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大明之天启帝国

第26章 穷则思变(上)

大明之天启帝国 三斤九两 5745 May 7, 2022 12:51:59 AM
  方正化听到皇帝的嘱咐,虽然心中狐疑皇爷居然连几千里外两个人的姓名、籍贯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但很是摆的自己清位置的他也只是在心里画了个问号,心中更是认定自家皇帝必是另有其所不知的情报路子。
  一时间,朱由校在老方的心中更显得高深莫测,方正化更是暗告自己,今后行事当更加小心谨慎为上。
  想及于此,方正化更不敢多问,只是立刻领命前去安排。
  现在最叫天启皇帝头疼的,便大明这群东林一系的大臣。
  虽然在自己穿越前,原来的天启皇帝跟魏忠贤在天启四年时便搞过一次大动作。
  但原本的朱由校还是极要脸面地,虽然清理了一番朝堂又捣毁了东林书院,但是东林一系的大臣却没干掉几个,更多都是下野了事。
  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一个很不好的局面,很多被罢官的东林大臣一经罢官返乡,立刻与地方上的豪商士绅们彻底勾结到了一起。
  尤其这帮人本就好制造声势和控制舆论,又能不时地舍出一点小钱在乡里广施恩惠,所以这群人在民间都有着不错的声望;再加上东林一脉在朝堂上的势力盘根错节,这些被罢黜的官员对朝政以及各级官吏的任免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原本的天启皇帝也正是出于平衡朝廷各方势力以及顾忌太多,对东林始终没能痛下杀手。
  这二一个叫小朱同志挠头的,还是大明最大的问题——“穷”。
  通过这几天的恶补,他知道大明现在登记在册的官员人数大概是十一万左右,其中武职居然占了近八成。
  而吃“财政饭”的人数则更是庞大,主力便是各地方卫所士卒、驿卒和边军;这些人加起来足足超过百万。
  而眼下大明的主要税收来源则是人头税跟农税,但大明能缴税的人口数是多少呢?m.ЪImiLóū.℃óm
  六千多万户籍在册人口,也就是说每六十个泥腿子就要供养一个吃“财政饭”的人。
  平均到十一万的官员头上,则是每五百多人就要再养活一个官老爷。
  而这些官老爷们是一毛钱税都不交的,也就是说,整个大明帝国的税收都是由中下层来完成的。而为了避税,许多地主乃至小民,都把田地寄放在有免税特权的官员、士绅和举人秀才老爷们的家中,美其名曰“寄主”,用来逃避赋税。
  现在大明的土地兼并已经十分严重,再加上有皇帝带头,大量特权地主阶层都是疯狂兼并土地,这样一来,地越多的反而不用交税;少地、无地农民反而要承担不断上涨的税赋,因此而激发的民怨、民变,其实终明一朝都未断绝。
  通过不断的土地兼并,这么大的国家可以用来征税的土地,目前只有区区不足400万顷。而太祖洪武时期可用征税的土地则是800多万顷,足足缩小了一半。
  而明朝的统治阶层为解决税收问题,也曾努力改革过。
  明孝宗跟武宗父子两代人的做法是开源,通过减免税收流程,增加税收效率的办法,来尽可能地解决税收矛盾。
  武宗皇帝朱厚照时期开始征收海关关税,对外国贡使来华贸易,也开始征收百分之二十的关税,但这些措施还是治标不治本。
  直至万历时期张居正“一条鞭”法的出现,尤其是张居正所主张的“农商并举”,除了丈量全国土地,增加农税土地面积外,其于商税制度上的改革也是大刀阔斧,自朱元璋建国时,首先减免的就是商业税,废除了元朝时许多苛刻的税务条令。
  而明朝商税主要分两种,分别是“过税”和“住税”。过税即货物过境要缴纳的税赋,住税即货物储藏、交易、买卖所要缴纳的税赋。
  张居正的商税改革方式,便是减少税收环节,增加税收的效率。一方面,将海外贸易机构市舶司的权力下放,将贸易的权力完全下放给沿海商人,并且根据每次贸易的数额和利润征税,而不是像过去根据出海时间的长短来征税,这样就保证了大部分商人的利益。
  另外则是减免走税的关卡,减少走税,增加贸易税。根据商业贸易的利润征税,并且严禁商人与当地士绅大户勾结避税。
  到万历九年时,大明的商业税收已占到了国家年收入的四成,这是明王朝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事。
  但张居正的改革却在其死后戛然而止,尤其是万历朝时大批有东南背景的官员当职,这帮人上下其手,将主要的商税一股脑地分摊到了中小商人身上,大商人们通则过与地方士绅大户的合股经营获得了免税的特权。
  东南,是明朝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偷税漏税最严重的地区。
  东南的海商们,大多选择了与当地有免税特权的家族合伙,以达到免税的目的。
  这样的结果就是农民和中小商人成为了税收的承担者。
  而百姓因无力纳税破产后,土地又会被大地主兼并,国家便收不上税;而中小商人破产后,产业又被大商人兼并,造成了整个国家的税是越收税源越少。
  所以这便造就了原本历史上明末政府系统的穷。
  又因为小冰河时期的影响,各种地质灾害跟瘟疫不断,各地百姓在自己吃不上饭的情况下还要缴税给朝廷。
  被东林党忽悠瘸的朱由检更是废掉了商税、矿税。
  后期大明九边重镇的军饷,除了辽东部队尚能维持外,其他的地区大都欠着。
  至于灭亡明朝的农民军,最开始并非其自身战斗力有多强,而是因为朝廷穷,不管是打仗还是赈灾,基本就是两字“没钱”。
  就连给皇帝卖命砍人的兵也穷,军饷一是朝廷不发,就算发了也会被克扣,而当兵的拿不到军饷便要闹事,事闹大了最后就干脆跟着农民军造反。
  而有造反的就要镇压,但镇压造反也需要钱,怎么办?加税!加百姓的田税、人头税,加“三饷”。
