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小说 我的命字有点多

第152章 自愈能力

我的命字有点多 天非物 5672 Aug 22, 2022 11:12:57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章节阅读:

    ◎熟人之间也需言利
    有些人觉得,熟人之间“谈钱伤感情”,所以在发生利益纠葛的时候,他们往往采取不伤和气的做法,宁愿吃亏,也不争取属于自己的利益。
    琪琪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不少人做起了代购生意。一天,她翻看朋友圈,看中了一套韩国化妆品,当她向朋友咨询时,朋友说自己的表姐在韩国读书,因为本身就爱穿着打扮,所以平时经常逛街,对各种名牌化妆品也了如指掌。还说表姐一直都从各个专柜直接拿货,不仅质量有保障,价格也比别人便宜很多。琪琪看中的那套化妆品,在国内专柜购买的话要1200元,但她表姐只卖580元,价格便宜一半多。见朋友说得头头是道,琪琪没再多问,当即付了款。
    事后,琪琪发现自己收到的化妆品和专柜的正品相比,虽然外观很像,但还是有些细微区别的。当她把专柜产品的照片发给朋友,指明两者之间的差别时,朋友只说那是产品批次不同。因为担心质量有问题,琪琪一次也没敢用,一直放在家里。不久,她在网上看到了许多关于韩国代购的新闻,新闻中说,许多微商口中声称的代购化妆品,实际上并不是在专柜购买的,在韩国,有许多中国人专门从事化妆品批发生意,而这些人的供货渠道都来自国内。琪琪觉得,自己买的化妆品多半是来自这种渠道。按理说,她应当选择退货,可她心想,算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要是因为这件事闹僵了,以后见面多尴尬呀!
    不管是不是熟人生意,消费时都要选自己喜欢、价格合理的,如果涉及售后服务等问题,一定不能含糊了事。与其日后争执,不如把话说在前头,这样对谁都好。谁的钱都是辛苦赚来的,作为消费者,在购物时货比三家是天经地义的事。
    杜先生是一家歌舞厅的音响师,不久前,舞厅需要采购一批射灯,老板打算把这项任务交给杜先生。杜先生心想,正好有个熟识的客人是开家具城的,大家都叫他王哥,就去王哥那里买吧,既照顾了熟人生意,质量上又有保障,说不定还能给老板省点钱。于是,杜先生答应了下来。
    杜先生上门以后,王老板热情地推荐了两个品牌,还保证道:“你随便选,不管看中哪个,我都可以给他优惠。”
    杜先生很高兴,道了谢之后,他比较了一番,选了其中一种。付款时,他提出要开一份质保单。
    王老板说:“兄弟,这是信不过你王哥吗?”
    杜先生连忙摆手,说:“不不不,王哥,不是那个意思,我是帮老板买的,这种东西总要有质保单,我回去以后才好交差不是嘛!”
    “你放心,这个品牌我已经卖了五六年了,从没出过质量问题,你拿回去尽管用,真有质量问题,别说包换,就是给你退钱都行!”
