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军事小说 猛男诞罗军丁涵

第1151章 似曾相识的小女孩

猛男诞罗军丁涵 北冥小妖 3848 Mar 17, 2022 12:25:05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皇帝这么难》章节阅读:


  朱允炆躺在御榻上,想着上朝的事,总感觉有点太容易了。想来就是洪武朝的特色。
  “陛下,李都督和徐都督来了。”刘谨轻声向瘫在榻上的朱允炆禀到。
  “宣吧!”朱允炆起身道。
  边走,张慎和一个新来的小太监在后面给他整理衣服。来到御案坐下,刘谨就把二人领了进来。
  一番行礼后,朱允炆给二人赐座。“题本带来了?”
  二人起身,将题本交给刘谨。朱允炆摆了摆手。
  “说说吧,咱们一条条商议下。”
  又接回刚递给刘谨的题本。二人对视一眼,徐辉祖躬身道:
  “陛下,臣以为军中弊病,首在逃亡。臣与李都督曾多地练兵,自卫所成建制后,几乎每地都有兵丁逃亡,臣等每到一地都要先进行清勾。”
  朱允炆点了点头,头疼。这倒是没想到,原本只是想着军户家中人多,一家好几口就一个当兵的,剩下的不让干别的也没有军职,还被官军当奴隶欺压。原先以为这洪武朝刚过,军队没什么大事呢,现在看来事不小,根子上有毛病。
  朱允炆坐好,拿过纸张和自己的小铅笔,边写边说:
  “军丁逃亡?逃哪去?他们逃了又没有户籍。”
  “禀陛下,他们多逃至山林,或与人为奴。”徐辉祖二人也掏出笔墨,趴在地上写了起来。
  朱允炆听着声音不对,抬头看到二人跪在地上写字又板着身子尽量不失礼,道:
  “搬两个软垫和小几,以后宫中议事按此例。这样太失体统!”
  “臣君前失仪,罪该万死!”二人立即放下手中笔趴下请罪。心中应该在骂,还不是你逼的,见你说会话就这事那事的,最后还让我写会议纪要。
  朱允炆想着还是圆桌开会好,但是现在不可能,以后估计自己也见不到的。
  但是这样撅着屁股,朱允炆没感觉到天子威仪,倒像一场悲哀的喜剧表演。
  “起来吧,不是二位的原因。刘谨,拿纸墨给二位国公,二位要不要试试朕让宫里新做的炭笔,都是被这繁重的政务逼的,不知道题奏制度定了后,能不能轻松点。”朱允炆一副被逼无奈才用铅笔的表情。
  二人又是一阵歌功颂德,然后刘谨带着人给二人铺上软垫和矮几,拿了一摞纸和两个削好的铅笔。二人谢恩后,朱允炆才说到。
  “还是说军丁的事,逃入山林这个是靠当地缉捕。私收为奴,这个以后再议!曹国公,你去屏风上写下,朕以后要解决!”
  朱允炆对李景隆说到,字写的不孬,以后都是你了,只要你不作死。
  看李景隆写下私收逃卒为奴,朱允炆没讨论这个。不知道他是不知道,还是看自己年龄小。
  其实写这个也不错,到时候阻力会小很多。
  “朕前几日,看了几本海外僧人送给朕的书籍,发现一些有趣的处内容。咱今天就试试。”
  朱允炆感觉自己聪明极了,给自己找了个好理由。自己稀奇古怪的点子有来例了,宫中清洗也有原因了。你看,书被太监弄没了。以后朕还要去海外找。
  朱允炆都不想和他俩讨论了,想立马让东厂发出这样的信息。这个理由好极了。不过还是压下性子,缓了缓说到:
  “可惜朕只看了个大概,就被太监把书毁了。朕看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法子,虽然咱大明也有,但是没有说的这么明确。
  要解决军丁逃亡的问题,要先找出来军丁逃亡的原因。不论大小,一一列出,一一解决。”朱允炆有点兴奋的说到。
  “回陛下,臣所知军丁逃亡原因之一是:军中赋役繁重,又须供给正军一切花销。多数不堪重负的就逃了。陛下仁圣,年初免过一些军户,但其实也是杯水车薪。”徐辉祖边写边说。
  “军中不减免赋役了么?”朱允炆感到有点奇怪,记忆中一开始就减了呀。
  “回陛下,三顷以下免了赋税,但是供养一卒在军中,耗费糜多。又家中缺少壮丁,地产偏少撑不了多久。
  三顷以上人家虽说产粮颇丰,但经过开国三十年休养生息,家中丁口也多。地力所出,也开始不足以供养一家所需。
  至于免役,更是效果不大,虽免一正一余,但他们俱在军中,于家中无补。”徐辉祖大胆说到。
  “别的呢?关于军中赋役的!”朱允炆有点头疼的问道。
  “禀陛下,臣以为军中主官管赋役也有问题,现在虽然不显,但是臣练兵期间也斩杀过几个侵吞军屯,劳役正军的!”李景隆出声道。
  朱允炆诧异的看着他,这挺有本事的呀,后世不就是这个问题最出名么。现在还军中没几个人敢这样做的时候,就发现问题了。
  “曹国公见微知著,这问题要是发展下去,肯定会出大问题。军卒变的无地,无饷,无操练,无休养。哪还是可用之兵。”朱允炆说到,这个自己会,昨天想了半夜。
  “还有么?”朱允炆看着记得两个问题,不多但是很麻烦。自己一开始只第二个问题就想了两个多小时。
