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营销号成真了

第二百零一章 索降深渊

营销号成真了 水产鲜鸟 11459 Feb 15, 2023 1:29:47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高情商语言训练课》章节阅读:

    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好与不好主要还是取决于你看事情的角度和态度。当你能够学会调节心态,用正面思维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自然也就会懂得时时“口吐善言”,让交流变得更加和谐愉快。
    只有弱者才喜欢自欺欺人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喜欢活在别人艳羡的目光中,似乎只有沐浴在这样的目光之中,他们才能感到满足。更有甚至,为了获得这种虚假而病态的满足感,他们宁愿背地里过得困苦不堪,也要在面子上“打肿脸充胖子”,活成别人眼中“幸福美满”的模样。
    这种自欺欺人的心态其实是非常可悲的,这样的人不仅一直在欺骗别人,更重要的是也一直在欺骗自己,让自己沉浸于一种盲目而虚假的情绪中不可自拔,用虚无的满足感来麻痹自己,缔造一个又一个的生活骗局。
    喜欢自欺欺人的人通常都是最软弱也最自卑的人,这种人连诚实面对自己的勇气都没有,自然更不可能有改变命运、掌控人生的勇气。这样的人是可悲的、可怜的,同时也是可恨的,因为正是他们的软弱,造就了他们自己悲剧而又可笑的命运。
    在20世纪,日本曾爆发过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很多企业都在这场危机中倒闭了,这其中就包括一位面店老板。
    面店破产倒闭之后,这位面店老板返回了家乡,住进了自己从前的破房子,并日日为自己的失败感到痛苦不已。他无法面对人们同情怜悯的目光,更不愿意被昔日的对手嘲笑讥讽,因此,他一直都对外宣称,自己是厌倦了城市紧张的生活,所以才回乡下“放假休息”,却只字不提关于破产的事情。
    为了不引人怀疑,他不仅没有节约开支,反而比以前过得更加奢侈浪费,穿高品质的手工西服,吃饭也只去最有名最昂贵的大饭店。他指望用这种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来隐藏自己的失败,哪怕花光所剩无几的积蓄也在所不惜。
    世上无不透风的墙,虽然这位面店老板一直隐瞒,但依旧有不少人辗转听闻了他早已破产的消息。毕竟别人不都是傻子,不管怎么隐瞒,他的真实状况到底如何,不少人其实都是心中有数的。也有人曾好心劝他,别这么要面子,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才是最重要的。但这些委婉的奉劝却只让他更加变本加厉、欲盖弥彰……
    可以想象,当这位面店老板为了维护自欺欺人的假象而花光最后一份积蓄的时候,他会陷入怎样悲惨而贫困的生活?而到了那个时候,他不惜一切也要隐瞒的失败,也终将会揭开所有面纱,**裸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不可否认,这位老板曾经的确是一位成功的人,但他却始终没能真正成为一名强者。失败降临之际,他选择了逃避而非面对,甚至不惜牺牲真实的生活,用虚假的谎言去维持一个看似美好的成功假象。这样的他无疑是软弱的,这样的软弱也注定了他从此再也与成功无缘。
    失败并不可耻,也不可怕,失败只不过是成功路上的一段坎坷,哪怕被它绊倒,只要再次站起来,就依然有大步向前的机会。但如果在摔倒之后,因为担心被人嘲讽讥笑,不惜自欺欺人地掩盖摔倒的事实,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那么便永远只能抱着虚假的满足,趴在失败的土地上了。
    所以请记住,无论何时,都要能够直面真实的人生,哪怕它潦倒不堪,只要你肯努力,都一定存有改变的希望与机会。把心态放好了、放正了,才能让这条人生路越走越好、越走越顺。
    愤怒——最具摧毁性的“凶器”
    在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中,愤怒无疑是最为激烈的一种情绪表达。在生活中,很多人就是因为无法控制自己愤怒的情绪,而在冲动之下做出难以挽回的事情的。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在遭遇不如意的事情时,每个人都会产生愤怒情绪,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能好好控制这种情绪,动辄就不分场合地大叫大嚷,甚至拍桌子、砸板凳、对人拳脚相向等,那就实在过分了。过于激烈的情绪表达不仅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也容易让周围的人无辜遭到“池鱼之殃”。可以说,在社会交往中,愤怒无疑是最具摧毁性的“凶器”。
