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大汉之我成了千古一帝

第11章 振臂高呼

大汉之我成了千古一帝 塘边浮叶 7219 May 13, 2022 7:02:00 PM
  洛河中的船只明显比平时要多得多,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能发现,这些船不正常,又不是船运和旅游的旺季,洛河的水也只有夏天的一半深;竟然有一部分是富贵人家的游船,就算那些带仓的货船,吃水也是浅浅的,船上根本就没货。
  一艘平舱的货船里,司空刘弘穿着一身读书人的衣服,正盘腿坐在李儒的对面,两人之间的小茶几上,只有一只茶壶和两只茶碗;而整个船舱里,也只有李儒和刘弘两个人
  李儒一身船夫的打扮,放下窗户的帘子说:“司空大人,你也看到了,皇上是个怎样的人,那些不如陈留王聪明能干的话,都可以忘了吧。”
  刘弘面色严肃:“先帝在世的时候,皇上可不是这样的表现,要不然先帝怎么会打算改立太子呢?”
  “错。”李儒直截了当地说:“是先帝想改立太子,才发现当今皇上木讷,而陈留王聪慧;只是皇上更加睿智,他晓得要是去争聪明的话,弄不好先帝就会……而士族豪门,喜欢一个没主见的天子,皇上干脆就顺着先帝和你们的想法,所以笑到了最后。”
  刘弘无法反驳,否则就解释不通刘辩为什么前后判若两人;李儒说得没错,要是当时发现刘辩有如此能力,有些大臣也许会感觉大汉有了希望,但是豪门就不会站在刘辩这边,何进与何太后再强悍,也难以与汉灵帝对抗。
  刘弘故作平淡地说:“可惜刘辩对朝政没兴趣。”
  “司空大人又错了,要是那样,你我今天就没有必要坐在这里。”李儒阴笑道:“年轻人对权力的兴趣不大是常事,随着年岁的增长,皇上迟早会改变这种逍遥的态度;你看看岸上那些跟随皇上的人,他们会容忍皇上始终游离于朝政之外吗?”
  刘弘微微一笑:“真要是那样,老夫也没有办法。”
  李儒身体前倾,压低声音问:“司空大人真的愿意看见陈留王将来惨死吗?”
  “胡说!”刘弘低喝道:“皇上不会做这样的事。”
  李儒神色不变地说:“皇上是不会,甚至不敢,但是陈留王呢?他要是知道亲生母亲是死在何太后手上,会不会考虑去报仇?我记得司空大人可是公羊一派的,儒家不也讲究有仇必报吗?
  如果皇上发现陈留王有这样的心思和小动作,你认为皇上还会念及兄弟之情,念及皇家的面子吗?就算皇上隐忍一时,大将军何进又会怎样?听说先帝的遗诏有三份,蹇硕、董重都死了,剩下的一份应该就在司空大人的手中吧。
  先帝是个聪明人,自然会考虑到董太后与蹇硕有可能失败,所以给陈留王留下了一批人自保;司空大人是陈留王的老师,就算是出面维护,别人也不会多想,所谓的灯下黑。”
  刘弘脸色大变,再也保持不了矜持,颤声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儒从怀中逃出半枚金币放在茶几上:“要不然,我怎么会去西凉做了董卓的女婿,鼓动董卓抗命前来洛阳;只是我输了,董卓另有想法,关键的时候不肯与何进对抗,让蹇硕孤掌难鸣身亡。”
  刘弘犹豫了一下,也掏出半枚金币,与李儒的金币合在一起,变成一枚完整的金币,一面是王者人像,一面是宝剑和十字架,没有面值,只有如同花纹的铭文。刘弘长叹一声:“你早该和我联系,董重一死,原先的计划只能彻底作废。”
  李儒笑着摇摇头说:“现在才是机会,我这次是代表董卓来和刘辩洽谈贸易的,要是刘辩惜才,我就有机会进入他的圈子;我会找机会激化刘辩与何进的矛盾,而董卓的大军可以替代蹇硕的西园军,你只要保护好陈留王就行。”
  李儒的话顿时让刘弘燃起了希望,想了想问:“董卓不是另有打算吗?”
  “等陈留王登基,我会负责刺杀董卓。”李儒面色平静得让刘弘害怕:“我们后面不用再联系,真到动手的时候,要是不方便见面,还是用这半枚金币当做信物,我走了。”
  “保重。”
  茶几上的金币再次分为两半。
  荀爽三人来到刘辩面前的时候,刘辩正站在洛河边上看风景,远处一座窑场正在冒着浓烟,赵无几、简雍、孟达正在指挥十几个管事和工匠,在人群中挑选人手,然后走向各自的工地。
  刘辩对荀爽三人还是足够的尊敬,谦逊的态度让荀爽微微一愣,随即荀爽反应过来:“皇上知道我们三个?”