  “禀陛下,臣等暂时想不到了。”二人对视一眼,徐辉祖说到。
  “嗯。那咱们君臣商议一下解决办法!赋役减免就行,但是怎么减减多少是个问题!二位说一下!”朱允炆问到,满怀希冀。
  “臣实在不知,只知道现在所定很紧了,具体应该多少臣以为还是与户部商议。”李景隆先说到。
  “臣以为有个问题需要先解决,不然就算全免了也会出问题。这三十年军屯,臣发现,军中资产少的,艰苦维持,逃亡者多是他们。资产多的,养育亦多,现在也开始逐渐艰难了!”徐辉祖一脸沉重。
  殿中沉默了好一会!几个太监宫女在这压抑的环境中,都快把头低到胸腔里面了。
  朱允炆早就知道这个问题,但是一说一想还是感到瘆人。正常没人管,这好几千年甚至好几百万年。那些该翻番增长的人呢,这时候又没有防护措施。
  朱允炆抬头看了李景隆一眼。
  “写上吧!这个不光军中军屯田地有定量,人口激增不足以养。整个大明何尝不是就这么大,也休养生息了三十年了,只不过荒地还多罢了。”
  看着李景隆在屏风上写上人口土地四个字。朱允炆看着想到,自己要是能解决这个问题,会不会被尊成圣祖。真的!
  三人又沉默了一阵子,还是朱允炆开口道:
  “先解决眼下问题吧,这个问题太大,我们三人有生之年能解决就功德无量了。”
  “陛下万寿无疆,寿与天齐!”一屋子人又跪下。
  朱允炆意兴阑珊的摆摆手。轻声说到:“无疆么!”余光扫了他们一眼。看到李景隆猛地一激灵,而徐辉祖有些迷茫但也有些想法,若有所思的看了朱允炆一眼。
  “咱们先把眼前的解决了。就先定下:军中,无徭役!无赋!只收五顷以上军户田税。而且五军都督府商议一下,只收够正军口粮和俸禄。白户以上的俸禄,朝廷发放钱粮。”朱允炆思索着说到。
  又看着自己的备案,说到:“从都督府开始到百户所,都增加一个副职。专门管理屯田赋税事,受五军都督府、兵部、户部管制,大理寺和司法都督府监督。各部主将帅带正军移出屯田地,择一地重建军营,只做操练!不再干预屯田事。无事不得出营地,就按照军令治罪。
  并且以后年过三十五,无一技之长,体力日衰的退出军伍,回去屯田。选拔合格军余顶替。再选全**余组建十二卫,京外再建军营。
  各地加强训练,建文三年后,每年五军都督府提供三十六卫名单,朕选拔十二卫入京轮戍。要做到让没来的时刻准备着,来过的也不要放松。”朱允炆把自己想的全部说了出来。
  感觉没问题,现在军中侵田役卒的事情还不多,没动多少人面包。又免赋减税,大多数人会站在自己这一边。只要这几年能打的过,或者吓得朱棣五年不敢打,以后也不会打了。
  “再者,五军都督府开军户科举,只许军户参与。科举中试者,可以在司法都督府任职,也可以在军屯处任职。这两个衙门不能和武将一样世袭,要和文官一样有升降,否则必滋生贪腐。
  现在调任的,以后询问清楚,想世袭品级的,再调回军队。想儿孙任职的就得放弃世袭。你们勋贵也是一样,庶出子靠就考了,承职的就不要考了。
  而且要和科举一样,内地和边关、恶地、你们勋贵家,要分榜录取,不能让边关军户又苦又没有希望。充军罪臣家属,五代后才能申请参加。”
  朱允炆说完。看着两个还在用铅笔头速记,没再说话。胡萝卜分发下去了,不知道贪不贪心,贪心的应该都死了。等他们记完,说到:
  “二位意下如何,还有什么要补充调整的。咱们尽快商量出来,一会就该用膳了。”说者,朝刘谨示意了下。
  “回陛下,臣暂时没发现什么大的错漏。就是这么多武将俸禄,都由朝中分发,不知户部是否同意!”徐辉祖不相信的看着朱允炆。好像在说,你是哪头的?叛变了?
  朱允炆就当没看懂!你是金大腿。我也确实叛变了,不然咋办。从前你不被信任原因可能找到了。
  徐辉祖当然也没有多看,偷瞄了会,继续道:
  “二是三十五以后,谁可以留下,怎么辨别。三是各军移营,家属是否同样带过去,而且从前出兵都是军户三抽一做正军出征,现在是如何定!四是现在全国各地军余应该都筹不够八卫之兵,而且陛下出此圣策后,肯出来的更少了。”
  “哈哈,看来魏国公知道朕说的方法了!一,钱粮朕想办法,五军都督府只管练兵打仗,司法都督府监管好天下军屯处,军机处收集军屯处消息。
  二,善射、善战、善修弩、善医伤等等,凡是有一技之长,军中能用到,又不能升官留任的。可以延长退役。在军中教他人,而且朕打算以后更加精炼军中,多收更加年富力强的。”
  “三是就按照出征带家属,将官把家属也一并迁到驻地附近,不准在军屯处有田地,以皇庄地换他们手中的军屯地。士卒农忙时按照旧例,农闲时,都去训练。五军都督府算清需要多少地税,并且增加一个,在卫所戍地,士卒可以轮流回家探亲。”
  “四,不够再选,正好,朕想组建个远海水师,魏国公多选一些海边的。”
  见二人没有什么想法了,朱允炆吩咐吃饭,吃完饭再说剩下的。
  刚开始吃,外边就来禀告到:
  “陛下,齐大人、黄大人、方大人、练大人求见!”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