    俗话说“气大伤身”,这其实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美国生理学家爱尔玛就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他将一些玻璃管插入零摄氏度的冰水混合容器中,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并将这些气体分别溶于溶液中。结果显示,当人处于平和的情绪状态时,所呼出的气体溶于水后,溶液呈现澄清状态;当人的情绪处于悲痛中时,水中出现白色沉淀;当人处于愤怒的情绪状态中时,则会出现紫色沉淀。之后,爱尔玛将这些溶液分别注射在试验用的小白鼠身上,结果发现,“愤怒气体”的溶液在几分钟之内就会致使小白鼠死亡。
    根据这个实验,爱尔玛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人的愤怒情绪状态每持续10分钟,就会消耗掉不亚于参加一次300米赛跑的能量。可见,愤怒情绪所引起的人体生理反应是非常激烈的,而在这种状态下产生的分泌物显然比其他情绪状态下产生的分泌物要更具毒性。所以,“气大伤身”不仅仅只是一句规劝,容易生气、愤怒的人,往往都很难拥有健康。
    生活永远不可能万事如意,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心事,很多你在当下难以接受的事情,在很久之后回过头来看,其实也不过只是人生的一个小插曲罢了,根本不值得你为之而动怒。能够解决的事情,无须为之而生气;不能解决的事情,哪怕把自己气炸也无法做出任何改变。
    一位先生非常钟爱兰花,利用平日的闲暇时间,花费大量心思在后院培育了不少兰花。一次,因为工作原因,这位先生需要出差一段时间,便把自己钟爱的兰花交给了妻子和儿子照看。妻子和儿子都知道他对兰花的热爱,在这一段时间里,一直细心地遵从着先生的嘱托。可没想到的是,一天下午,正好妻子和儿子都不在家的时候,突然下了一场冰雹,把后院栽种兰花的花盆都砸碎了。
    先生出差回来之后,妻子非常内疚,把事情告知了先生,但令人意外的是,先生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开导妻子和儿子说:“我种兰花,是因为我喜欢它们,侍弄它们让我感到开心,可不是为了生气才种的。如果因为兰花的得失而愤怒,那岂不是违背了我栽种兰花的初衷?”
    这位先生无疑是位高情商的智者,他喜欢兰花,自然会因为兰花被冰雹砸伤而难过,但他也很清楚,已经发生的事情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既然已经失去了兰花,如果再把自己平和的心境和愉悦的心情丢失,那才真正是得不偿失。
    可见,一个人情绪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受思维影响控制的,那些无法控制愤怒情绪的人,往往正是因为在思维上容易钻牛角尖,不懂得开导自己,所以才会在遭遇不如意之事时让不良情绪泛滥成灾。
    所以,在陷入愤怒情绪之中不可自拔时,记得先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愤怒有什么意义?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吗?这件事情真的值得我这样生气吗?”懂得克制是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也是提高情商的必由之路。
    静心静思,别让“冲动”毁了你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很多时候,那些令我们懊悔万分,甚至失去挽回机会的决定,往往都是在冲动的情绪主导下做出来的。冲动不仅会让人失去心理上的平衡,还会让人在遇到事情时失去思考的理智和正确的判断力,被表象所迷惑,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名叫约翰的年轻人一直很想要一辆车,缠着父亲说了许久,最终在他的软磨硬泡下,父亲终于松了口,对他说道:“这样吧,儿子,我们做个约定。如果你能好好读书,考上大学,那么到时候我就给你买一辆车。”
    约翰今年已经上高中了,而且他在学校的成绩并不差,想考上一个大学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因此他开心地答应了父亲提出的条件,定下了这个愉快的约定。从那之后,约翰果然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力求能考上一所比较好的大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努力勤奋的“耕耘”之下,约翰成功底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并兴冲冲地拿着通知书去找父亲兑现承诺:“爸爸,快看,我完成了我们的约定,考上大学了!”
    看到儿子手上的通知书,父亲也非常高兴:“太好了,祝贺你啊儿子!”
    “那……爸爸,你还记得当初我们的约定吗?那个时候你可是答应过,等我考上大学,就会给我买一辆汽车的!”约翰充满期待地说着,眼睛灼灼地盯着父亲。
    父亲爽朗地笑了起来:“那当然,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你可以去书房看一下。”
    听到父亲的话,约翰脸上闪过一丝疑惑:书房?书房里怎么可能放得下汽车呢?难道不是应该去后院或者门前的马路边吗?难道父亲在逗自己玩?
