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超神学院之黎明破晓

前传-172解开误会

超神学院之黎明破晓 西风吟一 2281 Feb 25, 2023 9:07:15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挖到一艘宇宙战舰》章节阅读:

    腾辉精工这两年发展也是比较顺利。
    利用专利技术上的壁垒,这家公司垄断了全球90%以上的空气能温控压缩机市场。
    不仅如此,他旗下的风神动力公司占领了全球超过一半以上的大型民航发动机市场。
    风神动力和魔都第一电气集团组建的合资公司——东方电气。
    这家公司研发的燃气轮机垄断了全国的火力发电站和巨轮的核心动力设备。
    东方电气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国外电力和巨型船舶市场……
    ……
    西安,XF航空公司。
    桦国完全自主研制的首个战机准备试飞。
    姜余和杨校长也应邀来观摩。
    这是桦国史上极具意义的一刻,自然不容错过。
    除了他们两人之外,桦国空军最高统帅,以及总装部的几位大佬都过来了。
    众人首先来到了停机库房。
    一架极具科幻的战机映入大家眼帘。
    这战机如同巨大的神鸟一般,给予人一种震慑的力量。
    杨校长稍显浑浊的双眼一亮,迫不及待的走近跟前,仔细感受这款战机的威武霸气。
    流线型的机身,映射出一道道冷冽的只属于机械的冰冷感,让人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压迫感。
    这款飞机,虽然是人工智能根据米格29的设计图纸重新进行改装过,但从机身外观看,却找不出一丝一毫米格29的影子。
    完全是另外一个新的形象!
    这款战机的整体布局,完全不同于各国主流空军现役的战机。
    它机身比较长,采中单翼,机翼的前后缘分别后掠与前掠40度,类似于菱形。
    机身前方采用了水平面的菱形鸭翼布局。
    机身后方没有水平控制面,而是以两片向外倾斜50度的V型尾翼加以替代。
    一位年轻的工程师走近战机面前,给大家开始做详细的讲解。
    “各位领导,我叫王东,是这款战机的首席工程师,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款战机的设计和主要性能。”
    “这款战机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全天候拦截敌机和突袭敌方目标,主要以空战为主。”
    “所以,我们主要采用了雷达隐形的机身设计,让战机很难暴露在敌方的雷达扫描之下……”
    “我们这架飞机采用的空气动力布局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我们称呼他为翼身融合乘波体。”
    “它的优点是结构重量轻、内部容积大、气动阻力小,可使飞机的飞行性能有较大改善。”
    “由于消除了机翼与机身一体化制造,有助于减小飞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改善隐身性能。”
    “其中最重要的改变的就是这里……”
    大家顺着这位工程师的指挥棒看过去。
    这款战机的进气口很特别,不仔细观察,还真的很难被发现。
    进气口位于机身下方靠近机翼前缘的位置,采用了扁平矩阵式设计,几乎与机翼融合为一体。
    因为藏在机翼下方,从正面和侧面都很难观察到进气口。
    进气道在机身内部向机身侧弯折与位于机身后的发动机相连接。
    “这样的设计主要还是为了能够更符合乘波体的造形设计。”
    “进气口和进气道都采用固定结构,不仅能够降低重量,也避免增加正面雷达反射截面积。”
    王东一边讲解,一边用指挥棒进行现场描述。
    像这样的设计,让大家都是耳目一新,感觉很高级的样子。
    大家来到机身的尾部。
    在这里,大家才真正的意识到这款战有多么的与众不同。
    喷嘴的外形也是采用矩形锯齿设计,位于外倾的垂直控制面的中间处。
    “这样的设计既降低了红外线讯号的强度,同时也降低了雷达波的反射面积。”
    像这样的喷嘴设计,也很特别,一般只出现在科幻电影上。
    制造飞机的主体支撑材料全部采用了钛合金+金碳元素。
    机身机翼外壳则是采用了玄武研究院最新出产的碳钎维材料。
    这么一来整机质量大大减少,从之前的11吨重量降至九吨,比起苏27,相差了整整一半的重量。
    这样的制造材料,之前是没有的。
    碳纤维材料基本都被岛国和北美垄断,这种材料也是最近才研发出来的。
    主要还是制造工艺的问题,所以稍微晚了一点。
    有了这样的材料作为支撑,该款战机的航程将会大大增加。
    它的作战半径,现在初步估计就是1500公里,具体情况还需要试飞多次后才能确定。
    设计之初,这款战机就有着马赫超音速巡航速度,最高马赫攻击速度。
    现在换了材料,试飞后不知道能达到多少。
    以后的民航客机,如若大量采用这种碳纤维材料,机身的整体重量都会大大减轻,载油量会大增。
    这款战机的最大特点,还并不是隐身和机动性。
    它装载的自适应电磁波被动接收雷达,可是战场最大杀器。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凡是能够释出能量的物体,都会释出电磁波。
    飞行器自然也不能例外,而且因为发动机的因素,它还会比一般的物体更加强烈。
    自适应电磁波被动接收雷达可以在空中接收一切电磁波,然后根据电磁波的强弱和频率进行多次筛选,最后判定敌机的存在,甚至是锁定对方的位置。
    这套系统是姜余用人工智能和汉语言编程系统打造出来的识别软件系统。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所散发出来的电磁波频率一般都不会太多变化。
    飞机在空中又是不断运动的,所散发出来的电磁波强度会不断变化。
    一般来说,由远及近,同一种电磁波强度会越来越强,反之则会越来越弱。
    这么一来,这套识别软件就可以根据电磁波的频率和强弱,判断敌机的存在,甚至是目标的具体距离和位置。
    根据实验室的研究,300公里以内这种被动探查设备效果非常明显,500公里左右可以探查出有无飞行器。
    这种装备可是空战大杀器,在已方未打开雷达的时候,就可以优先找到敌军的位置。
    为了安全起见,这款战机还是配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配合电磁波接收设备,可以达到双重锁定目标的最大功用。
    这款战机的头盔瞄准具是火控系统中改动最大的。
    它完全采用了当今最高科技的计算机模拟追踪技术。
    只需要雷达模糊定位敌方目标,就完全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自动锁定目标,并且发动攻击。
    它配备的导弹,也额外配备了电磁波接收系统,可以配合火控系统,长距离跟踪锁定并攻击目标。
    ……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