是再清楚不过。
  这俩国,怎么着也不见得,能拿的出来六百万两银子这个数目啊。
  能拿出来三分之一都够呛。
  见状,王之良笑呵呵地说道。
  “陛下,用不着他们现在拿出来啊。”
  “日本国,朝鲜国可从来没有发过债券,更没有贷款过。”
  “可以让他们,管我大明银行贷款。”
  “以他们两国的江山,贷款几百万两银子,还不是轻飘的事?”
  “分成十年偿还。”
  “一年也就是几十万两,对于他们二国而言,压力并不算大。”
  “这倒是个主意啊。”
  朱慈烺猛拍大腿表示赞同。
  旁的高宏图,也眼睛一亮,附和道。
  “陛下,就该这么做。”
  “朕竟然没想到这个主意!”
  朱慈烺露出了微笑,赞许的看向了王之良,然后下令道。
  “就这么办,这笔支出,朕会支会,朝鲜国,日本国王廷,让他们来承担。”
  “当然了,考虑到他们手上的财力有限,所以,大明银行也会向他们,提供一笔数量在六百万两的低息贷款。”
  “嗯,就这么做。”
  “皇上圣明。”
  旁边的众臣,纷纷恭维,朝朱慈烺说道。
  似乎这一切,是朱慈烺的提议,而非王之良的献策似的。
  就这么的,新的决议,又产生了。
  十万名日本,或朝鲜的农夫们,走了狗屎运了。
  可以收拾家当,到印度去当印度人。
  呃,要是搁后世,把一个日本国,或是韩国人,弄到印度去当印度人,那人家能直接气死。
  可在这年头,想必这些日本鬼子,朝鲜棒子,大概是很乐意,到印度去的——毕竟到了那,就能够收获五十亩,他们梦寐以求的土地。
  可以一天三顿吃上大米饭。
  而且是吃到饱的那种!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更新,第1005章王廷免费阅读。https://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