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小说 相逢少年时

第360章 儿童节那天(上)

相逢少年时 亲亲雪梨 3597 Nov 9, 2022 5:44:17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家父李隆基》章节阅读:

    对于儿子的请辞,李隆基并没有任何表示,这就是皇帝的深沉所在。
    不论是罢免一个人,还是任用一个人,他只做最后的拍板决策,在此之前,得有官员针对事情商讨研究,为皇帝提供选择方案,其中哪个对了他的胃口,他就选哪個。
    那么这样一来,就彰显皇帝是在某人的建议下,才这样决策,是被人撺掇的,出了事皇帝不背锅。
    李林甫做为百官之首,就得担起这个担子,皇帝不便说的话,他来说,皇帝不便做的事,他来做。
    那么接下来,李隆基在李林甫的建议下,传召了一个人。
    看似是李林甫建议,实际上都是李隆基自己早就安排好的,李林甫不过就是个肉喇叭。
    被举荐的这个人,官职非常多,权利非常大。
    殿外进来的,是大唐左羽林军上将军,兼代州都督、摄御史大夫、充河东节度使的,王忠嗣。
    李琩就是在给人家挪屁股,他是皇帝的儿子,人家王忠嗣是皇帝的义子,李琩是六岁返回皇宫,由李隆基抚养,王忠嗣是九岁丧父,被李隆基收养。
    王忠嗣的本命叫王训,忠嗣这个名字是李隆基取的,忠臣子嗣的意思。
    “方才右相举荐你,赴任朔方,朕本意是你来接替韦卿,担任副使,可是寿王有意辞去节度,你怎么看?”李隆基望着下方的王忠嗣,面无表情道。
    王忠嗣看都不看李琩一眼,正色道:“朔方乃关中屏障,不宜遥领,臣以为,寿王公忠体国,实是忧圣人之忧,臣完全赞成。”
    他的这句话,每一个字都在践踏李琩的尊严。
    下臣一丁点尊敬亲王的态度都没有,完全是不将李琩放在眼里,官员对他的态度还不如对一个宦官恭谨。
    李琩坐在这里,就是个笑话,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小丑一样,被自己的亲爹戏谑,被一个下级官员无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是李隆基的儿子。
    真是倒了血霉了,怎么穿越成他儿子了?还给我扣了个绿帽?
    “儿臣并无治理地方之经验,藩镇军事兹事体大,儿臣遥领恐误大事,忠嗣为猛将,戍卫朔方,再合适不过了,”李琩起身道。
    李林甫眉头轻挑,再一次仔细端详着李琩,这一次他的目光比上一次,停留的更久。
    王忠嗣也是颇感诧异,这小子当年不是还想争储君吗?亲娘一死没了靠山,泄气了?以前不是挺硬气吗?现在成软骨头了?
    李琩的两次表态,都出乎李隆基的意外,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自己这个儿子,原来可不是这样的。
    当年的意气风发、激越昂扬都不见了,如今消沉了许多。
    这很好.......
    李隆基没有吭声,目光转向李林甫。
    李林甫微微一笑,道:
    “亲王遥领藩镇节度,是彰显我宗室之尊贵,此举无可厚非,如今寿王请辞,非德才不足,实为体恤国家,突厥内部当下隐患颇重,其可汗以王室两位从父,分掌东西兵,号左右杀,亦曰东西杀,士之精劲皆属,登利可汗尚幼,其母婆匐威望不足以协调各部,与东西杀之间矛盾重重,两年之内必生内乱,王忠嗣这个时候去,要做好准备,一旦突厥生乱,可引盛兵威之,以绝北患。”
    说着,李林甫顿了顿,笑道:
    “既有北伐之可能,朔方确实应由节度坐镇,方便协调,寿王可遥领河东节度,以补空缺。”
    人家这话说的,就非常有水平,既没有得罪皇帝,也给李琩和王忠嗣留足了面子。
    李林甫拜相已经有五年了,如今的他,还没有跟东宫那边正面干起来,毕竟太子背后还有几个大佬级人物坐镇,李林甫干不动。
    王忠嗣和太子,关系就非常亲近。
    “能不用兵,最好还是不要用兵,”牛仙客皱眉开口道:“财政虽有结余,然一旦用兵,必然影响用度开支,民政方面就要捉襟见肘了。”
    李林甫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默不作声,别看牛仙客好像是在跟他对着干,其实两人唱双簧呢。
    两个宰相沆瀣一气,那是皇帝愿意看见的吗?不管人后牛仙客多么卑微,人前的时候,得让人家支棱起来啊。
    李林甫看似不经意的偷瞄了一眼帝座上的皇帝。
    而这时候的李琩,则是偷瞄了李林甫一眼。
    他是熟悉历史的,自然晓得牛仙客就是个摆设,对李林甫是绝对依从,别看表面上反对声音有多大,背后在李林甫那里,跟点读机似的。
    虽然牛仙客本身,确实也有其价值,因为他在关中地区推行“和籴法”,也是一位可以帮皇帝敛财的官员,如今的官职是门下省侍中兼任兵部尚书
    按大唐惯例,中书令是首相,侍中是次相,除此之外可为宰相者,一般由尚书左右仆射及三省主官副官,加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者同中书门下三品,有了这个加衔,就是宰相了。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意为与中书省门下省一起评议辨别、断决处理。