    虽然心中有很多疑问,但约翰还是走向了书房。打开书房的门之后,果然没看到一辆汽车。约翰皱起了眉头,又把书房扫视了一遍,突然他注意到书桌上多了几本翻开的汽车杂志,约翰顿时怒上心头,难道这就是父亲所谓的“车”?想到这里,约翰感到难受又委屈,认为父亲愚弄了自己,于是一气之下竟离家出走了。
    这一走,约翰就阴错阳差地流落到了海外,漂泊了整整10年。在这10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惦念着自己的父母亲,一开始是因为赌气而不肯回家,再后来,想要回家却又因为种种身不由己的缘由而无法回去。一直到10年后,约翰才终于踏上了故土。
    当约翰回到家的时候,他才知道,原来父亲在一年之前已经去世了,母亲也早已白发苍苍。伤心的约翰抱着母亲放声大哭,母亲也久久抱着失而复得的儿子默默落泪。重逢过后,母亲询问约翰当初离家出走的缘由,约翰红着眼睛哽咽着回答道:“当初爸爸欺骗了我,他说会送我一辆车,可是结果我却只看到几本汽车杂志。当时我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冲动之下就离家出走了。可没想到,之后会阴错阳差地出海……”
    听到这里,母亲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半晌才难过地说道:“不,儿子,你父亲从来没有欺骗过你,当时他的确为你买了一辆车,车钥匙就放在你书桌的抽屉里……”
    一次冲动,付出了10年的光阴。
    想当初,如果约翰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没有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贸然离家出走,那么他便不会碰到后来的种种“阴错阳差”,也不会经历有家不能回的“身不由己”。可见,冲动是一切悲剧的根源。
    所以,无论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都应该学会静心静思,别让一时的冲动,毁了你一世的光阴。静下心来,多想想,多看看,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一切,相信如此,你才会发现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学会倾听也是高情商的一种体现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能成为受人瞩目的主角,牢牢掌控住聊天的话语权。但众所周知,无论在哪里,主角都只有一个,而存在主角,必然就需要有配角存在。在沟通和聊天中也是如此,有滔滔不绝、舌灿莲花的一方,就得有默默倾听、赞同附和的一方,这样交流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为了打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赢得别人的喜爱与认可,很多人都在努力学习怎样去说话,怎样把话说得好听,容易让人接受,但不少人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倾听。在一场谈话中,真正占据主角位置、把控话语权的人,未必就是最终的胜利者。我们与人沟通交流,最终目的是为了说服对方接受我们的意见或想法,而不是在谈话中一时的风光和瞩目。在某些时候,学会倾听也是高情商的一种体现,懂得把自己放在配角的位置,让对方成为谈话的主角,往往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次,林珊受邀参加一个新产品开发的研讨会议,在会议上,一个年轻人的发言引起了林珊的注意。会议结束之后,林珊特意找到了年轻人,对他在会上提出的观点大加赞赏,并对某些细节提出了疑问。
    林珊对年轻人说:“你刚才所讲的那个项目我非常感兴趣,但有个问题我没太听明白……”
    没等林珊说完,年轻人已经激动地说道:“您想问的是不是那个零部件的问题,为什么要用塑料而非金属?”
    林珊点点头:“是啊,我认为金属材质比塑料更结实耐用,而且以前见过类似的零部件也是用的金属……”
    大概是因为太激动也太兴奋,没等林珊说完,年轻人又急匆匆地打断道:“您说的很对,以前的老机器都使用了金属材质的零部件,但这一次,我所使用的塑料和传统的塑料不一样,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材质……”
    年轻人滔滔不绝地说着,脸上洋溢着兴奋又骄傲的表情。林珊想了想,把自己原本想说的话都咽了下去,转而感兴趣地询问年轻人:“那你能给我介绍介绍你所说的这种特殊材质的塑料吗?”