  刘辩微微一笑:“荀老猜得没错,我最清楚的是荀彧。”
  这时候的荀彧还没有表现出那种天下无双的能力,荀爽三人虽然都是顶尖的谋士,但也没想过面前的皇帝是一个穿越者,仅仅想到荀彧婚姻的故事,以为刘辩只是说一个笑话。
  荀爽给戏志才使个眼色,戏志才笑道:“皇上不熟悉我,叫我来有什么用意?”
  “我怕天下大乱,你胡乱就跟了别人。”刘辩似乎明了戏志才的用意,也笑道:“我晓得,你的能力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会让你荒废的。”
  戏志才的眼光不留意的瞟了荀爽一眼说:“皇上不是不问朝政吗?”
  “弹汗山与朝政无关。”刘辩似笑非笑地说:“我喜欢兵不血刃,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决不动用武力,你来负责这件事。”
  “皇上不怕鲜卑人不高兴?”荀彧问。
  刘辩指了指洛河边的几条小船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所向,才是一个朝廷存在的理由,从边关的分析来说,鲜卑在檀石槐死后四分五裂,好像不足为患,但是谁又能保证,鲜卑在后面的五到十年中不会出现第二个檀石槐?
  我们要做的就是,痛打落水狗,让鲜卑继续分裂下去,他分成的小部落越多,对我们越有利,即便出现一个英雄,想要统一鲜卑的时间也会延长,让中原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戏志才插嘴问:“皇上不想在弹汗山刻石?”
  “那个没意思,草原,不是我们现在能掌控的,就算鲜卑衰落了,也会有其他的部落崛起,继续统一草原,与我们中原对峙。”刘辩回忆着自己有限的历史知识说:“既然我们掌控不了,那就只能以时间换空间。”
  “皇上是不相信朝堂上诸公。”荀爽长叹一句,刘辩能有如此清晰的认识,却情愿远离朝堂单干,自然是认为那些人不能成事;刘辩摇摇头说:“不是不信任,而是州牧的权力太大,换了谁,想的是把鲜卑能为己用,几乎不可能为了长远考虑。”
  荀爽心里一惊,荀彧却与戏志才互相交换个眼色,戏志才漫不经心的点下头;荀彧微微一笑问刘辩:“皇上,如此庞大的动作,你可是要下血本了。”
  “我可没这么多钱,”刘辩笑笑说:“所以我才需要你们二位的帮忙。”
  “如此说来,就我一个外人。”荀爽笑着对荀彧说:“你们两人留下吧,我一个人去见大将军。”
  荀彧笑道:“六叔,本来就是你一个人去;皇上,我和戏志才需要在洛阳看看,两天后去拜访你。”
  刘辩心中暗笑,荀彧是想对自己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立即点头:“我等你们。”
  直到三人走远,刘辩才严肃地对毕岚说:“荀爽今天是故意地,想看看我能不能做他的学生,荀彧和戏志才基本上定了。”
  荀彧是毕岚的前辈宦官唐衡的女婿,在毕岚下意识中,就是比其他士族要亲近,恭维着刘辩说:“大将军听说荀彧要来,安排在少府担任守宫令。”
  刘辩不懂,问道:“守宫令是做什么的?”