    杜先生见王哥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也不好再坚持索要。两个人在口头上达成了模棱两可的退换货协议后,杜先生付款走人。
    想不到,射灯拿回去以后,在安装时发现不亮,老板不肯给杜先生报销。杜先生只好拿着射灯去找王老板,希望对方或换或退,可原本笑容可掬的王哥却变了脸,坚持声称自己经营的射灯绝不会有质量问题,之所以不亮,是因为在安装过程中操作失误造成的。
    杜先生不想与他争执,转身去了另一家灯具城,付款之后,那家灯具城老板没用杜先生提,就把质保单塞进了商品包装箱里。后买的射灯很快安装完成,一切顺利。杜先生总算松了口气,不过想起那个王哥,他只能苦笑了,谁让自己当初磨不开面子呢,就当花钱买个教训吧,以后不管在什么人手里买东西,该走的程序都不能省。
    有些人觉得,熟人之间常来常往,钱财上的事不用太计较,日后好商量。可许多事实证明,当时没有算清楚的事,日后只能越来越糊涂。许多亲人和朋友之间都是因为钱财而发生矛盾,从此不再往来,有的甚至还会反目成仇。
    小田和小玉在一个公司里共事多年,平时私交也不错。一次,小田对自己做的计划书很满意,便和小玉一起分享了喜悦的心情。当她准备把计划书交给上司的时候,小玉也正好要去上司的办公室,两人便一起去了。
    上司对那份计划书赞赏有加,以为是小田和小玉共同合作的结果,便对她们两个人说:“不错,抓紧实施吧,如果计划完成了,公司一定好好奖励你们。”小田见上司误会了,本来打算解释清楚,说计划书是自己完成的,可转念一想,还是等成功以后再说吧。
    不久,上司把小田和小玉都叫到了办公室,对她们说:“这次计划书做得非常成功,公司决定给你们每个人五千元奖励,希望你们以后继续努力。”两个人从办公室出来以后,小田心里别扭极了,平白无故被分走了五千元奖金,不别扭才怪。可小玉却笑嘻嘻地对她说:“咱俩都这么多年关系了,不至于因为这点儿小事儿,到上司面前拆穿我吧?”
    听她这么说,小田更气愤了,于是说道:“不拆穿你可以,但你心知肚明,奖金你一分都不应该拿,把奖金给我,这事儿就算了。”
    可小玉却说:“姐妹之间,干吗把钱看那么重呀?这次我拿都拿了,你难道真好意思要回去啊?大不了下次我得奖金,也分你一半,行了吧?”
    小田听了这话,便没再坚持要回奖金。她心想:这么多年的关系了,她总不至于说话不算话吧。
    两个月以后,小玉因计划书做得出色,得到了一笔丰厚的奖金,可她不想把钱分给小田,选择了隐瞒。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在一次会议上,上司对小玉大加赞赏,鼓励大家都向她学习,还说,只要是能为公司赚钱的员工,公司就一定不会吝啬奖励。
    小田紧盯着小玉看,小玉尴尬极了。散会以后,小田以为小玉能主动兑现承诺,可直到第二天,小玉还是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这下子,小田彻底火了,她先是和小玉大吵了一架,后来又径直跑到上司那里,拆穿了过去那件事。两个人的关系就这样破裂了。
    牵涉利益问题时,一定要本着“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的原则,千万不能稀里糊涂、模棱两可。只有把事情摆在明面上,才能公平公正地解决。
    ◎车和老婆概不外借
    不少有车的人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亲戚朋友来借车,自己不好意思拒绝,却又担心车借出以后会发生意外状况,比如违章罚款要自己负责,车出了问题,也要自己出钱修理等。遇到这种事情,很多人左右为难,借吧,担心出问题,不借吧,又好像说不过去。
    小孟在单位里是出了名的好人缘。最近,他拿出多年积攒的20多万元,买了一辆心仪已久的车,正准备好好享受一下有车族的生活,没想到,高兴劲儿还没过,烦恼就来了。身边不少亲戚朋友开始向他借车,考驾照的亲戚要借车练手,老同学结婚要借车出婚礼,朋友见客户要借车充场面……
    既然人家开口,一向好说话的小孟当然没办法拒绝。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而且借给这个,不借给那个,那样更得罪人。久而久之,小孟遇到了许多麻烦事。罚款自己去交了好几次不说,有一次,一个老朋友上门借车,见小孟面露难色,就说:“这么多年关系了,这点儿小事值得你那么犯难吗?听说你的车谁都能借,难道偏偏不能借我?”
    话说到这份儿上,小孟只能答应借车。想不到,车开出去不到半天,就跟一辆小货车撞上了,所幸人都没受伤,不过小孟的车基本上算是报废了。事后,朋友只说了一句:“买保险了吧,交给保险公司处理就行,损失不了什么的。”从那以后,这个朋友再也没露过面。
    小孟找了保险公司,经过鉴定,保险公司只能赔偿10万元,再买一辆同款的车是不可能了,只能用保险公司赔的钱买辆便宜的车。
    车借出去以后出了问题,朋友不修,自己也不好意思让朋友去修,只能自己吃哑巴亏,这还是小事。万一出了意外事故,开车的人要负责任,车主也逃不了干系,有多麻烦,可想而知,到那时,两个人感情再好,能不受影响吗?
