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小说 第一战神

第四百九十三章 少年天王之争

第一战神 我本纯洁 2192 May 10, 2022 4:47:19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楚汉别史》章节阅读:


  第一九七章汉高祖驾崩
  汉十二年十二月,刘邦病势日重,自知势将不起,来日无多,不免心思翻涌,每日每时思虑重重。常人将死尚会思及身后家事人事,何况帝王呢,刘邦想得最多的还是刘汉江山之未来。如今朝廷四樑八柱已备,吕雉才识胆魄卓越,只从稳固江山角度来看,自可无忧。只是,只是吕雉杀罚果决,有些过于阴狠,不过若其睚眦必报,则刘家恐怕要不太好过,朝廷大事,还好有周勃、陈平、王陵等老臣在,必不至倾覆的结果,…。唉,头痛、浑身无力,我六十有三了,一生历经磨难,从未惧怯,身经百战,屡胜英豪,方才大汉天下,此生无憾矣,无憾矣!
  忽一内侍军将近前来,轻声的却是急急的禀报,“报,陛下,臣得到一惊人消息,特欲禀奏陛下。”
  刘邦望定军将,这是一个忠诚的侍卫,见其神色有些慌然,知道亊件必是关系重大,乃尽量沉稳的说:“但说无妨。”
  军将说:“有确凿证据证明说樊哙实乃吕后一党,彼等欲待陛下万岁之后,由樊哙率兵诛杀戚氏、赵王如意等。”
  刘邦虽病重,仍强挺精神细细审思了军将所禀全部情讯,立时大怒,立命陈平持诏去北地擒杀樊哙,因樊哙此时正率军二十万在平定北地。刘邦又命周勃代樊哙统兵之职。
  刘邦布置完一切,复又陷入沉思之中,樊哙是斩了,足以警告吕氏一党,应该不会再有大臣敢动戚氏和赵王如意了,可吕雉呢,其妇其狠,该怎么办呢,杀樊哙固是对吕雉的警示,可她能善罢甘休吗,这个妇人啊。记得我与其大婚时,萧何曾对吕雉私下有过预测,说其有地厚侵天之貌,这话虽是私下说的,却也传到了我的耳中,我自认能降住吕雉,也就没当回事。可现在回想一看,吕雉杀韩信,手段何其老辣迅毒;吕雉谏言杀彭越,其心何其睿智阴狠,她能放过赵王母子吗,不可能。可我又不能杀吕雉,其一生与我患难与共,这份夫妻情意,怎能说抛即抛啊。再者,吕雉乃国母,太子之生母,杀之必动国本啊。怎么办呢?唉!难办啊,头疼!
  刘邦昏昏沉沉中仍不断的思虑着,忽然想到我本欲废太子,可来了四皓辅佐太子,我因尊崇敬畏四皓,才免去了废太子之心。那要是也找人辅佐赵王,这人又是吕雉所忌惮之人,或可保赵王母子平安无事,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刘邦想到此,心情豁然开朗,就用这个办法,准行。可用谁呢,谁能担此重任呢?周勃吗,不行,忠则忠也,不能抗上;王陵吗,似也不行,忠诚也有,抗上也能,可其声威势力不强;陈平吗,更不行了,其乃势利之人;张良吗,其啥都行,可身体不行,寿命不会太久。唉!谁行呢?脑中忽的跳出一个人影,御史大夫建平候周昌!这人行。
  周昌,已故的御史大夫周苛之胞弟,年齿比周勃还小几岁,是随我沛县起事的老兄弟,最是刚直不阿,敢于据理犯上,沛中一众兄弟都忌惮其三分,其声名威势鲜有人不惧怯。记得一次我与众沛藉大臣武将闲聊开玩笑,正嬉笑时,周昌进来禀奏公亊,见此情景,当即厉声喝道:“君臣有别,何以嬉闹如此!成何体统!”众臣立时禁声,有人噤若寒蝉了,吕雉亦在场,立时欠身致礼。周昌如此,只有他才有可能保全赵王母子。只是周昌天生有点口吃,却也不是大碍。
  刘邦拿定主意,立时宣来周昌,命其为赵国相国,特意叮嘱其以保全赵王母子为要。
  周昌见刘邦将如此天大重任托付于自己,极是振动感慨,郑重严肃的受命,三拜而起,泣涕着去履职了。
  陈平奉旨擒得樊哙,心想陛下病势深重难起,大限或在眼前,吕后极强势,不可得罪,不如押解其缓缓回京,请陛下自斩之,可免我陷入皇家内争之中。
  刘邦病更重了,吕后急聘请良医来诊治。
  医者诊后,说:“此病尚可治。”
  刘邦听后,大骂:“我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我命在天,虽扁鹊复生又何益!”坚决不用医者治疗。
  吕后无奈,只得含泪挨近小心翼翼的请问后亊,说:“陛下万岁后,萧相国也没了,令谁为相。”
  刘邦说:“曹参可胜任。”
  又问其次,答:“王陵可胜任,然王陵太直,陈平可辅助。陈平智有余,心不可测,难以独任。周勃厚重少文,但安刘氏者必是周勃啊,可令其为太尉。”
  吕后再问次后。
  刘邦叹口气,说:“再以后,就不知道了。”
  其时,卢绾逃在匈奴,想待刘邦病愈后亲自来京谢罪。
  汉十三年四月,刘邦崩于长乐宫。
  吕后心中惶恐不定,一时失了方寸,命四日不发丧,与审食期等商谋说:“诸将与皇帝早时同为秦民,如今北面为臣,心常怏怏。现在又要侍奉少主,恐怕危机来了,不如尽诛其族,否则天下不安。”
  审食其与吕氏诸将一时拿不定主意。
  涿候将军郦商素与吕氏关系较近,得知消息,急来见审食其,说:“我听说皇帝已驾崩,四日不发丧,欲诛诸将。若如此,天下危矣。现在,陈平、灌婴率十万军驻守荥阳,樊哙、周勃率二十万在燕、代,若得知皇帝驾崩欲诛诸将,必然连兵还乡夹攻关中。如此大臣内叛,诸候外反,灭亡是翘足可待啊。”
  审食其听后,毛骨顿慄,赶紧去告之吕后。
  吕后顿时猛醒,立马打消了坏主意,为刘邦发丧,大赦天下。
  卢绾得知皇帝已崩,彻底绝望了,只得逃亡在匈奴了。
  陈平押樊哙到长安时,皇帝已崩,樊哙因此拣了一条命,对陈平感激不尽。
  吕后因陈平未杀樊哙,也是对陈平大生好感。
  刘邦安葬,群臣皆说:“陛下起微细,拨乱反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谥为高皇帝。
  是日,立太子惠为皇帝,是为汉惠帝。
  —全书完—
  作者:吉工
  二0二一年九月二十七日于长春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