    “当然可以!”年轻人连忙点头,随后又主动邀请林珊去他的工厂参观,并亲自通过实验向林珊展示了这种特殊材质的优点,很快双方就敲定了合作。
    在找年轻人谈话之初,林珊本来是打算发表一些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的,但当她注意到年轻人兴奋的表情和迫不及待想要分享自己成就的心情之后,林珊立即聪明地转变策略,成为了这场谈话的配角——倾听者,如此一来,反而让谈话变得更加愉快并且顺利了,也为之后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场交谈是否成功,关键不在于你说了多少话,而在于这场谈话带给对方的感受是怎样的。如果你总是在谈话中压制着对方,牢牢把控住主角的位置,那么不管你多会说话,说的话多么动听,多么有道理,恐怕都会让对方产生一定程度的敌对情绪,这样反而会让谈话本末倒置,失去了沟通的意义。
    所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想要缔造一场成功的谈话,就必须多准备几个“剧本”,时刻观察谈话对象的情绪和反应,了解对方究竟是想成为谈话中滔滔不绝的主角,还是侧耳倾听的配角。当你能够配合对方的节奏,让对方在谈话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的时候,那么即便从头到尾你也不曾发过一言,这场谈话也绝对是成功的。
    先学会低头,未来才能高人一筹
    有人问过苏格拉底这样一个问题:“人们都说您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您觉得天和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呢?”
    苏格拉底回答说:“三尺。”
    这人听了觉得有些可笑,便说道:“我们大多数人大概都是五尺左右高,如果天和地之间只有三尺,那天不是早就被我们戳破个窟窿了吗?”
    苏格拉底笑言:“所以说,凡是超过三尺高的人,想要立足于天地之间,就得学会低头啊!”
    低头,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难。众所周知,哈佛大学是世界著名学府,培养精英的殿堂。每一位哈佛的毕业生在踏入社会之前,都会被教导“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道理,即便拥有令人羡慕的学历背景,他们也从不会在别人面前炫耀,不管从事哪一行业,都会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基础。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哈佛出来的人,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社会精英。
    学会低头是通往成功道路上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不管处于怎样的位置,不管拥有多少耀眼的成就,要想不断进步、突破自我,就得学会低头。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放下身段,那么只会让自己前行的道路变得越来越窄,让自己在故步自封中独木难支。正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别让自视甚高毁了你前进的道路。
    本杰明·富兰克林堪称美国18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同时他也是著名的哲学家、文学界、政治家以及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富兰克林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数不胜数,著名的《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起草都有着他的一份功劳,可以说,他绝对是一个值得全美国人民崇敬和爱戴的伟人。
    在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他应邀前去拜访一位老师,不想刚一进门,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肿了一个大包。看着这个比一般标准要低不少的门框,富兰克林郁闷地揉着脑袋,心里不停地咒骂着那个设计门框的人。
    迎出来的老师看到富兰克林的样子便笑了起来,冲他说道:“如何?是不是很痛?但你要知道,这正是你今天来拜访我得到的最大收获了!”
    老师的话让富兰克林有些摸不着头脑,他探询地看着老师,等待他答疑解惑。