  “守宫令专门掌管皇帝用纸笔墨及尚书诸财用、封泥等等。”毕岚解释说:“要是皇上亲政,守宫令算是天子近臣,可是现在,就是一个虚职,我看大将军是有另一层意思,在告诉荀彧,他可以扶荀彧起来,也可以把荀彧闲置。”
  刘辩只能点头,十常侍中的人物果然没一个简单的,别看毕岚专心于器械,说起阴谋诡计人心险恶来一点都不差;刘辩朝四处望望说:“不错,我们就等结果……杨凤手下人干活不错。”
  “都是皇上用人得当,鸿运当头。”
  事实上刘辩除了鼓鼓士气,并不能点石成金,好在杨奇和孟佗找来的工匠得力,杨凤的部下也有一些工匠出身或者有过几方面经验的人,不管是窑场、码头建造还是盖房子,孟达在现场安排得有条不紊,都不需要刘辩去操心。
  能在三国那个特殊的时期,一次又一次地做二五仔,孟达的能力还真的是不容置疑的;简雍比孟达要大上十来岁,不管怎么看,在这方面还是不如孟达。刘辩正在考虑是不是把孟达从护商队调出来,专门负责七柳丘这边,邹靖和杨凤已经走了过来。
  毕岚轻轻咳嗽提醒了一声,刘辩抬头看见,笑着说:“二位将军,今天多谢了,要不是有你们的虎威,这些人也不会这么服从安排。”
  邹靖笑了笑说:“皇上说笑了,我们是有点事想和皇上商议,无关朝政,只是关于我们自己,我年纪已经大了,北军回归大将军府后,我们一直也没有安置,听曹操的意思,也就这样了。说实话,我孤身一人,不想回乡;杨凤更没有去处,我们想在七柳丘这边定居下来。”
  没有安置,那就等于是撤职,就像赵无几那样拿着一个致仕时官职三成的俸禄;刘辩并不意外,现在执掌军权的何进与袁绍都是自信满满的时候,邹靖是没有根基的老人,杨凤就是一个黄巾军投降的将领,难以入两人法眼。
  刘辩思索着说:“住在七柳丘没有问题,只是怕你两人因此彻底断了仕途,你们懂的,我和大将军有约定,因此我不方便向大将军举荐;另外七柳丘以后就是一个居民点,不存在什么其他的东西。”
  邹靖笑道:“我们懂,这里是皇上的私人领地,也就是私兵,我和杨凤不会掺和这些事。”
  杨凤跟着说道:“我是想把七柳丘边上的一块地买下来,带着一些家乡出来的兄弟住下来,大家也好有个照应。”
  刘辩恍然,邹靖是壮士暮年,都奔五十的人了,一个人随遇而安,最起码洛阳是皇都,熟悉热闹;而杨凤是不敢回去,在黄巾军的时候这家伙显然也捞了点钱,兴许还杀过不少人,回到家乡,要是被记仇的豪绅算计,那就是一头待宰的肥羊。
  刘辩忽然间有了一个思路,问杨凤:“你和张燕的关系如何?”
  “当年不错,后来被招安后各有想法,我的人就是被张燕赶出黑山的。”
  “没关系,此一时彼一时。”刘辩看着杨凤说道:“我可以和张燕做生意,你要是愿意,就帮我和张燕联系,这样的话你们安顿下来也不至于坐吃山空;邹靖,我记得你好像跟过刘焉,等机会适当的时候入蜀替我收购蜀锦。”
  邹靖和杨凤大喜,刘辩说的事还真是他们能做到,他们也清楚,刘辩不会要他们出钱,但是他们手中的私兵能派上用处;邹靖笑着说:“杨凤手下还有五六十号人,我手下可就几个随从,就怕到时候人手不足。”
  刘辩挥手:“这方面不用担心,我做的生意大部分山高路远,后面会建立护商队。”
  刘辩考虑的是自己生意安全,但是听在邹靖两人耳朵里是另一个概念,大汉其实对武器还是有所管制的,没有官职的商人,不管护商队多少人,铁制盔甲不得超过两副,弓箭不得超过十副。
  可刘辩是皇上,他就是把护商队全部变成铁骑,恐怕那些官员也只能捏着鼻子不吱声;就是刘辩收留的这些战士,加上像刘备那些从各地赶来的豪杰,恐怕现在组成护商队,都能赶上射水营的人数了。
  在这样的一支护商队里,其实和在军营里没有多大差别,除非有一天刘辩被赶下台;按照邹靖和杨凤的思路,何进好歹是刘辩的亲舅舅,何进也只有这样一个外甥,刘辩就算变成傀儡,也不会下台。
  两人双双跪拜:“愿为皇上效力。”:筆瞇樓
  刘辩搀起两人,终于觉得自己有点像白莲花了,如同水泊梁山上的宋江,走到哪里都能让人磕头下拜。至于邹靖和杨凤到底是真正服了自己,还是抱着其他心思,刘辩并不想计较。
  刘辩回城的时候特地去看了一下自己的酒楼,卢植写的牌匾,得意楼,字字飘逸有力,引得不少读书人在门前观看;看见刘辩的马车到,临时客串酒楼掌柜的张世平匆匆迎了上来:“皇上,车骑将军在楼上。”
  “哦,那正好。”刘辩下了马车:“我正打算跟舅舅好好聚聚,让人准备四个菜,打一壶酒上来。”
  “好嘞。”
  刘辩走上二楼的时候,车骑将军何苗正在生闷气,自己也算位高权重,可是朝堂上没有人睬自己,就是那些小小的议郎看见自己,都是鼻孔翘得高高的;跑来掺和生意,四股东,压根就是一个摆设。
  看见刘辩笑着走过来,何苗总算见到亲人了:“皇上,老臣苦啊。”
  “哎,舅舅,你才三十多岁,就老臣老臣的,多没意思啊。”刘辩在何苗身边坐下:“你看我,不是皇上吗?压根就不管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安安心心挣自己的钱多好。”
  “是,是,皇上你英明。”何苗拍着马屁说:“也是舅舅一时糊涂,皇上,能不能再卖点商号的股份给我?你外婆也想要。”
  刘辩叹口气说:“舅舅,河洛商号是没股份了,不过幽州那边战马的生意要开始了,苏双派人送信,说公孙瓒和苏仆延都答应提供战马给我,我打算成立一个商号专门负责幽州和凉州的战马生意,叫万马行,不知道舅舅和外婆有没有兴趣?”