  反正你皇帝就是不能收官员、士绅、大商人和大地主的税。
  可老百姓更穷,交不上税,官府催逼之下就造成了官逼民反、激起民变。可民变了还是没钱镇压,结果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最后没得拆了,只能是房倒屋塌直接亡国了事。
  但是大明这个国家真的就没钱吗?显然不是,后世历史课本儿上可写着,明末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而且发展的是生机勃勃。
  就在现在大明的南方,特别是东南沿海,那真是富得流油。
  福建、广东的海商们,通过对外贸易跟海外走私,其间多富可敌国之辈。后来清军南下,劫掠当地明朝退职官员的家产,好多都装了几艘船。
  以东林骨干李三才为例,其家存银就有470万两,这470万两是什么概念?
  历史上崇祯皇帝通过不断加赋税和“三饷”全国一年的税收才400多万两,其一家的家产居然能顶全国一年税收。
  这就是东林党玩命阻止皇帝收取商税的根子,也是现在朱由校头疼的根源。
  对于这些退职地方的官员,朱由校自是不能跟满清一样全都一棒子打死。
  首先,自己还没有满清那么硬的刀子,其二也没有足够的实力来面对这些人的反弹。
  而大明的现状又没有时间叫他徐徐图之,这也是前两天施鳯来对朝廷想要向商人征收重税时所担忧的。
  而古代君主不也不是傻子,汉武帝时就发布算缗令来进行商人财产登记,然而算缗令公布之后,其结果就是“富豪皆争匿财”与汉朝政府对抗。
  为此汉武帝又发布告缗令,鼓励全民举报,一经查实有隐匿财产跟偷税漏税的就是抄家,没收全部财产。最后,算缗、告缗令的实施,虽然增加了国家收入,打击了奴隶制的残余,缓和了土地兼并,但是却严重的抑制了汉朝工商业的发展,一度出现了商业从业者大幅减少,物价飞涨的局面,更是迟滞了汉朝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这样的结果更是朱由校不想见到的。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大明或者说中国本就是一个缺乏白银的国家,白银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正式成为法定货币便是在明代。
  而这一过程,则是随着世界贸易的全面发展而逐步形成。
  16世纪末期,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的安第斯山脉发现了世界最大的银矿一波托西银矿,这个银矿的产量最高时占到了全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正是因为发现了波托西银矿,西班牙在当时一跃成为世界级的大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处于绝对的核心地位。
  而明朝的东南地区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全力生产茶叶、丝绸、瓷器,通过海上贸易换取欧洲商人手里丰富的白银。
  嘉靖朝的改稻为桑就是为了方便养蚕、编织丝绸来换取皇帝大修道观所需的银钱。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的大明隆庆年间,明朝官方正式承认了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从那几年开始,外来白银源源不断流入明朝境内,而随着白银被定为法定货币,困扰明朝政府多年的通货不足问题被解决了,民间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随着欧洲八十年战争和三十年战争的持续发展和进入白热化,自1620年起,欧洲市场爆发了普遍的贸易危机,以西班牙塞维利亚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遭到沉重打击。
  一时间,大明与欧洲各国间的贸易量骤减,而此时大明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东南地区已经有大批农民成为了手工业从业者,大量的制造作坊所生产的产品严重滞销,正需要大量的白银来抑制通货膨胀。
  而白银流入量不足的情况下,拥有大量白银的藩王、豪商、勋贵们要么将大量的白银投入到土地兼并中,要么就是藏匿起手中拥有的白银,长此以往之下,势必造成物价飞涨的不利局面。
  而大明的白银大部分经东南沿海通过贸易流入,明朝中央政府通过税赋和加征“三饷”的形式将其中大部分投入到了东北地区,而西北地区则因为地处内陆,当地百姓平时便要付出更高昂的代价以获取白银。
  当白银流入充足、粮食产量尚能应付时,西北地区还能承受;一旦白银流入不足,小冰河时期的一系列天灾又造成粮食产量下降,百姓在走投无路之下必会激起民乱,整个西北更会成为孕育一波又一波农民起义的“摇篮”。
  现在朱由校也认为前几天自己发布的征税诏令还是草率了。
  可左思右想之下,以现在的条件又不能如后世那般通过印制发票来加强财务监管进而保障国家财政安全。首先这防伪技术以朱由校可怜的知识储备就很难完成。
  再加上现在交通不便,信息交流更是闭塞,各地又没有足够的专业税务人员去看账、查账,而即便是后世的信息时代,各种偷税漏税的手段都无法禁止,在如今没有足够专业人员的情况下,贸然印制发票,只会给人钻了空子,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左思右想了半晌,朱由校觉得还是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全国统一、自上而下的垂管税务系统。
