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小说 站在时代巅峰的男人

第3章成名之始

站在时代巅峰的男人 半楼妖风 4571 Sep 4, 2023 11:07:31 AM

丹琳女装暂时不需要投资,曲黎转到国内的21万没有用武之地,他只好去炒股,上证指数跌到一千点附近,这个时候闭着眼睛买大多数情况都不会有亏损。
作为一个比较资深的股民,对2007年牛市出现的大牛股自然有所了解,比如弛宏锌锗、广船国际、中帼船舶等,他更加了解这一轮上涨,主要是国内大规模基建推动石油铜铁等大宗商品和黄金价格上涨,所以资源类股票如山东黄金、紫金矿业、江西/云南铜业都会有很不错的涨幅,基建类股票如三一、海螺水泥等,实在是太多了,这轮牛市几乎所有股票都在涨。
可惜钱太少了,又没有香江那边的杠杆,21万就算赚到10倍,也就210万,让他没有多少激情。
在香江的时候,汇丰给他提供的客服经理给他介绍了不少产品,似乎在诱导他进行杠杆交易,求之不得的曲黎很快就答应了,不管是抵押还是什么手段,反正他又从汇丰掏出100万港元进行投资。曲黎搭建了一个股票池,购买其中股票的涡轮权证,主要是1年期的看涨期权。
回到国内,他的券商是召商,但购买的股票是……
还没有等他选好股票,陆金波就来了,给了他30万,其中二十万是签约金,10万是预付版税,《你的名字》第一版是30万,22块钱一本,10%的稿酬是66万,税后大约是万。
胆子很大的曲黎毫不犹豫的给自己加了杠杆,用出版合同做抵押,贷款30万,加上陆金波给的30万还有自己的20万购买股票后抵押贷款出来20万,总共100万的股票。
“你就这么看好国内股市?”看着曲黎一串复杂操作,陆金波想劝他收手,他觉得风险太大了。
“我自学了不少金融方面的知识,A股还能跌到哪里去?真要推倒重来?是时候绝地反弹了!”这没什么好解释的,也解释不清楚,他又没有口含天宪,正常人谁知道哪里是底哪里是顶,曲黎不打算劝别人炒股,那是不道德不负责的行为。
“其实曲生的策略安全系数很高……”旁边的召商证券经纪人弱弱说,曲黎将9只不同行业的股票凑在一起同时买,和基金差不多,这要是同时下跌,大概率是遇到了熊市。可现在不就是熊市吗?那个投资经理没有说下去。
“算了,不说了,就算这次全亏了,我也能承受。”曲黎大气的说,他这么保守的人,肯定会挑一些知名公司的股票,在2022年之前大概率是不可能亏钱的。除非他缺钱,不得不在熊市抛售手中的股票。
曲黎认为的保守和别人认为的保守是不一样的,后来许多人都说曲黎赌性很大,太过激进,吃枣药丸,也不知是不是误判。
知道曲黎最大的风险就是全部亏掉,不会让他背负巨大的债务后,陆金波就离开了,真要亏了,曲黎或许会专心。
曲黎回到了工作状态,开始通过邮件和出版社那边的编辑沟通,对《你的名字》做最后的修改、调整、校对,计划在今年10月份前正式出版发售。
几天之后陆金波陪着南方系某报纸的一个记者采访了曲黎,大家约好了不讨论陈丹琳和丹琳女装的事情,从孤儿出身说起,为什么辍学打工,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参加自考,学习创作,为自己打造杀马特造型。
没错,这个记者大概是自己人,将杀马特这个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说成是他学习后的产物。
先后顺序很重要,如果说杀马特是他学习之前的产物,那很可能得不到文联等艺术界同行的认可,放在他学习之后,那杀马特可能就是他行为艺术的一部分,是有艺术追求的。
“你放心,他不会乱说的,我给了3000车马费。”陆金波
“这么多!”3000可是他一个月的工资啊,十年后很多人的月收入都不足3000,为了让人吹捧他,陆金波可下了血本。
“这个记者很关键,在权威媒体上发布,然后其他媒体引用,再让几个作家帮你说几句话,你的形象就立住了。”陆金波不厌其烦的解释,没办法啊,曲黎实在太成熟了。
“这篇报道出来后,你可以和韩憨学学,在天涯论坛上多写几篇文章,散文杂文都行,针砭时弊,抒发感情都好……”
