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小说 花黎

闯荡篇 第八章 古族 青阳山黎家

花黎 南风吹扶柳 2323 Mar 30, 2022 1:34:05 AM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http://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千年起,九州便是州府--县--镇三级体制。州府有郡守,县有县令,镇有镇长。
    黎家所在的青阳山便隶属于青阳镇,而青阳镇和周边的其他七个镇一起,都隶属于青阳县,而青阳县则隶属于吴州管辖。
    吴州以通商为主,属富饶之地,辖区辽阔,州内有20个县,210个镇。
    管辖着200多万人口,州府郡守的办公人员就有200多人。
    要说吴州到底多富饶,打个比方,内陆或是临近荒地的贫瘠州,州内仅有10个县,60多个镇。
    这样一比,差距就很明显了。
    自万年大战各族大能纷纷陨落后,再也没有妖皇、魔皇、人皇出现,曾经三族鼎力的中央皇权也随之没落。
    没有皇者统领,九州十荒各自为政,千年来争权夺势,亦是斗争无数,尤其是在边界之地,常有战争爆发。
    而吴州因为重商贸,崇尚和气生财,不主战、不好战。
    再加上吴州的地理位置实在得天独厚:
    北面和西面都挨着禹州,南面靠着邯州,而东面紧邻临州。四面都是州地,离荒地的边界较远,不存在边界冲突。说是这大陆的一片净土也不为过。
    青阳山,位于吴州的中南部,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四季分明,景色怡人。
    春季能感受到万物复苏,百花齐放之景。
    夏季则是树荫浓郁,紫薇花开,天空蔚蓝,白云飘飘,在大树下乘着凉,听着蝉鸣,虽炎热,也是别样的风景。
    秋季落叶纷飞,秋风萧瑟,闻着桂花香,喝着桂花酿,自是另一番悠然自得。
    冬季落叶植物都呈秃树,看似萧条,然而腊梅花开,幽香扑鼻。
    虽然青阳山不下雪,但冬季最大的意义在于:
    春天不远了。
    整座青阳山山体很大,其中有几处山谷,似乎人为填高的。
    那种感觉,就好像把几座山的山体加工后叠加一起,形成了一整座完整的山。
    或许是古时那鬼斧神工的天之作吧。
    青阳山的山体大,使得山脚下占地也很广,普通的镇子也不过这么大。
    这里有大片的耕地,有果园、菜地、庄稼地,
    还有一大块地专门种着牧草:羊草,猫尾草,黑麦草,串叶松香草,石楠。
    家畜有猪、牛、羊、鸡、鸭、鹅,还有兔子。
    另外还养着马、鹿、麝、貂、鹌鹑、鸽子、蚕。
    河塘里有鲤鱼,鲫鱼、草鱼,青鱼,黑鱼;
    泥潭里有泥鳅,黄鳝,螃蟹,河沿上还有螺丝。
    青阳山的建筑风格,实实在在地说,就是这里一块,那里一块。
    可以看出先祖开始建造这里时,没有一个确定想要的样子,布局很是随性。
    可能先祖也知道自己的布局不太合理,所以每一处建筑都相隔较远,大概是希望后代之人再重新布局吧。
    就这样,青阳山下参差不齐的坐落着学堂、膳房,雅阁(女儿家学礼仪的地方)、织造坊、医药坊、工匠坊、祖屋。
    膳房离祖屋不远,步行3刻钟(1刻钟=15分钟)。
    膳房很大,房子居中摆着一张很大的长桌,可供百人同时入座。
    长桌是族中每逢喜丧嫁娶、新年团圆饭、还有过年祭祀的时候,全族老小一起吃饭之用。
    隔着屏风,长桌的隔壁是一张张小八仙桌。平时到膳房吃饭,大家就坐在这些八仙桌用膳。
    要说青阳山平日里最热闹的地方,便数膳房了。
    膳房,又叫伙房。螺家世代都在膳房做厨子、帮厨、配菜、洗菜洗碗。
    之所以热闹,是因为这里是各种蔬菜瓜果的集中地。
    每天都会有新鲜的鱼、肉、蛋、奶送到这。
    需要外出采买油盐酱醋茶的马车也从这里出发。
    糖葫芦、小面人、糖画什么的,膳房外出采买的时候都会稍些回来。
    所以这里聚集了黎家的小子还有不擅做饭的妖仆。
    黎家的每户人家,家中都有灶房,一般也由仆人生火做饭。
    毕竟众口难调,自家的仆人自是最了解自己的口味。这些人平时到膳房吃饭的就不多。
    独居或者小两口的黎家人,有的也是自家仆人做饭,但多数是到膳房吃饭。
    加上有活计在身的仆人,无暇做饭,便都会到膳房吃饭。
    慢慢的因为到膳房吃饭的人越来越多。
    有的人赶到膳房,想吃的菜也没了,只好将就着,吃其他吃食或是悻悻而归。
    于是族长让螺家的人把家常菜写成了菜单,哪一家第二天想吃什么菜,都先与膳房说好。
    第二天就按前天记下的菜品做好,就不至于去晚了没得吃。
    祖屋旁边是族长的小院,隔的比较近,步行1刻钟。
    这处小院是后来加造的,就因为住处离祖屋太远了,不得不就近再造一处小院,以供族长居住。
    所有建筑,其中唯一看上去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的,只有织造坊。
    因为这是十二年前,重新扩建、改建的。
    宝元1238年,黎亭桓提议上任织造坊坊主黎寿瑕,
    把织造坊改建成:织坊、染坊、秀坊、成衣坊。
    在之前织造坊的基础上又扩建了2处地方,才有了现在这座颇具规模又仅仅有条的织造坊。
    其他的地方,嗯,依然是那么的随性。
    最令人感慨的是,如此大的青阳山,唯一的一个荷花池,竟然建在山脚下,远离黎家人的主要生活区。
    以至于现在的荷花池,只有池水和一只巨大的“吉祥龟”。
    连被称作祥瑞之兆的荷花,也因长久无人打理,消失殆尽。
    黎家后代中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去过那荷花池,也没见过那只“吉祥龟”。
    播种耕地、采桑养蚕、畜牧养马,青阳山唯独没有猎户。
    因为所有的牲畜、飞禽走兽,都是圈养的。
    青阳山上长满了灵草灵药,一旦被踩踏,那就可惜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万一飞禽走兽吃了长在青阳山高处的奇珍异草,再经过长久的岁月,可能会使这些禽兽异变成妖。
    对于都是普通人的黎家人来说,完全应付不了发生异变的情况。
    所以青阳山上只有植株,没有飞禽走兽。
    山上没动物,就没有野味,想吃的话,只能去临近的集市买。
    附近的猎户到是奇了,有那偌大的青阳山在,竟然野味还需要到外面买?!
    都称这青阳山的人呐,不仅人美,还不杀生,真是好心肠。
    怎么说呢,人美,什么都有理。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