    而眼下的朝堂,只有首相和次相,没有加衔宰相。
    朝堂之上,又商议了一阵后,王忠嗣的朔方节度使定了,韦光承入为九寺五监当中的卫尉寺卿,他奏请朝廷拨款的事情,不太顺利,户部今年要拨给朔方十万缗钱,两位宰相意见不一。
    缗就是贯,一千个钱串在一起叫缗。
    至于李林甫建议的由寿王接任河东节度使,李琩仍然拒不受之,最后由牛仙客遥领。
    先一步离开宣政殿的,自然是李隆基。
    等人走后,李琩拿起自己的笏板站起身来,微笑看向李林甫,抬手道:“右相请。”
    接着,他又客气的看向牛仙客:“左相请。”
    他这是礼貌的请人家先走。
    但是两人都没有吭声,李林甫微笑抚须,牛仙客眼观鼻鼻观心,都没将李琩的客气当回事。
    他们俩不动,其他人也没有动,算上王忠嗣在内一百九十九人,就李琩一个站着的。
    殿内的气氛非常诡异。
    王忠嗣不想趟这个浑水,率先起身朝着李琩客套的叉手之后,便第一个离开了,他是宠臣,权柄又大,不在乎这些。
    “殿下先回去吧,”
    开口说话的这个人,列班的座位不算低,当朝驸马,卫尉少卿,李琩的妹夫杨洄,他这是给尴尬的李琩找台阶下。
    李琩微微一笑,正要离开,李林甫忽然道:
    “臣等还有国事要议,宁王患疾,殿下还应多往探视。”
    李琩微笑点头,就这么离开了。
    他走后不久,宣政殿东北侧的西序门,方才陪侍皇帝的那名宦官又折返了回来,皱眉望向百官,道:
    “圣人说了,有什么事情,到中书门下议去,常会已经结束,哪来的都回哪去。”
    撂下这句话之后,那名内侍便离开了。
    牛仙客这才站起身来,颇为挑衅的朝着李林甫道:“请吧?右相,朔方的事情,咱们是该好好议一议。”
    李林甫哈哈一笑,大方起身道:“好好好,走吧。”
    两人起身之后,百官这才跟着起身。
    他们要去的地方,原来叫做政事堂,是宰相议事的地方,后来改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五房,算是将六部给架空了一半。
    当今的宰相,权柄非常之大,已经从最初的决策权,包揽了六部的行政权。
    历史上李林甫能够成为权相,就是源于这次中枢行政体制改制。
    至于李林甫口中所述,希望李琩常去探视的宁王,这个人可大不简单了。
    .......
    胜业坊,东南角,坐落着一片恢弘的府邸,这里就是当今大唐皇帝兄长,宁王李宪的宅邸。
    其宅引兴庆水西流,疏凿屈曲,连环为九曲池,外面称之为宁王山池院,意思是私人园林。
    李琩六岁之前,一直都住在宁王府,他是喝宁王妃元氏的奶水长大的。
    皇帝的亲生儿子,为什么交给了亲王抚养?这是因为李琩的母妃武惠妃在生李琩之前,曾经有过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全部夭折。
    李隆基当时也找道士问过,道士的说法是皇帝龙气太盛,孩子扛不住,不宜养在宫中。
    所以武惠妃当年在诞下李琩之后,担心自己这个儿子也会出问题,这才与李隆基商量,找个信得过的人,托付抚养。
    而李隆基最信赖的人,就是他的大哥宁王李宪。
    李琩平日里,最常来的就是这里,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玩乐的去处,并没有与任何大臣结交。
    因为李隆基在开元初年,曾颁发的《诫宗属制》中有条敕令:自今以后,诸王、公主、驸马、外戚家,除非至亲以外,不得出入门庭,妄说言语。
    其实就是避免皇室与大臣勾结,对他的帝位形成威胁,不是不让你出门,是不要进错门。
    这里面,主要是指诸王,其他几个身份毕竟也翻不起多大浪来。
    “你做的很对,眼下你的事情,正在风头上,这个时候要懂得和光同尘,”宁王李宪坐在后园的摇椅上,身上盖着一件毯子,朝身边的李琩说道。
    宁王的几个儿子也坐在旁边,其中长子汝阳郡王李琎(jin),拍着李琩的肩膀笑道:
    “想开点,事已至此,伱也别总是愁眉苦脸的,日子还要过,今晚找个地方,陪你畅饮。”
    是的,如今的李琩,是整个长安最大的热门话题,虽然杨玉环名义上,是出家当了女冠,但几乎带脑子的都能猜到,这是老子抢了儿子的媳妇。
    试问?哪有当公公的让儿媳妇出家的,出家的地方还是在皇宫?人家儿媳又没有做错任何事情。
    老六陇西郡公李瑀则是脸色阴沉:“王忠嗣与太子关系亲近,所以才会给你摆脸色,这个狗东西,惠妃在时,他可不是这样的,真可谓世态炎凉。”
    “不要乱说话,在家里也不要妄议国事,”李宪叱喝儿子一声,随即闭目。
    李琩现在能指望的,也就是宁王了,虽然他穿越时间很短,才六个月,谈不上跟对方有多少感情,但人家对他的感情,可是非常真挚的。
    因为李琩的这件事,宁王甚至跟李隆基吵架了,两人现在关系非常僵,李宪将李琩当成亲儿子养了六年,人家与李琩之间,也有父子之情。
    李隆基就是碍于大哥的面子,所以跟杨玉环一直是鬼鬼祟祟,但是人,他已经睡了。
    李宪的病,就是被李隆基给气出来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