    老师笑着继续说道:“一个人,想要平安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不断让自己进步,就得时时刻刻都记得‘低头’。这正是我最想告诉你的,永远别忘了。”
    这一次在头上撞出的包让富兰克林终身难忘,他牢牢地记住了老师的教导,并将其列为了自己一生的行事准则之一。
    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稗子。”越是成熟饱满的穗子,因为自身的重量与充实,头便越是低垂;相反,那些总是高高昂着头的穗子,实际上内里都是一片空虚。人也是如此,越是有内涵有本事的人,往往越是谦逊有礼;而那些喜欢炫耀,把头抬得老高的人,往往都没有多少真本事。
    但凡是挑过重物的人都知道,想要长久负重前行,就得学会弯腰,如果总是站得笔直,那么身上所能承受的重量是非常有限的。人应有风骨,但更得会变通,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敢于低头才是真勇者。要知道,忍辱才能负重,学会在恰当的时候弯腰和低头,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生存,赢得机会,在未来实现高人一筹的抱负。
    调整心态,人言并不可畏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闲话,不管你做什么、怎么做,始终都会有人不满意,这与你本身做得够不够好关系其实不大,甚至可以说,大多数的闲话不过只是源自于人性中的某些劣根性罢了。
    英国社会心理学家就曾指出,说闲话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特性,这是无法阻止和控制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正常社会现象。因此,对于闲话,我们真正应该做的,不是想方设法去阻止,或委屈自己去迎合,而是应该学会选择性“失聪”。只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你会发现,人言其实并不可畏。
    刘女士在和出国工作的男友分手后发现自己怀孕了,因为不忍心伤害一条小生命,于是在生下女儿楠楠之后便成为了一名单亲妈妈。
    在小城市里,未婚先孕这样的事情足以引起一些话题,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刘女士和楠楠没少招来周围人的非议。在别人眼中,楠楠是没有爸爸的可怜虫,很多人怜悯她,也有不少人欺负她。尤其在上学之后,但凡是认识她的人,投向她的目光始终都带有些许不自然的色彩,有时还会在一旁窃窃私语地议论几句。
    楠楠从小就是个敏感又内向的孩子,很多烦恼都习惯放在心里,不习惯和别人倾诉。由于常常遭到周围人的非议,楠楠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时甚至只要看到别人交头接耳,就总觉得他们是在议论自己。久而久之,楠楠的性格也更加内向自卑了。
    刘女士很快发现了女儿的不对劲,事实上,在当年未婚先孕的时候,刘女士也一直承受着来自周围人的异样眼光和窃窃私语,因此很能体会女儿的感受。刘女士向来是个性子和软的人,也不喜欢与人争执,以前哪怕听到别人在背后议论她的事情,她也只当什么都不知道。但现在,女儿却逐渐成为了闲话的中心,为了女儿的健康成长,刘女士决定不能再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况且在刘女士看来,自己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女儿就更加无辜了,虽然她和女儿的家庭和别人有些不一样,但这并不是什么错误或耻辱。
    第二天,刘女士特意在公司请了假,把自己认真地打扮一新后去接女儿放学,她要陪女儿一起昂首挺胸地走一遍回家的路。
    那天,刘女士一直面带微笑,拉着女儿的手慢慢地在街上走,但凡遇到有人向她们投来异样的眼光,或是窃窃私语,刘女士都会微笑着,坦荡地直视那些人打量的目光,直到看得对方觉得尴尬而转身离开。
    在快到小区的时候,几个平时常常碰见但并不相熟的人向刘女士和楠楠投来了怜悯的目光,议论中还夹杂着对刘女士和楠楠的各种同情和感慨。刘女士大方地拉着楠楠走了过去,保持着得体的微笑,淡然地说道:“大家好,虽然没怎么交谈过,不过你们应该认识我和女儿楠楠的吧?平时多谢各位照顾楠楠了,虽然家里只有我和楠楠,但我们生活得很好,谢谢你们的关心。”
    刘女士坦荡的态度渐渐感染了女儿,原本一直低着头的楠楠也在不知不觉中抬起了头,脸上绽放出阳光般的微笑。接下来的几天,刘女士都亲自接楠楠放学,和她一起把这条路走了一次又一次。渐渐地,楠楠也变得开朗了不少,再遇到那些对她投来异样目光或窃窃私语的人,还会给他们一个微笑,或者大方地打个招呼。
    人言之所以可畏,不是因为人言本身具有多大的力量,而是因为我们太过于在意他人的目光,画地为牢地给自己找不痛快。其实,面对那些流言蜚语,一笑置之也就行了,喜欢嚼舌根、说闲话的人,自己大概都不记得自己究竟说过些什么,我们又何必拼命记着给自己添堵呢?