    认识小郭的人都知道,他这人什么都好说,只有两件事不能商量——车和老婆概不外借。
    小郭以前有辆旧车,平时大大咧咧的他从不拒绝朋友借车的请求,有一次,一个朋友把车送回来时告诉他:“抱歉啊,不小心把保险杠剐了。”
    小郭当时看了一眼,没什么大事,就满不在乎地说:“算了,没碎就行。你抓紧时间修上,别让我老婆知道。”
    朋友说:“我没时间,你修吧,修完了告诉我多少钱,我给你。”
    小郭心里挺别扭,这个朋友向来工作清闲,说没时间,什么意思?
    于是,小郭说:“你也知道,我工作时间很难请假,还是你修吧,钱的事好说,大不了我出。”
    想不到,朋友说:“那就趁着午休时间去修吧,千万别让我家人知道这事,你就说是自己不小心碰的。”
    小郭自认为对朋友已经很仗义了,想不到朋友竟然来这么一出,再这么下去,结果恐怕跟借钱翻脸没什么两样。于是,小郭没再说话,让朋友走了。
    不久,他换了新车,并且从换车的第一天开始,就立下了那条规矩。说也奇怪,拒绝了几次以后,再也没人找他借车了。小郭原以为会得罪不少朋友,可他后来发现,除了那个销声匿迹的朋友以外,以前的朋友都和原来一样,很多人表示,车是你的,不想借就不借呗,有什么大不了的。
    遇到朋友借车时,与其在出现问题时伤了感情,又伤钱财,还不如一开始就明确拒绝。被拒绝以后,大部分人应该都能理解,就像小郭的朋友们说的那样,车是你的,不借就不借,有什么大不了的?
    很多人并不是不会拒绝,只是不知道拒绝的标准是什么。这很简单,每个人的原则和在乎的东西都不一样,只有你被要求,或者被伤害的时候,才明白哪些对自己而言是最重要的。一旦清楚了什么事情对自己是有伤害的,就应当果断拒绝。
    人与人之间相处是需要距离的,朋友、伴侣、亲人之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也没有义务去无条件地帮谁。中国有句谚语:有了好篱笆,才有好邻居。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有一定的界限,保证个人自由,才能更好地相处。可以为别人付出,但不能毫无原则地付出。要知道,你永远无法做到让所有人满意。
    ◎亲归亲,财归财
    朋友、同学之间的交往,少不了金钱方面的往来,比如加入朋友同学的公司、相互借钱、合伙投资,一方在另一方事业中投资、一方委托另一方进行与金钱有关的事情等。这些事情办得好,是互惠互利、双方得益,办得不好,可能会因为后来的经济纠纷闹得双双脸红脖子粗。
    沈某和韩某两个人是从小玩儿到大的好朋友。
    上小学时,沈某家境不好,韩某有几次给沈某带早餐,还送过他几件衣服,直到高中毕业,两个人还非常要好。后来,两个人分别考上了不同的大学,渐渐联系少了。沈某大学毕业后,得知韩某生活得很不如意,念及当年的帮助,就时常在经济上帮助他。不久,韩某找沈某借钱,说自己打算开一家餐馆,需要5万元资金。沈某见朋友终于振作起来,心里非常高兴,他想都没想,就把钱借出去了,虽然数额不小,可他没好意思让朋友写借条。
    起初,韩某的生意不错,有时候人手不够,忙不过来,还会找沈某去帮忙,沈某只要有空,就从不推辞。
    一天,韩某店里有个伙计悄悄问沈某:“你借过我们老板5万元钱,是吗?”
    沈某有些意外,反问道:“你怎么知道?”
