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我家娘子竟是狐妖

第二百八十二章:禅宗大乱

我家娘子竟是狐妖 就叫蒜头王八 2295 Mar 19, 2024 10:58:02 PM
    这是世间最后一座明王殿,里面封印着的是明王,也就是佛祖的业障。
    雷青虹站在明王雕像面前,她注视着这尊明王雕像过了一会儿才收回目光。
    当雷青虹收起目光后,明王雕像也终于坍塌。
    云泥寺里的一切都在迅速倒塌,不到几息的时间,这里便成为了灰尘铺天盖地的废墟。
    云泥寺的异动立即惊扰了住在周围的百姓们, 现在东都皇城的百姓们可谓是惊弓之鸟了,当他们发现那云泥寺沉没在尘土当中之后便立即上报给了皇城司的人。
    紫霞殿中,
    女帝收到这个消息之后,骤然起身。
    雷云破从宫里拿出去了一本佛经,据说是要唤醒佛祖的业障恶身明王。
    当时女帝还是决定可以再给雷云破一个机会,现在听说云泥寺坍塌了,女帝自然十分上心。
    “有没有从云泥寺里发现什么人?”女帝问道。
    来汇报的皇城司人员说道:“发现了三具和尚的尸体。”
    “应该是云泥寺那三个僧人的, 还有其他发现么?”女帝又问道。
    皇城司人员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了。”
    闻言, 女帝稍微松了口气, 可是这口气刚吐出去,女帝又想到了什么。
    她立马看向那位皇城司人员说道:“没有发现雷青虹的尸体?”
    “没有。我们已经将云泥寺仔细搜寻数次,均没有多余的发现。”
    听到这里,女帝的心中总有种不太妙的预感。
    东都皇城外的落日台上,这里已经聚集了许多僧人。
    杀害明尘禅子的人就在东都之中,并且还被女帝严加看守着,这个消息在禅宗内不胫而走。
    不单单是鸿光寺的僧人来了,就连雷音寺那边也来了不少僧人。
    落日台上的经声彻夜不绝,方圆十里除了那些僧人,便不剩下任何生灵。
    并非是因为生灵都被僧人们给超度了,而是因为这些经声实在太吵闹,不管是人还是妖,都听得极其难受。
    落日台最前方,负责带领众僧讲经的乃是一位面色柔美的年轻僧人。
    僧人法号光阴天,乃是负责掌管鸿光寺的法则。
    光阴天正带着众僧诵经,忽的,他的眉心处不知因何生出一朵红莲。
    渐渐地, 光阴天的声音小了许多。
    身后那些跟着诵经的僧人们也都把声音压低, 并逐渐收起声音不再念经。
    光阴天一脸虔诚的跪坐在地上,他的目光远眺东都,嘴里念道:“阿弥陀佛,今日得见我佛,乃大功德。”
    众僧人很是不解,但都没人赶去打扰光阴天。
    就在这时,一缕佛光,在落日台前凭空升起。
    阵阵禅意涌动,众僧皆是一脸惊讶的看向落日台外。
    在那里,凭空站着一个一丝不挂的女人。
    这在平日的僧人眼里,那就是邪淫的表现,可眼前这个女人非但没让众僧感到罪过,相反他们都从心底里对这个女人感到敬畏。
    光阴天见女人出现,神色异常激动道:“得见我佛,死也可得解脱!”
    话音落下,又是一阵浓厚的禅意涌动。
    在女人的身后,佛光泛起涟漪, 并逐渐在空中聚集,开始形成一道虚影。
    当这道虚影彻底显现后,在场的僧人们一片哗然!
    那是佛祖!
    一众僧人对着女人不断磕头叩首。
    女人是雷青虹,但她此刻又不是雷青虹,她的神魂已经与明王合二为一,她此刻就是人间真佛。
    雷音寺与鸿光寺中的高僧们瞬间有了奇妙特殊的感应,雷音寺的地藏尊者甚至亲自从塔林之中走出。
    来到雷音寺外,地藏尊者散出神识,往大周东都的方向探去。
    当他的神识刚刚来到东都,便立刻受到一股灼痛,又迅速将神魂收回!
    地藏尊者睁开双眼,满脸骇然。
    一旁的小僧不解问道:“师祖,发生什么事了?”
    地藏尊者一脸凝重的说道:“佛祖降世了。”
    “什么?!”
    …
    禅宗很少有大事发生,最近的一件大事,就是禅宗的禅子争夺。
    当明尘死了后,本来这禅子争夺一事也就该结束了。
    可谁也没想到柴青衣又给鸿光寺送去了一个人,那个人确实慧根通透,是个与佛有缘之人。
    于是,这本该结束掉的禅子争夺,又继续下去。
    原本这一切都在柴青衣的计划之中,他联络了很多人,将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的运行着。
    此刻柴青衣还在韦诌博士的草庐之中,虽说三十六院已经解散,但是也没人规定不能重组。
    先前那个腐朽的三十六院已经坍塌,那么现在重新建立的,将是一个与先前大不相同的三十六院。
    听着柴青衣一番话,韦诌苦涩道:“老夫活了这么多年,到头来还没一个后生看得明白,这三十六院就算建起来也会与当年一样。”
    叶浩然当初那句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实打实的钻进了韦诌的心中。
    这句话也将韦诌击溃,或者说,将三十六院的所有人击溃。
    他们修行求得其实是那个高高在上,与人世间隔绝,以及欺骗自己罢了。
    现如今三十六院已散,儒家正统已散,其余那些散布在各处的学塾学院,韦诌只希望他们能够真的铭记本心。
    “我师弟那话说得自然不错,但是博士,圣人都会犯错,更何况还没成圣的人呢?犯了错不要紧,能够改进就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正好可以当做三十六院的新院训。”
    “并且,此刻正值天下动乱,就算你们不立新君旧主,也要为无辜的百姓着想。”
    “无论结局如何,最为受苦难的还是百姓。你们本就拥有能够帮助他人的力量,但却就此消沉,实属不该。”
    柴青衣的一番话,让韦诌逐渐动容。
    见此, 柴青衣又从衣袖中拿出四样东西,
    分别是笔,墨,纸,砚。
    这四样东西,原本是放在戟门当中。后来陶缘交给了他,意在让柴青衣接管三十六院。
    看见这四样东西,韦诌的眼中立即有了神采。
    他问道:“这是陶圣交给你的?”
    “不错,陶圣也是希望青衣能够改变三十六院。”柴青衣点点头,接着说道:“三十六院虽说不能在乱世之中力挽狂澜,但至少也该尽力。”
    “否则,天下人岂不嗤笑我辈读书人一个个都是鼠辈?”
    韦诌深吸一口气,他的脸上浮现出轻松地笑意,韦诌说道:“老夫算是明白为何陶圣要让你来做三十六院的传人了。”
    “郭荀真是让老夫不得不敬佩,能够教出你们师兄弟二人,实在令人羡慕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