陆金波说着,曲黎知道这是在传授经验,让他做些准备。此前曲黎也发博客,不过大多和杀马特有关系,胡诌了许多后现代主义,这个他至今都搞不明白的名词。
“在天涯论坛上写小作文,为什么?”陈丹琳再次化身十万个为什么,曲黎的许多行为都那么让她看不懂。
“小作文的作用很大的……”曲黎知道互联网时代来临,传媒媒体的话语权分散,逐渐转移到自媒体这个新生事物。
小作文写的好,以后可以当个优秀的自媒体人,闲着没事做个意见领袖还是挺有意思的,至少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之前不就证明了吗,你知名度的提升可以有效提升丹琳女装的访问量和销量。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以后成立公司,你是一个全国知名的大人物,不仅朝廷会有优待,消费者也会更加信任你,我们的产品也会有更高的知名度……”
曲黎想要把事情说明白,却发现力有未逮,很多能证明的佐证现在说不了,最直接最典型的就是马斯克的特斯拉,据说几乎没有营销费用,但特斯拉却是全球知名度最高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代名词。
可惜未来的王者渣浪博客和渣浪微博还没有开发出来,否则效果会更好,嗯,也不一定,比他有名气的人实在太多了。
“按你这么说,春哥要是创业会很容易?”陈丹琳有自己的想法,觉得曲黎的说服有些偏颇。
春哥是2005年一个现象级的人物,可惜他们的丹琳女装店并不是品牌,才刚刚起步,否则让春哥提前签订代言合同,他们的淘宝小店分分钟出圈。
“但他们当明星赚到的会更多,对了,你说我们以后和明星合作打造潮牌,会不会很容易卖出去?”受到启发,曲黎想到了不少,优衣库等快时尚品牌和文化艺术领域的人合作,后来还真有一些过气明星打造潮牌,这生意似乎不错。
“怎么合作,帮他们卖潮牌?”陈丹琳不以为然的说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曲黎说起了他对丹琳女装的规划,今年是卖别人的品牌,最迟明年打造自己的品牌,让厂家代工。
“我们上次不是去了香江的ZARA,他们那家店的衣服每周都再换,每个月会把旧款全部还掉,如果把他们的模式复制到网上做电商,你说会不会成功?”
“这么快,卖不完怎么办?”陈丹琳有些担心
“你关注这些干嘛,只要利润高,卖不完的全扔掉也不影响,重点是我们每周甚至每天都能够给消费者惊喜……”
“这需要多少款式的衣服啊,怎么设计生产出来?”
“你别管那么多,只要告诉我,假如有这么一家店,你喜不喜欢,会不会经常逛一逛?”
“应该会吧,会的!”
“那就好,只要我们确定这个方向没有问题,那以后就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每年解决一个小问题,十年后就能够实现我们现在的梦想……”画饼打鸡血这种事听得多看得多了无师自通
陈丹琳不知道曲黎的“险恶用心”,只觉得他实在太聪明了,太有想法了,如果能够实现,真的可以衣食无忧……
好吧,陈丹琳的见识限制了她的想象空间,世事不容轻易看,翻云覆雨等闲间,线上ZARA,优衣库如果真的能够打造成功,怎么都是千亿市值,何止是一世无忧。
“我妹妹陈丹妮今年高中毕业了,她没有考上大学,想出来打工,我想……”
“你说……”
陈丹琳犹豫了一会儿说:“我想让她住到这里帮我们!”
“你觉得合适吗?我们以后……”曲黎一万个不愿意,以前追陈丹琳不过是见色起意,在一起快一年了,怎么也有了感情。而且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精力有多充沛,经历过的人都知道。
“那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啊,总不能我享福……”
“要不我们买一套房商品,等丹妮在我们这学会怎么开网店,再帮她自己开一家网店。”曲黎果断的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买房?”