    伙计说:“你不在这儿的时候,老板娘总说,你把钱借给他们,生怕他们不还,就天天到店里来监视。”
    听了这话,沈某心里很不舒服,不过他没说什么,以后就很少去韩某的店里了。
    三年后,沈某买了房,装修时手头的钱不够用,就去找韩某。
    结果韩某却说:“你什么时候借钱给我了?再说,以我的情况,用钱也不会找你呀,你是不是记错了?”
    不管沈某怎么说,韩某都不承认欠钱的事。由于没有任何证据,沈某只能认栽。两个人从此再没来往。
    借钱给别人,一定要把后果想清楚,别把自己的利益不当回事。数额较大时,别怕麻烦,也别磨不开面子,一定要让对方写下字据,有必要的话,还应该让对方提供抵押物。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日后把钱顺利要回来。
    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涉及钱财和利益方面的问题时,为免日后争执难看,即便是亲人之间,也要分清楚、讲明白。
    《湖州晚报》报道了这样一篇新闻:陈凤和弟弟陈龙从小感情就好,工作以后,两人也一直相互帮衬。去年7月的一天,新婚不久的陈凤买彩票中了奖,奖金600余万元,她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自己的亲弟弟陈龙。考虑到新婚不久,姐姐陈凤决定把奖金中的500万转账给弟弟陈龙,让他暂时帮忙保存。几个月后,彩票中奖的事情被陈凤的丈夫李明知道了。在与丈夫讨论、商量后,陈凤和丈夫一起找陈龙,想要把钱拿回来,可弟弟却拒不返还。
    无奈之下,陈凤决定打官司。可在法庭上,弟弟陈龙却说彩票是他们姐弟俩一起买的,还说两人以前经常一起买彩票。7月的这次彩票中的是1000万,并不是600万。陈龙承认姐姐当时确实给自己打了500万,但这笔钱不是让他帮忙保存,而是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姐姐归还给弟弟的欠款,另一部分是姐弟俩合伙买彩票中奖后弟弟的分红。他还提供了2014年的两份银行转账记录,以证明他和姐姐一直是合伙买彩票的。
    不过,法院经审理后认为,陈龙提供的转账记录当属姐弟之间的其他经济往来,不能证明姐弟俩存在合伙买彩票的关系。陈凤转账500万元至陈龙账户的事实清楚,陈凤虽未交付保管凭证,但银行转账记录清晰且原告陈凤有转账凭证,在无证据证实双方存在其他法律关系时,应认定双方保管合同关系成立。因此,法院判决陈凤与陈龙的保管合同合法、有效,双方未约定保管期限,陈凤有权随时领取保管物,即500万元。判决陈龙夫妇应共同承担返还义务,扣除已归还的70多万元,还需返还李明、陈凤420多万元。在一审判决结束后,陈龙和妻子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仍维持原判。
    很多矛盾都是财物的归属问题引起的,这种事最伤感情,很多人因此而兄弟翻脸、朋友反目。一开始糊里糊涂,不清不楚,日后出现矛盾和冲突,谁都不容易心平气和地解决了。早知如此,何不在一开始就坚持“亲兄弟,明算账”,把问题消灭在萌芽时期?
    1998年的一天,相识不久的陈羽凡和胡海泉第一次一块儿吃饭,那顿饭虽然才花了不到一百元钱,但陈羽凡却提出AA制,刚开始,胡海泉有点儿不太适应,但转念一想:许多朋友之间反目,都是因为钱,我俩要想一起走下去,在这方面分清楚些没坏处。于是,两人很快就此达成共识。
    羽·泉组合从组建至今已近二十年了,两人无论在合作上,还是私人感情上,都从未受到过经济问题的影响。两人之所以能亲密无间,除了与音乐上志同道合有关以外,与“亲兄弟,明算账”的约定也是分不开的。
    常听人说:“就凭咱俩这关系,别跟我谈钱啊,伤感情。”在钱财上过分痴迷是贪婪,但说自己毫不在意,那就是虚伪了。钱是钱,情是情,这是两码事。有修养的人一般都会坚持“亲兄弟,明算账”,不留糊涂账,算得清清楚楚。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