  跟在刘辩身后的张世平暗叫高,何苗犹豫起来:“要多少钱?”
  刘辩不动声色地说:“还是三万足金,我出一万,董卓五千,公孙瓒三千,苏仆延两千,剩下一万在外面招股。”
  何苗压低声音问:“董卓他们答应了?”
  刘辩笑道:“公孙瓒和苏仆延答应了,董卓要是不干,我还可以找皇甫嵩、士孙瑞、段煨他们。”
  何苗无语了,他可是晓得李儒来了洛阳;张世平提醒刘辩说:“皇上,没有一万了,苏双认购了一千金。”
  “八千,皇上。”毕岚皮笑肉不笑地说:“老奴认购一千足金。”
  “别,皇上。”何苗急了:“我和你外婆一人认购三千足金。”
  “好。”刘辩示意张世平:“拿纸笔过来,把契约写好。”
  何苗正在和张世平讨论契约,杨亮跑来了,代替弘农杨家和北地李家各认购一千金万马行股份;何苗带着契约在未央宫找到舞阳君,献宝似的递上契约说:“妈,这可是我的面子,弘农杨家也只有一千金的份额;你外孙说了,明天见不到钱,这个契约就作废。”
  正在和舞阳君聊天的何太后问清楚情况,顿时发飙起来:“来人,给我把皇上找来,两个商号都没有我的份?”
  郭胜笑道:“太后,这天下都是你和皇上的,计较这个做什么;皇上是闹着玩的。”
  何苗撇撇嘴说:“闹着玩的,你知道皇上弄出来的那个史侯酒卖多少钱一小坛吗?一两足金;就这样,在市场上还看不到,现在是每天卖一百坛,等得意楼开张,整个洛阳就只有得意楼有的卖。”
  门口的小太监叫道:“皇后到。”
  唐姬春风满面地走进来,身后四个羽林卫捧着四坛酒;唐姬见过何太后说:“太后,这是皇上特地为您准备的黄酒。”
  “黄酒,皇上也太敷衍我了吧?”何太后盯着唐姬的脸,唐姬微笑着说:“太后,您一尝便知道,这黄酒与其他家的不一样;来人,倒酒。”
  黄酒倒在白瓷碗中,何太后与何苗一眼就瞧出不一样,过去喝的黄酒多少都有点浑浊,再美味的黄酒都不例外;可是眼前的黄酒清澈见底,除了酒的颜色与西域葡萄酒不一样,透明度几乎差不多。
  何太后和何苗立即打开四坛酒看,都是一样的清澈,两人端起酒碗喝上半碗,似乎也更加醇甜;何苗很干脆地一口喝完碗中酒,又重新倒了一碗。何太后要矜持得多,放下酒碗,抬头问唐姬:“皇上又开了一家酒坊?”
  “是的。”唐姬笑着说:“太后,别看我,配方也只有皇上知道,现在看守酒坊的是张飞,就是我爹都吃了闭门羹。不过我是真服了皇上,就冲这两个酒坊,我们也可以衣食无忧。”
  舞阳君哼了一句:“皇上不是那种知足常乐的人,七柳丘又是怎么一回事?”
  “外婆。”唐姬更不在乎这个了:“皇上要在那里安置一万多人,荒瘠地不长粮食,皇上打算在那里建一个码头,以后把工坊全部搬到那边去。还有从幽凉来的驼马牛羊,也摆在那边放牧。”
  原来如此,说穿了一钱不值,唐姬说的每一样都需要大量做工的人,难怪皇上愿意收留那上万人;皇上还年轻,年轻人总是会有梦想的,皇上是想建立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帝国。
  沉默中,何太后面无表情地端起了酒碗,似乎在仔细观察黄酒颜色的变化;何苗不争气地嘀咕:“皇后,如果可能……和皇上说说,宽限几天。”
  唐姬也曾彷徨,失态,甚至恐惧;唯独刘辩不肯向命运妥协,一个正确的选择足以影响人一辈子,这才是决定不容易下的原因。何太后攥紧了拳头,全身的力量仿佛都聚集在一点之上,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为您提供大神塘边浮叶的大汉之我成了千古一帝最快更新
第11章振臂高呼免费阅读.https://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