    纠结于痛苦的事情,那这事永远没完
    人这一生中,总会不可避免地经历很多痛苦,而最可悲的是,很多时候,在面对灾难的降临时,人的力量总是如此渺小,哪怕拼尽全力,也无法挽回一些人、一些事。痛苦的经历固然可悲,但更可悲的是,经历过痛苦之后,我们的心却始终无法走出来,沉湎于痛苦之中无法自拔。
    安先生和安太太有一儿一女,一家四口原本过得美满幸福。可谁也没有想到,有一天厄运会突然降临这个家庭。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安先生和安太太原本计划带着两个孩子去游乐场,但安先生临时接到电话,必须赶去公司加班,于是只能取消这一全家出行的计划。
    安先生患有头痛病,一直在服用一款液体的止疼药。接到公司电话的时候,安先生正在服药,因为事情紧急,便忘了把放在茶几上的药瓶盖起来收好,一直到临出门的时候,安先生才注意到打开的药瓶。这个时候,安先生已经穿好了皮鞋,便只站在门口大声招呼安太太,让她记得把药收起来,之后就匆匆忙忙去了公司。
    巧合的是,当时安太太正好也接到了一个朋友打来的电话,向她哭诉最近遇着的糟心事,于是安太太便一边和朋友讲电话一边整理房间,一忙就把丈夫嘱咐的药瓶的事情忘记了。
    就在这个时候,安先生和安太太的儿子被放在桌子上的药瓶吸引,大概以为瓶子里装着的红彤彤的液体是什么果汁,抓起来就往嘴巴里倒,把大半瓶特效药直接一饮而尽了。等到安太太打完电话,收拾好房间回客厅的时候,才发现儿子因服药过量早已经口吐白沫翻到在了茶几边的地板上,沙发上的女儿则呼呼大睡,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虽然安太太立刻就把儿子送到了医院,但最终还是回天乏力。这个悲剧为原本幸福的家庭笼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也成为了横在安先生和安太太心间的一根刺。虽然夫妻双方都没有说什么,但在心里却总是埋怨对方的。安太太愤恨安先生不把自己的药瓶盖好,而安先生呢,则怨恨安太太在家没有把孩子照顾好,才会导致儿子服药身亡。
    虽然这段经历已经过去很久,但不管是安先生还是安太太却都始终放不下这件事,最终,在冷漠和埋怨中,安先生和安太太选择了离婚,美好的家庭就此破碎。而父母的感情破裂,也给他们女儿的成长带来了很大影响……
    对于父母来说,失去儿子确实是件痛苦不堪的事情,但既然悲剧已经发生,那么无论我们如何懊悔,如何缅怀,如何责备,都已成定局,无可挽回了。悲剧让安先生与安太太在粗心大意中失去了挚爱的儿子,同时也把这对夫妻囚困在了这段痛苦的经历中。也正是因为他们一直纠结于这件痛苦的事情,才将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庭一步步推向了破碎的边缘。更重要的是,在为失去的儿子痛苦不已时,他们还忽略了尚且年幼的女儿……
    人这一生,活得都不容易,要记住,不想被痛苦的记忆所缠绕,就不要总是纠结于那些已经过去的苦难,否则痛苦是永远不会完结的。相比起身体上的伤痕来说,心灵的创伤往往更难治愈,如果不能摆正心态,去接受并面对这些伤痕,勇敢地从痛苦中走出来,那么总有一天,这些隐秘的伤口会发炎、流脓,甚至影响我们今后漫长的人生。
    情商高,责备也是一种温柔
    普遍情况下,男人之间闹矛盾要比女人之间闹矛盾容易解决。因为大部分男人闹矛盾,可能直接就上手开打;而大部分的女人闹矛盾,则主要是体现在语言攻击上。上手开打的,打完了相视一笑,还能一笑泯恩仇;语言攻击的,话说过了,却可能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可见,对人伤害最大的暴力不是拳脚,而是话语。
    身体上的伤,养好了便可能不会再痛,可心灵上的伤,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可能一辈子埋藏在灵魂深处。而人最容易出口伤人的时候,通常都是陷入不良情绪影响的时候,比如感觉到愤怒、受伤、悲伤、烦躁等等的情绪时。也正是这种时候,最能体现出情商高低的差异。
    一位朋友在普吉岛某度假村担任英语翻译公关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天下午,朋友在酒店大厅看到一位日本工作人员正满脸歉意地安慰着一个年纪不过四五岁的西方小男孩,小男孩似乎受到了什么惊吓,早已经哭得筋疲力尽了。
    朋友走上去询问后得知,原来今天这位日本工作人员负责安排孩子上网球课,由于孩子人数较多,又都比较活泼,所以在网球课结束之后,这位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返回酒店时竟算漏了一个孩子,也就是这个哭得筋疲力尽的小男孩,于是把他落在了网球场。
    虽然后来在发现疏漏之后,这位工作人员立刻返回网球场带回了小男孩,但那段时间还是对他造成了惊吓,导致他哭得稀里哗啦,直到现在情绪也没能稳定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小男孩的妈妈赶过来了。
    朋友说,当时他本以为这位妈妈可能会痛骂工作人员一顿,或者愤怒地带着孩子离开,投诉他们举办的“儿童俱乐部”活动。
    可令人意外的是,这位妈妈并没有这样做。她蹲到小男孩面前,温柔而平静地告诉他:“嘿,已经没事了,宝贝。你看,这位日本姐姐因为找不到你十分地着急,她并不是故意把你落下的,所以现在去亲亲她的脸颊,安慰她一下好吗?”