  首先,专业的税务人员还是要有的,毕竟,你得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才能进一步解决今后发展的问题。
  第二,专业人才的储备是个很长的过程,现在也只能先搭起架子,然后再一步步的通过大量实践去培养人才。
  第三,就是后世发放营业执照跟税务登记证的做法也是可以先搞起来的,这样也便于统计全国工商业发展情况。
  而为了预防和解决整个西北地区的民乱,朱由校准备在西北大兴土木,通过开展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工代赈,促进白银、粮食向西北流入;并准备在西北全力开发煤矿和发展重工业,以西北矿产和重工业产品换取东南手工业产品,同时带动中部平原地区的农业快速发展,进而促成整个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商品经济交流,通过全面拉动内需来形成全国的商品经济循环网。
  如此一来,以大明现在的人口基数和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在大明境内便会形成一套可持续的初级市场经济交换模式,再辅以远洋贸易来给白银流入提速增量,起码在短时期内大明应该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崩溃。
  就算与西方贸易的这条路被封堵,还可以通过发动战争向盛产白银的国家倾销商品,比如拥有石见银山的日本在朱由校看来就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又打得过的好目标。
  当然,这都是后话,眼下还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割上一波“韭菜”来完成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才对。
  --
  作者有话说:
  因辽宁这几天疫情出现反弹,我单位全员都投入到了防控工作中,下班很晚。更新的时间只能往后错,前几天都是一天两更,今天实在太累就更这一章了。其实我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人看我的书,本人平时工作也很忙,能写书更多是爱好;但这是我第一次写书,所以这本书一定会全力更下去,感谢所有能看到我这个留言的人,毕竟能容忍到这章已经很不容易。谢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阅读最新章节请下载app。
 为您提供大神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最快更
第26章穷则思变(上)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不过没有谁怀疑这种能力的由来,毕竟,孔雀妖族最擅长的天赋本来就是斗转星移。她这技巧和斗转星移有异曲同工之妙。
  美公子这次化解曹彧玮的攻击之后却并没有急于攻击,只是站在原地不动。
  曹彧玮眉头微蹙,这小姑娘的感知竟是如此敏锐吗?在他以火焰化铠之后,本身是有其他手段的,如果美公子跟上攻击,那么,他就有把握用这种手段来制住她。电脑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app最新内容免费阅读。但美公子没有上前,让它原本蓄势待发的能力不得不中断。
  战刀再次斩出,强盛的刀意比先前还要更强几分,曹彧玮也是身随刀走,人刀合一,直奔美公子而去。
  美公子手中天機翎再次天之玄圆,并且一个瞬间转移,就切换了自己的位置。化解对方攻击的同时,也化解了对方的锁定。而下一瞬,她就已经在另外一边。曹彧玮身上的金红色光芒一闪而逝,如果不是她闪避的快,无疑就会有另一种能力降临了。
  拼消耗!她似乎是要和曹彧玮拼消耗了。
  电脑版网即将关闭,免费看最新内容请下载爱阅app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
 不过没有谁怀疑这种能力的由来,毕竟,孔雀妖族最擅长的天赋本来就是斗转星移。她这技巧和斗转星移有异曲同工之妙。
  美公子这次化解曹彧玮的攻击之后却并没有急于攻击,只是站在原地不动。
  曹彧玮眉头微蹙,这小姑娘的感知竟是如此敏锐吗?在他以火焰化铠之后,本身是有其他手段的,如果美公子跟上攻击,那么,他就有把握用这种手段来制住她。但美公子没有上前,让它原本蓄势待发的能力不得不中断。
  战刀再次斩出,强盛的刀意比先前还要更强几分,曹彧玮也是身随刀走,人刀合一,直奔美公子而去。
  美公子手中天機翎再次天之玄圆,并且一个瞬间转移,就切换了自己的位置。化解对方攻击的同时,也化解了对方的锁定。而下一瞬,她就已经在另外一边。曹彧玮身上的金红色光芒一闪而逝,如果不是她闪避的快,无疑就会有另一种能力降临了。
  拼消耗!她似乎是要和曹彧玮拼消耗了。
  
第26章穷则思变(上)免费阅读.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为您提供大神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最快更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