“现在的房价5000左右,过几年说不定会涨到五万,首付20%压力小,我们现在的现金流比较充裕……”
丹琳女装店7月份的利润算出来了有万,8月份过了十天,每天7000以上的收入,月销售很可能超过20万,月利润甚至可能达到3万。如果不计算曲黎十多万的投入,今年以来他们每个月都有盈利,现在货款的压力大幅减少,支付宝账户中留存的现金已经有15万了。
“可你不是说要注册公司,要按时交税,利润会降低?”
“那就再多撑两个月。”曲黎知道这世上没有完美的办法,给国家交保护是必须的,但谁让自己有困难呢?屁股决定了立场,他现在不是键盘侠,真正做起生意了自然能省就省。
“真的,那你准备在哪里买房?”陈丹琳顿时兴奋了
“反正不能买镇子里村民的小产权房,我们去买学区房。”
“什么是学区房?”
“就是学校周边的房子,好的学校会优先录取当地小区的生源,以后我们有了孩子……”
“谁和你有孩子?”
“还能不能好好说话!”
陈丹琳噘着嘴不说话,曲黎继续畅享着未来,如果不是A股这波牛市实在让人眼馋,许多股票价格翻了十倍,他选的几只股票有的上涨了四五十倍。而羊城的房价在一线城市中是一个谜,不仅波动大,而且不稳定,97年的房价比2005年还要高,你说夸张吗?还不如北上深等其他一线城市房价,很少出现大的回调。
未来是美好的,陈丹琳笑着笑着睡着了,曲黎也感到很满足,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让别人幸福,自己也会幸福吧!
第二天,曲黎问起了陈丹琳家里的具体情况,她家其实在川省泸州和重庆、贵州交界的地方,家里有祖父母,父母有兄弟三人,她有一个哥哥和姐姐,一个弟弟和妹妹。不要问为什么不是独生子女,为什么有5个兄弟姐妹,问就是偏远农村,家里没有人是干部。
“你这真是太幸运了,兄弟姐妹齐全了!”曲黎充满了羡慕
“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陈丹琳一脸傲娇
“不过你最幸运的是遇到了我……”
“谁说的,我最倒霉的是这么快就跟了你……”陈丹琳不屑地说,一脸嫌弃的推开曲黎
“你说什么……”曲黎怒喝一声,不教训她反了天,一个小时候,房间里一片狼藉
陈丹琳的父母还是很有魄力的,家里的孩子一定要读完高中才能出来打工,要知道自从国内推动教育产业化,义务教育制度不说名存实亡,但小学初中的学杂费真不少,还有老师对他说过:“你交了钱我们就有义务,没交钱……”
2004年普通家庭供一个孩子读书的压力真不小,高中学费每期1000左右,农村地区五六百吧,还有书籍课本补课校服费,有些地方还有寄宿费,餐费等,每学期3000不算多吧,这些钱加起来一个学期的费用大约有4000,一年8000,四五个孩子一年要四五万。
而2005年这个时候北上广深的最低工资标准都没有达到1000,农村地区赚钱的渠道更少,还要交粮食和各种税费,孩子多的家庭真的很不容易。陈丹琳的哥哥在蓉城打工,姐姐成绩好考上了一本,有奖学金助学金,陈丹琳考上了二本,但没信心拿到助学金奖学金,所以出来打工。
“我妹和弟弟是双胞胎,妹妹的性子比较闹腾,弟弟比较安静,成绩很好……”陈丹琳说着家里的情况
“我是说丹妮如果喜欢读书,我们出钱供着,你也知道不读书出来工作是很辛苦的,大学毕业出来不管是找工作还是自己做生意,都要比我们容易……”
“另外这套房子挑你喜欢的,写你的名字。”
“为什么?”
“我喜欢大别墅,出门就有花园,空气好,住起来舒服。”
“那我们不买房,直接买别墅。”陈丹琳拒绝了曲黎的好意
“别啊,我是这么想的,你现在买了房,我们先住着,以后买了别墅,这套房就送给爸妈……”
陈丹琳突然带着呜咽声:“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哪有,我是想你好好做事,只有丹琳女装店做好了,我们才有钱去买别墅买豪车。所以啊,妹子,好好学习好好工作!”
“讨厌!”
“还有,这件事你知道就行了,别告诉家里,万一我们的丹琳女装店不行了,还有地方住……”
“不会的,不会!”陈丹琳抱着曲黎安静下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