    听了妈妈的话,小男孩渐渐停止了哭泣,抽抽噎噎地走到了那位一直蹲着安慰他的日本工作人员跟前,踮起脚在她脸颊上亲了一口,轻声说道:“已经没事了,不要害怕。”
    那一幕一直令朋友无法忘怀,那位妈妈的包容与温柔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情商高的人就是如此,连责备都能变成一种温柔。
    人际关系的好坏程度与个人的情商高低是成正比的,情商高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要比情商低的人更受欢迎,并且也更容易与他人建立并保持一段良好而长久的关系。因为情商高的人在情绪的控制力方面要比情商低的人强得多,即便陷入不良情绪,往往也能够更理智地做出应对,不容易在冲动之下“说错话”。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争执都是从很微不足道的分歧开始的。比如两个人吵架,最开始的导火索可能仅仅只是争论究竟甜豆花更好吃还是咸豆花更好吃这样的问题,推动争吵持续发酵的,往往都是双方在争执中的口不择言,简单来说就是“话赶话”,闹到最后双方都下不来台,抹不开面子了。
    所以说,在人际交往中,提升情商是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情商的修炼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情绪,从而避免许多无意义的争吵,为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保驾护航。
    张嘴前,先把“不对”改成“对”
    有的人说话特别喜欢抬杠,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要反对,哪怕他接下来的话实际上并未真的与对方的意见背道而驰。这样的人其实只是习惯了说“不对”,他们渴望通过这种否定别人的方式来凸显自己,殊不知,这样的结果只是让自己越来越不受人欢迎而已。
    没有任何人喜欢被否定,不管对方的理由多么充分,见解多么独到,被否定的当事人心中的第一反应必然都不会太好。
    我曾采访过一个学识特别渊博的教授,他是个非常和善可爱的老头,人缘非常好,但凡认识他的人,几乎就没有不喜欢他的。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有一个特别美好的小习惯,那就是不管与他交谈的那个人说了多么令人匪夷所思的话,他的第一反应必然是诚恳地说一句:“对。”然后指出他认为这些话中值得肯定的部分,之后才会逐渐铺陈开,讲述他自己的意见。
    不得不说,这位教授的情商确实很高,也极其懂得如何说话。以他的地位而言,即便他直接提出反对和批判,大约别人也不敢说什么。但他非但没有如此,反而会先给予对方肯定,试想一下,这样一个学识渊博、地位崇高的教授,居然肯定了你的意见,虽然哪怕只是一小部分,但也足以令人受宠若惊了啊!
    “对”,只是一个字,却在第一时间给对方留下了极好的印象,把对方拉入了你的“阵营”,从心理上首先攻克了对方。接下来,即便你再开始陈述完全不同的意见,想必有了先入为主的好印象之后,对方也不会产生太大的抵触心理,反而可能会认真考虑,甚至接受你的意见。
    可见,在与人交谈时,如果你的期望不是与对方针锋相对,而是希望能说服对方接受你的想法和意见,那么在张嘴之前,就要懂得先把“不对”改成“对”,给予对方一定的肯定,博得对方的好感与认同,之后再陈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喜欢在交谈中无差别展现语言攻击性的人通常情商都不高,这样的人在人际交往方面必然也不会太顺利,因为他们很容易会在与人交谈时代入自己的主观情绪,并不受控地说出一些让人不甚愉悦的话。
    有人曾问过一位成功人士:“如果你很讨厌一个人,为什么还要用友好的态度去面对他?不会觉得这样做太世故、太虚伪吗?”
    当时,这位成功人士是这样回答的:“我讨厌一个人,那是我的私人情绪。在‘讨厌’这种情感的作用下,他在我眼中可能做什么都是错的。但实际上,他自身并没有真正地做错什么。所以,我又怎么能因为自己的私人情绪就去迁怒一个无辜的人呢?”
    这个回答大概是我所听过的最能体现高情商的一句话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和左右,但情商高的人却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用理智而非情感去与人交流,让交谈的语言进退得当,不是一味退缩,也不咄咄逼人,而是在不知不觉中让对方接受你的意见,对你产生好感。
    和高情商的人交谈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哪怕他们与你意见相左,也会在开口说“不对”之前先肯定你的“对”,让你如沐春风并心甘情愿地接受他的不同意见。所以,想要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受人欢迎的谈话对象,就赶紧收起那些无谓的好胜心吧,聊天不是辩论,从来不需要分出胜负。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